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暑假五升六自主学习测评 阅读训练—文章的标题(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暑假五升六自主学习测评 阅读训练—文章的标题(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6 08: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暑假五升六年级自主学习测评
阅读训练—文章的标题
千古文章意为高 ——作文立意技巧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确定文章的写作意向。立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千古文章意为高,在阅卷过程中,立意是继审题之后影响分数的又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文以意为主,一篇文章如何选材,如何安排结构,如何遣词造句,如何选择表现手法,甚至小到标题的制定、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加以酌定。那么我们临考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我们要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纵向开掘求“深刻”
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深浅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很少了。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在写作前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看到这个话题,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例?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不会豁然开朗。
一位考生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心。启示录深思,韵味十足,非常深刻。
人无我有求“新颖”
在每年的考试中,总有为数不少的考生一写就是陈词滥调、烂大街的内容,结果篇篇文章面目相似,好似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老师在阅卷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在打分时自然就不会很高。当我们面对文题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写之前这么一想,一反思,你就可能脱颖而出。
选材指导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那么,六年级作文如何选材呢
一.感悟身边的风景,以活取胜。
我们不仅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而且要思考,达到心灵的感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做有心人,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生动与美妙。当你留心观察了,用心思考了,当你面对作文题的那一刻,就会惊喜的发现,平时那一点一滴的关注,已转换成了作文的素材,下笔时文思泉涌。
二.选择曾经打动过自己的镜头,以情取胜。
在你记忆的长河里,肯定有不少精彩的瞬间、动人的镜头、感人的场面,他们曾深深地震撼过你,感动过你,岁月可以淡化人的记忆,然而他们却象电影特写镜头一样长久地留在你记忆的长河里,。作文要写出“真体验”离不开自我,也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
三.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小取胜。
拿到作文题,选材时还要善于小题大做——比如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位同学有大家为一个满月孩子起名字的热衷,引出一位被漠视的老人,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
还要善于以小见大,选择那些能充分表现文章主旨的小事件、小人物、小场景来表现重大的主题。写作时只有从小处入手,才能写的具体、生动、感人,才能避免假大空的现象。
四.选择生活中最值得喝彩的瞬间做细节描写
有时同学们感叹,自己的作文不感人,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试想你们在作文中写一些大话,套话,把事情简而言之,草草几笔概括了事,这样的文章岂能感人 提到选材,我们不仅要会选择作文素材,还应当着重选择那最值得喝彩的瞬间“形象”、令自己感动的人情“细节”,从而确定文章的详写部分。这是任何文章的“核”。这里所说的细节,是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只要选取得较为典型,描写得较为细致,就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就能使文章生动形象。但如果没有了它,文章就显得苍白,显得呆滞。
五.要学会从多角度选材
我们写作文,往往不是根据材料确定中心,而是命题之后根据限制去写作文,这往往会抑制我们的思维,因此在选材立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提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打开自己的思路,用开放性多向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从众多的角度中筛选,然后扬长避短,避虚就实,写自己最擅长的最熟悉的内容。
《母亲的心》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五十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里去。然后有一天出了门就不见踪影,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才终于将外婆找回。原来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时代的家,怎么也不肯承认现在的家跟她有任何关系。
哄着骗着,好不容易才说服外婆留下来,外婆却又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来抢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们,一手护住自己的饭碗:“走开走开,不许吃我的饭。”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朋友的母亲,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每次见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 ”-----连毛毛的女儿都大学毕业了。
家人吃准了外婆这一点,以后她再说要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十一”,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为。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就会警觉地向四面窥探,鬼鬼祟祟地,仿佛一个准备偷东西的小孩儿。终于判断没有人在注意她,外婆就在众目睽睽下夹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的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当然是宾主都皆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做没看见,只有外婆自己仿佛认定自己干得非常巧妙隐私,露出欢畅的笑容。那顿饭吃得实在有些艰难。
上完最后一道菜,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朋友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饱了没有”,随手从盘子里拣出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一把抓住女儿的手,用力的拽她,女儿莫明其妙,只好跟着她起身。
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全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式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的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当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让她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而唯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的侵蚀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反映母爱伟大的事例很多,本文选取的是一位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虽然她不认识自己的老伴,忘记了自己一手代大的外孙外孙女,却唯独记着自己的女儿,正因为表现的对象特殊,所以这位已经痴呆的母亲那种溢露于外的爱女之情更令人感慨不已,母爱的神圣与伟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习作内容:
风有自然界的,也有人类社会的;有可亲可爱的,也有可憎可恶的。请以“风”为 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立意:
1.化实为虚,由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联想到不同性格的人。如表现一位老师春风化雨的教育风格,或者写一位像夏季风那样热情然而却让人无法接受的朋友。
2.联系时代,写社会上的各种风气。运用辨证思维,指出好风气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坏风气玷污人们的心灵,得出结论:我们要多接触健康事物。
3.联系自己,写中学生中流行的一些风气。如:网络游戏风,表现这些风气对中学生生活以及心理的影响。也可以以小见大,从“追风”的表面现象探究“追风少年” 的深层心理机制,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即使是写自然界的风,也不必局限于写各个季节的风的特点,还可以联系的更多更远,比如反映沙尘暴等社会问题,写由风想到的关于风筝的记忆回忆童年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