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诗意的探寻
写作实践
“诗与远方”主题作文拓展训练
一 写作主题
1.诗意地活在这块土地上
2.诗歌不是调味品
3.眼前的苟且,诗意的远方
4.身边的诗意
二 作文导写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了美好的憧憬、辛勤的劳作,吊脚楼里艰辛的生活充满了画意;有了淳朴的人性、纯
真的情谊,茶峒平静的生活充满了诗情;有了顽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奋斗者们在平凡的
岗位上谱写了壮丽诗篇……
请以“诗意地活在这块土地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
(1) 材料共有三个分句,从三个角度表现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情境,集中说明尽管生活是
艰辛、平静、平凡的,但只要具有美好的憧憬、淳朴善良的人性、拼搏进取的精神,生活就
不再单调枯燥,而富有了诗意。写作时,要由此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诗意生活到底是什么
样的,她不是客观的条件优越、物质富足、地位高贵,而是主观上对生活满怀激情,对未来
充满希望,能够面对现实,积极地拥抱她。
(2)“以‘诗意地活在这块土地上’为题”,已给出具体题目,不可以另拟文题。这个题目的
中心词是“活”,意思就是“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突出人存在的状态。
“诗意地”是对“活”的修饰,表明要怎样生活,意思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
意境”。“在这块土地上”补充说明“活”在哪里,“这块”具体指代的是自己生活的地方。写
作时要扣住这个标题,不能脱离题意。
(3)“写一篇记叙文”,明确规定了写作的文体是记叙文,就要在记叙文的范畴内进行写作,
切忌文体不明,或者写成其他文体。表达方式的运用方面,要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描写和
抒情,注意使用细节描写,增强文章的形象性。
【立意】
1、满怀激情,平凡中享受诗意。
2、诗意地生活离不开淳朴的人性。
3、追求诗意,自在生活。
4、纵使辛勤劳作,亦有诗情相伴。
5、奋斗者的身影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素材】
1、名人名言:
心若是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三毛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
2、精彩片段:
一叶落而知秋,从小小的落叶中,你会发现凉意“点点滴滴昨夜入”;你能感受到“袅
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萧瑟浩渺;你会油然而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
朝”的豪迈乐观……诗意照亮现实,照到人们的心间。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
山”般的悠然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
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
约。
【例文】
诗意地活在这块土地上
或许是在都市生活得太久了,又或许是天生热爱闲云野鹤的生活,再或许是对大自然的
一往情深,我开始寻找一种诗意的心情,一份诗意的生活。
于是我拿着简单的行李,一个人入山寻梦。远远地,我听见了风从远方,吹过山顶的松
林,吹过山腰上的如火的枫林,吹过山下满地的野花,吹乱我的头发,夹杂着淡淡的花的芬
芳。蓦然回首,身后,蝴蝶翩翩;抬头,天蓝的醉人,是一种空灵的蓝,是我笨拙的语言无
法描绘的,原来天真的是很蓝很蓝啊;低头,忽见密密麻麻的不知名的小草,在风中摇曳,
在阳光下青的逼你的眼;闭眼,深深地吸一口气,满满是草的清香花的芬芳,只觉一颗沉重
的心突然轻盈了起来,仿佛独游于天际,如一朵流云在碧波潋滟中婉转,一袭水袖,若蝶轻
舞水墨中。
顺着山间的小径,我静静地走着,不愿让我笨拙的声音扰乱了如此动人的天籁之音。听
那一声声鸟的呢喃,是在欢唱着满山的美景,还是在呼唤昔日的伙伴,亦或是在倾诉这昨夜
的美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应该是很快乐的,要不怎会发出如此动人的声音。还有那
落叶飘飞的声音,风在枝头在叶梢舞蹈的声音。静静聆听,仿佛也听到了满山的花在静静地
绽放,在静静地凋零。也似乎听到了种子在发芽,在呼吸的声音,还有……或许心与之共
鸣,于是便忘却了现实和繁华,独自享受着这份淡然与宁静,品味这一份幽雅的美丽心境。
风在吹,吹皱一池春水,吹舞一片芳菲。我闭上眼睛想:一座宁静的小山,孕育着各种
各样的生命,散发着属于它的独特的生命的芬芳,难道不是一个理想的诗意的境界吗?
