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10:52:30

文档简介

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如图1)刻画有獠牙神面的形象,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鸟足神像(如图2)也有凸目獠牙、人鸟合体的造型。这反映出当时( )
A. 早期文明对神权的崇拜 B.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 生产力发展与阶级分化 D. 南方地区率先进入文明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如图1)刻画有獠牙神面的形象,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鸟足神像(如图2)也有凸目獠牙、人鸟合体的造型。”,结合图示可知,良渚古城遗址和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像各有不同特色,但它们都属于中华文明的范畴,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仅从出土的文物,不能判定早期文明对神权的崇拜状况,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多元一体,不能看出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阶级分化状况,排除C项;没有同北方出土文物的数据对比,无法得出南方地区率先进入文明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2. 商朝时期,“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初年,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这一变化体现出殷周之际( )
A. 神权与王权开始紧密结合 B. 崇尚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C. 以天为中心的礼乐制建立 D. 由重鬼神向以人为本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殷周之际(中国)。材料信息反映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的主宰的天命观,而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保持高尚品德、按人民意愿办事,延用治国有方的人才能延续天命,因此可以看出西周的治国理念中对民的重视的思想,即由重鬼神向以人为本转变,D项正确;敬天保民无法看出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特征,排除A项;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强调的顺应自然,而材料主旨是强调重视民,以人为本,排除B项;礼乐制度并非以天为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
3.有学者评价封君封臣制道:“多层分封且土地零散,封君很少能收回土地;所以封土实际成为可继承、可转让、可买卖的私人财产和世袭领地。”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古西欧( )
A.封君封臣存在双向权利义务 B.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加强
C.封君政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存在分裂割据的制度隐患
【答案】D根据材料“多层分封且土地零散,封君很少能收回土地;所以封土实际成为可继承、可转让、可买卖的私人财产和世袭领地。”可知,该学者认为,在封君封臣制下,封土实际成为私人财产和世袭领地,这就为分裂割据留下了隐患,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双向权利义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各国王权加强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封君的政治权力并未受到有效制约,表述有误,排除C项。
4.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等号召组织同盟,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据此可知( )
A. 周王室的地位得到提升 B. 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增强
C.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D. 诸侯王对分封秩序的维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些诸侯国组织同盟合力对抗“夷狄”国家,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蛮夷戎狄先进,自称为“华夏”,表明当时出现华夏与蛮夷的区别观念,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C项正确;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周王室的地位得到提升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讲述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不能说明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增强,排除B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破坏了分封秩序,排除D项。故选C项。
5.上计制是古代中国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的一种制度。西汉时郡、国上计主要由郡丞、长史承担;东汉后期郡、国上计则由郡丞、长史的下属一一“上计掾史”承担。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 B.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 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 D. 地方长官的地位下降
【答案】C【详解】上计制度是中央对地方考核的一种手段,是中央集权的表现,其一般由地方行政长官承担。东汉后期承担上计的是郡丞、长史的下属一一“上计掾史”,说明上计制度在东汉后期并未得到重视,意味着当时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能力较弱,即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C正确;上计制度不仅仅涉及王国,还涉及郡县,因此王国问题解决不能解释东汉后期上计制度变化,排除A;B涉及的是中枢体制的变化,与地方上的上计制度不存在主要因果关系,排除;东汉后期地方长官权力变大,形成了割据局面,排除D。
6. 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五铢钱的铸造( )
A. 降低了铸造货币的成本 B. 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抑制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改革币制前,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不良影响,汉武帝统一货币后,铸造的五铢钱,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而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汉武帝币制改革后的货币“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没有降低铸造货币的成本,排除A项;汉武帝币制改革,收回封国的铸币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汉武帝的币制改革统一了货币,有利于民间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7. 魏晋时期,佛教徒强调修道成佛以求“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为孝道;唐中期,僧人宗密提出“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北宋禅师契嵩要求弟子恪守“五戒”,等同于儒家“五常修,则弃其身,辱其亲,不亦不孝乎?”这反映出( )
A. 僧人承担起主要教化职能 B. 传统伦理价值的认同扩展
