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1)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函数(1)教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9-07 19: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阳中心初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
姓名 学号 班级 教者
课题 §5.1函数⑴ 课型 新授 时间 第12周第3课时
备课组成员 主备 李恒 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变量与常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说出一些函数的实例。2.能根据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重 点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难 点 根据图象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进行分析
学法指导 探索、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得分 1.自学课本140~142页,知道“常量、变量和函数”。2.在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中,变量是 ,常量是 , 若用s来表示r,则表达式是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1.情景导入:情境一:在行驶的列车上,围绕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话题,谈论车速、路程、时间的变化,是学生熟悉的场景,能自然贴切地引入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情境二:分别用表格、关系式和语言等方式给出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在各种变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从而引入函数的概念。2.新授:①探索活动:活动一:展示一幅列车行驶或车厢内的图片,用问题引导学生加入小明、小丽、小亮和小华的讨论,感受常量与变量的意义:(问题略)活动二:可以用补充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体会函数的意义:(1)你从水库工作人员制作的表格里获得哪些信息?水位高低与水库容量有什么关系?(2)小鱼的条数n与所需火柴棒的根数S的关系为S=8+6(n-1),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信息;(3)变化中的圆面积与半径的大小密切相关,你能大致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4)上述问题有共同之处吗?说说你的看法。②归纳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如果对于变量 的每一个,变量 都有惟一的值与它对应,我们称 是 的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③例题讲解:3.随堂演练:P142练习题1、24.小结:学了这一节课你对完全平方公式还存在哪些疑问 课堂作业 得分 1、如图:将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白纸共张,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度为2厘米,粘合后的总长度为厘米;则关于的函数关系式是( )A、  B、 C、   D、 2、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第一个“上”字 第二个“上”字  第三个“上”字
如果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那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第四、第五个“上”字分别需用 和 枚棋子;(2)第n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3、某校准备在甲、乙两家公司为毕业班学生制作一批纪念册.甲公司提出:每册收材料费5元,另收设计费1500元;乙公司提出:每册收材料费8元,不收设计费.(1)请写出制作纪念册的册数x与甲公司的收费(元)的函数关系式. (2)请写出制作纪念册的册数x与乙公司的收费(元)的函数关系式. 三.课后巩固与延伸:数学补充习题第页§5.1函数⑴.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