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3年科学初中新生素质调研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2023·钱塘)下列现象不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是( )
A.洗手后用干手器吹干
B.冬天窗玻璃上有小水珠
C.湿衣服晾干
2.(2023·钱塘)如图很多学生喜欢吃烧烤食物,关于烧烤分析正确的是( )
A.热通过热对流传给食物
B.热通过热传导传给烤架
C.烧烤运用的原理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会发生热传递
3.(2023·钱塘)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蜡像、食物变馊
B.白糖烧焦、冷藏食物
C.白醋浸泡贝壳、咬过后的苹果放久颜色变深
4.(2023·钱塘)关于气球驱动小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小车在行驶中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缘故
B.气球小车静止在地面时,没有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C.气球驱动小车的动力来自气球的弹力
5.(2023·钱塘)在下列现象中光发生折射的是( )
A.人眼看到发光的星星
B.人眼看到墙壁上的书画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6.(2023·钱塘)下列简单机械在实际正常使用时一定省力的是( )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7.(2023·钱塘)关于人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神经和肌肉共同组成
B.放鞭炮时人会做出闭耳动作,是因为人体神经系统对鞭炮声刺激作出反应
C.当你感到愤怒时,我们可以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8.(2023·钱塘)关于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C.同卵双胞胎相貌相近,说明双胞胎孩子与父母相比没有变异
9.(2023·钱塘)分析表中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里) 赤道直径(千里)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65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太阳和地球构成了地月系
B.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和土星
C.金星凌日天象是指地球运行到太阳与金星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
10.(2023·钱塘)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到( )位置,能发生日食现象。
A.
B.
C.
11.(2023·钱塘)如图是某小组用橡皮泥小球、细线、纸板、手电筒在制作星座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星座模型时运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
B.不同小组画下来的图像一定是相同的
C.星座是人为划分的,但是星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2.(2023·钱塘)下列从左到右三图场景对应运用的科学方法分析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罐头盒、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进行实验观察火山喷发运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
B.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内部的不同结构运用了建模的方法
C.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但是没有运用到科学方法
13.(2023·钱塘)在设计塔台时,下列( )设计不是为了稳固塔台。
A.多用三角形结构 B.上小下大 C.尽量少用材料
14.(2023·钱塘)下列①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③评估改进④测试模型⑤实施建设⑥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A.⑥①②④③⑤ B.①⑥②④③⑤ C.①⑥②④⑤③
15.(2023·钱塘)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或表皮细胞时,下列有关操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将撕取的洋葱内表皮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展平是为了防止细胞重叠
B.观察微小生物时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是为了控制生物的运动速度
C.在显微镜下找到清晰的像后,如果移动显微镜不用再调节可以继续观察
16.(2023·钱塘)如图是模拟地震成因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实验中,泥土用来代表地核
B.图甲操作是为了模拟相互挤压岩层断裂
C.该模拟实验是为了收集证据证明我们关于地震成因的猜想
17.(2023·钱塘)如表记录的是学生测量的任意摆绳长度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要素分析正确的是( )
摆长/次数/组别 第1小组 第2小组 第3小组
摆绳长度/厘米 22 34 55
1分钟摆动次数 63 50 39
A.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这是作出猜想
B.摆的摆动次数可能与摆绳长度有关,这是作出猜想
C.用数据表汇总不同小组实验数据,这是进行反思交流
18.(2023·钱塘)如图是车辆减速慢行的提醒标志,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慢,动能越大
C.车辆质量大动能大
19.(2023·钱塘)下列有关测量工具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可用来测量大气的温度
B.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
20.(2023·钱塘)如图纸上种菜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通过纸上种菜来获得营养。要想探究纸上种菜是否需要光照,小金准备了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一个酒水,一个不洒水
B.一个放冰箱,一个不放冰箱
C.每天酒水,一个光照数小时,一个不进行光照
二、作图与读图题(共32分)
21.(2023·钱塘)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下图是农民将田鱼养在稻田里,田鱼能吃掉害虫(如稻飞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稻田中的非生物有 、 、 等;稻田与我们学习制作的生态瓶这样的整体都属于 ;
(2)画出稻田中的一条食物链 。秧苗的作用有 ;
(3)从文本中找出能说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语句写下来: 。
22.(2023·钱塘)甲、乙两图是同一个生态瓶不同视角下的图景,其中只有一条金鱼、一株绿萝和少量鹅卵石。回答下列问题:
(1)盆中绿萝的主要器官有 、 、叶,在叶上套一个干燥的小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有 ,说明叶有 作用。
(2)金鱼适应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的呼吸器官是 。a圈与b圈集合了两类不同的动物,金鱼可以归类到 圈中。
(3)图乙中的金鱼与图甲相比看起来变大了,请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
23.(2023·钱塘)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观察示意图可知,地球的运动特点是 ;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会开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约在图的 处;
(3)地球从D处运动到C处,北半球测量正午时物体影长的变化是 ;
(4)地球绕太阳从A处运动到B处需要的时间约为 天;
(5)当地球运动到B处时,北极狐的毛色是 色。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4.(2023·钱塘)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及现象,请回答:
(1)如图装置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2)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实验控制的相同条件是 、 等;
(4)请在装置图中用箭头画出电流方向;
(5)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接线柱,你预测小磁针的N极指向是否改变: 。
25.(2023·钱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泡沫灭火器,内装碳酸氢钠与发沫剂的混合溶液,另有一玻璃瓶内胆,装有硫酸铝水溶液。使用时将筒身颠倒过来,碳酸氢钠和硫酸铝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体积膨胀7-10倍,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降低了液面的温度;另一方面隔绝氧气与可燃物,火就被扑灭。
(1)泡沫灭火器工作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
(2)泡沫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是 ;
