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学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可以大量摄入
B.鸡蛋蒸煮时其蛋白质中的肽键被破坏,有利于人体进行消化、吸收
C.糖醋蒜的腌制过程是细胞主动吸收醋和蔗糖的结果
D.人体内若Na 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
2.翟中和院士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都分布有催化 ATP 合成的酶
B.细胞膜上的受体不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3.R基因是水稻的一种“自私基因”,它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从而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有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F 中rr占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 的结果说明R、r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R基因会使同株水稻1/3的含r基因的花粉死亡
C. F 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D. F 产生的雄配子的比例为 R: r=5:1
4.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用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得出结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组合 杂交 F F 自交得 F
一 突变株1×野生型 有氰酸 无氰酸:有氰酸=1: 3
二 突变株2×野生型 无氰酸 无氰酸(a): 有氰酸=3:1
三 突变株 1×突变株 2 无氰酸 无氰酸: 有氰酸(b)=13:3
A.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
B.组合一 F 有氰酸的群体中纯合体占1/3
C.组合三 F 无氰酸的群体中基因型有 7 种
D.若表中的a和b杂交,则后代的无氰酸:有氰酸═3:1
5.如图为基因型 AaX Y 的个体中某个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的形成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的形成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
C.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
D.B基因与性别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6.基因定位是指基因所属的染色体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测定。基因定位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是遗传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工作,通常可借助果蝇(2n=8)杂交实验进行基因定位。现有Ⅲ号染色体的三体野生型1和某隐性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过程如右下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其它变异),已知三体在减数分裂时,细胞内任意两 P 隐性突变体1×三体(Ⅲ)野生型1条同源染色体可正常联会并分离,另一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配,且各种配子及个体的存活率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并设计实验证明了该假说
C.图中三体(Ⅲ)野生型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性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
D.若F 果蝇野生型:隐性突变型=5:1时,能够确定该隐性突变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7.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时,所提供的卡片名称和数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卡片名称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种类
A G T C
卡片数量 18 16 5 5 3 3
A.构成的双链 DNA 片段最多有18个氢键
B.DNA 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
C.可构建出 4 种不同的DNA分子
D.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6个脱氧核苷酸对
8.DNA复制时,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些小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长链),称为后随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B.前导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等于后随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
C.根据新合成子链的延伸方向,可判断图中b和c处是模板链的3'端
D.前导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与之相反
9.四环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的抗菌机制如表所示,如图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根据图表信息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抗菌药物 抗菌机制
四环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 DNA的复制
利福平 抑制细菌 RNA 聚合酶的活性
A.四环素通过抑制③过程,利福平通过抑制②过程起到抗菌效果
B.酵母菌的遗传信息传递包括①②③过程,其中②③涉及碱基A 与U 的配对
C.细菌体内②和③过程可在同一区域同时发生
D.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能发生图中遗传信息传递的②③⑤过程
10.表观遗传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图中表示三种表观遗传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可能会使RNA 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的过程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基因表达
B.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C. RNA干扰过程中,由双链RNA 形成siRNA,核酸内切酶破坏的键是磷酸二酯键
D.图中3种途径以不同方式影响转录过程,从而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
