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13:2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省菏泽市期中考试]15世纪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亚洲沿岸一带收购香料,每年大约2 100吨。在直通印度航路发现以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亚洲香料就剧增到7 000吨。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以后国际分工形成
B.欧洲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C.世界贸易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
D.葡萄牙在殖民掠夺中地位凸显
2.[2023·山西省运城市期中调研测试]下表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其原因是(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B.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D.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3.[2023·河北省唐山市期中考试]14世纪,病菌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毁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病菌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这两种看法(  )
A.从欧洲自身的立场来看待病菌
B.反映了欧洲对人类生存的关注
C.全面看待病菌肆虐的社会影响
D.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人们的认知
4.[2023·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期中考试]16世纪,古老的香料之路恢复了生机,并且逐渐繁荣起来。从此,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这表明(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并未完全衰退
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D.胡椒香料代替了中国茶叶的地位
5.[2023·江苏省宜兴市期中调研测试]1521年,麦哲伦发现菲律宾后将其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
A.带有宗教色彩
B.尊重了当地文化
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6.[2023·河北省邢台市月考]哥伦布在1492年的航行日记中写道:“西班牙国王陛下决意派遣我——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哥伦布远航主要是出于政治外交目的
B.西班牙是最早支持远洋探险的国家
C.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
D.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7.[2023·山西省运城市期中调研测试]有学者指出:当时地中海的威尼斯人和埃及以东的穆斯林把持了商路的正常贸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无法染指……而要掌握直接获取财富的主动权,不得不另辟蹊径。这反映出(  )
A.地中海贸易的畅通无阻
B.当时经贸秩序需要重建
C.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因
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8.[2023·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下表为1496~1506年威尼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贸易的情况(平均每年,单位吨)。
1496~1498 1501~1506
胡椒 480~630 135
其他香料 580~730 200
总量 1060~1200 335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欧洲对香料的需求量下降
C.地中海贸易日趋衰落
D.英属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
9.从15世纪开始,英国、荷兰等国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路,他们留下了北冰洋地区的详细航海记录和航海图。英国、荷兰的这一做法是为了( )
A.发现新大陆 B.打破西班牙、葡萄牙对航路的垄断
C.探索北冰洋 D.丰富人类的地理知识
10.“11世纪到15世纪,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中世纪(欧洲)社会都一直受到货币短缺的威胁。”材料中的状况改变于( )
A.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B.美洲的发现与开发
C.欧洲工商业经济全面发展 D.东西方贸易开展后
1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的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 )
A.殖民掠夺残酷无情  B.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
C.世界走向整体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
12.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 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
13.[2023·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的欧洲对统称为“印度货”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 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
——摘编自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 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 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16~17世纪,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的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中叶的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的使命。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近代欧洲的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7世纪初又来了荷兰人。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的光景。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以及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 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8分)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省菏泽市期中考试]15世纪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亚洲沿岸一带收购香料,每年大约2 100吨。在直通印度航路发现以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亚洲香料就剧增到7 000吨。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以后国际分工形成
B.欧洲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C.世界贸易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
D.葡萄牙在殖民掠夺中地位凸显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从15世纪到新航路开辟以后,收购香料的规模由2 100吨到7 000吨,体现了世界贸易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故选C项;国际分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后贸易规模的扩大,与欧洲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无关,排除B项;香料运输不能体现殖民掠夺,排除D项。
2.[2023·山西省运城市期中调研测试]下表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其原因是(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B.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D.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非洲、美洲人口大量减少,欧洲人口增加,结合所学知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而欧洲享受到殖民掠夺带来的经济利益,故选B项;黑奴贸易无法解释美洲人口为何减少,排除A项;高产作物的引进无法解释为何美洲和非洲人口减少,排除C项;逻辑不通,欧洲人口是增加的,排除D项。
3.[2023·河北省唐山市期中考试]14世纪,病菌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毁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病菌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这两种看法(  )
A.从欧洲自身的立场来看待病菌
B.反映了欧洲对人类生存的关注
C.全面看待病菌肆虐的社会影响
D.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人们的认知
解析:据材料“14世纪,病菌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毁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病菌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可知对于欧洲人来说,不同时期病菌起了不同作用,从而出现两种看法,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欧洲对自己的关注而不是人类生存,排除B项;材料只从欧洲人的角度来看待病菌,并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立场和利益影响人们的认知,与时代变迁无关,排除D项。
