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到“学”距离有多远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7《壶口瀑布》微环节教学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从“教”到“学”距离有多远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7《壶口瀑布》微环节教学指导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5 14:53: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从“教”到“学”距离有多远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微环节教学指导
一、缘起
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能将《壶口瀑布》一课设计得如此之好,是令人惊诧的,P老师在备课时是花了心思的。依据课标要求和真实学情,她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探究“不见”飞瀑的原因,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及写作特点;
2.通过梳理“见与不见”的辩证关系,深入体会黄河的伟大性格及作者的独特情思。
然后通过以下几个很有设计感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学习:
环节一:一游为何“不见”飞瀑?
任务1:梳理游踪,推究线索
时间
地点
观景视角
所见所闻
所感
雨季
河滩
俯视
涛声如雷
水汽笼天
胆战心惊
第一次游览为什么没能见到飞瀑?
雨季水势大、水雾弥散、场面凶险,导致作者没能看到飞瀑的真容。
辨析:到底见到没有?
视听结合,见到一个凶险又神秘的轮廓。
任务2:生发想象,补写幻境
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想象可以到达:
“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我仿佛看到 。”
总结:以虚写实,开阔想象,回味无穷。
环节二:二游为何“不见”飞瀑?
任务1:梳理游踪,推究线索
时间
地点
观景视角
所见所闻
枯水季
河沟—河心
俯视——深不见底的“龙槽”
仰视——“丁”字状的水流
任务2:析读字句,品评百般态
(1)拆解字形,描绘水流动态
象形字是对事物真实形态的模拟呈现,注意“丁”字的字形,它一横顶头,一竖而下,水流的样态仿佛已经跃然眼前,一起来描述:
水流 驰骋 (动词)而来, 跌落 (动词)而去。
(2)析读词句,品评水流样态
·评析“驰骋”之样态
析读字词:涌 挤 撞 推搡 呼拥 碎
讨论:哪个动词呈现的状态让你震撼?
语段对比:
动词串联成句:黄河水涌来,挤着、撞着,推搡着,呼拥着,撞碎开,驰骋而后下跌。
原文: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齐读语段,边读边思考,语言表达的差别在哪?有何意义?
总结:有比喻,更形象;
有拟人,更灵动;
有对比,更鲜明;
有衬托,更突出。
·评析“下跌”之样态
点读语段: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之间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瀑布在怎样下跌?重叠而下。黄河水是怎样的形态?水、雾)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瀑布在怎样下跌?倾泻直下。黄河水是怎样的形态?飞毯、钢板)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瀑布在怎样下跌?迂回四散。黄河水是怎样的形态?如泉、如溪、如丝缕)
从高处下跌的瀑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总结: 变幻多端、形态万千
顺石而下,逆势而为
(跌在石上、沿着边沿、钻石、淌过石板、夹在石间、顺壁挂下)
·辨析:到底见到没有?如何理解此时的“不见”?
锦囊:“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副写意画。”
走得更近,看得很细,但见到的却是朦胧的写意画。
【表情达意,意在形外】
通观以上设计,这节课无论是关于游记体式教学方面,还是《壶口瀑布》独特篇性方面,P老师都处理得很具匠心,但在揭示文章主旨,也就是从景到情、到理的理解过程,处理得稍显粗糙。
二、回顾
下面为P老师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部分,即由景入情、入理的教学环节。
环节二:二游为何“不见”飞瀑?
任务3: 感读语段,体味千般情
梁衡先生看到了这份形外之意,他说小小的壶口兼容了喜、怒、哀、乐、愁——人的各种情感。为什么黄河水中会有人的情感?
示例:
作者由“河”到人,从飞瀑的百般形态,联想到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和五味杂陈,他与黄河水产生了共情,正所谓山水无情、人有情,他与自然情意想通了。
总结:以实写虚,情思流动,贯穿始终。
任务4: 讲读黄河水,思悟一个浓缩的世界
作者临壶口,看到了人生喜乐,这无尽的情思,甚至还看到了一个浓缩的世界、一段悠远沉浮的历史。结合材料,同桌间讨论,谈谈你看见了黄河中哪些人事与人情?。
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
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王偃《明君词》
注释:①明君:王昭君。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
……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骆宾王《晚渡黄河》
注释:①归路:回家的路。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李白《公无渡河》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注释:①西都:古都名。
总结:
黄河水中有昭君出塞回望故土的悲哀与不舍;有骆宾王漂流黄河之上,一水之隔不相见的思家念亲;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严酷与艰辛,有山河内外百姓流离、国破家亡、朝代更替的兴衰和不易。黄河水与中华民族一道源远流长、相伴相生、生生不息。
大家赞同梁衡先生的观点吗?黄河水中浓缩了什么?
