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突破 专题 13 分析标题的作用
一、提问方式
1.本文的标题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用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在哪里?)请说明理由。
3.给文章拟(换)标题,并说明理由。
二、知识梳理
标题是表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可以使读者了解
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一个好的标题还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标题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文章的题目是为文章中心服务,因此文章题目一般和文章的内容主旨有关联,因此标题在
内容方面的作用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体现人物××特点(事物××特点)。
③点明文章写作对象。
④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结构上:标题的结构作用,也就是表达效果往往会起到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效果。
①标题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②标题和文章的开头/结尾相呼应。
3.情感上:标题是为了文章主旨服务,会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还会透露作者的情感倾向。
①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②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③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4.手法上:标题的手法是指从语言特点和其效果上来分析,运用修辞,或用疑问句式、或化用诗句或
成语,语言是否精巧,新颖,语义是否语带双关、引人思考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就有不同的妙用。
(1)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问句,引人深思,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引用古诗词(歌词),富有文学色彩(音韵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标题富有诗意,营造美好氛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化用成语/用词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6)语带双关,意蕴丰富。
(7)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知识拓展:拟写标题
一般说来,给一篇文章加题目,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
这是最常用的概括方法。记事的文章提炼出中心事件做题目。
写人写景的文章以主要人物、景物或他们的特点来命题。
2.根据文章中心提炼出题目。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有他的目的,根据中心去命题能使人一下子抓住文章的灵魂。
3.利用相关的物或景做题目。
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常常围绕某个物或景展开,这些物或景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4.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做题目。
它们或者像引子一样引出主要人物和事件,或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小驴的爸爸妈妈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
路只能柱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②奶奶会做好吃的饭菜。做饭切菜时,① 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②
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
饭,奶奶总是将盛得③ 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④ 。小
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⑤ 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
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
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③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
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
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④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
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⑤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
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
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
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⑥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
小驴没说话,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
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
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
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
鞋:“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
鞋。他流着泪说:“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⑦“用心。”
⑧“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⑨“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镜。”奶奶笑了笑说。
1.认真阅读文章,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将文中第二段①——⑤处选择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横线上。(只填序号)
A.满满的 B.偷偷地 C.刷刷地 D.明晃晃的 E.浅浅的
3.“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一句是
