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15: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 史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属于仰韶文化遗存的部分,内有一灰坑如图1所示,坑小口大平底,弧壁平,坑灰土中有炭化种子粟、黍。据此可推知
A.当地先民已进入定居时期
B.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
C.西北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
D.仰韶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春秋时期,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戎、山戎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至战国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中原文化影响扩大 B.孕育着统一的趋势
C.华夏民族认同形成 D.南北文化交流加强
3.据《史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安息“以大鸟(鸵鸟)卵及黎轩善眩人(魔术师),献于汉”;《后汉书》亦载,安帝时,掸国(今缅甸)献大秦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这反映了,汉代
A.科技发展成就突出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对外交流的广泛性 D.海上丝绸之路占主导
4.读表1:
表1:
医书 中医医德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人与天地相应也。”
汉代枚乘《七发》 通过互相问答医药养生知识,表达其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由表1可知汉代
A.中医以儒学为理论基础 B.中医伦理与儒学相融通
C.中医思想充满政治色彩 D.儒学逐渐取代黄老之学
5.钱穆曾批评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认为“其制简捷明白,可以止吏奸,而未必能惠民生”。仅征租而不授田,全然失去了为民制产的精神。材料所述制度应是
A.盐铁官营 B.均田制 C. 两税法 D.租庸调制
6.读表2:
表2:《明史·儒林传》理学家籍贯分布(共115人)
籍贯 人数 籍贯 人数 籍贯 人数
江西 35 浙江 26 南直隶 18
福建 9 陕西 7 河南 6
山东 5 广东 5 湖广 2
山西 1 四川 1 北直隶 0
广西 0 云南 0 贵州 0
据表2可知,明代
A.八股取士禁锢人心 B.理学尚未广泛传播
C.儒学出现南北分途 D.南方仍是儒学重心
7.清代,佛山、景德、朱仙、汉口等四大名镇工商业者人数比例显著高于传统城市,而传统城市消费群体主要为官僚、地主、驻军和游民等。这说明四大名镇兴起
A.得益于海上贸易的兴起 B.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刺激了国内消费增长
8.1873年,外国公使以鞠躬礼觐见同治皇帝。清廷官方的《京报》报道称:觐见时,英国公使先诵国书,约二三语即“五体战栗”,其他各国公使有的“双手颤抖”,有的恐惧之余“双足不能移动”,恭亲王奕 还对各国公使进行了“训话”。这一报道
A.准确地记录了觐见的场景 B.基本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C.体现了清廷对世界的无知 D.基于维护清廷尊严立场
9.1923年,瞿秋白说:“譬如我们要刻一个图章,内有共产党或其他字样,在上海就不能拿到刻字店去刻,在广州就不成问题。”这一状况说明,当时
A.政治环境存在地区差异 B.马克思主义已广泛传播
C.广州社会自由超过上海 D.国民党在上海力量薄弱
10.1937年3月,上海《时代漫画》刊发了一幅手持枪械进行抗战的彝族男性肖像。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报刊是抗战宣传主阵地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广泛建立
C.侵略势力深入彝族地区 D.民族危机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
11.1949年9月,参加新政协的党派有14个,特邀类以宋庆龄为首席代表,包括清末翰林、老同盟会会员、原北洋政府官员、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国民党军起义将领、老解放区民主人士、教育界、艺术界、少数民族知名人士、工农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等。这丰富了
A.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实践 B.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实践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实践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
12.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三线”建设与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工业内迁相比,两者都
A.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 B.将西南作为战略大后方
C.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布局 D.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公布了诸多有关企业管理的规定、政策。读表3:
表3
甲 《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的通知》(1983年) 《关于推进国营企业技术进步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1985年)
乙 《关于严禁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的规定》(1997年) 《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2017年)
表3中甲到乙文件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A.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D.政府经济职能扩大
14.雅典古市集位于雅典卫城北侧,是一个开放式的广场。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大量陶瓶、陶片,铭文记载大约有7500处,涉及法律、条约、荣誉法令、建筑账目、神庙清单、界碑和雕像底座等。据此可知,雅典古市集
A.具有单一的经济功能 B.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集散地
C.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D.集聚了公民生活的多种信息