(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这个过程 ,该变化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4)如图是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比较柱状图,你判断系列图例表示的是呼出气体成分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解答】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表面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窗玻璃上的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 热传递,是指在只有温度差而没有做功的条件下,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解答】A.烧烤时,食物离热源较远,所以热主要通过热辐射传给食物,故A错误;
B.烧烤时,烤架在热源上方,离热源较远,所以热主要通过热辐射传给烤架,故B错误;
C.烧烤时,热源的温度较高,食物的温度较低,所以食物从热源吸收热量,是热传递现象,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解答】A、制作蜡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变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白糖烧焦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冷藏食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白醋浸泡贝壳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咬过后的苹果放久颜色变深,是苹果果肉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弹力;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
【解答】A.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故B错误;
C.图中气球向后喷气,给气体一个向后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会给气球一个向前的力,推动小车前进,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解答】A.人眼看到发光的星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眼看到墙壁上的书画,是因为书画上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应用;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轮轴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板,能够将物体以相对较小的力从低处提升至高处,但提升这物体的路径长度也会增加。
【解答】A.使用斜面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能省力不会费力,但是费距离,故A符合题意;
B.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其中的费力杠杆是费力但省距离的简单机械,故B不符合题意;
C.轮轴的使用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轮带动轴,可以省力;另一种是轴带动轮,需要费力,两种的省力情况是不一样的,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肌肉组成,A错误。
B.放鞭炮时人会做出闭耳动作,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B正确。
C.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控制愤怒,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尝试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C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A.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
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A正确。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正确。
C.同卵双胞胎相貌相近,不能说明双胞胎孩子与父母相比没有变异,C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 金星凌日是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部分日面而发生的天象。
【解答】A.月亮和地球构成了地月系,太阳和八大行星构成太阳系,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木星和土星的赤道直径较大,所以木星和土星的体积较大,故B正确;
C.金星凌日天像是指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上的人们看到金星像小黑点在太阳表面运动,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日食,又称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月球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阴影,称作月影。
【解答】当太阳、月球、地球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阳光照不到的地球上,形成影,在地球上看不到太 阳,便形成日食,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A
【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 星座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古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A.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运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A正确;
B.不同小组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个星座模型,会有不同的形状。这是因为构成星座模型的星星的远近不同,位置不同,B错误;
C.星座是人为划分的,组成星座的恒星之间距离十分遥远,没有内在的联系,C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调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客观环境和调查者自身主观条件来选择。常用的调查方法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等。
【解答】A.模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用罐头盒、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进行实验观察火山喷
发现象运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A正确。
B.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这就是建模法,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内部的不同结构运用了建模的方法,B正确。
C.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是搜索校园不同的动植物等,运用了调查法,C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解答】A.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塔台多用三角形结构,是为了稳固塔台,故A不符合题意;
B.塔台设计成上小下大,则塔台的重心降低,同时上小下大呈三角形,所以是为了稳固塔台,故B不符合题意;
C.塔台设计时要合理利用材料,满足塔台的安全和承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工程实施按照一定的流程来操作,确保工程任务高质量完成,流程一般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解答】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再重新设计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循 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才开始实施建设。因此,以下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⑥→②→④→⑤→③。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与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解答】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再将撕取的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并展平,可以防止细胞重叠,A正确。
B.如果微小的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可以限制微小的生物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B正 确。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如果移动显微镜,视野可能会变亮或者变暗,需要重新调节反光镜,C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解答】在该实验中,泥土用来代表地壳,该模拟实验是为了收集证据证明我们关于地震成因的猜想,图甲操作是为了模拟岩层伸拉断裂,A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7.【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 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 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A.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根据题目信息提出的问题,A错误。
