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6 15: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在本单元第五课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第六课近代西方选官制度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第一子目: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是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第二子目: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第三子目: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学校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并在民国时期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这也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这三个子目之间按照时序方式进行。
国家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国家发展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形态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各国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以及《中外史纲要》学习的基础之上对本节课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晚清选官制度的变化,但是不够深入。而学堂选官、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以及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现在的公务员制度,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需要学生先把概念理解清楚,再放到具体历史发展背景之下进行理解。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现代公务员制度。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引领法、史料教学法、分析探究法
教学过程
展示学习目标:
幻灯片 第3页
1.通过了解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以及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认识近代中国官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理解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选官制度对于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的特色。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弄清楚干部制度由来与发展以及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关系。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在学习结束后,可以利用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成果的检验。
导入新课:
幻灯片 第4页
师:我们来看两张照片,他们分别是我工作的学校---天津市海河中学的老校舍和新校舍的照片。这所学校的历史非常悠久,他可以追溯到1895年盛宣怀在此创办的北洋西学学堂,这是全国最早的公立中学,也是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我们要注意”学堂”这个词,这里是指近代学堂,这是教育近代化的产物。当时,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传统的科举教育和科举选官制度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时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尤其在清末新政开始之后,各地纷纷改书院为新式学堂,科举教育逐渐变为学堂教育,科举选官逐渐向学堂选官转变。尤其在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这也标志着中国选官制度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海河中学历史,导入晚清科举选官制度变革的时代背景。
进入正课:
晚清制度的变革(板书)
设计意图: 因为第一框题中的部分知识在高一《中国史纲要》中已经涉及,因此这一部分知识通过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完成。
幻灯片 第5页
师:下面,我们就首先来学习: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选官途径的变化-从科举选官向学堂选官转变。
幻灯片 第6页
师:首先,我们来一起来阅读,分析这段材料:
材料一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同学们通过分析这段材料,我们能够看出“废除科举,兴学堂的迫切性”。那么,大家是否能够进一步指出: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原因是什么?
幻灯片 第7页
生: 我想,最明显的有三点:1、科举制度被时人诟病,清政府通令地方设置各类学堂,推行学堂教育;2、可使留学生为求功名而潜修所学,不受蛊惑;3、设立学堂可以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促进教育发展。
师: 那么,科举制度的变革是否像袁世凯预期的那样进行下去呢?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本课教材的第一框题,自主学习本框题知识,归纳总结晚清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征:
幻灯片 第8页
师: 另外,大家再自学时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我们分成两个阶段:维新变法时期与清末新政。其中,
在新政这一阶段,以废除科举制度为界限又可以划分两个小阶段。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注意科举制度废除前后,学堂教育的地位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这一时期选官制度与学堂教育的关系。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标志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
设立。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官员主要的选拔方式是学堂选官与留学毕业生选官。
幻灯片 第9页
师: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第一框题学习内容。大家来看时间轴,红线部分是我们上面学习的时间段。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板书)
设计意图: 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比较陌生。我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三个
阶段: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对于文官、公务员、考试、甄别,等概念进行辨析。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首先弄清楚基本概念,缕清主线进行学习。
幻灯片 第10页
师: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政府非常重视官员的选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第二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幻灯片 第11页
师:这一时期,我们分成三个阶段:(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主要是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虽然这一阶段时间非常短暂,但他的地位非常重要,他为近代中国文官制度起到了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2)、北洋政府时期(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我希望同学们学完本部分内容后,能够通过打表格来对“北洋政府时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进行对比。
幻灯片 第12页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我们来看这段材料:
材料二、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 , 防止一切的流弊 , 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 、 立法权 、 司法权 , 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 , 连成一个良好的完璧 , 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 “吾今主张五权分立制以救三权鼎立之弊,论其理由,非立谈可罄,假以岁月,当博考西籍,汇为一编。”
---《孙中山全集》
师:接下来,我们依据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幻灯片 第13页
生: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考试权的独立是最大特点。
生:另外,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通过教材进行了解。
师: 我们再来分析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虽然,南京临时政府仅存数月,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只停留在纸面上。但他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幻灯片 第14页
师: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的方式主要是:考试和甄别。
我们先看“考试”
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除此之外,对于报考条件、负责机构、考试类型也做了相应规定。
幻灯片 第15页
师: 何为甄别?
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甄别的意义在于,其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大家注意黄颜色字体内容。
请同学们注意黄颜色字体内容。
这是北洋政府时期文官选拔制度。
幻灯片 第16页
师: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段材料,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选拔制度的特
点。
材料三 考试院掌考试及考试行政事宜,并由其考选委员会主持考试。在举行考试时,考试院组织典试委员会办理具体考试工作。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其中"甄拔政府任用之公务员"的任命人员考
试,适用于除政务官以外的中央机关至乡镇保甲的行政人员。高等考试,甄拔
各项任职公务员,在京城举行,每年或隔年举行一次,主考官由中央特派。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幻灯片 第17页
生:我们可以从这段材料中总结出这一时期公务员选拔制度的特点:
① 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构——考试院负责
② 考试有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
幻灯片 第18页
师:我们再来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教材,归纳并总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选拔制度的特点,分析材料三、四,说明了哪些问题?
