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水县第二中学等2校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吉水县第二中学等2校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06: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水县第二中学等2校202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写道,低等种姓的教徒可以在来生变成刹帝利、婆罗门,甚至成为天人或一个神,但绝对的前提是在今生严格履行其种姓义务。文中提到的种姓制度出现在古代( )
A.埃及 B.印度 C.巴比伦 D.希腊
2.雅典对担任各种公职的人给予不同的公职津贴,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这样做是为了( )
A.提高奴隶待遇 B.改善雅典人的生活
C.调动外邦人积极性 D.鼓励公民参政议政
3.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4.他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他是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他的一句名言是( )
A.“美德即知识” 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D.“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
5.恩格斯曾指出,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由此判断该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6.《社会科学国际百科全书》一书中说:“在庄园制度下,土地权便是一种政治权……领主是以领主权和庄园权来驾驭农民的,其中的媒介正是土地,”土地成为媒介的原因是( )
A.提供劳役是农民的义务 B.领主能向佃户征收捐税
C.领主掌握着土地所有权 D.农民须义务耕种自营地
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这里“政治权利”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8.“日本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据此可知,当时这种情况下的“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 )
A.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
B.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
C.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
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
9.“这些企业家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乡下闲着的、靠计件工资从事劳动的手艺人。这种“外包”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利润,而不是“价格公平”,企业家们在支付原材料和人力费用上尽力压低价格,而在出售产品时则尽可能抬高价格,以确保其投资回报的最大化。”下列对该材料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西欧租地农场的出现 B.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C.西欧手工工场的兴起 D.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10.14—16世纪,许多欧洲学者认为,在罗马时代和他们自己的时代之间,主司文学和艺术的女神逃离了欧洲;如今,女神突然重新降临,意大利人兴高采烈地与她们携手合作。符合此描述的事件是( )
A.基督教兴起 B.文艺复兴 C.“发现”美洲 D.启蒙运动
1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使非洲( )
A.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B.获得了大量劳动力
C.丧失近1亿的精壮人口 D.牟取了巨额的利润
12.“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13.该战役的胜利扭转美国独立战争的局势使战争开始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该战役是( )
A.来克星顿战役 B.萨拉托加战役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约克镇战役
14.如图为九年级(1)班同学编写某历史人物剧本目录,据此判断剧本中的人物应该是( )
剧本人物 ________ 第一幕:雾月政变 第二幕:颁布法典 第三幕:加冕称帝 第四幕:远征俄国
A.罗伯斯庇尔 B.华盛顿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15.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 )
A.启蒙思想的宣传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财政危机的加剧 D.三级会议的召开
16.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 )
A.披露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B.揭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发展规律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使社会主义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
17.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开始标志的。下面哪一图片所示机器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
A. B.
C. D.
18.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
A.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19.1600年,咖啡、茶、砂糖和烟草是在欧洲富人家庭中流行的富有异国情调的珍品,中产家庭只能偶尔尝试,但到1700年,除了法国大革命期间缺货严重外,大多数人都可以享用了。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
A.民主平等思想盛行 B.崇尚外国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世界市场加速形成
20.《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被视为17-18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三部文献的共同之处都(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B.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C.强调三权分立原则 D.体现自由平等思想
二、材料题
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1)根据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力。
(2)西欧城市兴起和工商业的繁荣,给西欧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材料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3)材料三中的“东印度航路”是怎样被发现的?列举与此同时期的两位航海家。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场工业革命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煤炭变成了蒸汽,打开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大门,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工业时代,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那时英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的一半,纺织品的产量占全球的五分之四,英国控制着全球贸易,它成了一个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
材料二:经过工业革命,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英国工业的五大基本部门。到1830年,英国工业收入已经超过农业收入。到1850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还促成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英国地理面貌。
(2)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根据材料二,归纳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一一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一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流血牺牲的巴黎”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的什么精神?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是什么关系?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的诗里,控诉罗马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用“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彼特拉克强调的是什么思想。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的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2)材料二认为“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根据材料二概括该认识的依据。简述启蒙运动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历史认识。
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640—1688年,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间长达48年。其间,英国进行了两次内战,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克伦威尔“护国主”军事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等曲折过程。1688年,经过各方的妥协,英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光荣革命”结束了资产阶级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材料二:下图所示是“18世纪中期的北美”。
(2)分析材料二,北美这一时期受剥削压迫的原因是什么?北美人民是如何改变现状的?
材料三:法国在革命者废除君主政体后,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然而法国革命者却无法设计出一个可以取代君主专制的稳定政体,19世纪初,拿破仑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拿破仑的统治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探究,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伯里克利改革的举措,虽然在经济上保证公民对城邦政治的直接参与,但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公民处理个人私事的自由权利,违背了自由精神,故D项正确;ABC排除。故选:D。
3.答案:A
解析: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体现了城市自治的权力,A正确;BCD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8.答案:D
解析: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题干中“特殊状况下”“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自己购买原材料”“基本原理是利润”“确保其投资回报的最大化”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4-16世纪”“文学和艺术”“重新降临”“意大利”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方式来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它倡导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选B。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反映的是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的史实。因此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保留国王,确立君主立宪制。故选:D。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法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发展资本主义,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据“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可知,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A
解析: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英国的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推动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2)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3)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迪亚士、哥伦布。
解析:
22.答案:(1)发明家:瓦特;发明:火车
(2)进入蒸汽时代;影响:工业化比重增加;促进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
(3)精神:面对强敌时所表现出来的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关系:马克思主义为巴黎公社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解析:
23.答案:(1)思想:人文主义。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依据:欧洲以外还有别的民族宗教、文明形态;人文主义作家主张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中国传统哲学的推动。影响: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认识: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24.答案:(1)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成果显著。
(2)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措施:发动美国独立战争。
(3)影响: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向西欧传播了民主、自由等革命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4)影响: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