B.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摆的摆动次数可能与摆绳长度有关,都是假设,B正确。
C.在实验的最后要进行表达和交流,讨论实验结论的合理性,所以用数据表汇总不同小组实验数据,这不是进行反思交流,C错误。
故答案为:B。
18.【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解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所以车辆减速慢行,速度小,动能小,减少交通事故,故 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由外壳、刻度、提环、弹簧、指针、挂钩构成。种类有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拉压测力计和握力计。用途是运用于物理力学,在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大小。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压缩)量与所受的拉(压)力成正比 。
【解答】A.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寒暑表可用来测量大气的温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量筒可以用于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簧秤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不是只能测量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
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选项 中AB的变量都不是光照,C可探究纸上种菜是否需要光照,A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21.【答案】(1)阳光;水;空气;生态系统
(2)稻—害虫—鱼;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3)农民将田鱼养在稻田里,田鱼能吃掉害虫(如稻飞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 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1)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稻田中的非生物有阳光、水、空气等。稻田与我们学习制作的生态瓶都既包括了环境,也包括了所有生物,是生 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2)稻田中的食物链有:水稻→害虫→鱼、水稻→鱼。秧苗属于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文本中能说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语 句是:农民将田鱼养在稻田里,田鱼能吃掉害虫(如稻飞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
22.【答案】(1)根;茎;水珠;蒸腾
(2)鳃;a
(3)圆形的缸体相当于放大镜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动物的分类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图示盆中绿萝的主要器官有根、茎、叶。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所以在绿萝的叶子
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有水珠,说明叶具有蒸腾作用。
(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特点是每一片鳃由许多鳃丝组成,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进行气体交换。a圈中有蚕、企鹅、青蛙,b圈中有蝙蝠、鲸、猪。a中 的动物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b中的动物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功能,能够维持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金鱼属于变温动物,可归入a。
(3)动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为食,图乙中的金鱼与图甲相比看起来变大了,是因为图乙中的植物生长旺盛,为金鱼提供了更为充足的食物。
23.【答案】(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C
(3)变长
(4)274
(5)白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的定义、特征、公转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周期及四季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掌握程度。
【解答】(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是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就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会开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约在如图的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B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
(3)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地球从D处运动到C处,阳光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到赤道,北半球测量正午时物体影长的变化是变长。
(4)地球绕太阳从A处运动回到A处需要的时间约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从A处运动到B处需要的时间为三个季节,约为273天。
(5)当地球运动到B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季,北极狐的毛色是白色。
24.【答案】(1)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电流大小;铁芯规格
(4)
(5)改变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属非永久磁铁。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直流电大小、线圈圈数及中心的导磁物质有关
【解答】(1)图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的匝数不同,探究电磁体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由图可知,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吸引大头针的个数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可以得到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该实验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中都有铁芯,铁芯相同。
(4)电源的外部,电流从正极经过两个电磁铁回到电源的负极,如图所示:
(5)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接线柱,电磁铁的上端的极性发生变化,小磁针的N极指向发生变化。
25.【答案】(1)碳酸氢钠和硫酸铝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降低了液面的温度;另一方面隔绝氧气与可燃物,火就被扑灭
(3)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4)略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主要表现为常说的太阳光线。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 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解答】(1)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2)反应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跟发泡剂混合形成液体泡沫,既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又隔绝了空气;
(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这就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此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可见系列2是呼出的气体;
(5)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按照装置图组装后,将塑料瓶慢慢倾斜,使白醋与小苏打反应,观察气球的变化情况。
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3年科学初中新生素质调研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2023·钱塘)下列现象不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是( )