诗意地生活在山中,心在自由的空间遨游,情在灵秀的山水间得到净化。我在追寻着人
间的诗意,简单却不单调,宁静但不死寂,淡然而快乐着。可以屏息静气,且听风吟;可以
怡情山水,赏花观云;可以林间漫步,品味淡然。这一派山中美景,让我饱尝了大自然的滋
味,启开了我的心扉,浸润了我的灵魂。
爱生活,爱自然,诗意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可是随着现代忙碌生
活的到来,古诗词却成了阅读的调味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综合分析情境材料的内容,它只有简单的两句话组成。从谈论的话题看,话题谈及的是
古诗词的意义和作用。其中,第一句说明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的精华,在传承中华文
化和华夏文明中承载的价值——文化基因;第二句以“可是”转折,说明对于共识性的古诗
词的定位在现代社会已经遭到质疑,因为快节奏生活的挤压,快餐文化的充斥,古诗词已经
被弱化到“调味品”的地位。显而易见,情境材料是以古诗词为具象媒介,探讨的是如何对
待传统文化精华的问题。基于此,由材料可以展开思考的角度有:古诗词是不是现代社会的
调味品;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古诗词;古诗词在文化赓续和文明传承中具有什么样的
作用;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经典。
简洁的情境材料,话题也比较明确,由此提出的写作任务也简单清楚:“材料触发”,明
确了构思立意的角度必须来自情境材料的内容;“你的思考和感悟”,划定了谋篇布局、表情
达意的内容。写作时,只有严格按照这两个要求进行才符合要求。
这样,文章写作时,可以根据情境材料的内容提炼文章的中心:传统文化经典浸润生活
与人生,生活与人生就少去了尘埃,内心就变得通透,人生就不会荒芜;继之,把观点与材
料对接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统文化经典对个人乃至民族精神涵养的意义;然后,把观点与现
实对接,阐述新时代传承文化经典的意义;最后,审视当下,阐释新时代青年接力文化传承
的大旗,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立意】
1.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根。
2.接力文化传承从我做起。
3.古诗词是人生的钙。
4.古诗常伴,人生不失色。
【例文】
1 弘扬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
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调味品?我认为,中国传统古诗文滋养中
华儿女的心灵,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习古诗词、学习文言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
史,也创造了同样悠久辉煌的文学。在古代文学的各个门类中,又以诗词最为传播广泛和影响
深远。时至今日,古典诗词并未因历史的冲刷而失去自身光辉,而是历久弥新,益发彰显出永恒
而独特的魅力。
古典诗词有助于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增强文化的归属感。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族
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是诗
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一部《诗经》就是当时
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例如,其中的《豳风·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
《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
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
实。”柳永写下《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样的名篇,见证了北宋的都市繁华。究其根本,诗歌的
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中国诗史历来以
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
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
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
考。
古典诗词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
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随着汉字、历史典籍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古代东亚形成了汉文化
圈,古典诗词在整个汉文化圈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许多文士都酷
爱诗词,并且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统称为域外汉诗。例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曾撰有《渔歌
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很快就传入日本,为当时日本天皇称赞不已,和亲王大臣们一起加
以追和,据说这是日本填词的开端。白居易对古代日本民众影响很大,白诗的浅近易懂和清丽
忧伤非常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受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巨
大影响。在古代朝鲜官方正史《高丽史》的《乐志》中,收录了多首柳永的词,足见当时柳永
