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
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选择性必修一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逐步确立。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实行“编户制度”。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户籍分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主户,与没有土地的佃户——客户。
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以里甲制为基础,制造户籍册,称“黄册”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8-99页,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
秦朝
制定户籍
战国
分类登记
汉朝
编户齐民
两晋
黄籍/白籍/土断
隋唐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宋代
主户与客户
元朝
诸色户计,世代相袭
明代
职业户籍,“黄册”制度
清代
永停编审
思考点: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教材P98页 学习聚焦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治平在庶功兴,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周,民数周为国之本也。……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避役者有之,弃捐者有之,浮食者有之,于是奸心竞生,伪端并作矣,小则盗窃,大则攻劫,严刑峻法不能救也。故民数者,庶事之所出也,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贡赋,以造罢用。以制禄食,以起田役,以作军旅。
——徐幹《中论》
巩固统治
维护社会稳定
保证赋役征发
阅读材料,思考:国家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有何意义?
【综合探究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朝
明朝
清朝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十家牌法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里甲制
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综合探究二】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变革趋势。
原因:
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
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拓展提升:评价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01
05
04
02
03
基层治理
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皇权不下县,因为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他们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
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的扩张,乡村社会治理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
鸦片战争以后,在接连不断的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之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思考: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社会救济
对象:
主要是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等情况下的民众。
常平仓制度
汉朝
隋唐
置仓积谷
社仓义仓
宋朝
宗族救助
明清
慈善组织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二)优抚政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对象: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
赐予鸠杖
秦汉
唐朝
设置专门机构
明清
赏赐、
法律规定
(三)原因和作用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聚焦精准扶贫
共建小康社会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里甲制
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课堂小结
(2020·山东等级考·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