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13: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表是摘编自明清史志的三则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南浔镇“烟火万家”
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农业经济衰退 C.雇佣生产关系普及 D.市镇经济繁荣
2.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寻找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天崩地解”指遭受外国入侵 B.是对君主专制度弊端的反思
C.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3.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王守仁的这一思想( )
A.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体现了“致良知”的方法
C.首倡了经世致用的学说 D.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4.明朝时期,福建民众逐渐认识到“地狭则无田以自食用”,纷纷外出谋利。“崇祯初年,闽人来浙东诸郡种靛、麻、蔗者,布满山谷”;他们中“富者买山,贫者为佣,中人则自力其地”。福建民众的这些行为( )
A.开创了解决人地矛盾新模式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C.利于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D.拓宽了社会生产的领域
5.明朝末年,有文学家描绘盛泽镇:“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这可以佐证明清( )
A.工场使用雇佣劳动 B.工商业市镇繁荣兴旺
C.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D.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6.明清时期,地主在拥有“田底权”(所有权)的前提下把“田面权”(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佃农可以把田面权转让、出卖以及传给子孙后代。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耕作技术革命性进步 B.政府对地主的控制减弱
C.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7.明朝李翊《戒庵老人漫笔》记载: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据此可知明朝时期江南地区( )
①农业领域存在雇佣关系 ②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③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序》中指出:“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 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而通俗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通俗演义的流行( )
A.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B.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现实
C.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动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9.“湖丝遍天下”的说法和“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几乎同步流行。到了明清时期,湖州丝绸工商经济更加发达,已成为当地乡土经济结构的主体。当地农家几乎无不从事蚕桑丝绸生产,南浔、双林、菱湖、练市等村落则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绸工商业市镇,吸引“各直省客商云集贸贩(于此)”,将湖州丝绸产品转销到国内各大商埠及海外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针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B.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C.通过郑和下西洋打开国际市场 D.“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
10.古代某一赋税制度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乾隆六年人口突破1亿,乾隆五十七年人口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该制度( )
A.实行赋役折银征收,役由丁、田共同承担,统一征收
B.让百姓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增加政府收入
C.在税粮外又增加“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D.彻底废除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11.昆曲又被称为“昆剧”,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下对其产生的历史时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该时期( )
A.皇帝为加强皇权废除宰相制度 B.百家争鸣使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C.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D.是中国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
1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和“工商皆本”的观点。这一思想( )
A.是对传统思想的彻底批判 B.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C.是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结果 D.蕴含着思想进步的趋势
13.史载,为迁都北京,明成祖统治前期多次迁徙外地移民至河北地区:如永乐二年,朝廷曾下令迁徙江南富户于永平府的滦州(今滦县、滦南县)等城,以及河间府的沧州、景州(今景县)等地;永乐七年,命户部迁徙青州诸郡无业者于冀州;十四年迁山西民于藁城、晋州。这一做法( )
A.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C.助推中央集权的加强 D.强化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14.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概况,这反映出当时( )
地区 经济概况
广州 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
泉州 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
嘉兴 遍处栽种烟叶
湖州 以蚕为田
A.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管控
C.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D.粮食短缺问题基本解决
15.《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 “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他们的国家推到东方一角的地理概念。”为此,利玛窦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文化传播受传统思想的制约 B.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受阻
C.欧洲人用西学带动宗教传播 D.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 容 出处
“以海为生,以洋舶为家者,十而九也”,“自正德(1505-1521年)以后,月港(位于福建漳州)豪民多造巨舶向外洋交易……鼓泛洪波巨浪之中,远者倭国,近者暹罗、彭亨诸夷,无所不至” 《海澄县志》
二 “福之灿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 福漳之橘,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 《闽部疏》,作者:王世懋(1536-1588),在福建任提学 副使期间写作,专记闽地风物
有学者认为,16世纪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表现之一为海外贸易的扩张。请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表中史料对此观点的价值。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B
6.C
7.A
8.A
9.B
10.D
11.A
12.D
13.B
14.C
15.A
16.《海澄县志》,可以看出明朝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繁荣,有优良港口,并向日本和东南亚输出商品;《闽部疏》,可以看出海外贸易对福建经济的带动,通过海外贸易的发展,福建各地的特色产品被带到国外,加速了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两则史料均充分说明了16世纪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17.(1)变化:由普通材质尺寸到红纸、金纸较大尺寸;名帖称呼由普通自谦称呼到巴结自贱;名帖作用由拜谒通报到阿附权贵、奉迎讨好的工具。
(2)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尊卑等级制度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科举制度发展,官僚政治的腐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