词作的广泛传播。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古典诗歌的非凡成就与重大价值,值得我们骄傲自
豪。事实上,“五四”以后的新诗也无法彻底割断与传统诗词的关联,诸多名篇如朱湘的《采
莲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都是极好的例证。
古典诗词有助于全面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平。
中国古代有着“诗品出于人品”的文学观念,这昭示了文学的道德评判尺度。诗人们将修
身立德视为内在的自觉追求,“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典诗词往往是他
们崇高情怀的集中写照。屈原坚持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耕
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在狂风暴雨掀翻了茅屋屋顶的秋夜,依然心系百姓,发
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陆游在临终之时,仍旧不忘毕生的恢复
之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他最后的遗言。辛弃疾的“道‘男儿到死心如
铁’。看试手,补天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凡此种种,无不闪耀
着高尚人格的光辉。善待自然、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所有这些优秀品质,都成
为历代诗词反复咏叹的主题。学习这样的作品,无疑可以让我们情感为之激荡,思想为之触动,
心灵为之净化,增强内在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古代,诗词不仅用于书面阅读,而且用于口头传播。我们现今除了品读、书写之外,
还可以吟诵和歌唱。吟诵的本质是强化诗词固有的声韵美,更好地体味诗的情感和意境,可以
说是“因声而入情”。吟诵带有强烈的自主体验性,每个人的吟诵都可以与他人不同,非常适合
自主实践。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着诗乐结合的传统,现代的作曲家们也给不少的诗词名篇重新配
乐谱曲,让它们可以用于歌唱。声情并茂地演唱古典诗词,能够让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
力。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歌词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诗和远
方”指美好的事物、理想的生活。美好的事物、理想的生活总是让人憧憬,让人热血沸腾;
而现实生活难免重复单调,充满压力和挫折。
有人说,心中要有“诗和远方”,梦想还是要有的;有人说,还是现实点好,不要整天做
白日梦;还有人说,梦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到达“诗和远方”的彼岸。
以上材料对追寻梦想的广大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
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字。
【审题】
本次作文话题取材于一句歌词,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其关注自我成长,思考人生
价值与意义。
材料以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里的一句话作为切入点,讲述了“近”与“远”,现
实和梦想之间的关系。歌词认为,人不应只看眼前,而应志在远方,胸怀理想,追求超越现
实的理想生活。其中“诗”代表的是人生之诗,是人生的诗意,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情趣、
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与注解;而“远方”则是一直没有到达过的那片净土和向往,是心中的
理想或梦想。正因如此,“诗和远方”才如此让人向往。而材料第一段最后一句看似是对“眼
前的苟且”的否定,直指其重复单调、压力与挫折。但是,根据材料第二段中人们的不同看
法,可知“生活于当下”也并非不值得肯定。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人不能把视野局限于
平凡世俗的生活。亦不能少了美好的情怀,不能忘记美好的向往、内心的憧憬,应保持心灵
的充盈。
写作时,可以结合自己当下的生活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例文】
1 立足眼前,兼顾远方
顾城曾说:“你不愿意种花,你说不想看到花朵凋零,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
一切开始。”诗和远方令人向往,但在现实中,诗和远方更像是空中楼阁,看起来美好,却似
乎非常遥远。但我想说二者是可以兼得的:立足眼前,兼顾远方。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成大事者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
不言弃。
科比曾说:“如果一定要赢,那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科比身为黑种人,虽出生
于美国,但我们却知道美国种族歧视现象很严重。科比从小就想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但身
边的人不断嘲笑他,讥讽他,但他没有停止逐梦。他不断练习充实自己,拿出比别人更多的
努力,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最后他成功了并进入了 NBA,成为全世界引人瞩目的偶像。
但即使这样他也仍在努力,“你见过凌晨 4点的洛杉矶吗?”科比在夺得各类奖牌后,每天早
上 4点起床进行晨跑,然后 6点又去训练场地投 1000个篮。他每天刻苦的努力,最终成就了
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鲜花和掌声。
每一朵云,都有一线希望。人生颠倒,坚信黑暗中有光明。因为,“打不死的鸟,是凤
凰”!
