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2024年春期高中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地理 答案(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C B A B C D C D A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D C B C A D A
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共2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5.(每点两分,共14分)
(1) 商业区 居住区 靠近大学城,文化氛围好;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好。
(2) 东南风(或西北风) 位于城市外缘;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沿交通线分布。
26.(每点两分,共14分)
(1) 南亚 东南亚
(2) 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 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发 兴修水利工程
(3) 人均耕地少(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长寿区2024年春期高中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地理 试题(B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书写。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均匀
B.上游较下游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流7~10千米范围内
D.大多分布在距河流0~3千米范围内
2. 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图1
①水能资源分布 ②矿产资源分布
③地形地势状况 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2为2024年春运百度迁徙局部图,箭头粗细代表迁移量大小。据此完成3~4题。
图2
3.与其他地区相比,广西流入广东人口最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经济联系更强 B.空间距离最近
C.文化差异更小 D.人口规模更大
4.大量人口迁入,可能给广东省带来的影响有(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加剧人口老龄化 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④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海坛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地形复杂。早期聚落位于北部滨海平原,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随着人口增加,聚落向台地和平原扩展,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海岛聚落文化。如今,岛屿上居民大批离乡发展,传统民居功能逐渐被抽离,保护聚落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图3为海坛岛聚落选址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图3
5.滨海聚落早期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取水便利 B.方便出海
C.观赏海景 D.抵御防卫
6.居民将聚落扩展到台地和平原处的目的是( )
A.从事农业耕作 B.开发矿产资源
C.寻求便利交通 D.寻找优美环境
图4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图4
7.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I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
A.a阶段 B.b阶段
C.c阶段 D.无法确定
8.下列属于图中阶段I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9.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II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升高
C.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由核心城市南宁、沿海城市北海、防城港、钦州和非沿海城市玉林、崇左组成。表1为2008—2018年北部湾城市群主要城市部分要素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10~12题。
城市 部分要素年均增长率/%
城镇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城区面积
南宁市 0.28 5.11 1.12
北海市 0.14 5.34 0.52
防城港市 0.16 4.99 0.07
钦州市 0.06 3.81 0.22
崇左市 0 9.22 0.04
表1
10.从人口流动的角度看,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最明显的城市是( )
A.南宁市 B.北海市
C.防城港市 D.钦州市
11.崇左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可能是由于( )
A.区位条件优越 B.市场规模较大
C.人口迁入较多 D.经济起步较晚
12.为提高北部湾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建议( )
①向周边城市疏解南宁市过剩产能 ②周边城市差异化布局特色产业
③鼓励生产要素向南宁市集聚 ④各沿海城市新兴产业均匀发展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西和麻纸,以天然野生的枸树皮为重要原料,历经剥、泡、蒸、切等几十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其制作以家庭作坊为单位,尺幅小,生产周期长。麻纸纸色古朴,纸质柔软,保存时间长,适宜传统书画装裱、各种纸活工艺制作等。20世纪后期,西和麻纸一度没落,逐渐淡出“寻常百姓家”。2014年以来,西和县大力发展电商扶贫,麻纸作为西和特产远销各地,深得书画界人士的喜爱。据此完成13~15题。
13.西和麻纸传承几千年,主要得益于( )
A.优质的天然原料 B.纸质优良
C.小作坊适应性强 D.政府保护
14.西和麻纸一度没落,最可能是因为( )
A.纸张消费市场萎缩 B.劳动力外出务工
C.工序复杂不易传承 D.现代纸品的冲击
15.为更好传承和发展西和麻纸,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申报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B.展示工艺过程,做好文化旅游
C.开发原料替代品,拓宽原料种类 D.搞好品牌宣传,提高其知名度
在城市街角的早点摊买个热腾腾的煎饼,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据此完成16~17题。
16.影响早点摊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科技因素
17.早点摊的特点有( )
①投资少 ②经营成本低 ③易盈利 ④盈利多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西成高速铁路是国内最具山区特点的高标准现代化铁路之一。为适应途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措施,如西安至江油段将原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调整为速度250千米/小时,并增加了坡起制动功能(具有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等特点)。读图5,完成18~20题。
18.调整西安至江油段高铁时速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能源消耗
B.便于观赏美景
C.增加停经站点
D.保障运行安全
19.增加坡起制动功能主要适应了该高铁线( ) 图5
A.夏季多暴雨 B.地质不稳定
C.线路多坡道 D.运营速度快
20.该高铁建成运行后,有利于秦岭山区铁路沿线( )
A.矿产资源外运 B.旅游资源开发
C.高端人才迁入 D.地质灾害减轻
“海洋沙漠化”是指由于泄漏的石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阻碍潜热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同时,由于水分蒸发受阻,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为“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21~22题。
21.以下属于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海洋养殖饲料的投放 B.深海锰结核的开采
C.海上石油资源的运输 D.海底热液矿床的开采
22.关于“海洋沙漠化”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导致海洋水生生物缺氧死亡 ②加剧沿岸地区的干旱程度
③危害海洋交通运输安全 ④促使赤潮大规模暴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废钢铁是一种可无限循环使用的绿色资源,废钢铁资源的快速增长将对钢铁工业的流程结构、企业布局、资源和能源消耗、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图6为我国钢铁生产—消费基本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图6
23.废钢铁炼钢工业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24.与传统钢铁生产相比,废钢铁炼钢( )
A.拓展资源利用深度 B.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C.增加对环境的污染 D.实现生产过程碳归零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2个大题,共28分。
25.图7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7
(1)图例①表示 ,②表示 。某开发商在a地开发高档小区,主要原因是 , 。
(2)若图中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工业区布局的位置特点是 ,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8为亚洲水稻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图8
材料二: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8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表2 资料。
项目类别 家庭(户) 人口(人) 耕地面积(亩) 水稻总产量(千克) 出售稻米(千克) 机械(台)
数据 26 93 82 64960 6496 2
表2
(1)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 和 。
(2)亚洲水稻主产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简要评价气候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气候不利影响的措施。
利: ;
弊: ;
措施: 。
(3)根据材料二,归纳该村农业生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