C. 儒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D. 儒佛的核心思想渐趋一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至北宋(中国)。根据材料“佛教徒强调修道成佛以求‘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为孝道”“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要求弟子恪守‘五戒’,等同于儒家‘五常修,则弃其身,辱其亲,不亦不孝乎?’”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伦理价值渗透入佛教理论中,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传统伦理价值的认同扩展,“僧人承担起主要教化职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南宋时期理学确立了官方哲学地位,排除C项;儒佛的核心思想是有区别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8. 北宋中后期,南方官员在政坛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江西出身的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多为一时政坛巨擘,且留名后世。这反映出( )
A. 江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南方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 朝廷科举重视诗词水平 D. 政治重心转移影响官员出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材料主旨为“北宋中后期,南方官员在政坛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上升,B项正确;部分官员出身江西,不能表明江西经济的发展水平,排除A项;唐朝时期科举中实施此水平,排除C项;北宋中后期,政治重心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
9.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先驱》(创刊于1922年)刊登了大量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文件、决议以及少年共产国际、万国青年共产党等组织的会议决议案;《劳动界》(创刊于1920年)“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指出工人之所以受剥削是由于“资本家生产制”造成的。这些报刊( )
A. 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 B. 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打破了当权者对知识的垄断 D. 保障了民众对阅读的基本需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先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机关刊物,介绍社会主义青年运动的情况,促进了工农群众的觉醒和中国进步青年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劳动界》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创办第一份工人刊物,指出工人之所以受剥削是由于“资本家生产制”造成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二者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项正确;这些报刊主要是受到工农群众、进步青年、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欢迎,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则有很多人不支持其观点,因此“各阶层的广泛认可”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当时教育事业和大众传媒已有明显发展,普通民众有机会获得知识,20世纪20年代以前“当权者垄断知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所述报刊发行范围有限,刊载内容也不见得符合所有民众的需求,“保障了民众对阅读的基本需求”说法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0、每百元人民币工业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与利润表
产值 利润
1957年 138元 23.6元
1978年 103 元 15.9元
这一状况说明我国
A.亟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C.人民生活支出有所提高 D.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答案】 A【解析】由材料可见从1957年到1978年工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出现了显著的下滑,这反映出当时的经济体制存在问题,亟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选 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
11.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高手城市居民。1985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则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导致了严重的城乡贫富分化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表明( )
A.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现象 B.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C. 国家对城市的支持力度远超农村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85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则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导致了严重的城乡贫富分化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成效显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D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没有出现倒退现象,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未体现国家对城市的支持力度远超农村,排除C项。故选D项。
12. 20世纪80年代,外交部发文规定:参加外事活动中,"男士除穿中山装外,也可着西服",在国外"如东道国规定着礼服或民族服装,中方男士可穿中山装,女士最好穿旗袍或长裙”。此后,公务性外交场合外交官基本穿着西装,中山装逐渐被赋予礼服地位。外交部的这一规定( )
A. 反映了中国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
B. 彰显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C. 是对“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深刻实践
D. 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外交部与国际接轨,将西服纳入到外事活动的正装之中,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A项正确;“高度自信”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外交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并没有体现“求同存异”,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灵活性与务实性,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外交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公元前4千纪末,西亚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3世纪左右,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祭司在祭祀、教学和学术研究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 )
A. 宗教信仰的转变 B. 军事征服的影响
C. 统一帝国的分裂 D. 新式文字的发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4千纪末到公元前亚历山大征服,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阿卡德语依赖于阿卡德王国的军事征服,后亚述帝国征服阿拉米人,阿拉米语随之传播两河流域,导致阿卡德语衰落,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西亚地区,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阿拉米语不再是通用语言,到3世纪左右,西亚在罗马帝国统治下,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祭司在祭祀、教学和学术研究时使用,B项正确;罗马信仰基督教,没有发生转变,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与本题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式文字的出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 帕尔米拉是由阿拉伯沙漠游牧部落建立的绿洲商贸城市。这里的罗马式的柱廊、希腊式的神庙与帕尔米拉人崇拜的本土神祇融为一体,其浮雕和壁画中的骑射手形象则是汲取帕提亚和萨珊波斯军事文化的结果。帕尔米拉的市政建设反映出( )