亦舒曾说:“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如果你没有梦想,将来你只会给别人的梦想打工,
这一路你可以哭,但你一定不能停。”杨佳在她本该幸福下去的 29岁,突然失明,美满的家
庭,幸福的婚姻全部离她而去。她不想放弃余生,于是她自学盲文,刚开始摸第一个盲文,
摸了很久也没有摸出来。父亲告诉她是大白菜的英语单词,她听后泪流满面,气愤自己的无
能。有一天,她父亲回家看到地板上一滴一滴血,于是她父亲马上找到她,看到她的手指为
摸盲文已磨出血,她父亲不忍心,对她说:“好闺女,你别摸了,父亲有能力,父亲一定会
养你的。”她淡淡的说:“没事。”终于在她不懈努力下,她成功学会了盲文,就连她去上了
两个星期的课,她的学生还没发现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
无论是科比,还是杨佳,亦或是我们自己,谁不是脚踩大地沉于泥土,但每个人都有仰
望天空超越云际的权利,可能生活有时真的没有诗和远方,但即使是这样,我们可以微如尘
土,却不可以扭曲如蛆虫。
有人说:“一个驼起日出的身体,必然承受住了无数次日落。”我们的生活当然要立足眼
前,面对现实,但心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不能没有梦想和追求的光芒。否则,远方将是永
远到不了的地方。
2 抬眼向前,剑指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耳熟能详的话语,总是会让我们燃起对远方
的向往。心有所役,道所不载;远方之路,道阻且长。为了心中的美好,我们要心怀梦想,
奔赴远方。
道阻且长,唯有坚定理想方可剑指远方。理想让保尔树起“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志
向,用行动告诉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让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自身
努力实现了他的理想。理想是灯,指引前进的方向;理想之火种,尚可燎原。王安石说过: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刺
穿由崇高理想铸成的铜墙铁壁,没有任何一座险峻的大山能够阻挡为梦想奋然前行的步伐。
我们要树立目标,坚定自己的理想,朝着远方迈进,只争朝夕,逐梦前行。
追梦路漫漫,唯有“志存”方可“高远”。风雨兼程,唯有追求才可助力远方。追求,即
有目的地进行人生活动。陶行知说过“用脚步丈量路途,用追求填满人生”,我们的梦平凡而
又珍贵;我们的人生短暂而又丰盈。追求是我们的动力,有追求的人生才会精彩。有追求之
心,方能登上塔顶,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收获;有追求之心方能磨炼自己,
体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成长。我们要做一个有追求的人,磨炼自身,
沉淀自己,朝着远方迈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远方虽远,但“追求”可让其“更近”。
不畏困难,唯有奋进才可接近远方。团难是什么 困难就是老天看你过得太平凡无味,偶
尔给你添的“佐料”。越过困难的大山,曾经难以企及的风景就在脚下。当有一天,你回想起
你一路走过来时的迷途和困难,你会发现:正是因为它们,才将你的影子在太阳的照耀下衬
得越来越长。相信自己的能力,更要默默加油奋进,相信我们都能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
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我们要不惧困难,用手中笔写下灿烂未来。
困难重重,但“越过困难”就是远方。
少年不惧岁月漫长,慷慨以赴心中远方。将迷茫消除,远方便能显现。我们仅此一身青
春,就该奋力向前,剑指远方。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烂。抬头向前,今日的我们
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执着奔赴理想的远方;明日的我们,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
卷云舒,遇见了自己喜欢的自己。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我们往往被那一份诗意打
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一种傲岸,“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一种沧桑,“守拙归园
田”是一种高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恣肆的豪情……伴随我们成长,诗意与生活
相融,诗情与生命相拥。
只要你寻找,诗意就在我们身边。请以“身边的诗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
文。
审题:
本次作文采用材料+标题的命题作文。
首先解读材料。材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用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句话,即“人应诗
意地栖居”;第二部分用一系列的诗句解读“诗意的表现”,让考生感受唐诗宋词的美妙语境;
第三部分呈现诗意与生活、生命的关联,诗意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伴随我们成长”,与
生活相融,与生命相拥,可见这“诗意”与我们息息相关,这就提示考生可以写身边的人,身
边的事。