描写,在文中的的作用
是 。
4.奶奶的心上真的长了眼睛吗?你是如何理解的?从文中你能体会到哪些可贵的真情?
【答案】
1.心上的眼睛
2.D C A E B
3.环境 写出天气寒冷,为小驴为奶奶寻找治疗失眠草药的艰辛做了铺垫,体现了小驴对奶奶深深的
爱。
4.不是。“心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小驴的爱。体会到奶奶爱小驴,小驴爱奶奶,小驴和奶奶之间
深厚的祖孙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通读全文,可知第⑨段中奶奶的话“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题。
标题可根据文章主题拟定,故可用“长在心上的眼睛”为题。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满满的:全部充实,没有余地;
B.偷偷地:指暗暗地,形容行动避人、不易使人觉察和发现;
C.刷刷地: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轻柔、连续的摩擦声;
D.明晃晃:光亮闪烁的样子;
E.浅浅的:常表示浅显、浅薄、不深入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轻微、不深的程度。
结合语境理解,菜刀应该闪烁着光亮,因此选择“D.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发出轻柔、连续的
摩擦声,因此选择“C.刷刷地”;
结合下文句子“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知奶奶总会把满满的饭给小驴,自己的饭则是浅浅的;因此
选择“A.满满的”“E.浅浅的”;
结合句子“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可知,小驴暗暗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
因此选择“B.偷偷地”。
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句中写了“山上的雪、地上的草木”可知描写了山上的环境,为环境描写。“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
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展现了山上到处被雪覆盖,异常寒冷的环境;
联系第⑤自然段句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
塑料袋里”,第⑥自然段句子“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
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可知,此句
为小驴为奶奶寻找治疗失眠草药的艰辛做了铺垫,体现了小驴对奶奶深深的爱。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长在心上的眼睛”突出的是眼睛长出的位置,很明显这里的“眼睛”是虚指,指的是
爱心、真情,并不是奶奶的心上真的长了眼睛。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
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和下文小驴冒着风雪
上山为奶奶采药,奶奶晚上熬夜为小驴做鞋可知小驴心疼奶奶,奶奶爱小驴,文章体现了他们之间浓浓的
亲情。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雨后的一个上午,妈妈领我到公园去玩。在花池边,我发现了五只小蜗牛,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捡
起来,带回了家。
②我把蜗牛装在一个大口玻璃瓶里,贴着瓶内壁,放上菜叶和薄薄的黄瓜片,瓶口用窗纱封好,算是
给蜗牛安了新“家”。不一会儿,五只蜗牛(继续 陆续)从壳里钻了出来,并把(软弱 软软)的身体紧
贴在菜叶和黄瓜片上。临近黄昏时再看,呵!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累,那黄瓜片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
洞,真没想到蜗牛的牙齿还真够厉害的。我早就听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于是,想马上找到蜗
牛的嘴看个究竟。我把蜗牛的“家”搬到了我的书桌上。机会等来了,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
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的嘴。随着身体的(活动 蠕动),蜗牛的嘴不
时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从蜗牛张开的大嘴里,我想看一看牙齿,可能是牙齿太小了,( )我
怎么努力( )看不到,真急死人了。
③不知道是不是让我给宠的,小蜗牛吃东西很(挑剔随意),快要变质的黄瓜片,( )饿了( )不
吃。所以,每天我都要为它们打扫宿舍,并随时换上新鲜的食物,蜗牛每天都出来吃食、活动,尤其喜欢
雨后天气凉爽的时候。可是有一天,一只蜗牛怎么也不肯从壳里出来。我拿出来仔细看,从蜗牛壳背面靠
里边部位,发现有个白色小气泡状东西,在很有节奏地跳动。我在每一个蜗牛的同样部位进行观察,发现
都有这样的东西在跳动,我想我是发现蜗牛的心脏了。我把这个消息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观察后也持
肯定态度,还夸我观察认真呢。于是,我和妈妈开始为每一只蜗牛测起了心跳。身体藏在壳里休息的蜗牛
心跳每分钟 50—70次左右,而活动着的蜗牛心跳在每分钟 80—100次左右,这真是我的又一大收获。
④蜗牛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
⑤爸爸说,这几只蜗牛是野生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养久了会对它们有不好的影响。临近开学
时,我带着这几只小蜗牛重新来到了公园,把它们放入原来的花池,然后与每一只道了别,才恋恋不舍地
离开了。
5.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
6.用“√”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A.因为……所以……
B.即使……也……
C.无论……都……
8.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内容,写一写“我”观察蜗牛牙齿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9.用“ ”画出一处体现作者对蜗牛进行连续观察的语句。
10.作者通过对蜗牛进行认真、连续地观察,有很多收获,结合短文有条理地写出他的收获。
11.请针对这篇短文的写法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个问题。
【答案】
5.有趣的蜗牛
6.陆续 软软 活动 挑剔
7.无论……都…… 即使……也……
8.菜叶被蜗牛咬坏。 我把蜗牛放到书桌上,蜗牛肚皮朝上,我找到了蜗牛的嘴巴。 蜗牛牙齿太
小,没有看到。
9.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的嘴。随
着身体的(活动蠕动),蜗牛的嘴不时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
10.(1)发现蜗牛的牙齿很厉害,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太小,肉眼不容易看到。
(2)蜗牛只喜欢吃新鲜的食物。
(3)发现它的心脏是白色小气泡状的,活动与休息时心跳是不一样的。
(4)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
11.为什么野生的蜗牛不能在家里养太久?