A. 王权和神权的高度结合 B. 欧亚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C. 罗马在近东的政治博弈 D. 文明和野蛮的混合崇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西亚)。根据材料可知,帕尔米拉位于西亚地区,但是这一城市有罗马式的柱廊、希腊式的神庙,同时浮雕和壁画中的骑射手形象则是汲取帕提亚和萨珊波斯军事文化的结果,这说明帕尔米拉融汇了欧亚不同地区的文化,是欧亚文明的交流与互鉴,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王权和神权的结合,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了希腊文化,也提到了帕提亚和萨珊波斯军事文化,并未单一强调罗马,因此并不能反映出罗马在近东的政治博弈,排除C项;通过材料中的不同文明,并不能反映出野蛮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15. 自7世纪起,日本全面学习中国,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伴随着唐朝的灭亡,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也趋于饱和,从10世纪起,日本出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称为“国风文化”。日本从“唐风时代”到“国风文化”说明了日本( )
A. 实行了政治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 融合了中国的佛道思想,神道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C. 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本土文化也得到发展
D. 借鉴了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根据题干,“唐风时代”说明日本吸收了中华文化.“国风文化”说明日本发展出了本土特色文化,所以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本土文化也得到发展,C项正确;实行了政治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指的是“大化改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国风文化”的具体内容,得不出融合了中国的佛道思想,神道文化逐渐发展起来,排除B项;题干反映了日本文化吸收了中华文化,又发展出本土特色文化,不是借鉴了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排除D项。故选C项。
16.有史书描述说,这位无畏的船长率领船队在看不见陆地的茫茫大海上航行了四个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此他的船只装满了香料。在驰离两年之后他回归故国,损失了一半的船只和三分之一的人员。但是与他带回的珍贵的胡椒和肉桂相比,这些损失看来是完全值得的。材料描述的这位“船长”( )
A.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B.绕道非洲到达了亚洲的印度
C.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 D.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答案】B根据材料“香料”“胡椒和肉桂”及“驰离两年之后他回归故国”并结合所学可知,“香料”“胡椒和肉桂”产生亚洲,而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B项正确;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的是迪亚士,排除A项;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的是哥伦布,排除C项;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及其船队,排除D项。
17.下表是1867年和1910年德意志(德国)城市人口居住分布情况。居住情况的变化折射出当时德国
时间 中心城市 (%) 市郊区 (%) 远郊 (%)
1867年 59 24 17
1910年 11 19 70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 B.国内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C.城乡间经济差距的缩小 D.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答案】D
18. 下图是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于 1514年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 )
图中男子在称金银,女子在翻阅画着圣母子的经书,但专注地观察丈夫的活动
A. 当时人们面临信仰危机 B. 价格革命促进社会转型
C. 理性主义影响绘画创作 D.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伦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4年(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男子在秤重金银,对商业活动十分积极,而女子在一边翻阅画着圣母子的经书,尽管这表明她仍在坚守着宗教信仰,但她的目光却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商业活动,表明经济发展已经对传统的伦理观念产生了影响,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银钱兑换商夫妇在称金银,未体现信仰危机等相关内容,排除A项;图画并没有体现出价格革命对社会转型的推动力度,尤其是从经济到社会层面的转型,排除B项;《银钱兑换商夫妇》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但未涉及理性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19.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材料主要体现的近代西方法制特征为( )
A 无罪推定原则 B. 社会契约思想
C. 法律平等精神 D. 审判公正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中的1764年及“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可以得出,材料强调掌握犯罪史实后经过判决才能确定为罪犯,法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A项正确。社会契约思想强调法律的作用,而材料强调的是无罪推定原则,排除B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主要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材料无法体现平等,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审判过程,无法得知审判公正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
20.如图所示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情况。据此可知( )
A.国际贸易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B.区域集团组织影响世界贸易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D.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发展中国家间贸易额虽有上升,但占世界总量比例较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额发展尚低于发达国家间贸易额,即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故选D项;材料强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情况,“国际贸易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不合主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集团的信息,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趋势指当今政治领域存在多个中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
21.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多次再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写了七篇序言。每篇序言,都结合当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对原有思想作了修正和补充。这说明