15.中世纪庄园是王国的基本单位,但国王却不能支配王国的每一个庄园。国王封授出去的采邑或早已世袭传承的封地归贵族支配,国王难以染指。即便在自己的领地内,国王像其他领主一样,受到庄园习惯法的制约。这说明中世纪
A.庄园具有强烈的封闭性 B.封建制建立在契约基础上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贵族与国王的矛盾较尖锐
16.1681年法国政府颁布《海事法典》,对船主进行补贴,这使法国造船数量大增并逐渐形成了一支可观的商船队,海外贸易大为扩展。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生产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 B.与英荷的海权之争激烈
C.确立了海上殖民霸主地位 D.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17.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出现《物理学观察》《博物学》《有用的技艺》《文化入门》等杂志和出版物,定期刊登当地的地理、工业、经济和人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普及和传播各种新思想和新知识。由此可知,当时拉丁美洲
A.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 B.建立近代科学教育体系
C.工业化发展速度较快 D.摆脱了欧洲的殖民统治
18.1910-1914年,美国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工业品价格指数大体持平(100%),但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农业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却在拉大,在1930年为83%,1932年为58%。这表明,当时美国
A.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B.美国农产品供不应求
C.农业生产过剩迟迟未解决 D.通货膨胀的现象突出
19.读图2:
图2:苏联给共产国际拨款的发展曲线图(单位:万美元)
据图2可知,苏联给共产国际拨款
A.维护了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B.有助于苏联国内的工业化
C.加剧了美苏冷战紧张局面 D.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20.1948年丘吉尔在保守党年会上指出:“在自由和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英帝国、英语世界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你们可以看到,我们是在这三环每个环里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三环的连接点上”。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旨在
A.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 B.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C.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 D.赢得北约成员国支持
第二卷 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4: 宋代部分方志中的典型公园记载分析
区城 园名 建设历程 地点 开放性及公共游赏记载
苏州 南园 在五代私家园林基础上改建 罗城胥门旁 定期开放每春纵士女游观
宁波 月湖 1056-1063年郡守钱公辅始辟为公园 罗城西隅 全开放州人胜赏之地
福州 瓯冶池 1071年郡守程师孟始创 罗城东南隅 全开放州人士女,朝夕不绝,遂为胜概
绍兴 西园 1036年郡守蒋堂始建 在子城后侧的卧龙山,紧邻府署 二月二日始开西园,纵郡人游观,谓之开龙口,府帅领客观竞渡
——毛华松《论中国古代公园的形成——兼论宋代城市公园发展》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山公园遍布全国各地,具有民族主义象征意义的“中山”符号渗透于公园空间。上海人陈滨伯建议在沪建中山公园的意见书提出,既是为纪念孙中山,中山公园一定要“建诸华界,即吾人所谓国土……费用不稍借重外资,庶符先生生前独立不依之精神,而扫近代假借外力之恶习”。
——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城市公园的建设学习模仿苏联模式,继承和修缮了存留的近代公园,将部分私园辟为公园。这些公园面向所有阶层的人群,扭转了近代以来公园只为特权阶层服务的局面。
——金云峰《中国近代城市公园休闲游憩功能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保护更新》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公园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8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山公园遍布全国各地的历史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述新中国城市公园建设。(6分)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之所以能跨过农业的门槛开创工业革命,是因为大量的进口食物供应了本土劳动力所需的粮食。英国通过进口食物摆脱了“生物旧体制”的束缚,也让更多的劳作者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驱动工业化的能量不只是那些埋在地底死去的植物——煤炭,更是从殖民地输入马铃薯及蔗糖所带来的动力。
——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伦敦等地发生了多起粮食骚动,粮食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国农业出现了耕作制度的变革、品种的改良、新农具的发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谷物法》的取消(1846年)和美国进口小麦的涌入使得面包价格下降,同时通过国际贸易、殖民掠夺从外部补充食物。
——舒小昀《粮食骚动、道德经济与谷物法的废除》等
材料三 1875年到1914年间,多达一千六百万印度人死于饥荒。殖民地政府几乎没做什么以缓解饥民的困境。但是饥荒不是收成不好的自然结果,而是放任自由市场发挥作用的结果,商人们可以继续把小麦卖给全世界出价最高的人,而通货膨胀使得穷人无力购买食物……在1900年,英国小麦进口量的五分之一来自于印度。
——[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食物塑造现代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作者认为英国之所以能开创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请对此予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如何解决粮食危机问题。(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大饥荒的原因及影响。(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