【解析】
5.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本文主要讲的是“我”饲养喝观察蜗牛,并获得许多有趣的发现的故事,故题目可
以为“蜗牛”或者“有趣的蜗牛”。
6.本题考查词义辨析,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选择。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继续:连
续;承继,嗣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根据语境,应该选“陆续”;软弱:指身体衰弱无力气;
不坚强。此处形容蜗牛应该用“软软”;蠕动: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活动:指物体的运动。此处根据
语境应该选“活动”;挑剔:过分严格在细节上挑选;随意:随心所欲的。根据语境应该选“挑剔”。
7.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我怎么努力”与“看不到”之
间是条件关系,所以用:无论……都……。第二组,根据“饿了”“也不吃”,可判断应该选“即使……
也……”。
8.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答案区间为第 2自然段。“临近黄昏时再看,呵!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
累,那黄瓜片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洞,真没想到蜗牛的牙齿还真够厉害的。我早就听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
最多的动物。于是,想马上找到蜗牛的嘴看个究竟”是起因;“我把蜗牛的‘家’搬到了我的书桌上。机
会等来了,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
的嘴。随着身体的活动,蜗牛的嘴不时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是过程;“可能是牙齿太小了,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看不到,真急死人了”是结果,据此概括即可。
9.本题考查文意理解,难度不大,作者对蜗牛进行连续观察的语句有: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
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的嘴。随着身体的(活动蠕动),蜗牛的嘴不时
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
10.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要求写出作者观察蜗牛的收获。根据第 2自然段发现蜗牛的牙齿很厉
害,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太小,肉眼不容易看到。第 3自然段发现蜗牛只喜欢吃新鲜的食物;发
现它的心脏是白色小气泡状的,活动与休息时心跳是不一样的。第 4自然段发现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
股,最后出头。
11.本题考查给文章提问题的能力,可以针对文章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
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____
①从前,两个王子带着他们的弟弟——一个最不起眼的小王子,去长见识。
②他们遇到了一座蚁穴。两个哥哥想把它挖开,看看那些可怜的蚂蚁在惊慌之下是如何乱窜、如何搬
运它们的蚁卵的。但小王子却说:“让这些可怜的小生灵自由地生存吧,我不能容忍你们扰乱它们安宁的
生活!”在他的极力反对下,两个哥哥只得打消念头,从蚁穴旁边走了过去。
③之后,不论两个哥哥是想抓鸭子来吃,还是要放火赶走蜜蜂,小王子都阻止了他们。
④后来,王子们来到一座被魔法控制的只有一张大理石桌的城堡,桌旁的三块石碑上刻着的正是解救
城堡的方法。第一条写道:森林的苔藓中散落着公主的一千颗珍珠,如果在太阳下山前没把它们全部找
到,寻找的人就将变成大理石。
⑤接下来的两天,去找珍珠的两个哥哥在夜幕降临时,都被变成了大理石。轮到小王子时,他早早就
出发了,可要找全所有珍珠实在太难了,但他始终不肯放弃。这时,曾被他救过的蚁群来帮忙了,蚂蚁们
很快就把珍珠都找到了。
⑥第二天,小王子按照碑文所写,来到湖边打捞公主卧室的钥匙。那两只被小王子救过的鸭子看见他
后,马上游过来向他问好。鸭子们知道小王子此行的目的后立即潜入水中,很快就从湖底将钥匙叼了上
来。
⑦第三件事最难,就是要从已经变成大理石的三个公主中找出最年少的小公主,而唯一的线索就是小
公主曾吃过蜂蜜。那个被小王子救过的蜂王赶来在公主们面前嗅了嗅,最后落在了一位公主的嘴上。
⑧小王子认出了小公主,魔法立即被解除了,所有变成大理石的人都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貌。小王子
也因此成了这个王国最尊贵的勇士。
(选文有删改)
12.(情节概括)小王子到达城堡前做了三件事,为他解救公主帮了大忙,请你概括并完成填空。
13.(人物形象)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描写,从中你能体会出小王子是一个 的人。
(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14.(标题选择)你认为下面哪个题目更适合这则故事?请写在标题横线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A.小王子 B.善良的回报
15.小王子救了蚂蚁、鸭子和蜜蜂,于是小王子在解救公主时得到了它们的帮助,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
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答案】
12.(1)挖开 (2)找到了所有珍珠 (3)抓鸭子来吃 (4)叼上来了钥匙 (5)放火赶走蜜蜂
(6)认出了小公主
13. 语言 善良
14.我认为 A项“小王子”更适合作为故事的题目。因为这则故事是围绕小王子来写的,主要表现了小王
子的美好品质,以“小王子”为题目能突出故事的主人公,因此 A项题目更适合这则故事。
15.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善待动物,多帮助他人,这样在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我们。以后遇到伤害小
动物的人时要及时阻止,并且还应该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人,我相信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尽力帮助
我。
【解析】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阻止哥哥们 蚁穴”可定位在第②自然段“两个哥哥想把它挖开,看看那些可怜的蚂蚁在惊
慌之下是如何乱窜、如何搬运它们的蚁卵的。”可知是阻止哥哥们挖开蚁穴。“蚁群帮助小王子 ”可定位
于第⑤自然段“这时,曾被他救过的蚁群来帮忙了,蚂蚁们很快就把珍珠都找到了。”可知蚁群帮助小王子
找到了所有珍珠。
“阻止哥哥们 ”结合后面的图片是有关小鸭子的,可定位于第③自然段“不论两个哥
哥是想抓鸭子来吃,还是要放火赶走蜜蜂,小王子都阻止了他们。”可知阻止哥哥们抓鸭子来吃,“鸭子们
帮小王子从湖底 ”可定位于第⑥自然段“鸭子们知道小王子此行的目的后立即潜入水中,很快就从湖底
将钥匙叼了上来。”可知鸭子们帮小王子从湖底叼上来了钥匙。
“阻止哥哥们 ”结合后面的图片是有关蜜蜂的,可定位第第③自然段“不论两个哥哥
是想抓鸭子来吃,还是要放火赶走蜜蜂,小王子都阻止了他们。”可知阻止哥哥们放火赶走蜜蜂,“蜂王帮
小王子 ”定位于第⑦自然段“那个被小王子救过的蜂王赶来在公主们面前嗅了嗅,最后
落在了一位公主的嘴上。”和第⑧自然段“小王子认出了小公主,魔法立即被解除了,所有变成大理石的人
都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貌。”可知蜂王帮小王子认出了小公主。
