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导入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 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 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 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 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 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 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 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
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
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
西汉在汉武帝之后,国势开始逐步下降,在汉昭
帝和汉宣帝之后,西汉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 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最终王莽趁
机夺取了西汉政权。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
朝取代了汉朝。
一、光武中兴
新授
新授
一、光武中兴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人 物:外戚王莽建立“ 新 ” 朝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新授
王莽食古不化,以恢复周礼制度为执政改革的
目标。他除了按周礼频繁改动官职、地名等之外,
还将奴婢改称“私属”,以“王田”之名将土地国
有化,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也收归国有, 上述事物私人不得买卖,并计划由国家主导分配人
均占有100亩田地。这些政策脱离实际,而且在推
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遭到了上下一致的抵触。
王莽时期的银质官印 “五威司命领军”
1
新授
公元23年,号称42万的
王莽军队主力,在昆阳
一战中被刘秀等人率领
的1万余人的农民起义
军打败。
昆阳之战示意图
新授
新授
王莽执政的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
新授
2.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都 城 : 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
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 狂澜,战胜王寻等百万之众, 一 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 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 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 光武,庙号世祖。
新授
汉光武帝刘秀(前6 — 57),汉
光武帝刘秀
新授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 到极点的烂摊子。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 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祸孥未解,
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 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 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
书· 桓冯列传》
三十税一 废除苛法 释放奴婢 精兵简政 整顿吏治
经转
经济
制度
政治
3.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新授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 .时宗诸母 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 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 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
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柔道”治天下
新授
HHHHHHHHH
新授
东汉全盛图
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
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 密结合,透露出东汉阶
段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
新授
的情形。
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
术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 直观感受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
气息和地方风貌
东汉彩绘击鼓说唱俑
新授
想一想:光武中兴有怎样的影响
东汉时张纯说:“(光武)兴于匹庶,荡
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 无过于光武”。 — — 《龙川文集》卷5
《酌古论一》
新授
新授
想一想:光武中兴有怎样的影响
影响: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
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
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
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
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含义
新授
新授
思考: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
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吸取前朝的繁民劳众,激化矛盾的教训。
2.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3.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
4.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5.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
新授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原 因 :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东汉的衰败
表现: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
(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外戚梁冀立了3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
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干平民当做自己 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后才敢 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
“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
了他。
母后临朝
幼主
继位
君权旁落
外戚
专权
依靠宦官
新授
把持朝政
夺回君权
皇帝
长大
诛杀
外戚
宦宫
得完
皇市
早逝
新授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
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外
戚宦官交替专权)
1.爆发的原因:
政治腐败、租税严重、灾荒连年。
三、黄巾起义
新授
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
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
(灵帝时擅乱朝政的十个大宦
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 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 掠百姓,百姓之怨无所告诉,
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后汉书·张让传》
新授
新授
2.黄巾起义爆发:
时间: 184年
领 导 人 : 张角
创立组织:太 平 道
苍天已死
岁在甲子
黄巾起义口号
墓
舍立
黄巾起义
新授
有准备
黄巾军提出语言, 明确了斗争目
标——“黄天当 立”,其一是
见——“岁在甲 子”
有组织
张角利用“太 平道”宣传组 织群众
黄巾起义 的特点
新授
新授
黄巾军以巨鹿、颍川、
南阳等州郡为根据地,攻 城夺邑,焚烧官府,声势 浩大。与此同时,各地还
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
装,如益州汉中的五斗米 道起义。但黄巾军缺乏战 斗经验,各自分散作战,
最后被东汉王朝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
新授 黄巾起义的结果
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
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一致对付农民
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
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
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
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 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使其一蹶不振。
新授
思考:黄巾起义的影响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东兴盛的主
要原因是刘秀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
统治政策,以“柔术”治天下,注
重文治;衰败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
土地兼并严重;官僚世族把持政权
私人武装不断出现。
总结
练习
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
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A )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
练习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
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
原因应该是( D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公元25年,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 和民族矛盾。
( 3)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 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书 东汉的建立外戚宦官交替分权
板
东汉的兴亡
结果: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1 .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建立:
措施: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2 .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