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16:2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下表为1931年~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铁砂产量 铁砂及生铁 输出量 钢铁消 费量 钢铁输 入量
1931 1 840 279 831 652 804 000 557 625
1932 1 839 212 758 441 404 000 430 655
1933 1 903 466 992 521 694 000 525 673
1934 2 135 031 864 107 770 000 617 726
根据上表可知,当时(  )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2.[2023·湖北省十堰市期末考试]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发行军票以充当军费使用,并硬性规定其与中国法币的比价,强制在黄河以南的沦陷区流通,从而让军票成为沦陷区的货币。日军的这一举措意在(  )
A.改善沦陷区的货币结构
B.为全面侵略中国做准备
C.疯狂掠夺沦陷区的物资
D.冲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下表为抗战时期(1931~1941年)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表(部分),据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  )
国家 片名 发行方式
美国 《热血忠魂》《八百壮士》 赠送
苏联 《精神总动员》 赠送
《热血忠魂》 赠送
新加坡 《抗战特辑》 出售版权
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表明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
C.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
D.体现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
4.[2023·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联考]广州湾作为法国租借地,在抗战时期各方政治势力云集。尽管背景复杂,立场不一,但民众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抗日救亡活动,掲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声援前线的抗日将士,救助战争难民。由此可见,广州湾的抗战(  )
A.呈现出不分党派全民参与的特点
B.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C.得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全力配合
D.执行了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5.1845~1894 年,外商银行先后在中国各地设立总分支机构等合计 81 个,英商银行机构有63个。1894~1937 年间,日商银行在华设立的总分支机构达151个,而美、英、法、德等国合计88个。这一变化表明 (  )
A.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英国国际地位明显下降
C.列强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6.[2023·山东烟台期末]1934年7月15日,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宣言提出:武装全国民众,组织义勇军与游击队,直接参与抗日战争,积极支援东北义勇军;“普遍组织民众反日团体”,“吸收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到反日团体中来”。该宣言(  )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明确东北为战略转移的目标
C.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围剿
D.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7.[2023·广东省中山市期末考试]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的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  )
A.中国传统体育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B.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
C.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D.民众的体育观念得到极大的增强
8.下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兵力分布情况。这说明(  )
时间 日本 总兵力 分派地区
朝鲜 中国东北 中国本部 日本本土 东南亚
1938年 34个师团 1 8 24 1 —
1941年 51个师团 2 13 22 4 10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C.日本推行全球扩张
D.英美等国家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
9.“战役由阎锡山、周恩来等为首的中国第二战区(范围为山西与察哈尔)司令部统一部署, 投入总兵力约10万人,八路军4个师共12 000人参战,国民党军队主力负责正面阻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抄袭敌后。”该战役属于(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1937年8月,中国提出修建滇缅公路计划,次年8月底,公路提前通车,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运输通道。滇缅公路的修建(  )
A.减轻了英美在欧洲战场的压力
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有助于中国获得抗战所需物资
D.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产物
11.据统计,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22次大规模会战,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尤其是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5万余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而此时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战场上却接连失利。会战后不到20天,美国宣布中国适用《租借法案》。这反映了(  )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平等的国际地位
B.英美等国急需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C.国民党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持久抗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2.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成功地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二、非选择题
13.[2023·辽宁省葫芦岛市期末](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和中国西部的工业不是政府为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不是沿海沿江地区工业向西部的拓展和转移,而是沿海沿江工业较发达地区为避免占领而发生的带有明显避难、位移和抗敌性,是靠“战争之手”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战时政治经济的产物。这种特殊性虽然可以一时刺激西部地区的近代工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可能正常、稳定和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另一方面,抗战时期西部工业发展虽有战争强化的假态繁荣,但也推动社会进步,为日后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创设一些条件和留下一定的基础,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摘自《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及其对大后方工业的影响》(诸葛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工厂内迁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工厂内迁的历史作用。(8分)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下表为1931年~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铁砂产量 铁砂及生铁 输出量 钢铁消 费量 钢铁输 入量
1931 1 840 279 831 652 804 000 557 625
1932 1 839 212 758 441 404 000 430 655
1933 1 903 466 992 521 694 000 525 673
1934 2 135 031 864 107 770 000 617 726
根据上表可知,当时(  )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1934年,中国铁砂产量逐年增加,铁砂及生铁输出量整体呈增长趋势,钢铁消费量总体趋势呈下降趋势,钢铁输入量呈上升趋势,综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出口铁砂和生铁较多,对铁的加工能力不足,钢铁进口多,重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故可知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钢铁行业,并不能代表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民族企业的规模,故B项错误;材料与实业政策无关,故C项错误。
2.[2023·湖北省十堰市期末考试]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发行军票以充当军费使用,并硬性规定其与中国法币的比价,强制在黄河以南的沦陷区流通,从而让军票成为沦陷区的货币。日军的这一举措意在(  )
A.改善沦陷区的货币结构
B.为全面侵略中国做准备
C.疯狂掠夺沦陷区的物资
D.冲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根据材料“发行军票以充当军费使用”“强制在黄河以南的沦陷区流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军票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能兑换普通日元,本质上这就是一种白条,实际就是靠日军的武力,强行疯狂掠夺占领区资源,故选C项;日军发行军票意在掠夺资源,以战养战,而非改善沦陷区的货币结构,排除A项;根据所学,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就已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排除B项;日军此举意在掠夺资源进一步侵略,而并不是为了冲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项。
3.下表为抗战时期(1931~1941年)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表(部分),据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  )
国家 片名 发行方式
美国 《热血忠魂》《八百壮士》 赠送
苏联 《精神总动员》 赠送
《热血忠魂》 赠送
新加坡 《抗战特辑》 出售版权
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表明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
C.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
D.体现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
解析:题干反映出国民政府拍摄并以赠送方式在海外发行宣传中国军民抗战意志的影片,有助于在国际舞台上帮助中国建立英勇而正义的形象,表明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抗战电影的海外传播,意在揭露日军暴行的同时,赞颂中国军队与民众的战斗意志,无法得出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故A项错误;C、D两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均可排除。
