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灰雀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语言运用:学会带着目的和问题默读课文,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结合具体的事件或对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形象与品质。
审美创造: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同时
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课文语言简洁朴实,给人以想象空间。从第1自然段中的“每次”“都要停下来”“仰望”“经常”“带来”等词句中,可以看到一个喜爱灰雀的列宁。从第2自然段中的“找遍”,读者能真切地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从承认灰雀“还活着”,承诺“一定会飞回来”等词句中,从把灰雀抓回去又放回来的行为中,也能感受到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关注结构:全文共十三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灰雀颜色漂亮,歌声动听,列宁很喜欢它们。第2—10自然段讲述列宁找不到灰雀很着急,感觉到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于是和男孩交谈,用温和的语言感化对方,使其主动还灰雀自由。第11—13自然段写失踪的灰雀重新回到公园,男孩的自尊也受到了保护。
关注描写:课文对话丰富,能从中读出细腻的人物内心活动。比如,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灰雀,可以看出他担心秘密被人发现的紧张;列宁的自言自语,担心灰雀会被冻死,表明他想用温柔的手段感化男孩;男孩回应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肯定会放回灰雀。
【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重难点)
4.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子,体会灰雀的可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灰雀图片,教师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图中的小鸟吗?你看它有红红的胸脯,尖尖的小嘴,多么可爱啊!这就是——灰雀!关于灰雀,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灰雀)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除了灰雀还写了谁,他们做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3)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1)引导学生说说除了灰雀外,课文中还写了谁,他们做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形成人物关系图:除了灰雀外,故事的主要人物——列宁、男孩,他们做了的事情——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男孩放回灰雀。
(板书:列宁 找灰雀 男孩 放回灰雀)
(3)请学生借助人物关系图,简单说说灰雀、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三、研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一)研读文句,感受灰雀的惹人喜爱
1.请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之处。
2.根据学生回答,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3.引导理解,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之处。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用活泼的语调、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灰雀的可爱。
(二)研读文句,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 教师过渡:这样的灰雀,你喜欢吗?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了这三只灰雀,你会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追问:列宁是怎么做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默读第1、2自然段,画出列宁对灰雀的做法,再猜猜列宁是怎么想的。
4.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引导学生用“每次……都要……”说话。
(2)引导学生从“经常”了解列宁经常喂食灰雀。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板书:喜爱)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1)教师引导:“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此时的列宁该多着急呀!他做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围绕“找遍了”体会列宁对失踪灰雀的关心。
(2)请学生想象一下列宁都找了哪些地方?他是怎样找的?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补充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4)小结:惹人喜爱的灰雀不见了,它去哪儿了?最后回来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书写指导
1.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2.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3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灰雀》,谁还记得灰雀可爱的样子,请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过渡: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它到底去哪儿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列宁找灰雀。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一)研读对话,揣摩人物内心想法。
1.教师引导: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那只灰雀,这时他看见了一个小男孩,默读课文的3~10自然段,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体会。同桌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描写列宁和小男孩的语句,引导体会列宁的着急,揣摩小男孩的内心想法。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引导围绕“看见……就问……”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指名学生读一读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没”字后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预设:说明小男孩很惊慌,说话时吞吞吐吐的。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1)指名学生读一读这句话,教师相机标注“它”说的是灰雀。
(2)提问:从这句话,你感受到列宁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预设:列宁心里很担心。因为喜欢所以担心,急切地想找到灰雀。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指名学生读一读这句话,引发思考:为什么男孩想说又不敢说?
预设:被列宁对灰雀的担忧感染但又怕被责怪。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1)提问: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跟自己低声说话)
(2)引导学生围绕“可惜”体会列宁言语中的惋惜。
(3)引发思考:联系上下文,想想列宁是说给自己听的吗。
(4)请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列宁心里担忧、关心灰雀,同样也尊重爱护小男孩,他想通过表达对灰雀的担忧,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5)过渡:在小男孩听了列宁的自言自语后,会说什么呢?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1)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一定”出现了两次,男孩最后是“肯定”地说。
(2)提问:小男孩的两次回答说明了什么?
预设:男孩被列宁感化,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放回灰雀。
(3)指导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越来越坚定的感觉。
(4)读完小男孩的话,请学生揣摩一下,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变化?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一开始小男孩捉了灰雀,面对列宁的询问,他撒了谎,怕被发现,心里很慌。后来被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所打动,意识到错误,怕被批评不敢说出来,但是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灰雀放回来。
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互相评议。
(二)学习第11~1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呵护。
1.教师引导:灰雀最终回去了吗?男孩和列宁又是怎样表现的?带着问题默读第11~13自然段。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描写男孩和列宁表现的句子。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1)引导:第二天,灰雀果然回来了。可见男孩遵守了承诺。
(2)提问:男孩为什么“低着头”,他心里在想什么?
预设:男孩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引导学生关注列宁微笑着说的话,提问: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列宁不愿直接拆穿男孩,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尊重和呵护。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小男孩放回灰雀后,会对灰雀说些什么。
预设:对不起,小灰雀,我不该把你抓走占为己有,请你原谅我。
4.文中的列宁和小男孩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尊重、呵护;男孩诚实、天真。(板书:善解人意、尊重、呵护 诚实、天真)
三、回顾全文,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1.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2.小组交流反馈,教师梳理小结:
(1)第1自然段中描写列宁经常看灰雀、喂灰雀的语句,表现了他对灰雀的喜爱;第2自然段中描写列宁到处找灰雀的行为,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第3~10自然段中,列宁和男孩的对话,显示出列宁想要感化男孩找回灰雀的愿望。这些语句都表现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2)男孩先把灰雀抓起来了,因为他喜爱所以想独占;当意识到自己行为错误时,又把灰雀放回来,因为喜爱灰雀,所以还它自由。男孩的语言和行为,都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
四、总结拓展
1.主题概括。
2.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有关“诚实”的名言。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2.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列宁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
善解人意、尊重、呵护
诚实、天真
)灰雀
列宁 找灰雀
喜爱
男孩 放回灰雀
【教学反思】
结合《灰雀》课文内容,我围绕基础知识和课文内容理解,设计了四个教学小目标,分两个课时来完成了教学任务。
以识字和写字为主要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随文识字,运用识字闯关的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识字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找人物、找事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再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抓关键词语,体会灰雀的可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设计的开放性问题“想象一下列宁都找了哪些地方?他是怎样找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深刻体会了列宁内心的焦急和担心。
第二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寻找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再结合对话思考他们各自心里在想什么。鼓励学生结合句子谈体会,推测人物心理,用恰当的语气读好人物对话。学生在体会了人物内心的想法之后,再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对小男孩的尊重和呵护,体会到了小男孩的诚实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