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24年7月3日上午9:00-10:15]
乐山市高中2025届教学质量检测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楚语》中,观射父给楚昭王讲过著名的帝颛项实施宗教改革的故事:颛顼命南正重
管理通天之事,火正黎管理世俗之事,使得两类事务不再杂糅,杜绝了家家都可以与神灵沟
通的混乱局面,垄断了宗教权力,被称作“绝地天通”。据此可推测
A.宗教与世俗权力的融合
B.顺项实现政教权力分离
C.早期文明注重宗教事务
D.中华文明起源得到实证
2.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通知周襄王参加。
孔子编修的《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一种以打猎为主的隆重礼仪)于
河阳”。孔子此举旨在
A.维护传统秩序和价值观念
B.坚持史官如实记述的职责
C.发挥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
D.反对晋文公破坏宗法礼仪
3.董仲舒主张“以教化为大务”,通过利禄之途吸引和激励人们按照儒家道德理念改变行为模
式:通过循吏教化地方民众,在民间制度化传播和实践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以政府荣誉和物
质奖励的方式表彰孝悌、忠义、贞节等行为。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重新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应对社会伦理和道德危机
C.推动社会经济实现恢复
D.改变法家主导的治国模式
4.隋唐以中原为核心,形成了东亚世界格局的新体系。虽然这个体系不断受到突厥等族群的
侵扰,但周边邻族纷纷内附,迁徙到中原聚居,甚至波斯、粟特、印度、朝鲜、日本及越南等国
的人也到中原定居。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C.农耕经济繁荣发展
D.中华文明的包容汇聚
5.宋初以来的防弊之政为士大夫集团的活跃创造了条件,而在崇文政策影响下不杀大臣成为
一条约定俗成的宋朝“家法”,“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口号得以逐步落到实处,但
封建王朝在治理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政见不同的官僚群体。这表明
A.皇权受到了有效制衡
B.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
C.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
D.君民共治的政治理想
高一历史试颗第1页(共4页)乐山市 2025 届高二下期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D B D B B D C D C A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14分)
(1)原因:儒家学派与元典著作已经形成;民族文化共同体发展;百家争鸣形成文化基因;中华民族
文化核心内涵逐步形成;社会转型促进文化异彩纷呈。(一点 2分,三点 6分)
(2)变异性:中华传统文化主流内涵不断丰富;隋唐三教合流;宋明制度变革下儒学融合佛道教,理
学产生发展等。中华物质文化更加多元:小麦、占城稻等粮食作物引进改变物种与饮食结构;先
进制糖技术传入等。(一点 2分,两点 4分)
稳定性:儒学积极入世思想;“士”的“人本”观念;儒家核心伦理和道德准则;衣食住行等世俗
生活总体稳定。(一点 2分,两点 4分)
18.(14分)
(1)原因:新航路开辟,中国茶叶大量销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精英的示
范效应;英国茶叶广告的推动作用;咖啡馆提供了饮茶场所;英国“下午茶”习俗逐渐形成。(一
点2分,三点6分)
(2)影响:经济方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市发展;加速对外贸易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的
财富积累;
文化方面:推动了茶文化的创新;激发了文艺作品创作;
社会方面:促进女性解放;推动了欧洲社会阶层重构;
生活方面:有利于生活民主化;改变了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一个角度任答一点,每点2分,共8
分)
19.(12分)
【示例一】
晚清时期,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潮将体育视为“救国之技”,推动了体育事业在中国的传播和发
展。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体育救国之路注定行不通。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成为改善国家关系
的重要途径,20世纪 70 年代,中国通过乒乓外交改善中美关系,开启对外交往新篇章。世纪之交,通
过举办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十
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成功举办北京冬
奥会和杭州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形象,不断推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9分)
综上所述,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3分)
【示例二】
近代中国,国运多艰,一些心怀国家的知识分子将体育提升到救国、卫国的高度,欲通过发展体育事
业为民族独立找到出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从提振民族的高度诠释体育的重要意义,将体育视为增
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路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
{#{QQABAYCAogAAApBAAAgCQQ16CgKQkBGAAagOQFAIsAAAwQNABAA=}#}
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从国家立场出发,明确将体育作为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彰显了浓厚的
家国情。(9分)
总之,体育事业不是孤立的,它蕴含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知识分子心系国家与民族的家国情怀,既
引领着体育事业发展,更深深润化着中国人的爱国情感。(3分)
(其他可供思考的方向:体育与时代发展;体育事业的民生观;体育事业与中国的国际形象等)
20.(12分)
(1)历程:从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到全方位移植西方文化。(3分)
(2)评析:明治维新是日本文化重构的关键节点,它使日本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并崛起为东亚强国,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3分)在文化重构中,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错误地将不良文化传承下
来,造成国民性的扭曲。(3分)日本文化重构放弃了既有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吸收了西方文明的
大量糟粕,强化了军事性,军国主义色彩愈发突出,最终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3分)
{#{QQABAYCAogAAApBAAAgCQQ16CgKQkBGAAagOQFAIsAAAwQ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