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歌流淌成一条河——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把诗歌流淌成一条河——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5 1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把诗歌流淌成一条河——九上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任务一:学习鉴赏
【第一课时】
一、从读入手,欣赏感知
音读读准字音
意读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作品的内容。
情读对作品展开想象,体会与作者或文中人物相似的情感。结合作品背景、主旨,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
美读语言的技巧(重音、停连、节奏、语速、语调、韵脚) 动作与配乐
(一)音读
mǎng mǎng lùn hán
1《沁园春·雪》惟余莽莽稍逊风骚成吉思汗
pīng yán miǎn ní nán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娉婷鲜妍冠冕呢喃
qī yè
5《我看》忧戚摇曳
(二)意读
意读
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诗词的内容,若有不懂的勾画出来,提问统一解决。
1 《沁园春·雪》
顿失滔滔: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指黄河结冰。
欲与天公试比高: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须晴日:等到晴天的时候。
略输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
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风骚:本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三)情读
1、色彩用词:
冷色调:幽僻冷寂、孤寂空旷、萧瑟凄凉、荒凉单调、萧繁冷清、空寂冷清
暖色调:清新秀美、清新明快、富丽繁华、华美绚丽、华美雅致、
宁谧美好、简朴淳厚、闲适恬淡、温馨平和、浅淡柔和、和谐柔曼、安宁祥和、欢快热闹……
其他:雄浑壮阔、高远开阔、高远深邃、苍茫辽远、苍凉悲壮、
清幽深邃、清幽淡远、宁静淡远、朦胧缥缈
感情基调分类:
《沁园春.雪》雄浑壮阔、苍茫辽远
《我爱这土地》悲壮深沉,悲愤、满怀希望
《乡愁》深沉、忧郁
《你是人间四月天》清新明快,爱与希望
《我看》忧郁,担忧
2、自由朗诵,理解诗词内容,感受诗词的感情基调,用下面的句式分享你的感受。
从(诗词名)中,我读到了__(内容),感受到了 (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从《沁园春·雪》
我读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和作者对历史人物(英雄)的评论,感受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大气磅礴、感情奔放。
3、再读
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形式上感受到诗词的感情基调的 分享你的感受,并试着通过朗诵这些词句,将这种感情传达出来。
(四)美读
美读指导·语言的技巧
1.停顿要得当,根据语法和句子感情划分好节奏;
2.感情强烈或者特别强调的字词要读重音,可拉长音节,可停顿,可重读,也可轻读;
3.根据情感、文体确定声调(高低、轻重、缓急);
4.语速: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读快一点,平静、庄重、
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点,一般的述说、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5.句调:语句的高低升降,贯穿整个句子,在句末表现得特别明显。
升调: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降调:陈述、感叹、祈使,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平调:不带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
曲调: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往往把需突出的词语拖长念)。
朗读要点:
《沁园春·雪》
①节奏
不整齐划一,而是富于变化。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领字
在句首领起下文,读时稍有停顿。如“望”“惜”二字。
③押韵
韵脚依次是:飘、滔、高、娆、娇、腰、骚、雕、朝。
二、自主朗读,分组展示
1、自由朗诵
从五首诗词中选择你感受美(情感美、语言美、形式美等)的部分,运用朗诵的语言技巧,将这种美读出来。
2、先自己反复诵读,然后小组内展示。
【第二课时】
(一)通过意象理解诗境
1、填空检查本单元背诵情况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________,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看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寄托在某种具体事物上,让这种事物帮助自己传情达意。诗中出现的一些具体的事物,让人产生了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情感。一些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诗人的笔下忽然又了情感,诗人很巧妙地将它加工了。
(二)意象
意象通常指诗歌中融入作者情感的自然之景或特定物品等客观物象。
意境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
(三)细读品析
朗读每一首诗中,你觉得你理解最透彻的意象,或者感受最强烈的句子。
范例:
《我爱这土地》
你读到了怎样的“土地”“河流”“风”“黎明”?
他们仅仅是“土地”“河流”“风”“黎明”吗?
“嘶哑”的“喉咙’
“羽毛”“腐烂”
《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分别指什么?
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修饰中读出了怎样的形象?
(五)想象画面,读出意境
从这五首诗词中,挑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自由诵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走进画面,感受画面中的氛围,体会作者的感情。先自由诵读,然后展示。
(四)知人论世,感知诗情
阅读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介绍,带着这些知识再读诗歌,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加强对诗歌情感的感受。
创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我爱这土地》此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 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乡愁》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于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我看》时值,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困境,无数中国学人奔走在离徙的路上,,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现状,亲身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渴望。
1938年5月西南联大成立,穆旦作为大一新生开始了诗歌的学习和创作的高峰期。就是在那个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年代,在遥远的西南边陲昆明,西南联大成为战时中国学术文化的中心,也成为新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地,穆旦在年轻的英籍教授燕卜荪的启发引导下,他对拜伦、济兹、布莱克等英国浪漫派作家的文学作品入迷,同时还专心攻读艾略特、奥登等人的诗歌。《我看》,就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穆旦的诗歌创作也由此进入新时期。
总结:四首诗中,那几首是家国情怀?那几首是个人情感。学生分类,教师引导,优秀的诗歌都是饱含深情的,胸中容纳山川大地,才有了《沁园春.雪》的豪迈;处于国家兴亡的关键事刻,才会化作一只鸟而“歌唱”;心中永远系着两岸统一,所以才有了《乡愁》......