A. 暴力斗争理论已过时 B. 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D.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每篇序言,都结合当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对原有思想作了修正和补充”可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C项正确;暴力斗争理论已过时,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没有体现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2. 1908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近郊的迦腻色迦(约公元78~101年或102年在位,贵霜帝国有名的君王) 大塔遗址出土的青铜舍利容器上铸有佛陀坐像。同址出土的“迦腻色迦金币(如下图)”正面有迦腻色迦肖像,手指祭坛的圣火,身穿长衣长裤,极具骑马民族特色,背面有四臂的湿婆立像、佛陀立像,佛像 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陀形象。这些出土文物可用于佐证( )
A. 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 B. 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 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 D. 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在约公元78~101年或102年的大塔遗址出土了佛陀坐像、迦腻色迦肖像、湿婆立像、佛陀立像,佛像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这些出土文物把印度本地化的艺术元素与图案徽符(如人物形象、服饰穿着等)与浅浮雕等希腊式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说明贵霜时期艺术已将来自希腊的文明艺术吸收、消融,A项正确;公元1世纪前后阿拉伯帝国尚未兴起,排除B项;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是在公元前8至前6世纪,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到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排除D项。故选A项。
23. 1582年,威尼斯一位贵族家的“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601年,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记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市价便宜、赖以维生的资源”。这可用以说明,玉米的引进( )
A. 冲击了西欧的庄园经济 B. 提升了抗饥荒的能力
C. 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 缓解了通货膨胀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82——1601年(威尼斯)。从材料中“玉米是一种市价便宜、赖以维生的资源”可知,玉米成为了贫穷人们维持生活的重要资源,这意味着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抗饥荒的能力,B项正确;种植玉米与冲击了西欧的庄园经济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玉米成为了贫穷人们维持生活的重要资源,没有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排除C项;贫穷人购买玉米维持生活,与缓解通货膨胀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4. 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的主旨是( )
A. 剖析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 B. 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C. 指出凡尔赛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 D. 展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创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欧洲)。据材料可知,一战结束后,万众欢腾,而两位老人却愁容满面、忧心忡忡,提出“不知道下一次战争是什么样子!”、“下次和平是什么样子!”的担忧,体现了一战后,人们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担忧,B项正确;冷战是二战后出现的国际局势,而非一战,排除A项;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是在凡尔赛会议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战争反思与担忧,而非展现创伤,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西部交通是张骞开辟、班超恢复的陆路交通——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至敦煌分为南北两道,再西至西亚、大秦。东汉明帝夺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开辟了一条新北道,由敦煌向北至伊吾卢……然后西经柳中车师前部交河城(今吐鲁番),史称“大海道”,……西至疏勒。南海交通是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通道。相比较,南海交通并不发达,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主要通过陆路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分成北、中、南三道。北道出玉门关经伊吾(今哈密)、碎叶城而西,被称为“碎叶路”。这段路东段与汉代北道和北新道完全相同。隋唐时期的中道则基本上沿用了汉代的北道国内段。隋唐南道则基本上与汉代南道国内段相重合。在唐代,还有一条连接敦煌与西州高昌间的、更直的大海道,又称“柳中道”,往来于吐蕃的“吐蕃道”,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西、河西,丝绸之路梗阻,唐与西域的交通取道回鹘,形成了“回鹘道”。北宋时期,河西被西夏控制,北宋只有取青海道与西域交通。到南宋则完全失去对西北的控制。15世纪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加上南宋以来指南针普遍运用在航海中,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展,西北丝绸之路则更加衰退。
——摘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上丝绸之路衰退的原因。(7分)
【答案】(1)特点:历史上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唐代丝绸之路在汉代基础上有所发展,路线更多;汉唐陆上丝绸之路发达;宋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衰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是东西方交往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2)原因:少数民族兴起,北方战乱,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重心政治重心南移;唐宋政府重视海上贸易;新航路开辟、指南针用于航海。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至明清(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西部交通是张骞开辟、班超恢复的陆路交通——丝绸之路”“南海交通是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通道”可得出历史上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材料二“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分成北、中、南三道…… 这段路东段与汉代北道和北新道完全相同。隋唐时期的中道则基本上沿用了汉代的北道国内段。隋唐南道则基本上与汉代南道国内段相重合”可得出唐代丝绸之路在汉代基础上有所发展,路线更多;根据材料一“相比较,南海交通并不发达,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主要通过陆路的丝绸之路”可得出汉唐陆上丝绸之路发达;根据材料二“北宋时期,河西被西夏控制,北宋只有取青海道与西域交通。到南宋则完全失去对西北的控制。15世纪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加上南宋以来指南针普遍运用在航海中,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展,西北丝绸之路则更加衰退”可得出汉唐陆上丝绸之路发达;宋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衰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二“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西、河西,丝绸之路梗阻,唐与西域的交通取道回鹘,形成了‘回鹘道’。北宋时期,河西被西夏控制,北宋只有取青海道与西域交通。到南宋则完全失去对西北的控制”可得出少数民族兴起,北方战乱,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根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中国经济政治重心南移;唐宋时期,对外政策开明,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的财政来源;根据材料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加上南宋以来指南针普遍运用在航海中,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展”可得出新航路开辟、指南针用于航海。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代循吏司法实践概览