材料四 1929年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的应试人,需具有下列资格之一:
一、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二、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三、有大学或者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历,经检定考试及格者;四、确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及格者;五、经普通考试及格四年后或曾任委任官及与委任官相当职务三年以上者。
-----《国民政府公报》第232号(1929年8月2日)
问题: 幻灯片 第19页
生:我们可以总结如下特点:
① 对参加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的应试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
② 《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这一点与北洋政府时期是不同的。
③ 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
生:说明了如下问题:
① 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② 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在这里,我们可以结合刚才学习的北洋政府选拔制度与前一课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来理解)
后面四点都是结合咱们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出来的。
幻灯片 第20页
最后,我们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选拔制度的特点进行总结:(板书)
① 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构——考试院负责。
② 考试有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
③ 对参加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的应试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
④《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⑤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
⑥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幻灯片 第21页
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我们来看这段材料:
材料五 事实上,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虽规定较详细,却并未能动摇其专制独裁基础,反而在吏治腐败和专制事实面前,徒具形式,得不到严格执行。对此,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也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早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在当时,对政府官吏的贪污舞弊,不仅"不能批评,且须为之隐蔽"。因此,公务员制度及其有关法律规定多被践踏,成效甚微。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根据材料五,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选拔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幻灯片 第22页
生:我们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公务员制度虽规定较详细,却并未能动摇其专制独裁基础,反而在吏治腐败和专制事实面前,徒具形式,得不到严格执行。”其结果是:“多被践踏,成效甚微。”
总之,在民国时期,因为政权性质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官员选拔制度并未完全发挥其作用。
幻灯片 第23页
师:我们下面来看这一部分时间轴,红线部分就是我们刚才学习的内容。
三、中华人民国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板书)
设计意图:因为教材对“中华人民国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解释非常详细,所以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适当补充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原因。
幻灯片 第24页
师:新中国建立后,逐渐建立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知识。
幻灯片 第25页
师:在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干部制度。(板书)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干部?
新中国建立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干部”指在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及其革命团体中担任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工农民主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新中国成立后,“干部”一词的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那么,什么是干部制度?是指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党管干部为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则。
幻灯片 第26页
师: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一步完善:
①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②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幻灯片 第27页
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什么是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除行政机关外,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均纳入公务员队伍。他们依法履行公职,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幻灯片 第28页
师:那么,为什么在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国家干部”这个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因而使干部范围越来越大……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干部,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而且还强化了全社会的“官本位”意识……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严重影响了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
---节选于 江峰 《发扬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问题:根据材料六,指出为什么在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生: 我们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干部: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幻灯片 第29页
师:我们再来看这段材料:
材料七 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没有公开就很难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很难择优,因此要在竞争中去选人和用人。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中的优良传统和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推行的公务员制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比较中研究,在借鉴中提高。
---江峰 《发扬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人事部行政科研究所)
问题:根据材料六,指出为什么在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干部人事制度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缺乏公平竞争的新活力。
幻灯片 第30页
师:因此,我们也可以总结改革后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四个新突破:
建立了科学的分类管理制度;引进了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板书)
幻灯片 第31页
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与完善:
师:
①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阶段。
③2006年以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幻灯片 第32页
师:好了,通过上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幻灯片 第33页
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改革后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四个新突破进行思考。
生: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幻灯片 第34页
师:以上是本节课第三个问题的学习。下面,我们来看这段时间轴,找到我们刚才学习的红色部分。
幻灯片 第35页
师:最后,我们通过知识体系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
本课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导图对本节课学习知识进行总结。
幻灯片 第36页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三个部分,基本上是按照时序发展脉络进行的。
第一个问题是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学校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第二个问题是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阶段都在一步步的发展和完善选官制度,并尝试建立公务员选拔制度。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这也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总之,国家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国家发展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形态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各国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特点。
反馈与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题来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幻灯片 第37页
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题来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幻灯片 第38页
1、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维新派“变官制”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君主制度 B.确立议会制共和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废除八股取士
师:这道题选择C,不知各位同学选对了没有?这道题需要咱们结合高一的知识进行选择。根据“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思考维新派“变官制”的目的是什么?是实行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C。
幻灯片 第39页
2.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师:选择D
这道题首先要注意时间定位20世纪50年代,题目最后问题点也提到“当时”,所以必须结合当时历史背景进行选择。再结合材料: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所以答案选D。
幻灯片 第40页
课后作业:本节课课后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题目:
幻灯片 第41页
问题:请结合本单元所学,查阅相关文献,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中国近现代公务员制度三者之间的共同特征。
幻灯片 第42页
师:本题解题思路提示:
(1)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图书馆,网络(中国知网)等
(2)查阅文献方面:中国古代科举制、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中国近现代公务员制度
(3)回答思路:
共同特征:中国古代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中国近现代公务员制度三者均需要通过考试进行官员的选拔,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与开放性。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高一学习的纲要知识作为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以时间轴等方式进行展现。在新的概念解释上,作为教师本身要先弄明白,注意放到当时背景之下理解,引导学生探究其意义。
另外,国家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国家发展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形态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各国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特点。
参考书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白钢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卷)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