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题干定位于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由句中的双引号可知,这是人物的对话,即运用了语言描写。由
画线句中的小王子“不能容忍”哥哥们打扰蚂蚁“安宁的生活”这一态度,可知小王子是一个善良的人。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标题拟写。
我认为 A项“小王子”更适合作为故事的题目。因为这则故事是有关小王子身边发生的事来写的,主要表
现了小王子的美好、善良的品质,若以“小王子”为题目能突出故事的主人公,因此 A项题目更适合这则
故事。
我认为 B项“善良的回报”更适合作为故事的题目。因为这则故事讲述了小王子遇到困难时,曾经获得过
小王子帮助的动物都来帮助小王子,这是他们对善良的小王子的回报。“善良的回报”既概括了故事的主要
情节,同时还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 B项更合适这则故事。
1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或道理。
本文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王子,曾经救过蚂蚁、鸭子和蜜蜂,于是小王子在解救公主时得到了它们的帮助
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善待动物,善待身边的人,多去帮助他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在
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主动来帮助我们。以后遇到伤害小动物的人时要及时阻止,告诉他们要善待动物,并
且还应该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人,时常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相信在我遇到
困难时他们也会尽力帮助我。
四、读短文,做题。
穿透灵魂的微笑
①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
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冲毁的劫难。
②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
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营救的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
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
多的幸存者之一。
③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
致谢,两手做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
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来。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
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⑤死神夺去人的生命,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穿透灵魂的微笑,常
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烟般飘散。
16.短文中“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什么?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17.“V”字形代表
18.标题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女孩的微笑蕴含着坚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深深地印刻在人们心中,所以这微笑是穿透灵魂的。
B.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但不能夺去人的精神。
C.小女孩在生死关头依然微笑,所以她的微笑穿透了灵魂。
19.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答案】
16.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
17.信念和精神
18.A
19.一个小朋友能用微笑去面对死亡,其实是很勇敢的事,我觉得那个微笑包含着她对拯救她的人的感
谢,更是相信会有人来拯救她。虽然失败了,但是她知道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很努力了,她唯一能做的就
是用微笑去给所有人打气。
【解析】
1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句子。。
根据认真阅读短文第④自然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
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可知,
“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
17.本题考查短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根据阅读第⑤自然段“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可知,“V”字形代表信
念和精神。
18.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根据认真阅读第⑤自然段“死神夺去人的生命,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
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烟般飘散。”可知,小女孩
的微笑蕴含着坚强不屈、积极乐观的信念和精神,清楚地存在人们心中,所以这微笑是穿透灵魂的。
故选 A。
19.本题考查短文主旨的理解。
根据认真阅读短文内容可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泥石流也随之狂泻而下,一
切东西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其中一位十四岁的小女孩被泥石流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吵醒了,她坚信营
救人员一定会把她救上来的,她始终保持着微笑,用双臂作出胜利的“V”字形。在被泥石流夺去生命的同
时,小女孩始终保持着微笑,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微笑去面对失败与
挫折,不能让困难将你打倒,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如此。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
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
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
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
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
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
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
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
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
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
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