序号 姓名 在位皇帝 官职 司法事迹
1 黄霸 西汉宣帝 廷尉正 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2 颖川太守 力行教化而后诛伐。八年无重囚。
3 龚遂 西汉宣帝 渤海太守 化盗为民,狱讼止息。
4 召信臣 西汉元帝 南阳太守 盗贼狱讼衰止。
5 王涣 东汉和帝 洛阳令 清理积案,曲尽情诈,发摘奸伏。
6 镡显 东汉安帝 豫州刺史 怜悯盗贼穷困犯罪,擅自救免。
7 任峻 东汉顺帝 洛阳令 一年断狱不过数十,作风威猛。
8 许荆 东汉和帝 桂阳太守 兄弟争财,感悟息讼。
9 孟尝 东汉章帝 会稽户曹史 平反上虞孝妇冤狱。
10 刘矩 东汉恒帝 雍丘令 民有争讼,提耳训告,使其感悟。
11 仇览 东汉和帝 考城蒲亭长 母告子不孝,感化教育。
12 童恢 东汉灵帝 不其令 执法廉平,牢狱连年无囚。
材料二 自司马迁撰《史记》而设置《循吏列传》,历代正史多效其体,而又逐步定位于主要为中下级地方行政长官中的“循吏”立传。这些官员或因地位相对不高,事迹相对不显,未可单独立传,故以合传的形式集中载录以彰显他们为政以德、廉正亲民等政绩,让他们青史留名,并成为后世官吏们取效的典范。据统计,“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除《三国志》《周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外,十九部正史共记述了五百多位循吏的事迹。
——摘编自李大明《<史记·循吏列传>与历代正史<循(良)吏传>的设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循吏司法实践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历代史家重视为循吏立传的意义。
【答案】(1)特点:重视狱讼及案件的处理;以“无讼”为价值追求(注重减少狱讼的发生或对积案的清理);多以“教化”为手段;儒家色彩浓厚;注重法与情的结合;关注司法公平。
背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地方治理(基层治理)对维系王朝统治意义重大;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儒学受到推崇(德治、民本思想的影响);外儒内法的施政策略;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法治思想。
(2)立传的循吏主要为中下级地方行政长官,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地方的治理,提升地方治理效能;树立了善政、德政的正面典范,有助于改善吏治,塑造良好的政治风气;循吏奉法循理、廉洁清正、勤政爱民的为政思想,契合儒家政治理想,有助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弘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挖掘古代循吏的超时空价值,有助于推进当代中国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丰富而宝贵的文献史料。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化盗为民,狱讼止息”可知,重视狱讼及案件的处理;根据材料“兄弟争财,感悟息讼”可知,以“无讼”为价值追求(注重减少狱讼的发生或对积案的清理);根据材料“民有争讼,提耳训告,使其感悟”可知,多以“教化”为手段;根据材料“母告子不孝,感化教育”可知,儒家色彩浓厚;根据材料“怜悯盗贼穷困犯罪,擅自救免”可知,注重法与情的结合;根据材料“执法廉平,牢狱连年无囚”可知,关注司法公平。
背景: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地方治理对维系王朝统治意义重大、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儒学受到推崇、外儒内法的施政策略及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意义:根据材料“故以合传的形式集中载录以彰显他们为政以德、廉正亲民等政绩,让他们青史留名,并成为后世官吏们取效的典范”和所学可知,可从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的重视、改善吏治,塑造良好的政治风气、儒家思想的传承弘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当代中国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丰富而宝贵的文献史料等角度进行分析。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25年在英国开通的斯托克顿至达灵顿铁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公共铁路。
这是19世纪中期创作一副版画,反映了英国曼彻斯特工厂中的场景,画面正中是手持皮鞭的监工。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题目: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火车等交通工具问世,推动交通运输业进步;工厂制度逐渐普及,流水线的广泛运用,推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人们生活空间;农业机械日益普及,促进乡村改变;工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机器劳动普及对民众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初等教育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将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城市人口激增,但城市规划建设落后,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工人劳动时间过长,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要加强引导、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重视生态环境等。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题,时空是19世纪(世界)。根据两幅图片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论题方向,1825年英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公共铁路,这反映出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19世纪曼彻斯特工厂中监工手持皮鞭殴打工人,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出现,其论题是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19世纪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以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为角度进行说明,根据材料“ 1825年在英国开通的斯托克顿至达灵顿铁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公共铁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交通角度看,火车等交通工具问世,推动交通运输业进步;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工厂制度逐渐普及,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从城市化角度看,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人们生活空间;从农业发展看,农业机械日益普及,促进乡村改变;从管理角度看,工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从教育角度看,机器劳动普及对民众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初等教育普及;从世界角度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将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等史实进行说明即可。
