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专题14: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专题14: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6 10:4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暑期突破 专题 14 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提问方式
①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②下面符合本文中心的一项是?
二、知识梳理
文章的主旨即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叫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是文章主要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态度。
我们要掌握主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以此概括中心,
或从审题、文章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段等部分入手来概括中心
(一)中心思想高频区:
1.题目:文章题目是文章之眼目,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些作者往往把中
心思想体现在题目上。这类文章的中心思想容易概括。
2.开头: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的作者恰好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开头
表达,使读者知作者的写作目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过渡句段:有些文章,特别是介绍科学常识性的课文,内容涉及事件或项目较多,这类文章中间起
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往往是中心句出现的地方。
4.结尾:文章的结尾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有的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最后来表达。
根据这一特点,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尾、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5.反复句:一些文章为了表示强调,往往使某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好几次,这个反复部分一般就是中
心句。
6.抒情议论句:一些记人叙事的文章,记叙中的抒情句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有的作者时常把中心
思想放在自己的议论部分来表达。这就是要注意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
(二)作者的写作目的一般有:
1.通过文章反映人物思想品质;
2.揭示某些事件意义;
3.说明道理;
4.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等。
(三)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1.标题概括法
2.中心句概括法
3.重点段概括法
4.主要内容概括法
5.过渡句、段中心概括法
6.抒情议论概括法
(四)文章类型不同分析侧重点
写人记叙文:具体分析人物的言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叙事记叙文: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事件的意义,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写景的记叙文:要抓住景物特点,分析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方式,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
情。
状物的记叙文:要领会文章状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托物言志的,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答题思路:内容概括+文章主旨
写人:本文通过记叙……事,表现了某人……特点,表达了作者……感情/告诉我们……道理。
记事:本文通过记叙……事,表达了作者……感情/告诉我们……道理。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我被他们的话惊呆了,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让我无法明白是,父亲
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琳达,”父亲坐在我身旁,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
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
的。”原来,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很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照顾他,我把
他接过来同住。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角膜。
(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
( )父亲接着说( )( )当你们得知是我的角膜起了作用( )你们会为我自豪。”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外公所做的一
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
将角膜送给失明的人,让他重见光明。”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我紧紧地
搂着温迪,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假思索——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在文中用“﹏﹏”画出琳达的父母决定死后捐赠器官的原因。
4.读句子回答问题。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原来,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
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1)“莫过于”的意思是
(2)父亲认为 是有意义的。
(3)“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对于琳达而言是指
5.短文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了琳达父母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
B.表现了琳达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
C.赞扬了琳达父母为别人的健康幸福而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
【答案】
1.文中指父亲没有经过考虑就答应了。
2.“ ! ” , “ ,
3.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4.没有什么比得上(或不超过,比不上) 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 父亲让她懂得捐赠
器官是令人自豪的
5.C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学生先理解词语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后
看一看是否体会出人物的情感。
先找出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父亲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不假思索,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
速。文中指父亲没有经过考虑就答应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提示语在前,“说”后面加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提
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
“父亲接着说”后面加逗号,同时父亲的话没说完,再加一个上引号,“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的帮助下重见
光明”,引语开始,如果前上引号。“那多么美妙”这个句子结束,感情强烈,为感叹句,加感叹号和下引
号。“当你们得知是我的角膜起了作用”句子尚未结束,作用后加逗号。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以及信息提取能力。看过全文以后知道,琳达的父亲在文章第二段中谈
论过决定死后捐赠器官的原因,“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
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4.(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作答时,需在正确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句中义。莫过
于本意为没有超过的;文中也指没有超过的。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
作答。本题结合句子“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
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即可组织作答。
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通过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我们可以知道父亲的话,让琳达明白了捐赠器官是令
人自豪的。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本文通过写琳达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赞扬了琳达父母为别人
的健康幸福而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课外阅读
老人与海鸥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约来到翠湖时,海鸥正飞得热闹。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
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
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
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
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nì)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
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
脚!老沙!起来一下!”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
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
说着话。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
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
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
(zé)啧……” 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
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
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
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
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
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
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
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
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6.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饼干 A.bǐng B.bǐn
塑料 A.sù B.shù
7.选择正确的搭配。
瞻仰 蓝天
仰望 遗容
眺望 敌情
侦探 远方
8.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海鸥们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B.(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C.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D.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9.关于本文的中心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篇文章主要为了表现海鸥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
B.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也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C.这篇文章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6.A A
7.遗容 蓝天 远方 敌情
8.B 9.B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认准音
调。
7.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8.A把“海鸥们”比作“亲属”。B不是比喻句。C把“海鸥们”比作“白色漩涡”。D把“海鸥们”比作
“白翼天使”。
9.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也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真
挚的情感。
三、阅读理解。
老芭蕉和小芭蕉
春天,两鬓(班 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
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
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工 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
历)害。”正在(背 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的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
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
蕉,我呢,就像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要做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
哺育学生,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0.用“\”画去括号里 4个用错的字。
11.用恰当的词语填空。(可以在短文中找答案)
( )的果实 ( )的夜晚
( )地望着 ( )地说
1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严重 养育
反义词:枯萎 伤心
13.短文中“秋风送爽”是形容秋天的词,你能再分别写一个表示春天、夏天、冬天的四字词吗?