11.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和“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个别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所示现象出现在减数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数之比为1:2
12.卵子死亡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卵子受精一段时间后,会退化凋亡。下图表示该病与另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Ⅲ,只含一个甲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病是卵子死亡症
B.两病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均不同
C.Ⅲ 和Ⅲ 的致病基因均来自Ⅰ
D.携带乙病杂合基因的正常男性与Ⅲ 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3/8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3.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光合细菌。在光照条件下,嗜盐菌细胞膜上的①(视紫红质)介导H 的跨膜运输,在膜两侧形成H 浓度梯度,在 H 浓度梯度的驱动下②可以合成ATP,合成的 ATP 可用于将CO 同化为糖,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 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①(视紫红质)具有吸收和转化光能的作用
C.②可以协助H 跨膜运输,并且具有催化作用
D.在黑暗条件下,嗜盐菌细胞内不能合成ATP
14.奥利亚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尼罗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 WX、XX、ZW的个体表现为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ZZ、ZY、ZX、WY、XY 的个体表现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WW、YY的个体死亡。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杂交一: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 ,F 只有一种性别
杂交二: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 ,F 中雌性:雄性=1:3
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两种罗非鱼混合养殖,子代性染色体组成最多有8种
B.杂交一 F 中有两种类型的性染色体,均表现为雌性
C.杂交二 F 雄性个体中含 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
D.杂交二中 F 自由交配所得 F 中雌性个体占5/12
15.现有新发现的一种感染A细菌的病毒B,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 RNA。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子代病毒B的放射性和丙、丁两组子代病毒B的产生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同位素标记法中,若换用 H标记上述两种核苷酸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B.酶解法中,向丙、丁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应用了加法原理
C.若甲组产生的子代病毒B无放射性而乙组有,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D.若丙组能产生子代病毒B而丁组不能产生,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6.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针对物种进化提出了红皇后假说:某物种如果想要在生存竞争中存活,则必须比与之存在竞争的物种进化得更快,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驱动进化的动力。所以,物种之间的进化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下列对红皇后假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无机环境不发生改变,生物也不会进化
B.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相同时,繁殖慢的种群在竞争中占优势
C.该假说强调了进化中的生物因素,但忽略了无机环境的影响
D.一种生物的进化不一定会促使周围其它各种生物发生进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英国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广泛存在的蓝细菌为微处理器持续供电了一年,过程中只使用环境光和水。该系统具有以可靠和可再生方式为小型设备供电的潜力。该研究近日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该系统的大小与AA电池相当,包含一种称为集胞蓝细菌的无毒蓝细菌,可通过光合作用自然地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其产生的微小电流与电极相互作用为微处理器供电。这一成果有望为生产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开辟新途径。图a为系统模式图,图b为蓝细菌电子产生与传递过程图,光系统Ⅰ(PSⅠ)和光系统Ⅱ(PSⅡ)是蓝细菌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 自然状态下,PSⅡ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在反应中心将水分解为H 、O 和电子,释放的电子经光合电子传递链依次传递至PSⅠ,PSⅠ亦能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释放电子,PSⅠ接收的电子和自身释放的电子沿2个途径进行分配和利用:①合成NADPH用于暗反应;②重新传递给 PQ,形成环式电子传递。请回答下列问题:
(1)PSⅠ和PSⅡ产生的电子传递给 用于合成NADPH。伴随着高能电子的传递,PQ还能将基质中H 转运至类囊体腔内,实现了H 在类囊体腔的积累,类囊体腔中的H 通过类囊体膜上的ATP合成酶进入基质并驱动ATP合成酶合成ATP,H 进入基质的方式为 。若电子传递发生障碍,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C 含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 与 NADPH的数量比是2.57 : 2,而暗反应阶段消耗的 ATP 与NADPH的数量比是3:2。据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自然状态下,电子在传递至PSⅠ后会启动环式电子传递的意义是 —————————————— 。
(3)自然状态下,强光会造成类囊体电子积累导致活性氧(ROS,一种自由基)大量增加,ROS攻击生物大分子从而损伤类囊体。上述系统中的蓝细菌不易出现类囊体损伤,其原因是 。
18.(12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c柱表示核DNA的是 ,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 Ⅰ至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
(2)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 。
(3)图2中表示体细胞分裂的是 。