4.[2023·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联考]广州湾作为法国租借地,在抗战时期各方政治势力云集。尽管背景复杂,立场不一,但民众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抗日救亡活动,掲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声援前线的抗日将士,救助战争难民。由此可见,广州湾的抗战(  )
A.呈现出不分党派全民参与的特点
B.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C.得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全力配合
D.执行了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解析:材料中各方政治势力及民众都积极支持抗战,可见广州湾的抗战呈现出不分党派全民参与的特点,故选A项;仅凭材料信息得不出“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得不出“国共两党军队的全力配合”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众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抗日救亡活动,看不出是中共领导的全民族抗战路线,排除D项。
5.1845~1894 年,外商银行先后在中国各地设立总分支机构等合计 81 个,英商银行机构有63个。1894~1937 年间,日商银行在华设立的总分支机构达151个,而美、英、法、德等国合计88个。这一变化表明 (  )
A.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英国国际地位明显下降
C.列强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据材料“1894~1937 年间,日商银行在华设立的总分支机构达151个,而美、英、法、德等国合计88个”,日商银行的增多,说明日本在中国的经济势力越来越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逐渐加强,故选A项;数据只是日本、英美外商银行在中国各地设立总分支机构的对比,反映的是它们在中国的地位,与国际地位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是日本、英美外商银行在中国各地设立总分支机构的数据,没有其他侵略方式数据作对比,无法判断外国侵略中国的主要形式,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开始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
6.[2023·山东烟台期末]1934年7月15日,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宣言提出:武装全国民众,组织义勇军与游击队,直接参与抗日战争,积极支援东北义勇军;“普遍组织民众反日团体”,“吸收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到反日团体中来”。该宣言(  )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明确东北为战略转移的目标
C.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围剿
D.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解析:1934年中共发表的抗日宣言,不仅主张进行直接的军事反抗,而且号召吸纳不同群体加入到反日团体中来,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故选D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排除A项;1934年,东北已经沦陷,不会成为转移目标,排除B项;“普遍组织民众反日团体”,“吸收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到反日团体中来”这些宣传话语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促进国民党内部的分化,有利于团结更多的人投入到抗战中去,排除C项。
7.[2023·广东省中山市期末考试]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的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  )
A.中国传统体育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B.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
C.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D.民众的体育观念得到极大的增强
解析:据材料“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的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可知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民族意识不断高涨,体育界自觉担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故选C项;中国传统体育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出现在民国初期,排除A项;七七事变爆发于1937年,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排除D项。
8.下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兵力分布情况。这说明(  )
时间 日本 总兵力 分派地区
朝鲜 中国东北 中国本部 日本本土 东南亚
1938年 34个师团 1 8 24 1 —
1941年 51个师团 2 13 22 4 10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C.日本推行全球扩张
D.英美等国家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
解析:据上表,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故选B项;1938年日本侵华已经开始,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日本兵力分布,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并不能说明全球扩张,排除C项;英美国家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且材料并没有涉及英美的态度,排除D项。
9.“战役由阎锡山、周恩来等为首的中国第二战区(范围为山西与察哈尔)司令部统一部署, 投入总兵力约10万人,八路军4个师共12 000人参战,国民党军队主力负责正面阻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抄袭敌后。”该战役属于(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战役发生在山西,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共同参与了该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次战役为忻口会战,故选B项。
10.1937年8月,中国提出修建滇缅公路计划,次年8月底,公路提前通车,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运输通道。滇缅公路的修建(  )
A.减轻了英美在欧洲战场的压力
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有助于中国获得抗战所需物资
D.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产物
【解析】根据材料“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运输通道”可知,中国通过滇缅公路获取外国提供的战略物资,故C项正确;滇缅公路无法减轻欧洲战场的压力,排除A项;滇缅公路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直接联系,而且滇缅公路修建完成之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排除D项。
11.据统计,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22次大规模会战,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尤其是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5万余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而此时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战场上却接连失利。会战后不到20天,美国宣布中国适用《租借法案》。这反映了(  )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平等的国际地位
B.英美等国急需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C.国民党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持久抗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持久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故D项正确;当时中国并未取得与英美平等的国际地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援助中国抗战,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多次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
12.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成功地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解析】材料“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充分表达了抗战到底、决不妥协的精神,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当时蒋介石抗日的态度非常明确,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此时卢沟桥已经失守,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2023·辽宁省葫芦岛市期末](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和中国西部的工业不是政府为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不是沿海沿江地区工业向西部的拓展和转移,而是沿海沿江工业较发达地区为避免占领而发生的带有明显避难、位移和抗敌性,是靠“战争之手”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战时政治经济的产物。这种特殊性虽然可以一时刺激西部地区的近代工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可能正常、稳定和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另一方面,抗战时期西部工业发展虽有战争强化的假态繁荣,但也推动社会进步,为日后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创设一些条件和留下一定的基础,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摘自《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及其对大后方工业的影响》(诸葛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工厂内迁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工厂内迁的历史作用。(8分)
答案:(1)原因:①在大后方(内地)重建国防工业基础,以支持抗日战争;(3分)②在大后方(内地)迅速建设新工业基础,以支持战时中国经济。(3分)
(2)作用:①促进了大后方(西部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②为大后方(西部地区)迅速建立起工业基础准备条件和奠定基础;③有利于改变过去不合理的工业布局;④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注:以上每点2分,满分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