A.洗手后用干手器吹干
B.冬天窗玻璃上有小水珠
C.湿衣服晾干
【答案】B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解答】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表面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窗玻璃上的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3·钱塘)如图很多学生喜欢吃烧烤食物,关于烧烤分析正确的是( )
A.热通过热对流传给食物
B.热通过热传导传给烤架
C.烧烤运用的原理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会发生热传递
【答案】C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 热传递,是指在只有温度差而没有做功的条件下,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解答】A.烧烤时,食物离热源较远,所以热主要通过热辐射传给食物,故A错误;
B.烧烤时,烤架在热源上方,离热源较远,所以热主要通过热辐射传给烤架,故B错误;
C.烧烤时,热源的温度较高,食物的温度较低,所以食物从热源吸收热量,是热传递现象,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3·钱塘)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蜡像、食物变馊
B.白糖烧焦、冷藏食物
C.白醋浸泡贝壳、咬过后的苹果放久颜色变深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解答】A、制作蜡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变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白糖烧焦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冷藏食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白醋浸泡贝壳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咬过后的苹果放久颜色变深,是苹果果肉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答案为:C。
4.(2023·钱塘)关于气球驱动小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小车在行驶中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缘故
B.气球小车静止在地面时,没有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C.气球驱动小车的动力来自气球的弹力
【答案】A
【知识点】弹力;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
【解答】A.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故B错误;
C.图中气球向后喷气,给气体一个向后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会给气球一个向前的力,推动小车前进,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5.(2023·钱塘)在下列现象中光发生折射的是( )
A.人眼看到发光的星星
B.人眼看到墙壁上的书画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解答】A.人眼看到发光的星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眼看到墙壁上的书画,是因为书画上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23·钱塘)下列简单机械在实际正常使用时一定省力的是( )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应用;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轮轴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板,能够将物体以相对较小的力从低处提升至高处,但提升这物体的路径长度也会增加。
【解答】A.使用斜面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能省力不会费力,但是费距离,故A符合题意;
B.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其中的费力杠杆是费力但省距离的简单机械,故B不符合题意;
C.轮轴的使用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轮带动轴,可以省力;另一种是轴带动轮,需要费力,两种的省力情况是不一样的,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3·钱塘)关于人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神经和肌肉共同组成
B.放鞭炮时人会做出闭耳动作,是因为人体神经系统对鞭炮声刺激作出反应
C.当你感到愤怒时,我们可以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肌肉组成,A错误。
B.放鞭炮时人会做出闭耳动作,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B正确。
C.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控制愤怒,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尝试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C正确。
故答案为:A。
8.(2023·钱塘)关于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C.同卵双胞胎相貌相近,说明双胞胎孩子与父母相比没有变异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A.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
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A正确。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正确。
C.同卵双胞胎相貌相近,不能说明双胞胎孩子与父母相比没有变异,C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3·钱塘)分析表中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里) 赤道直径(千里)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65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太阳和地球构成了地月系
B.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和土星
C.金星凌日天象是指地球运行到太阳与金星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 金星凌日是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部分日面而发生的天象。
【解答】A.月亮和地球构成了地月系,太阳和八大行星构成太阳系,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木星和土星的赤道直径较大,所以木星和土星的体积较大,故B正确;
C.金星凌日天像是指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上的人们看到金星像小黑点在太阳表面运动,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3·钱塘)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到( )位置,能发生日食现象。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日食,又称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月球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阴影,称作月影。
【解答】当太阳、月球、地球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阳光照不到的地球上,形成影,在地球上看不到太 阳,便形成日食,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023·钱塘)如图是某小组用橡皮泥小球、细线、纸板、手电筒在制作星座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星座模型时运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
B.不同小组画下来的图像一定是相同的
C.星座是人为划分的,但是星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A
【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 星座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古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A.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运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A正确;
B.不同小组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个星座模型,会有不同的形状。这是因为构成星座模型的星星的远近不同,位置不同,B错误;
C.星座是人为划分的,组成星座的恒星之间距离十分遥远,没有内在的联系,C错误;
故答案为:A。
12.(2023·钱塘)下列从左到右三图场景对应运用的科学方法分析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罐头盒、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进行实验观察火山喷发运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