(4)下图中图A是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与其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
19.(12分)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能抑制其凋亡,以维持心肌细胞正常数量。细胞中另一些基因通过转录形成前体RNA,再经过加工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 miR-223(链状),HRCR(环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要的酶为 ,过程②最终合成的T 、T 、T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 (填“相同”或“不同”),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2)凋亡抑制因子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转运丝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GUG,则基因 ARC 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3)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 miR-223 过度表达,所产生的 miR—223 可与 ARC 的mRNA 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 ARC 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与基因ARC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中特有的碱基对是 。
(4)据图分析,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原因是 。
20.(12分)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某科研小组利用具有抗虫基因的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培育抗病新品种的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 A、B、C、D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A组中的7条染色体是 (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杂交后代甲在减数分裂时会形成 个四分体。
(2)杂交后代乙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介于 之间。抗虫普通小麦的花粉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若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将该花粉培养成完整植株,则该植株为 倍体。
(3)图中“①”处的处理方法是 ,其作用的原理是 —————————————————————————————————————————————————————— °
21.(12分)某种鹌鹑的羽色由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与a、I与i)控制。已知A基因控制野生色,a基因控制黑色,I与i之间为完全显性,A与a之间为不完全显性,即Aa个体为褐色;基因i会抑制色素的合成,基因Ⅰ无抑制作用,ii个体表现为白色。回答下列问题:
(1)将纯种野生色雄鹌鹑与一只白色雌鹌鹑交配获得F ,则 F 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
(2)鹌鹑(ZW型性别决定)中除了上述羽色外,科研人员又在纯合野生色鹌鹑群体中发现了一只黄色突变体雄鹌鹑(相关基因仅发生了一次突变),研究表明,黄色基因Y对基因A、a为显性,其等位基因y具有维持基因A、a的作用,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①现有纯合的野生色雌雄鹌鹑若干,利用上述黄色突变体雄鹌鹑,请设计实验探究 Y、y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 Z、W的同源区段),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 。
预期结果和结论:
a. ,则说明控制Y、y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则说明控制 Y、y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②若实验结果证明Y、y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基因型为YyAAⅡ的个体随机交配,F 的羽色为黄色:野生色=2:1,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2024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血液中脂质的运输,饮食中如果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在血
管壁上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因此不宜过多摄入胆固醇,A 错误;B、鸡蛋蒸煮时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
变得松散,有利于人体进行消化、吸收,但肽键并未被破坏,B错误;C、糖醋蒜的腌制过程中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
死亡,细胞膜失去功能,导致醋和蔗糖进入细胞,C错误;D、Na+ 与细胞的兴奋性有关,人体内若 Na+ 缺乏会引起
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正确.
2.D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能够合成 ATP,其上分布有 ATP合成酶,A正确;B、细胞膜上的受体
不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如高等植物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细
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
正确;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错误.
3.C A、F1的异常比例是存在花粉致死现象引起的,R、r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 错误;B、F1中rr=
1/8=1/2×1/4,由于一定比例的含r基因的花粉死亡,但对于雌配子无影响,说明亲代产生的雌配子 R∶r=1∶
1,推知雄配子中R∶r=3∶1,亲代产生的r花粉有2/3死亡,B错误;C、F1中rr=1/8=1/2×1/4,由于一定比例
的含r基因的花粉死亡,但对于雌配子无影响,说明亲代产生的雌配子R∶r=1∶1,推知雄配子中 R∶r=3∶1,
亲代产生的r花粉有2/3死亡,故可进一步推知F1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RR∶Rr∶rr=3∶4∶1,故F1中纯合
子所占比例为1/2,C正确;D、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F1 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RR∶Rr∶rr=3∶4∶1,F1 自
交,雌配子R=5/8,雌配子r=3/8,Rr型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R基因的花粉死亡,则雄配子R=5/8,
雄配子r=1/8+1/3×1/2×4/8=5/24,有2/3×1/2×4/8=4/24的r死亡,因此雄配子R=3/4,雄配子r=1/4,
D错误.