以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为角度,根据材料“这是19世纪中期创作一副版画,反映了英国曼彻斯特工厂中的场景,画面正中是手持皮鞭的监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从城市问题看,城市人口激增,工人生活环境相当恶劣;从工人劳动角度看,工人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从社会角度看,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相关史实进行说明即可。
最后,总结归纳。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要加强引导、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重视生态环境等。
28.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13分)
材料:历史上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其结果却被后者所同化,这种自然同化现象,在世界和中国历史上多次重现。以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冲突为例,吴于廑先生总结指出,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分别是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的迁徙、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以及蒙古西征。三次入侵表面上看都是游牧世界取得了胜利,但最终的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到1500年之后,游牧民再无力发起大规模的冲击。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文明交融”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外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文明交融过程中野蛮的征服者最终被文明的被征服者征服
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在文明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历史上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往往最终都被先进的被征服者征服。
当古罗马征服古希腊时,古希腊人已经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无不领先罗马人。相比于军事征服的胜利,古罗马人在文化上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广泛学习希腊语,并且学习希腊人的哲学、艺术和辩论术。正是因为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他们才成就了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才在法律、文学、史学等领域多有建树,为实现罗马帝国数百年的长治久安服务。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时南下入侵中原,这些游牧民族多数都被汉化,逐渐融于华夏民族之中。如北魏时期,鲜卑族征服了中国北方,孝文帝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说汉话;穿戴汉族服饰;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氏;鲜卑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孔兴办学校。总之,孝文帝从服饰、语言、籍贯、姓氏、国家祭祀等方面,对拓跋鲜卑旧俗进行了全面变革,增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还有,女真族建立的清朝,当时满族文化较汉族落后。但随着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后,清朝学儒学兴,重汉语,尤其重视科举考试,且国家军政机构基本沿袭明朝的建制。结果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均因受汉族文化影响而被“汉化”。
总之,从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改造到中国的“五胡乱华”,辽、金、元,再到清军入关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结局不是被同化就是被赶走,这就是所谓的“征服者被征服”。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世界。首先确定论题,据材料“最终的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到1500年之后,游牧民再无力发起大规模的冲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确定论题,如文明交融过程中野蛮的征服者最终被文明的被征服者征服。然后论述,结合世界古代史的史实,可以先点明观点、再结合古罗马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史实对其论述;首先点明观点,如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在文明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历史上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往往最终都被先进的被征服者征服。再结合古罗马的史实,如当古罗马征服古希腊时,古希腊人已经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无不领先罗马人。相比于军事征服的胜利,古罗马人在文化上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广泛学习希腊语,并且学习希腊人的哲学、艺术和辩论术。正是因为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他们才成就了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才在法律、文学、史学等领域多有建树,为实现罗马帝国数百年的长治久安服务。再结合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史实,如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时南下入侵中原,这些游牧民族多数都被汉化,逐渐融于华夏民族之中。如北魏时期,鲜卑族征服了中国北方,孝文帝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说汉话;穿戴汉族服饰;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氏;鲜卑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孔兴办学校。总之,孝文帝从服饰、语言、籍贯、姓氏、国家祭祀等方面,对拓跋鲜卑旧俗进行了全面变革,增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还有,女真族建立的清朝,当时满族文化较汉族落后。但随着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后,清朝学儒学兴,重汉语,尤其重视科举考试,且国家军政机构基本沿袭明朝的建制。结果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均因受汉族文化影响而被“汉化”。最后总结升华,强调先进文化对“征服者”的再征服,如从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改造到中国的“五胡乱华”,辽、金、元,再到清军入关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结局不是被同化就是被赶走,这就是所谓的“征服者被征服”。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如图1)刻画有獠牙神面的形象,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鸟足神像(如图2)也有凸目獠牙、人鸟合体的造型。这反映出当时( )
A. 早期文明对神权的崇拜 B.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 生产力发展与阶级分化 D. 南方地区率先进入文明阶段
2. 商朝时期,“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初年,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这一变化体现出殷周之际( )
A. 神权与王权开始紧密结合 B. 崇尚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C. 以天为中心的礼乐制建立 D. 由重鬼神向以人为本转变