所谓“诗意”是指诗思、诗情,指像诗一样的美感意境。那么我们身边的“诗意”来源是什
么呢?这诗意可以是来自唐诗宋词中的美妙画面、高雅情操,可以是来自古人的悠然自得的
生活状态,可以来自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饮食、服饰、音乐等普通生活元素,可以是来
自流行的古风歌曲、汉服等生活细节……考生可以以这些为载体来展现我们身边的诗意,展现
这诗意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总之,材料的关键词是“诗意”,考生要围绕“诗意”构思作文。注意体裁是记叙文。
立意:
(1)愿诗意相随,诗情相伴;
(2)诗意就在身边;
(3)生活处处有诗意。
结构:
本次作文是标题是“身边的诗意”,开篇指出“我最喜欢我的平淡的生活,因为它也是诗意
的”,然后记叙早上母亲早早起床为我准备早餐的事情,最后用“这就是我生活,是我身边的
诗意生活,因为有母爱的滋润,这诗意变得更为恒久而浓郁”收束全文。
素材:
01 冬日的阳光是潮湿的,仍带着丝丝凉意我百无聊赖地坐在窗前,心不在焉地翻着书,
打算就这样度过无聊的一天。无神的目光仍在书上,早已超然的意识忽得被一阵轻而急促的
脚步声唤回了,一楼的小孩“蹬蹬蹬”跑入院子里,张开手臂欢呼着:“太阳太阳,外公外公,
太阳出来了。”继而是穿着拖鞋的脚步声。“是啊,阳光好暖和哦。”外公的声音苍老清朗而带
着笑。寂静的小区忽而活泼起来了。并未觉得像喧闹,我将窗户开到最大,于是冬日的暖阳
将窗格投在我身上。我饶有兴趣地观察着祖孙俩: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极短的发在脑后勺
扎成两个向天翘的小影儿,随着她的跳跃而蹦着。外公站在院子的门口头发仍大多黑灰的,
只有斑驳的一点白。他将手背在身后,注视着小女孩儿,背脊弯曲成一个柔和的弧度。
02 诗意可以是一杯香茗,可以是一池清水,可以是一缕花香。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里,
任何东西都蕴藏着诗意。而我们就在这无限的诗意中生活。几米写过“街上的灯忽明突暗,我
的大头鞋打在石板路上寂寞的响,我知道这条路上不是我一个人走过”。他有严重的病痛折磨
他,却没有放弃心中的梦。他用画笔和空灵富有哲理的文字影响了多少迷茫的人们。因为他
诗意地生活,为生活的渴望让他心灵芬芳,被诗意包围,文字中、画面中能读出诗的意境,
那么他一定是把病魔也当作是人生中的一首诗了,他一定幸福地生活着。放开紧闭的心,去
拥抱生活中的诗意吧。诗意地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难都当作诗去品味。然后酿出人生的甘霖。
03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
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
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
一片金黄麦田。
04 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
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
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
例文:
身边的诗意
也许你会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因为你觉得它是诗意的;也
许你会向往王维所见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热血生活,因为你觉得它是诗意的;而
我最喜欢我的平淡的生活,因为它也是诗意的。
清晨,闹钟一遍─遍催促着。我不紧张会迟到,因为妈妈总会先起床。朦胧中,我感到身
旁的妈妈轻轻坐起,带动着微微气流;紧接着,我听到妈妈拿衣服时,衣服碰到床边发出轻微
地声音。不一会,我便听到妈妈起床了,她的拖鞋与地面的摩擦声渐渐远去。这时候,母子
床上便只剩我一人,我便伸头伸脚,无限舒展。
这时候,在这朦胧睡意中,我听到妈妈拖着脱鞋来来回回忙碌着。她一会儿在水龙头前
接满一壶水,接好后又匆匆跑到灶台前点上煤气,将一壶水放上去,“咚咚”作响。一会儿,
她又拿出昨夜泡上的黄豆,倒入豆浆机中。黄豆落入豆浆机那一瞬,“哗哗”如雨水落下一
般。听见“滴滴”一声,我便知道妈妈按下豆浆机的“开始”键,在此之后的几分钟时间豆浆机
不作响,可突然,听它“滴滴”两声提示后,“隆隆隆隆”,豆浆机开始磨豆子了。伴随着“隆隆”
声响,我又坠入梦乡,只感觉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我的脸,我知道,这是妈妈的手,于是,
在朦胧意识这中,我冲妈妈一笑,算作回报吧。
不知何时,意识逐渐清醒,耳边传来的是新闻播音员响亮的声音,鼻子里也飘满了豆浆
的浓香。我的睡意一下子散去,肚子“咕咕”地提醒我,催促我起床吃饭了。我迅速套上衣
服,跳下床,穿上拖鞋,简单地洗漱一番,跑到客厅。客厅里,妈妈正往茶几上准备着早
饭,冒着热气的豆浆,炸得金黄的油条……也飘满了豆浆的浓香。我的睡意一下子散去,肚子
“咕咕”地提醒我,催促我起床吃饭了。我迅速套上衣服,跳下床,穿上拖鞋,简单地洗漱一
番,跑到客厅。客厅里,妈妈正往茶几上摆着早饭,冒着热气的豆浆,炸得金黄的油条.......
我的口水几乎流下来了。妈妈见我起床了,微微一笑,招呼着我吃饭。期间我们会聊几句
话,匆忙中我喝完豆浆,塞几嘴面包,时间已经不早了,我背起书包,与妈妈简单道别之
后,上学去了。
这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片段,十几年来,妈妈一直都这样细腻的照顾我。妈妈的
爱,在这浓浓豆浆中,在这暖暖清晨中。
这就是我生活,是我身边的诗意生活,因为有母爱的滋润,这诗意变得更为恒久而浓
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