B.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内部的不同结构运用了建模的方法
C.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但是没有运用到科学方法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调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客观环境和调查者自身主观条件来选择。常用的调查方法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等。
【解答】A.模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用罐头盒、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进行实验观察火山喷
发现象运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A正确。
B.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这就是建模法,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内部的不同结构运用了建模的方法,B正确。
C.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是搜索校园不同的动植物等,运用了调查法,C错误。
故答案为:C。
13.(2023·钱塘)在设计塔台时,下列( )设计不是为了稳固塔台。
A.多用三角形结构 B.上小下大 C.尽量少用材料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解答】A.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塔台多用三角形结构,是为了稳固塔台,故A不符合题意;
B.塔台设计成上小下大,则塔台的重心降低,同时上小下大呈三角形,所以是为了稳固塔台,故B不符合题意;
C.塔台设计时要合理利用材料,满足塔台的安全和承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2023·钱塘)下列①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③评估改进④测试模型⑤实施建设⑥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A.⑥①②④③⑤ B.①⑥②④③⑤ C.①⑥②④⑤③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工程实施按照一定的流程来操作,确保工程任务高质量完成,流程一般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解答】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再重新设计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循 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才开始实施建设。因此,以下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⑥→②→④→⑤→③。
故答案为:C。
15.(2023·钱塘)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或表皮细胞时,下列有关操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将撕取的洋葱内表皮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展平是为了防止细胞重叠
B.观察微小生物时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是为了控制生物的运动速度
C.在显微镜下找到清晰的像后,如果移动显微镜不用再调节可以继续观察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与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解答】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再将撕取的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并展平,可以防止细胞重叠,A正确。
B.如果微小的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可以限制微小的生物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B正 确。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如果移动显微镜,视野可能会变亮或者变暗,需要重新调节反光镜,C错误。
故答案为:C。
16.(2023·钱塘)如图是模拟地震成因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实验中,泥土用来代表地核
B.图甲操作是为了模拟相互挤压岩层断裂
C.该模拟实验是为了收集证据证明我们关于地震成因的猜想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解答】在该实验中,泥土用来代表地壳,该模拟实验是为了收集证据证明我们关于地震成因的猜想,图甲操作是为了模拟岩层伸拉断裂,A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7.(2023·钱塘)如表记录的是学生测量的任意摆绳长度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要素分析正确的是( )
摆长/次数/组别 第1小组 第2小组 第3小组
摆绳长度/厘米 22 34 55
1分钟摆动次数 63 50 39
A.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这是作出猜想
B.摆的摆动次数可能与摆绳长度有关,这是作出猜想
C.用数据表汇总不同小组实验数据,这是进行反思交流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 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 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A.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根据题目信息提出的问题,A错误。
B.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摆的摆动次数可能与摆绳长度有关,都是假设,B正确。
C.在实验的最后要进行表达和交流,讨论实验结论的合理性,所以用数据表汇总不同小组实验数据,这不是进行反思交流,C错误。
故答案为:B。
18.(2023·钱塘)如图是车辆减速慢行的提醒标志,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慢,动能越大
C.车辆质量大动能大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解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所以车辆减速慢行,速度小,动能小,减少交通事故,故 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2023·钱塘)下列有关测量工具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可用来测量大气的温度
B.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由外壳、刻度、提环、弹簧、指针、挂钩构成。种类有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拉压测力计和握力计。用途是运用于物理力学,在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大小。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压缩)量与所受的拉(压)力成正比 。
【解答】A.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寒暑表可用来测量大气的温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量筒可以用于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簧秤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不是只能测量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023·钱塘)如图纸上种菜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通过纸上种菜来获得营养。要想探究纸上种菜是否需要光照,小金准备了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一个酒水,一个不洒水
B.一个放冰箱,一个不放冰箱
C.每天酒水,一个光照数小时,一个不进行光照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
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选项 中AB的变量都不是光照,C可探究纸上种菜是否需要光照,A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二、作图与读图题(共32分)
21.(2023·钱塘)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下图是农民将田鱼养在稻田里,田鱼能吃掉害虫(如稻飞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稻田中的非生物有 、 、 等;稻田与我们学习制作的生态瓶这样的整体都属于 ;
(2)画出稻田中的一条食物链 。秧苗的作用有 ;
(3)从文本中找出能说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语句写下来: 。
【答案】(1)阳光;水;空气;生态系统