示例:浓缩了——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重大的历史关头
伟人们的壮志抱负与赫赫功绩
个人的遭际、家国的命运……
主问题三:“见与不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炼“见与不见”的关系
创写:眼前是 ,而“我”看到的是 。
示例: 驰骋下跌的壶口瀑布 包容万千的气度
顺石而下又将石头 坚韧不屈的力量
寸寸剁去的黄河水
博大宽厚,柔中有刚; 伟大的民族精神
挟而不服,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遇强则抗; 进取的人生哲学
死地必争,勇往直前
的黄河姿态
结语: 在这天地间,比壮阔的景观更可贵的是真挚的情思、是深刻的思考。从今天起,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去思考这景观背后“见与不见”的关系,带上你们那双含情脉脉的眼去领略这世间的万千风光。就像今天在我们面前的壶口瀑布,我们已然见到了更多——
齐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三、学生状态
进入到上述活动环节时,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不如之前。具体表现为:(一)不明所以。P老师设计的活动是“感读语段,体味千般情”,但具体的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黄河水中会有人的情感”,无从“读”起,也无法“体味”;(二)游离主线。P老师让学生“讲读黄河水,思悟一个浓缩的世界”,但所选教学内容是挑选的汉、唐、元三代的诗文作品,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无法促进学生对《壶口瀑布》作者情感的理解;(三)理解困难。当P老师组织学生感受黄河的精神内涵的时候,由于设计逻辑不严密,致使学生无法理解到位,出现了生搬硬拽的情况。
四、分析原因
(一)没有思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如何统一
作者梁衡先生通过壶口瀑布的各种不同形态,体悟到人的复杂情感,即喜、怒、哀、乐、愁等,这些情感已经被作者整理出来,不需要再分析。这里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感受作者写景时,哪些地方蕴含了“喜”“怒”“哀”“乐”“愁”等情感,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不同情感的不同味道,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是如何披情入文的,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迁移运用。例如“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这一句,从作者对壶口瀑布的形状、色彩、样态等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情感色彩是暖色调的,表达出来是快乐、喜悦的情感,可以让学生通过平缓、舒适、行板式的朗读表现出来。再如“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这一句,是在写黄河水突破各种阻碍、飞流直下、一往直前的情景,这里蕴含着黄河水对石头阻碍的愤怒,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通过强调动词来感受黄河水的愤怒。再例如“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一处,是在写黄河水在与石头的斗争中,有进取,也有妥协。这种妥协,包含了内心多少不甘和无奈,作者在文中通过“是不能”“折返迂回”“或……”“哀哀打旋”等词句表现出来,这就是作者在写“哀”和“愁”。文中还有很多写景句,下笔见情,字字皆有意,充分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二)没有理顺作者由景入情、说理的文脉思路
作者在文章最后写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句话把黄河所象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表达了出来,即“包容万千的气度”“坚韧不屈的力量”“积极进取的生命哲学”等。值得思考是,这样伟大精神,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P老师发现了文章中的那个关键句子,但没有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所以理解没有到位。这个句子就是: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尤其是“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这一句,是感悟黄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因此,在分析理解黄河水的特点时,还要将隐形的石头的特点外显出来,特别是要将石头比喻的困难险阻表达出来,要让学生回忆和讨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发展的过程中碰到的具体的艰险事件,这样方能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但在P老师的教学中,因为缺少对“石”特点的分析和对“石”隐喻的理解,所以学生对黄河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理解不够到位。
五、教学建议
环节二:二游为何“不见”飞瀑?
任务3: 感读语段,体味千般情
梁衡先生看到了这份形外之意,他说小小的壶口兼容了喜、怒、哀、乐、愁——人的各种情感。
接下来,我们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些情感,以音传情。首先在下面文段中标识,哪些句子写出了“喜”“乐”,哪些写出了“怒”“哀”?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师生了朗读交流,感受“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
环节三:“见与不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炼“见与不见”的关系
讨论:
1.眼前是黄河水,而“我”看到的也有石头。请继续阅读下面文段,发挥联想与想象,说说你看到的石头是怎样的?
2.如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那石头又隐喻什么呢?可否举例说说?
3.请你再次朗读全文,并思考,中华民族有哪些伟大的精神?
示例:驰骋下跌的壶口瀑布 包容万千的气度
顺石而下又将石头 坚韧不屈的力量
寸寸剁去的黄河水
博大宽厚,柔中有刚; 伟大的民族精神
挟而不服,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遇强则抗; 进取的人生哲学
死地必争,勇往直前
的黄河姿态
结语: 在这天地间,比壮阔的景观更可贵的是真挚的情思、是深刻的思考。从今天起,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去思考这景观背后“见与不见”的关系,带上你们那双含情脉脉的眼去领略这世间的万千风光。就像今天在我们面前的壶口瀑布,我们已然见到了更多——
齐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