(五)优秀朗诵欣赏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练,《沁园春·雪》朗诵方明.mp4
我们的朗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爱这土地》朗诵.mp4
现在来听听别人是怎么朗诵的,《乡愁》朗诵.mp4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自己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朗诵.mp4穆旦《我看》朗诵.mp4
四、作业
1、每个人选择欣赏的一首,选择配乐,练习朗诵
2、设计朗诵脚本
任务二:诗歌朗诵
【第三课时】
一、设计朗诵脚本(课前作业)
从情感基调、重音、语调、停连等方面设计,示例如下:
《乡愁》片段
后来啊——(缓慢延长)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低沉中带忧伤)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满怀思念)(稍微拖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创写主持人串词
两人一组,互相设计一首诗的主持人串词
示例:《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长征路上,千军万马之前,一个人,一支笔,一个声音,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必胜信心。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接下来请欣赏***同学带来的诗歌朗诵《沁园春·雪》。
三、每组选择一名同学参赛
任务三:尝试创作
【第四课时】
一、体会诗歌“陌生化”语言,感知诗人情感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表意更丰富,也更加新颖别致。
1、定义: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陌生化使那些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
陌生化处理的方法
方法
示例
量词混搭
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张炎《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
主谓反常搭配
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 长势良好 (黎云智《蛙声》)
动宾反常搭配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词语交互错位
云飘在水上/帆飞在天上 (冰夫《莲塘月》)
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连续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2、找到本单元诗歌中“陌生化”语言
示例(1)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与“点亮”运用主谓反常搭配形成语言陌生化,形象地写出了笑声的感染力强,以及给人带来温暖感。
(2)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一树一树”形容花开,形容春花烂漫的样子。
(3)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主谓反常”,抒发心中的希望,对未来的憧憬。
《你看》......
3、教师示范:
六月,
拥抱天的蓝,也拥抱云的悠扬。
拥抱春天的脚本里蓄满的,一季辉煌。
六月,
拥抱刺目的光,也拥抱清晨的凉。
拥抱农人们数不尽的汗水,浇灌的麦垄的香。
六月,
拥抱花的绽放,也拥抱草的倔强。
拥抱黑板上一层层跌落的 三角形、方块字结成的网。
站在六月的渡口 ,
眺望,
拥把目之所及的近,
拥抱心之所向的远方。
4、仿写诗句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改写成“秋风”“冬风”
一、尝试创写
《你是人间的七(自由填写)月天》或《七月》
教学反思
本次暑期课标的学习,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一言以蔽之——“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底线,守住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和育人价值,追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创新”,就是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真正相融,不断更新语文学习的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提升语文学习的质地与效能。
1、坚守现代诗歌教学的立场。
现代诗歌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诗化的语言和诗性的情怀,每个学生都需要。而这次诗歌教学就是个很好的契机。从自主鉴赏到学习朗诵,到尝试创作,争取每一个教学活动尽量落实好。比如任务一:自主鉴赏中,我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诗歌触觉,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色彩中感受诗的味道,是雄壮辽阔,还是忧郁深沉。引导学生从默写入手,感知“意象”的存在,体会“意象”赋予诗歌的丰富形象。另外,在任务三:尝试创写中,引导学生从语言的“陌生化”中感受现代诗歌特有的魅力。
2、坚守语文学科立场。
单单自主鉴赏的两课时中至少设计了8次学生的读,自由朗读,对读,小组读,全班展示读等。此外,用到了编写朗诵脚本,编写主持人串词,仿写,最后尝试创作。也就是说始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教学,一切语文学习活动,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通过品读语言、体味语言、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3、坚守儿童立场。
我所教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我除了采用大量朗读拉近学生与诗歌距离外,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会提前给他们铺设好学习支架。比如:表达诗歌感彩的词语。比如:先让学生默写“意象”,再观察提炼“意象”,这样学生对这个词语就不会特别陌生。包括语言“陌生化”,我搜集课内课外很多例子来引入,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创新:
1、由一篇一篇教,变为一组一组教
没有把教学的目光聚焦在某一篇诗歌教学,而是以“组”为单位来学,第一课时侧重《沁园春.雪》《乡愁》的朗诵,第二课时侧重《我爱这土地》《乡愁》意象的体悟,第四课时侧重《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的仿写。
2、由单一诗歌朗读,变成读写结合。
创造了很多创写的机会,比如编写诗歌朗诵脚本,编写主持人串词,仿写诗歌,创写诗歌。
3、由语文角度的诗歌教学,变生活需要的诗歌表达。
在任务二:学习朗诵环节中,我们获得优胜的同学,做《艾青诗选》领读者,优先推荐学校大型朗诵或演讲比赛。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与诗歌学习的距离。另外,整体的设计理念,是教给学生诗化表达个人情感,引导学生在诗歌的创作中发现语言之美,生活之美。而这些都是我们新课标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