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
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
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20.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
21.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
“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 40个字)
“我”:
母亲:
2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
23.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
【答案】
20.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21.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 毕竟是小孩
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22.“只有懂得适当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
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23.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分析】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具体段落内容分析作答。
通过阅读第②段内容“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
在冲我微笑”,其中的“馋嘴”“香甜”“微笑”表明“我”对樱桃的喜爱。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
“护花”作铺垫。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1.本题考查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作答。
结合上文内容“我”阻止母亲抽打樱桃花,到第⑤段看到自己保护的树结满果实与看到母亲抽打过的树结
的果实少,此时“我”的心情应该是得意,心里想的是母亲一定是后悔抽打樱桃树;
上文母亲在“我”的劝阻下停止了抽打樱桃花,到第⑤段看到孩子得意的样子,心里想的肯定是孩子不知
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结果时孩子自然就会明白了。根据这些推测叙述即可。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主旨一般分为:情感、道理、批判和品质。解答时在理解文章
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即可。
结合前文中母亲的行为和第⑨段中“我”的感悟“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进行分析即
可,答案不固定。
2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理解能力。结合文中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即可。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文章主要讲述“我”由于保护樱桃花树而得到关于取舍的道理。据此,抓住标题中的
“心中”和“樱桃花树”,由文章结尾一段可知“心中的樱桃花”是比喻贪念,“抽打樱桃花”就是去除心
中的贪念。故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是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
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走过 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
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
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 叙述)那句
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
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 突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克雷斯的胸中顿
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24.如果你不认识“一沓美钞”的“沓”,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 )画。“沓”字在字典中有两个读音,解释分别如下:①tà 多,重复;②dá 量词,用于重叠起
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文中“沓”应读作( )。
25.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6.短文第四自然段写道“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克雷斯是如何帮助别人
的,帮助的时候又说了怎样的话?请你展开想象,写其中的一个场景,不少于 80字。
27.有人给这篇短文想了四个题目:《给我一个承诺》《一沓美钞》《爱的链条》《克雷斯》。你会选择哪一
个,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24.部首 水 4#四 dá
25.走过 叙述 突然
26.一位老奶奶在风雪中回不了家,迷路了。克雷斯搀扶着老奶奶,陪着她在寒风中找到了来寻找她的亲
人,当老奶奶的亲人们感谢他时,克雷斯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
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27.《给我一个承诺》;这句话与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相呼应,正是这个承诺,让人们将爱心接力。
【解析】
24.这道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之部首、笔画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查部首查字法,注意再查几画应该是除掉
部首之后剩下部分的笔画。加点字的意思选择要根据所给词语意思来确定,注意读音的正确书写。
2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词语释义以及用法的掌握能力,需要学生根据语境对相近的词语进行选
择。
第一个空的语境为骑马的男子恰巧经过,故应该选择“路过”来表示这种碰巧的情景,所以要划掉“走
过”。
第二个空的语境为克雷斯将骑马男子的话讲给别人听,因为不是自己的话,所以应该选择“转述”,划掉
“叙述”。
第三孔的语境为他对于少年讲的话非常惊讶,所以应该选择“竟然”,划掉“突然”。
26.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要求学生想象一个场景,描写出克雷斯帮助别人的方法和帮助时
说的话语,在描写过程中注意运用人物描写,尤其是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
可。
2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标题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然后就是能够表现文章的
主题。文章多次出现和承诺有关的句子,主要内容也是写承诺给人带来的转变,故选择《给我一个承诺》
作为题目中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