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7 19: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麦哲伦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学习目标
1.利用表格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基本情况,绘制《新航路 的开辟示意图》,构建时空观念。
2.通过材料研读、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 景和影响。
3.感受和学习欧洲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新航路开辟特指15世纪末至16世纪20年代西欧航海家哥伦布、 达·伽马、麦哲伦等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 些新开辟出来的航路通常被称为新航路。
概念解释 什么是新航路
又称地理大发现
寻海 因
二、探 海 旅 三、得海果
探寻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寻 海 因
材料一:15世纪末期的欧洲,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欧洲 市场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 场。 王斯德《世界通史》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
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 根本原因
原 因
西欧出现的集中经营的手工工场
西欧出现的规模集中的租地农场
材料二: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
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 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 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材料三: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
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2. 社会根源(物质动力):《马可·波罗行纪》的传播,欧洲
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寻金热”)。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 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 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引发欧洲出现商业危机。
3.商 业 危 机 ( 直 接 原 因 ) :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通商 要道,欧洲人迫切需要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材料五: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地区的宗教相比,更多的渗透着普救主义。
它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六: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 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4. 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面对桂大海 需要具 哪些条件满足你远航看世界的 想 呢
条件
(1)“地圆说”的逐渐流行;(2)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改进与突破;
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大航海时代的帆船(复原图)
1.客观条件
指南针传入欧洲
2.主观条件
(1)欧洲王室的积极支持; (2)航海家们的探索与努力;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达伽马
麦哲伦
迪亚士
哥伦布
探寻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二、探海旅
阅读教材结合图片,航海小组讨讼,推举出一名船 长来展示自己航队酚航推成果。
展示过程中要色含(时间、支持图家。、到达 地、航海故事)
二、探 海 旅 过 程
亚 洲
印度
印P 度 洋
第一个开辟新航路
迪 亚 士
本 南美洲
欧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平 洋
大洋洲
非 洲
太 平 荡
北美洲 欧 洲 (亚一洲
第一个找到东方的航路
达 : 伽马
印度
印度洋
非 洲
参 平 洋
好望角
大洋洲
太 平 当
南美洲
亚 洲
即度
印度洋
哥伦布
第一个发现新大陆
欧洲


太南美州
大洋洲
太平学
平 洋
北美州
亚 洲
印度
印P度 洋
麦哲伦船队路线
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
太 南美洲
麦哲伦海峡
太 平
欧洲
大洋洲
北美洲
新航路开
欧沥
东 太 平 洋
卡里库特 菲律宾群岛
葡萄牙
度 洋
迪亚士、达·伽马
迪亚士船队航行路线 一 — 达 ·伽马船队 哥伦布船队航行路线 — → 麦 哲 伦 船 队 航
个中心
里斯本
四汝
两个方向
两个国家
哥 伦 布 麦哲伦
西
西班牙
四个人物
好望角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
· 伽 马
麦哲伦海峡

材料一:哥伦布船队,出发时87人,生还者40人……达·伽马船队,出发 时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1080个日夜,17000公里航程,出发 时260人,生还者18人,连麦哲伦本人也丧生了。
材料二: 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 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
——达·伽马航海日志
材 料 三 :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 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 的阵阵剧痛。 ——麦哲伦航海日志
探险精神、开拓创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研读史料)感受欧洲航海家们的精神
他没有达到亚洲的印度,而是发现“新大陆”—美洲大陆
哥伦布始终认为他达到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
历史的误会
哥伦布达到美洲大陆
即印度人。
探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得海果
材料一: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
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美]苏里文,[美]谢尔曼,[美]哈里森《西方文明史》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
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
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 成,从而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周明博编著《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
2.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
系,往来日益密切。
材料三: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
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 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
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 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四:在西印度群岛,最先来的西班牙人所到之处,大肆杀戮
或奴役当地的土著。而奴役只不过是慢性屠杀罢了。 ……
在公认造成这种灾难性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
可避免的传入。印第安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 —[美]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4.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给殖民
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肉桂 黑胡椒 丁香 茶叶
5.新航路的开辟也带来了物种的交换。
材料五:
马铃薯
可可豆
玉米
烟草
从传播轨迹来看,在登陆欧洲之后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里,马铃薯 都还只限于园圃栽植,从药剂师的菜园到农民的田地里大约用了150年 的时间。17世纪晚期,马铃薯传入菲律宾、日本、西印度群岛等亚洲国 家和部分非洲沿海地区,到18世纪末,马铃薯传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等大洋洲地区,至此基本完成了它的世界传播之旅。
16 世
纪开始,马 铃薯开始了 它享誉全球 的世界之旅。
马铃薯世界传 播 地 图
根据历史学家的记载,确切的时间大约 是1680 年。当时是冬天,因为穷人们钓不
到鱼,吃不到肉,就把马铃薯削成了鱼的形
状以求画饼充饥。被油炸过后的马铃薯,金
黄酥脆,外焦里嫩, 一下就成为了当地的美
食,并在比利时推广开来。随着烹饪的进步, 油炸的鱼形马薯逐渐变成了方便拿取、食用, 外观简洁美观的细长身形,后来发展为现今
的炸薯条的模样。(《马铃薯传奇》第89页) 而把薯条的食用方法推广到全世界的,还是
得归功于美国哈兰·山德士上校创办的肯德基 公司。1955 年,肯德基公司成立,炸鸡和 薯条成为了标配,也成为了全球流行的餐饮
方式。
17世纪开始,薯 条的普及
薯片的发明纯属意外,故事发生在19世纪美 国纽约州的“半月饭店”:
这家饭店里有位主厨名叫克罗姆,他制作的 “帆布背潜鸭”是这家店的招牌菜。1853 年的一 天,当主厨再次制作这道菜肴时,却遭到了一位顾 客的指责。客人嫌弃主厨马铃薯切得太厚,便要求 退回厨房。主厨在收到退回来的菜后,不知是出于 展示厨艺的心理还是向客人示威的心理,主厨把马 铃薯切成了像纸一样薄的薄片。不知主厨切马铃薯
·19世纪薯片的普及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不是嫌马铃薯切厚了吗, 那就切成最薄的给你看看好了。主厨将薄马铃薯片 放下锅油炸,出锅后将一些调味料洒在上面,便端 出去给客人了。万万没想到,这位客人竟然一口气 把这些薄马铃薯片全部吃完了,并且对其赞不绝口。 薯片就这样诞生了。(《马铃薯传奇》第90—91
页 )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市场
《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重要贸易商道
条件: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地圆说流行;
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探寻新航路
探寻新航 路的热潮
过程
原因
课后练习
马铃薯的世界之旅与很多重 大历史事件有关,请同学们查找相关 资料,下节课与全班同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