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4 23:37:01

文档简介

乐山市 2026 届高一下期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B D B C D C C B A B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12分)
(1)②:两河流域文明。(或者巴比伦文明或者苏美尔文明)(2 分)
共同点:都属于大河文明;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以农耕经济为主。(一点 2 分,两点 4 分)
(2)新变化:从局部地区的互通有无到跨大洋的全球贸易网络初步形成。(2分)
影响: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了新兴工商业市镇的发展;促进农业商品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白银货币化。(一点 2 分,两点 4
分)
18.(14分)
(1)第一阶段(3 分)
【示例一】圈地运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为工业化创造了
有利条件。
【示例二】新航路开辟;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示例三】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化获取了大量原料和广阔的
海外市场。
【示例四】文艺复兴;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英国,宣传了人文主义,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
现实世界,同时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阶段(3 分)
【示例一】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使英国君主立宪制
逐步形成。(或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政治前提。)
【示例二】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英国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
社会。
【示例三】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宣传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进一步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第三阶段(3 分)
【示例一】英国殖民扩张;英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国,一方面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客观
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19世纪末 20世纪初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示例三】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代议制民主逐步完善。(或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政治保障。)
{#{QQABCYCAggiAAoBAAQhCQQWqCAOQkBEAAQgOQEAEsAAAgANABAA=}#}
(3)建设现代化应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充分关注民生);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充分结合本国的国情;要注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一点 2分,任答三点 5分。)
19.(14分)
(1)特征:
①殖民征服;殖民扩张;武力征服;不公平。
②国际政治、经济综合体系(或政治、经济体系互相交织)
③英国主导;欧洲中心。
(从以上国际体系形成、内涵、国家地位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回答,每个角度 2分,共 4分)
挑战:
①帝国主义体系内部角度:瓜分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
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矛盾(答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竞争也可以得 1分);英、美对世界霸权的
争夺等。(4个方面,答出 1 个给 1分,答出 2 个及以上得 3 分)
②帝国主义体系之外的角度:一战后,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苏俄(联)社会主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3 个方面,答出 1 个给 1分,答出 2 个及以上得 3 分。)照抄材料不得分,如果从科
技革命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角度回答也可得 1 分。
(2)具体实践: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设立“亚投行”;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一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20.(12分)
【示例一】
史实:瓦特改良蒸汽机、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共产党宣言》发表。(1 分)
论题: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了世界的分化。(2分)
阐述: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此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继投入工业化浪潮。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与改革,确立、完善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得对世界的支配和统
治地位。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欧洲爆发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阶级基础。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不但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
确立和发展,还加剧了贫富分化并刺激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9 分)
【示例二】
史实:文艺复兴、牛顿力学体系、启蒙运动。(1分)
论题:思想革命与科学革命相互促进。(2 分)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和艺术家开始重新研究和翻译古典著作,古代科学和哲学思想再次进入人们的
视野。人们质疑传统观念和权威,为新的科学思想发展铺平了道路;宗教改革激发了人们对思想自由和个
人独立思考的追求,为科学思想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近代科学的兴盛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科学进步对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启发,如牛顿力学科学地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沉
重打击了封建神学,为启蒙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生。(9分)
{#{QQABCYCAggiAAoBAAQhCQQWqCAOQkBEAAQgOQEAEsAAAgANABAA=}#}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24年7月3日上午9:00-10:15〕
乐山市高中2026届教学质量检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素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君王较为关注死后的世界,图1为古埃及哈夫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古埃及人认为,
狮子是进入天国门户的守护神;图2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古代中国人有“视死如生”的观念,兵
马俑是素始皇给自己建立的一支无比强大的军队。这些现象说明了
图1古埃及狮身人面像
图2秦始皇陵兵马俑
A.集权政治的优越性
B.不同文明的交融性
C,大河文明的先进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2.佛教被创立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没有以人的形象来塑造佛陀,因为小乘佛教的信徒认为
表现佛陀的形象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他所传的道:公元2世纪,中亚民族大月氏人建立
了横跨中亚和西北印度的贵霜帝国,第三代王迦腻色迦信奉佛教,在其领土内建造了大量
寺院和佛塔,并且开始雕造佛像。该变化可以说明
A.区域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B.综合国力推动文明更新
C.人文精神丰富文明内涵
D.外来侵略冲击佛教文明
3.中古中后期,西欧的王权逐渐强化,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主要封建国家形成。这
主要是由于
A.天主教会控制西欧人精神生活
B.封建庄园的形成
C.封建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产生
D.城市取得自治权
高一历史试颗第1页(共6页)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这几千年中,欧亚大
陆各地区,还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都处在持续不断的交往中,结果美洲印第安人远远落
后于欧亚人。到公元1500年时,美洲大陆才进入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约公元前2500
年便已达到的文明阶段”。作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
B.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C.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D.欧亚文明发展的先进性
5.据统计,从1400年到1800年,全球人口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中国增加了2.6亿,欧洲增加
了0.94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增加了0.32亿,拉丁美洲的人口则下降了0.17亿,出现这
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全球人口增长
B.传染病的肆虐导致拉美人口急剧下降
C.三角贸易掠夺了非洲劳动力
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6.14~18世纪的欧洲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众多广泛传播的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有达·芬奇
《蒙娜丽莎》、马丁·路德《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卢梭《社会契约论》,这些作品的传播
A.打击了神权统治
B.促进了社会转型
C.加强了专制王权
D.引发了科学革命
7.近代自然科学发轫于16世纪,尤其是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确立,
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几乎与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斗
争同步进行,资产阶级既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发展生产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它作为反宗教思
想体系的思想武器。材料表明近代自然科学
A.着力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彻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D.有力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8.1688年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国家政权颁布并执行了成百上千的法令以促进圈地运
动的发展。据统计,1700年至1760年间,议会通过的法令有200多项,圈地30多万英亩;
1760至1800年,议会通过了约2000个法令,圈地300多万英亩。在圈地法令与日俱增的
同时,圈地的手续也越来越简便。这说明当时英国
A.农业的经营日益商品化
B.城乡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C.构建了完整的法制体系
D.政治变革助力经济发展
9.从1500年至20世纪60年代,人类交通工具经历了“马车与帆船一蒸汽机车与汽船
螺旋桨飞机一一喷气式客机”的发展历程,随之带来了人们对空间和距离感知的变化。据
此可以认识到
A.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B.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C.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D.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10.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新消费主义倾向,各阶层开始购买他们以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
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品”,本来只买“必需
品”的人开始购买“体面商品”。新消费主义的出现体现了
A.科技进步提高审美水平
B.政治变革提振消费信心
C.经济发展推动消费升级
D.人文主义滋生奢靡心理
高一历史试颗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