3.有学者评价封君封臣制道:“多层分封且土地零散,封君很少能收回土地;所以封土实际成为可继承、可转让、可买卖的私人财产和世袭领地。”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古西欧( )
A.封君封臣存在双向权利义务 B.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加强
C.封君政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存在分裂割据的制度隐患
4.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等号召组织同盟,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据此可知( )
A. 周王室的地位得到提升 B. 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增强
C.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D. 诸侯王对分封秩序的维护
5.上计制是古代中国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的一种制度。西汉时郡、国上计主要由郡丞、长史承担;东汉后期郡、国上计则由郡丞、长史的下属一一“上计掾史”承担。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 B.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 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 D. 地方长官的地位下降
6. 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五铢钱的铸造( )
A. 降低了铸造货币的成本 B. 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抑制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7. 魏晋时期,佛教徒强调修道成佛以求“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为孝道;唐中期,僧人宗密提出“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北宋禅师契嵩要求弟子恪守“五戒”,等同于儒家“五常修,则弃其身,辱其亲,不亦不孝乎?”这反映出( )
A. 僧人承担起主要教化职能 B. 传统伦理价值的认同扩展
C. 儒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D. 儒佛的核心思想渐趋一致
8. 北宋中后期,南方官员在政坛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江西出身的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多为一时政坛巨擘,且留名后世。这反映出( )
A. 江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南方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 朝廷科举重视诗词水平 D. 政治重心转移影响官员出身
9.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先驱》(创刊于1922年)刊登了大量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文件、决议以及少年共产国际、万国青年共产党等组织的会议决议案;《劳动界》(创刊于1920年)“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指出工人之所以受剥削是由于“资本家生产制”造成的。这些报刊( )
A. 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 B. 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打破了当权者对知识的垄断 D. 保障了民众对阅读的基本需求
10、每百元人民币工业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与利润表
产值 利润
1957年 138元 23.6元
1978年 103 元 15.9元
这一状况说明我国
A.亟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C.人民生活支出有所提高 D.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11.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高手城市居民。1985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则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导致了严重的城乡贫富分化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表明( )
A.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现象 B.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C. 国家对城市的支持力度远超农村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12. 20世纪80年代,外交部发文规定:参加外事活动中,"男士除穿中山装外,也可着西服",在国外"如东道国规定着礼服或民族服装,中方男士可穿中山装,女士最好穿旗袍或长裙”。此后,公务性外交场合外交官基本穿着西装,中山装逐渐被赋予礼服地位。外交部的这一规定( )
A. 反映了中国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
B. 彰显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C. 是对“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深刻实践
D. 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13. 公元前4千纪末,西亚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3世纪左右,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祭司在祭祀、教学和学术研究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 )
A. 宗教信仰的转变 B. 军事征服的影响
C. 统一帝国的分裂 D. 新式文字的发明
14. 帕尔米拉是由阿拉伯沙漠游牧部落建立的绿洲商贸城市。这里的罗马式的柱廊、希腊式的神庙与帕尔米拉人崇拜的本土神祇融为一体,其浮雕和壁画中的骑射手形象则是汲取帕提亚和萨珊波斯军事文化的结果。帕尔米拉的市政建设反映出( )
A. 王权和神权的高度结合 B. 欧亚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C. 罗马在近东的政治博弈 D. 文明和野蛮的混合崇拜
15. 自7世纪起,日本全面学习中国,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伴随着唐朝的灭亡,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也趋于饱和,从10世纪起,日本出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称为“国风文化”。日本从“唐风时代”到“国风文化”说明了日本( )
A. 实行了政治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 融合了中国的佛道思想,神道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C. 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本土文化也得到发展
D. 借鉴了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
16.有史书描述说,这位无畏的船长率领船队在看不见陆地的茫茫大海上航行了四个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此他的船只装满了香料。在驰离两年之后他回归故国,损失了一半的船只和三分之一的人员。但是与他带回的珍贵的胡椒和肉桂相比,这些损失看来是完全值得的。材料描述的这位“船长”( )
A.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B.绕道非洲到达了亚洲的印度
C.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 D.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17.下表是1867年和1910年德意志(德国)城市人口居住分布情况。居住情况的变化折射出当时德国
时间 中心城市 (%) 市郊区 (%) 远郊 (%)
1867年 59 24 17
1910年 11 19 70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 B.国内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C.城乡间经济差距的缩小 D.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8. 下图是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于 1514年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 )
