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使至塞上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3 09:32:4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而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能按照老师要求做好课前预习,理解能力也较强,学习自主性也强,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能与教师密切配合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使至塞上》
一、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开拓疆土,唐朝政府不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争,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怀着建功立业的目的来到边塞,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边塞奇异的风光和战争的场景。他们写的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作者王维。
活动2【讲授】《使至塞上》教学过程
二、出示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出示三步读诗法
读诗韵、感诗情、悟诗境
四、读诗韵
师范读,生个别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五、感诗意
1.了解写作背景
2.我来问(生质疑、对答)
3.悟一悟(合作探究)
(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的心情?
(2)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的心境与前两联一样吗?
(4)这里的“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诗人对这些“在燕然”的将士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六、品诗境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部边塞的奇特壮丽景色,是历来传颂的名句,请与“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作对比,你认为哪句更好呢?为什么?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合作探究)
2.画一画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3.这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它“诗中有画”:这幅“画”美在哪里?
明确:
构图美:烽烟夕阳大漠长河——苍茫辽阔
线条美:直烟曲河圆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碧水红日青烟——鲜明优美
活动3【活动】《使至塞上》学生活动
1.师范读,生个别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2.我来问(生质疑、对答)
3.悟一悟(合作探究)
(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的心情?
(2)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的心境与前两联一样吗?
(4)这里的“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诗人对这些“在燕然”的将士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4.品诗境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部边塞的奇特壮丽景色,是历来传颂的名句,请与“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作对比,你认为哪句更好呢?为什么?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合作探究)
(2)画一画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5.这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它“诗中有画”:这幅“画”美在哪里 ?
明确:
构图美:烽烟 夕阳 大漠 长河——苍茫辽阔
线条美:直烟 曲河 圆日 ——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 碧水 红日 青烟——鲜明优美
活动4【练习】《使至塞上》练习
1、王维, 代诗人字(   ) ,人称(   ),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    ) 并称为“王孟”。本诗从体裁上看是(    ) 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    )诗。
2、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    )和 (    ),一个“单”字写出诗人 去慰问边关将士的(   )。
3、颔联诗人以(   )和(    )自比,表达了(  ) 的感情。
活动5【作业】《使至塞上》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诗中,你最欣赏的句子是哪句,并写出你欣赏的理由。
3.作者在末联中,特别点出了“侯骑”“都护”这一兵一官及其所在地,“萧关”“燕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