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4年7月4日下午15:55一17:10]
乐山市高中2025届教学质量检测
地
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48分)
注意事项:
1.用2B铅笔将答素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人
们可以从地名中得到诸多直接或间接的文化
洞庭湖方向
信息。沅江流域在历史上是黔东南、湘西地区
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线有沅江干支
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读沅江区域地
聖流域界线
名用字类型分布图,完成1~3题。
交通线路①
1,与线路②相比,交通运输线路①
了交通线路②
。地名中含溪/江/河/湾
A.运量大
B.速度很慢
。地名中含山/坪/岩/坡
C.成本低
D.站程平均间距短
■■地名中含驿/铺/亭/店
2.最不易形成大的聚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线少,交通运输量小
B.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
C.位置优越,经济活动频繁
D.人口稀少,地方意识较强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次发达地
人均GDP(万元)
区容易形成资本洼地,投资收益大于发达
20
地区,进而吸引大量外资流入,推动经济
15
10
快速增长。右图示意长三角沪苏浙皖四
省(市)部分年份人均GDP变化,据此完
0
2010年
2013年
2016年2019年
2022年
成4~6题。
…②-一一-③
—④
高二地理试题第1页(共4页)
4.图中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江苏
B.②—安徽
C.③一上海
D.④一浙江
5.为增强对外地资本的吸引力,②省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改善营商环境
C.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D.加大教育投入
6.当②省的资本洼地效益增强后,会导致
A.区域一体化加强
B.地方产业体系趋于独立
C.区域交通、信息往来减少
D.生产要素流动减弱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是指来自中心
经济规模
城市的辐射流在辐射动力的作用下经过辐射通道到达
1.0
资金流
08
周边地区的过程。右图示意我国成都(位于成都平
05
经济质量
4
◆一成都
原)、西安(位于渭河平原)两个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
02
一西安
力,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
技术流
交琏通道
强。完成7~9题。
7.相较于西安,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的突出优势是
人流
信息通道
A.经济质量
B.交通通道
物流
C.物流
D.人流
8.形成成都、西安两市经济规模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基础是
A.光照与地形的组合
B.土地与降水的组合
C.降水与热量的组合
D.热量与地形的组合
9.为增强西安经济辐射作用,下列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①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级
②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④加快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潜江龙虾,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近年来,华中地区湖北省潜江市加大小龙虾养殖科技
投入,全力推动产城融合(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打造全国小龙虾主题特色旅游目
的地。据此完成10~11题。
10.为推动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潜江市小龙虾养殖环节应侧重于
①扩大传统养殖规模
②优良品种选育繁育
③推广四季养殖技术
④爆款加工产品开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潜江小龙虾产城融合发展的是
A.将小龙虾元素融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文旅结合
B.加强潜江龙虾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C.加强精深加工,发展冷链仓储
D.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资本投入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2023年12月5日,某集团“丹水北运”项目正
式运营,利用北蝶南运专用通道“浩吉铁路”将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淡水装入密闭液袋,用集装
箱运往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沿线城市。下图为浩吉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高二地理试题第2页(共4页)乐山市高中2025届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评分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费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2.各题均按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评分。
3.若学生的答案与非选择题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所分配的分数。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B B A D C D C A C A A B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
(1)降水总量小,降水变率大,容易导致干旱(2分);地形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2分);黄土广布且土质疏松(2分),易受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低(2分);农业过度垦殖导致植被破坏严重(2分)。(任答4点,共8分)
(2)经济优势: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光伏发电效果好(2分);板上发电,板下种养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单位土地经济收益(2分)。(任答1点,共2分)
环境(生态)优势:光伏发电提供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2分);可建少因煤炭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塌陷等问题(2分)。(任答1点,共2分)
社会优势: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分);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乡村治理和环境改善(2分)。(任答1点,共2分)
18.(20分)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2分);拥有高速、铁路、机场、长江水运,交通便利(2分);配套企业多,产业链完整,发展基础好(2分);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广阔(2分)。(任答3点,共6分)
(2)汽车产业市场需求大,对经济增长占有率高(2分);汽车生产涉及的产业门类多,能带动大量相关产业发展(2分);汽车科技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整体工业经济水平(2分);产业链长,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2分);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2分);提供大量税收,促进政府调剂平衡区域发展(2分)。(任答5点,共10分)
(3)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汽车市场前景广阔(2分);科技含量,有效促进产业升级(2分);经济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2分)。(任答2点,共4分)
19.(18分)
(1)一采煤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2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2分)。
(2)顺序:乙、甲、丙(2分)
理由:乙阶段主城区发展程度较低,辐射能力较弱,规模较小,“城-矿-乡”系统独立发展,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弱,为初级阶段(2分); 甲阶段主城区的集聚能力增强,区域核心地位凸显,“城-矿-乡"之间要素流动速度加快,为发展阶段(2分);丙阶段城乡聚落空间结构复杂,城乡之间要素流动频繁,城乡融合发展,为后期阶段(2分)。
(3)观点1:经济发展是直接动力(2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用于城乡建设资金的增加和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2分),使城乡空间不断扩张(整体功能不断完善、要素联系不断加强),进而推动城乡聚落的演变(2分)。
观点2:交通网络是催化力(2分)。交通发展会加速城乡要素的流动(2分),吸引要素向道路沿线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城乡聚落演变(2分)。
观点3:政策制度因素是调控力(2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政策依赖性(2分),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实施和创新对城市城乡聚落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