春: 夏: 冬:
14.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老芭蕉枯萎了,是因为( )
A.它病得很厉害。 B.它老死了。 C.它把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
(2)“老芭蕉越来越憔悴”这句话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你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
A.说明芭蕉有很强的生命力。
B.赞扬老教师辛勤培育下一代的高尚思想。
C.表达小学生喜爱芭蕉树的思想感情。
15.联系上下文填空。
你认为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
“老芭蕉”比喻: ;
“小芭蕉”比喻: 。
16.“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老师为什么会眼眶湿润?
【答案】
10.班 工 历 背
11.丰硕 静静 深情 伤心
12.厉害 哺育 茂盛 快乐
13.鸟语花香 骄阳似火 寒冬腊月
14.C C B
15.教师 同学们
16.因为她很高兴,她教育的同学们懂得感恩,能理解老师的工作意义
【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
特点: 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
同。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1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注意结合词组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仔细阅读原文的内容,从原文中找到相
应的答案即可。
12.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近义词,是指词汇
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13.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识记和理解,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按照题干的要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例
如春天的词语有鸟语花香,意思是意思是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夏天的词语有
骄阳似火意思是形容太阳灼热地照射着。冬天的词语有寒冬腊月指的是一年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
季。
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1)本题考查的的是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
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
小芭蕉。”可以得出老芭蕉枯萎了,是因为它把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
(2)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和理解,结合原句内容“老芭蕉越来越憔悴”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拟人,是把老芭蕉当成人来写。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中心主旨的分析,结合原文内容的进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赞扬老教师辛勤
培育下一代的高尚思想。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从“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改
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就像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
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要做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学生,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
着,不觉眼眶湿润了。”可以得出“老芭蕉”比喻教师,“小芭蕉”比喻学生。
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句的内容“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就像是一
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要做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学生,就像老芭
蕉一样。”可以得出老师会眼眶湿润是因为她很高兴,她教育的同学们懂得感恩,能理解老师的工作意义。
四、课外阅读。
卖镜子的人
①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
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
②但是,他忙于经营,连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表逐渐变得邋遢( lā ta ),他自己竟然丝毫没有
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冷清。
③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开始向大家宣传。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
挑好的镜子,本打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扑哧”一笑,放下镜子,转身就走了。
④卖镜子的人不明白,拉住一位老人问:“怎么,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
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
乱擦洗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和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⑤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干净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
宣传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收拾自己,生意也一天天地好
转起来。
17.联系上下文,第 2自然段中“邋遢”的意思:
18.阅读文章,起初卖镜子的人生意做得很红火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镜子各式各样。 B.镜子质量很好。
C.集市上人很多。 D.他口才不错。
19.文章写了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
于 ,导致生意越来越冷清。后来,在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
20.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
A.要让别人买自己的镜子,自己要先照照镜子。
B.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要靠口才,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表率。
C.要想生意好,首先要把自己的外貌衣着整理干净、整洁。
D.卖镜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不爱照镜子。
21.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1)后来, 卖镜子的人使劲宣传, 没有人买他的镜子。
(2) 以自己干净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大家 会买他的镜子。
【答案】
17.不整洁,不利落
18.C
19.生意做得很红火 他不注意梳洗收拾自己 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干净的脸,作为自己
照镜子的最好证据
20.B
21.虽然 但是 只有 才
【解析】
17.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第②自然段“但是,他忙于经营,连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表逐渐变得邋遢”,可知他比较忙,没时间
梳洗,长时间不梳洗人就会变得不整洁,脏兮兮。故邋遢可解释为:不整洁、不干净、不利索。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仔细阅读全文,从第①自然段“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
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中的内容可知,起初卖镜子的人生意做得很红火
的原因:一是因为“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即镜子各种各样;二是“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三是“他的口才也
不错”,而不是因为集市上人很多。故选 C。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我们通读全文可以知道:短文第①自然段写了卖镜子的人起初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由于忙于经营,外观
逐渐邋遢,结果生意越来越清淡,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作为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
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
没用。故这篇短文写了卖镜子的人起初“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由于“忙于经营,外表逐渐变得邋遢”;
导致生意越来越冷清。后来,在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作为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
