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王欣蕊
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23课。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属于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乃至整个政治史模块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重点:“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回归。
难点:“一国两制”内涵的理解,正确认识台湾问题,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较薄 弱。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 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时事新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祖国统一进程的学习,培养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 问卷星:作为课前学情调查应用。通过问卷星的调查、汇总、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可以帮助我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
2、? 微视频《祥云惊现》:作为本课的导入视频应用。新奇的画面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强化导入中的情绪渲染功能;并且本节课由“云”切入,以“云”贯穿,最终用“云”收尾,将整堂课紧密的联结在一起。
3、? 微 视频《香港回归》:要求学生观看视频记录其中出现的重大历史节点,梳理我国运用一国两制成功对香港收回主权的过程。史实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单纯记 忆文字枯燥无味且无法引发学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利用格式工厂剪辑合并视频并转换格式,播放视频,会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历史沧桑感与民族自 豪感。
4、学生讨论情况观察记录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时所应用的评价量规。能够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参与状况作出合理评价,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与启发,让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学情调查
网络发送问卷星http://www.wenjuan.com/s/v6RZ7z
学生在pad上完成提交
pad 、网络
问卷星—当代高中生对于一国两制熟悉程度的调查_c.docx
导入
播放视频《祥云惊现》
观看视频,体会祖国还未统一的尴尬与心痛,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的重要性
祥云惊现.wmv、PPT
讲授
教师PPT展示本课知识线索、播放《香港回归》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自主结合PPT、教材、视频思考问题,理清线索,
PPT、香港回归.wmv
探究
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区分2、港澳回归祖国的原因 3、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4、一国两制的内涵理解 5、一国两制的影响6、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7、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部分环节课件截取.pptx
展示
教师引导,鼓励展示
学生总结、归纳、互评
PPT、多媒体白板展台
总结升华
教师播放PPT,主题内容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配以相应的音频文件《故乡的云》,渲染气氛,设置情境,要求学生扮演一位大陆赴台留学生,在台大做相关主题演讲。给予学生自主思考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展示
学生上台演讲;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祖国统一.ppt、故乡的云.mp3相机
作业,学生历史思维训练
教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制作并推送TWT(创新新思维训练)
学生完成TWT的训练并完成
TWT公众网络平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问卷星用作课前学情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2、 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在课堂导入、课堂讲授、课堂探究与总结升华等环节的灵活运用,为学生创设了栩栩如生的历史情境,能够很好的渲染课堂气氛,对学生的 思想情感进行熏陶,使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此外,这些丰富的音画资料作为辅助教学的历史史料,使本节课的历史味儿变得更加浓 厚,历史学科色彩突出。
3、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4、应用学生讨论情况观察记录表对小组成员的参与状况作出合理评价,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与启发,让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课件23张PPT。台湾半屏山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学习目标:
1、一国两制的构想、实践与影响。
2、感悟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祥云惊现一、探统一之源:港澳台问题自主预习成果展示香港澳门台湾澳门:被葡萄牙殖民统治香港:1、中英《南京条约》——香港岛
2、中英《北京条约》——九龙
3、1898英国租借——新界台湾: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云兴霞蔚要求:找出视频中的关键时间点,梳理香港回归的过程。最后一个总督黯然离去。
第一任香港特首扬眉而来!二、忆统一之路:港澳回归
思考探究一以香港为例,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成功收回港澳主权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根本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连连看——一国两制形成过程萌 芽酝 酿正式提出宪法保证成为国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设想“九条方针”邓小平全面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祖国统一大业指导方针拨云见日三、析统一之策:一国两制自主预习成果展示①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②一国两制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③两制分别指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④两制的主体是什么?⑤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是否完全自治?知识竞答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思考探究二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台湾岛内的行动
材料三:80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了很多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建议。其中提到当时很多复杂的问题,解决方式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武力方式,一种是合作方式。武力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家选择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国两制这个方式是中国和英国通过谈判,还有香港,三方达成一致、妥善解决,这个方式非常重要,对于当今世界包括今后的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
结合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思考“一国两制”在中国乃至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影响。中国:洗刷百年耻辱,翻开港澳历史新的一页;
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云牵梦绕自主预习成果展示四、展统一之望:两岸关系新发展①70年代——停火:
②80年代——交流:
③90年代以来
【九二共识】:
【八项主张】:
【法律保障】:
④现状——二、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一、岛内台独势力的猖獗中国态度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利因素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我国对东海全部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对坐落在东海大陆架上的台湾、台湾岛、钓鱼岛等岛屿享有主权。 法律保护海峡两岸的共同之处针对台独的宣传,你如何论证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海峡两岸的交流状况一个甲子后的握手台湾民众反对台湾独立台湾人民的心声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大陆客轮首航台湾,两岸姐弟50年后终团聚 探亲潮中,一位女台胞在大陆找到白发苍苍的母亲 共同的利益:台湾渔船插五星红旗保卫钓鱼岛!针对台独的宣传,你如何论证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幻彩咏香江澳门—梦幻城市回归后的港澳如今的中国神话有三种:
一是神话本身;
二是国民党反 攻大陆;
三是台湾独立.
------李敖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