(2)稻—害虫—鱼;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3)农民将田鱼养在稻田里,田鱼能吃掉害虫(如稻飞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 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1)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稻田中的非生物有阳光、水、空气等。稻田与我们学习制作的生态瓶都既包括了环境,也包括了所有生物,是生 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2)稻田中的食物链有:水稻→害虫→鱼、水稻→鱼。秧苗属于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文本中能说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语 句是:农民将田鱼养在稻田里,田鱼能吃掉害虫(如稻飞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
22.(2023·钱塘)甲、乙两图是同一个生态瓶不同视角下的图景,其中只有一条金鱼、一株绿萝和少量鹅卵石。回答下列问题:
(1)盆中绿萝的主要器官有 、 、叶,在叶上套一个干燥的小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有 ,说明叶有 作用。
(2)金鱼适应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的呼吸器官是 。a圈与b圈集合了两类不同的动物,金鱼可以归类到 圈中。
(3)图乙中的金鱼与图甲相比看起来变大了,请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
【答案】(1)根;茎;水珠;蒸腾
(2)鳃;a
(3)圆形的缸体相当于放大镜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动物的分类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图示盆中绿萝的主要器官有根、茎、叶。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所以在绿萝的叶子
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有水珠,说明叶具有蒸腾作用。
(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特点是每一片鳃由许多鳃丝组成,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进行气体交换。a圈中有蚕、企鹅、青蛙,b圈中有蝙蝠、鲸、猪。a中 的动物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b中的动物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功能,能够维持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金鱼属于变温动物,可归入a。
(3)动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为食,图乙中的金鱼与图甲相比看起来变大了,是因为图乙中的植物生长旺盛,为金鱼提供了更为充足的食物。
23.(2023·钱塘)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观察示意图可知,地球的运动特点是 ;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会开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约在图的 处;
(3)地球从D处运动到C处,北半球测量正午时物体影长的变化是 ;
(4)地球绕太阳从A处运动到B处需要的时间约为 天;
(5)当地球运动到B处时,北极狐的毛色是 色。
【答案】(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C
(3)变长
(4)274
(5)白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的定义、特征、公转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周期及四季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掌握程度。
【解答】(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是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就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会开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约在如图的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B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
(3)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地球从D处运动到C处,阳光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到赤道,北半球测量正午时物体影长的变化是变长。
(4)地球绕太阳从A处运动回到A处需要的时间约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从A处运动到B处需要的时间为三个季节,约为273天。
(5)当地球运动到B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季,北极狐的毛色是白色。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4.(2023·钱塘)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及现象,请回答:
(1)如图装置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2)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实验控制的相同条件是 、 等;
(4)请在装置图中用箭头画出电流方向;
(5)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接线柱,你预测小磁针的N极指向是否改变: 。
【答案】(1)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电流大小;铁芯规格
(4)
(5)改变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属非永久磁铁。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直流电大小、线圈圈数及中心的导磁物质有关
【解答】(1)图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的匝数不同,探究电磁体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由图可知,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吸引大头针的个数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可以得到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该实验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中都有铁芯,铁芯相同。
(4)电源的外部,电流从正极经过两个电磁铁回到电源的负极,如图所示:
(5)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接线柱,电磁铁的上端的极性发生变化,小磁针的N极指向发生变化。
25.(2023·钱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泡沫灭火器,内装碳酸氢钠与发沫剂的混合溶液,另有一玻璃瓶内胆,装有硫酸铝水溶液。使用时将筒身颠倒过来,碳酸氢钠和硫酸铝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体积膨胀7-10倍,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降低了液面的温度;另一方面隔绝氧气与可燃物,火就被扑灭。
(1)泡沫灭火器工作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
(2)泡沫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是 ;
(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这个过程 ,该变化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4)如图是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比较柱状图,你判断系列图例表示的是呼出气体成分理由是 ;
【答案】(1)碳酸氢钠和硫酸铝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降低了液面的温度;另一方面隔绝氧气与可燃物,火就被扑灭
(3)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4)略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主要表现为常说的太阳光线。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 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解答】(1)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2)反应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跟发泡剂混合形成液体泡沫,既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又隔绝了空气;
(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这就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此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可见系列2是呼出的气体;
(5)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按照装置图组装后,将塑料瓶慢慢倾斜,使白醋与小苏打反应,观察气球的变化情况。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