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的道
理。”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中心分析。
结合第⑤自然段“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干净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
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收拾自己,生意也一天天地好转起
来。”可知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靠口说,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故选 B。
21.本题考查关联词。
(1)结合语境,卖镜子的人使劲宣传和没有人买他的镜子是转折关系,应该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关联词
“虽然……但是……”比较合适。
(2)结合语境,以自己干净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和大家会买他的镜子是条件关系,关联词“只
有……才……”比较合适。
五、阅读理解。
补鞋记
一天上午,妈妈的皮鞋破了,我拿到老鞋匠那儿去修补。到了补鞋店,咦,往日总是热热闹闹的小
屋,今天怎么静悄悄的?我推开虚掩的门,只见老鞋匠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屋里乱七八糟地堆满了
鞋。老鞋匠见我走进来,就连忙支撑着坐起来说:“今天我不舒服,请你把鞋放下吧,明天你来拿。”我有
点犹豫了,就说:“你病了,能帮我补鞋子吗?”老鞋匠见我在犹豫,就对我说:“你放心吧,明天一定
给你修好!”我听了,就放下手中的鞋子,低着头往外走。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老鞋匠痛苦的神情不时地在我眼前闪现。我很同情老鞋匠,想送
一些药给他,治好他的病,还想帮助他打扫一下那乱糟糟的小屋。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从家里拿了一些感冒药,还带上一块蛋糕,准备去鞋店看望老鞋匠,可
是,邻居告诉我,老鞋匠已经住院去了。
我呆呆地站在鞋店门口,突然,我看见在一堆鞋子中,妈妈的那双鞋已经修好了,并且擦得乌黑发
亮。我捧着这双鞋,仿佛看到老鞋匠颤抖的手正为我一针一线地修补皮鞋。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
出……这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吗?我一定要到医院去看望他,我还要抽空帮他打扫房间,整理成堆的鞋
子。
2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呻吟:
(2)犹豫:
23.在第 2自然段中找出“我”想为老鞋匠做什么,用“横线①”画出来。
24.在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用“横线②”把它画出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25.从短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26.下列选项中哪个最能表达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用“√”表示。
(1)赞扬了“我”同情老鞋匠,乐意帮助老鞋匠的精神。 ( )
(2)赞扬了老鞋匠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
(3)介绍了老鞋匠不顾自己有病,连夜帮妈妈补鞋的事迹。 ( )
【答案】
22.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文中指老鞋匠生病了,很痛苦。 拿不定主意。文中指“我”因为不确定老鞋
匠能否帮“我”补鞋而拿不定主意。
23.①我很同情老鞋匠,想送一些药给他,治好他的病,还想帮助他打扫一下那乱糟糟的小屋。
24.②这不是一弛高尚的行为吗?
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25.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26.(2)√
【解析】略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收藏
①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
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
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
②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铁事的。读完后我啼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我突然问坐在
沙发上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③父亲仿佛有点意外,愣了一下,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
藏什么。”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④“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
摇头。我急了,说:“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锅什么的吧?”父亲依然若无其事地看他
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
⑤“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
⑥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吗?”我一个劲儿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
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⑦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⑧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单,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好几份我和小
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然后就是几本剪贴簿,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
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⑨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
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
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
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27.用自己的话说说“若无其事”的意思。
2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9.疑难点文中父亲和“我”都有一“愣”,说出“愣”的不同含义。
30.文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1.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茨威格的收藏轶事?
【答案】
27.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28.“我”由茨威格的收藏铁事想到父亲的收藏,父亲在“我”的追问下,拿出藏品——“我们”姐弟三人
的成长历程中的各种物品,表现了父爱的深沉。
29.父亲的“愣”是对自己收藏的东西能引起儿子的关注感到意外;“我”的“愣”是因为从父亲与众不
同的藏品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
30.歌颂了深沉的父爱。
31.父亲是一个细心、温和、关爱孩子的人。
32.引起下文,同时与父亲的收藏形成对比。
【分析】
27.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答题注意联系上下文,回答时需要先解释本义,再解释文中义。
若无其事:本义指像没有那回事一样。文中 形容父亲并不把“我”的追问放在心上。
28.本题考查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方法有段意连接法,重点词句摘录法等,本题可在阅读理解的
基础上,自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如:主要写了在“我”的追问下,父亲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品,原来是我们
姐弟三人的成长历程中的各种物品,表现了伟大的父爱。
29.本题考查了对含义深刻词语的理解。完成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
结合“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可知,此时“父亲一愣”
是因为对自己收藏的东西还能引进儿子的关注感到意外。
结合“在那一刻,突然的,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可知,“一愣”是因为是从父亲的与众不同的藏品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发呆。
30.本题考查了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父亲的藏品不是名人字画,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我
们姐弟三人成长过程中的获奖证书、学习用品、信件,说明子女在成长痕迹在父亲心中是最宝贵的,由此
歌颂深重的父爱。
31.本题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通过父亲收藏儿女成长过程中获奖证书、学习用品、信件,说明这是
一位个细心、温和、关爱孩子的好父亲。
3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写茨威格的收藏逸事,一是为了引出父亲的收藏;二是让
父亲的收藏和茨威格的收藏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收藏的与众不同,从而表现深沉的父爱。所以第一段既
引出了下文,也形成了对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