图中男子在称金银,女子在翻阅画着圣母子的经书,但专注地观察丈夫的活动
A. 当时人们面临信仰危机 B. 价格革命促进社会转型
C. 理性主义影响绘画创作 D.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伦理
19.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材料主要体现的近代西方法制特征为( )
A 无罪推定原则 B. 社会契约思想
C. 法律平等精神 D. 审判公正原则
20.如图所示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情况。据此可知( )
A.国际贸易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B.区域集团组织影响世界贸易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D.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21.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多次再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写了七篇序言。每篇序言,都结合当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对原有思想作了修正和补充。这说明
A. 暴力斗争理论已过时 B. 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D.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
22. 1908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近郊的迦腻色迦(约公元78~101年或102年在位,贵霜帝国有名的君王) 大塔遗址出土的青铜舍利容器上铸有佛陀坐像。同址出土的“迦腻色迦金币(如下图)”正面有迦腻色迦肖像,手指祭坛的圣火,身穿长衣长裤,极具骑马民族特色,背面有四臂的湿婆立像、佛陀立像,佛像 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陀形象。这些出土文物可用于佐证( )
A. 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 B. 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 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 D. 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23. 1582年,威尼斯一位贵族家的“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601年,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记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市价便宜、赖以维生的资源”。这可用以说明,玉米的引进( )
A. 冲击了西欧的庄园经济 B. 提升了抗饥荒的能力
C. 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 缓解了通货膨胀现象
24. 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的主旨是( )
A. 剖析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 B. 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C. 指出凡尔赛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 D. 展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创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西部交通是张骞开辟、班超恢复的陆路交通——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至敦煌分为南北两道,再西至西亚、大秦。东汉明帝夺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开辟了一条新北道,由敦煌向北至伊吾卢……然后西经柳中车师前部交河城(今吐鲁番),史称“大海道”,……西至疏勒。南海交通是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通道。相比较,南海交通并不发达,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主要通过陆路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分成北、中、南三道。北道出玉门关经伊吾(今哈密)、碎叶城而西,被称为“碎叶路”。这段路东段与汉代北道和北新道完全相同。隋唐时期的中道则基本上沿用了汉代的北道国内段。隋唐南道则基本上与汉代南道国内段相重合。在唐代,还有一条连接敦煌与西州高昌间的、更直的大海道,又称“柳中道”,往来于吐蕃的“吐蕃道”,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西、河西,丝绸之路梗阻,唐与西域的交通取道回鹘,形成了“回鹘道”。北宋时期,河西被西夏控制,北宋只有取青海道与西域交通。到南宋则完全失去对西北的控制。15世纪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加上南宋以来指南针普遍运用在航海中,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展,西北丝绸之路则更加衰退。
——摘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上丝绸之路衰退的原因。(7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代循吏司法实践概览
序号 姓名 在位皇帝 官职 司法事迹
1 黄霸 西汉宣帝 廷尉正 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2 颖川太守 力行教化而后诛伐。八年无重囚。
3 龚遂 西汉宣帝 渤海太守 化盗为民,狱讼止息。
4 召信臣 西汉元帝 南阳太守 盗贼狱讼衰止。
5 王涣 东汉和帝 洛阳令 清理积案,曲尽情诈,发摘奸伏。
6 镡显 东汉安帝 豫州刺史 怜悯盗贼穷困犯罪,擅自救免。
7 任峻 东汉顺帝 洛阳令 一年断狱不过数十,作风威猛。
8 许荆 东汉和帝 桂阳太守 兄弟争财,感悟息讼。
9 孟尝 东汉章帝 会稽户曹史 平反上虞孝妇冤狱。
10 刘矩 东汉恒帝 雍丘令 民有争讼,提耳训告,使其感悟。
11 仇览 东汉和帝 考城蒲亭长 母告子不孝,感化教育。
12 童恢 东汉灵帝 不其令 执法廉平,牢狱连年无囚。
材料二 自司马迁撰《史记》而设置《循吏列传》,历代正史多效其体,而又逐步定位于主要为中下级地方行政长官中的“循吏”立传。这些官员或因地位相对不高,事迹相对不显,未可单独立传,故以合传的形式集中载录以彰显他们为政以德、廉正亲民等政绩,让他们青史留名,并成为后世官吏们取效的典范。据统计,“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除《三国志》《周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外,十九部正史共记述了五百多位循吏的事迹。
——摘编自李大明《<史记·循吏列传>与历代正史<循(良)吏传>的设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循吏司法实践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历代史家重视为循吏立传的意义。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25年在英国开通的斯托克顿至达灵顿铁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公共铁路。
这是19世纪中期创作一副版画,反映了英国曼彻斯特工厂中的场景,画面正中是手持皮鞭的监工。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8.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13分)
材料:历史上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其结果却被后者所同化,这种自然同化现象,在世界和中国历史上多次重现。以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冲突为例,吴于廑先生总结指出,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分别是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的迁徙、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以及蒙古西征。三次入侵表面上看都是游牧世界取得了胜利,但最终的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到1500年之后,游牧民再无力发起大规模的冲击。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文明交融”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外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