4.[2023·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期中考试]16世纪,古老的香料之路恢复了生机,并且逐渐繁荣起来。从此,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这表明(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并未完全衰退
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D.胡椒香料代替了中国茶叶的地位
解析:据材料“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传统的丝绸之路依然兴盛,仍然掌握着部分胡椒贸易,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传统商路对胡椒贸易的影响,排除A项;据材料“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可知新航路开辟只是改变了葡萄牙胡椒贸易的方向,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并没有说明新航路开辟对西班牙胡椒贸易的实质性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胡椒贸易对中国茶叶贸易的冲击,排除D项。
5.[2023·江苏省宜兴市期中调研测试]1521年,麦哲伦发现菲律宾后将其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
A.带有宗教色彩
B.尊重了当地文化
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解析: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表明菲律宾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故选D项;最初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带有宗教色彩,但不是菲律宾的命名带有宗教色彩,排除A项;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体现的是殖民者的意志,根本没有尊重当地文化,排除B项;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只体现了西方殖民者的意志,并没有体现东方的色彩,排除C项。
6.[2023·河北省邢台市月考]哥伦布在1492年的航行日记中写道:“西班牙国王陛下决意派遣我——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哥伦布远航主要是出于政治外交目的
B.西班牙是最早支持远洋探险的国家
C.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
D.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据“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可知,哥伦布远航的目的之一是传播基督教,为开辟新航路提供精神动力,故选C项;哥伦布远航主要是为了寻找财富,而不是出于政治外交的目的,排除A项;葡萄牙、西班牙是最早支持远洋探险的国家,排除B项;“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是为了“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因此,开辟新航路的目的并非传播人文主义精神,排除D项。
7.[2023·山西省运城市期中调研测试]有学者指出:当时地中海的威尼斯人和埃及以东的穆斯林把持了商路的正常贸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无法染指……而要掌握直接获取财富的主动权,不得不另辟蹊径。这反映出(  )
A.地中海贸易的畅通无阻
B.当时经贸秩序需要重建
C.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因
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解析:奥斯曼土耳其阻挡了东西方之间的航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财路受阻碍,为了寻找财富,不得不寻找新的航路,故选C项;因为地中海贸易受到阻碍,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航线,排除A项;传统商贸通道受阻,不是经济贸易秩序重建,排除B项;东西贸易不是文化之间的融合,排除D项。
8.[2023·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下表为1496~1506年威尼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贸易的情况(平均每年,单位吨)。
1496~1498 1501~1506
胡椒 480~630 135
其他香料 580~730 200
总量 1060~1200 335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欧洲对香料的需求量下降
C.地中海贸易日趋衰落
D.英属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
解析: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城市威尼斯、亚历山大港开始走向衰落,故选A项;材料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并不能体现欧洲对香料的需求量下降,排除B项;地中海贸易日趋衰落是材料的变化,而非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据材料时间“1496~1498”“1501~1506”可知此时葡萄牙、西班牙主导海外贸易,并非英国,排除D项。
9.从15世纪开始,英国、荷兰等国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路,他们留下了北冰洋地区的详细航海记录和航海图。英国、荷兰的这一做法是为了( )
A.发现新大陆 B.打破西班牙、葡萄牙对航路的垄断
C.探索北冰洋 D.丰富人类的地理知识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路,故选B项。
10.“11世纪到15世纪,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中世纪(欧洲)社会都一直受到货币短缺的威胁。”材料中的状况改变于( )
A.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B.美洲的发现与开发
C.欧洲工商业经济全面发展 D.东西方贸易开展后
【解析】材料反映了欧洲贵重金属的缺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开发和掠夺,大量贵重金属输入欧洲,故选B项。
1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的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 )
A.殖民掠夺残酷无情  B.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
C.世界走向整体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和美洲实现了物种的交流,同时欧洲人还把疾病的病原体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反映出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走向整体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殖民掠夺、先进思想观念和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B、D三项。
12.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 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说明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发展,故B项正确;A项是对于欧洲的影响,排除;C项是对于西班牙的影响,排除;根据材料可知,“丝银贸易”中中国居主导地位,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的欧洲对统称为“印度货”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 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
——摘编自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 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 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16~17世纪,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的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中叶的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的使命。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近代欧洲的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7世纪初又来了荷兰人。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的光景。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以及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 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8分)
答案:(1)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其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增大;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中国贸易的逆差使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达;中国经济的自给自足。(6分,任意答三点)
(2)对中国的影响:丰富了农作物结构,提高了产量,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随贸易而来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演进。(4分)对欧洲的影响:丰富了欧洲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商业革命的进程,推动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推动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拓展。(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