4.D A、组合三中的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F1均为无氰酸,F1自交所得F2中,无氰酸∶有氰酸=13∶3,说明氰
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且突变株1和2有关基因都是纯合的,若相应的两对基因分别用 A 和a、B和b表
示,则无氰酸的植株有 A_B_、aaB_或 A_bb、aabb,有氰酸的植株为 A_bb或aaB_,A 正确;B、组合一的突变株1
与野生型杂交,F1均为有氰酸,并且F2中的无氰酸∶有氰酸=1∶3,说明突变株1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有氰
酸)的基因型为 AAbb或aaBB,因此组合一的F1的基因型为 Aabb或aaBb,F2有氰酸的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
为 AAbb∶Aabb=1∶2或aaBB∶aaBb=1∶2,可见,F2有氰酸的群体中纯合体占1/3,B正确;C、为了便于理
解,以下分析只考虑野生型(有氰酸)的基因型为 AAbb的这一种情况,结合以上分析可推知,突变株1的基因型
为aabb,突变株2的基因型为 AABB,二者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 AaBb,F2有氰酸的群体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无氰酸的群体有3×3-2=7种基因型,C正确;D、表中a的基因型为1/3AABB和2/3AABb,产生的配子
为2/3AB与1/3Ab,由组合三“F1的基因型为 AaBb”可推知:b(有氰酸)的基因型为1/3AAbb和2/3Aabb,产生
的配子为2/3Ab与1/3ab,因此a和b杂交,后代的无氰酸∶有氰酸=(2/3AB×2/3Ab+2/3AB×1/3ab)∶
(1/3Ab×2/3Ab+1/3Ab×1/3ab)=2∶1,D错误.
5.D A、由图可知,A、a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且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Y,加上图中并未画出
该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情况,故该细胞的形成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A、a所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1页(共5页)】
{#{QQABLYCAogAgAJAAAAgCQQkaCEAQkBCACYgOAFAIoAAAQBFABAA=}#}
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互换),A正确;B、C,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均为基因
重组;分析题图:图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故该细胞的形成一定发生
了自由组合类型的基因重组,且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Y,为二倍体,故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
体组,B、C正确;D、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与性别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错误.
6.D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错误;B、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首次将特
定基因定位于特定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C、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同源染色体
可正常联会并分离,另一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配,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性母细胞有4条或5条染色
体,C错误;D、若该隐性基因(设为a)在Ⅲ号染色体上,则亲本隐性突变体1的基因型为aa,三体野生型的基因型
为 AAA,子一代三体野生型基因型为 AAa,与隐性突变体1(aa)杂交,由于 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
AA∶a∶Aa∶A=1∶1∶2∶2,因此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aa∶Aa=1∶1∶2∶2,表型及比例为
野生型∶隐性突变型=5∶1,D正确.
7.D A、构成的双链DNA片段中含有3对 A-T碱基对和3对C-G碱基对,因而最多有15个氢键,A错误;B、
DNA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与2分子磷酸相连,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与1分子磷酸相连,B错误;C、表格中只能提
供3对 A-T碱基对和3对C-G碱基对,因而可构建出少于46种不同的 DNA 分子,C错误;D、由表格中碱基
的卡片数量可知,可构建3对 A-T碱基对和3对C-G碱基对,因此,该模型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6个
脱氧核苷酸对,D正确.
8.B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 正确;B、
前导链和后随链是互补的,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前导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等于后随链合成所
需的嘧啶碱基数目,B错误;C、DNA聚合酶只能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子链的3′端,根据新合成子链的延伸方向,可
判断图中b和c处是模板链的3′端,C正确;D、由图可知: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子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
向一致,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与之相反,D正确.
9.D A、根据表中信息,四环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进而抑制翻译过程,导致细菌不能合成蛋白质,利
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转录过程,不能合成 mRNA,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菌效果,A 正
确;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包括①②③过程,①是 DNA 复制过程,②是 DNA 转录过程,③是蛋白
质翻译过程,涉及碱基 A与 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B正确;C、细菌没有细胞核,它是一边转录,一边翻译,所以细
菌体内②和③过程可在同一区域同时发生,C正确;D、T2噬菌体是DNA病毒,不会发生⑤过程,D错误.
10.C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应会使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的过程受到干扰,A 错误;B、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
异中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只是DNA被甲基化,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C、RNA干扰过程中,由双链RNA形成
siRNA破坏的键是磷酸二酯键,C正确;D、由图可知,途径1通过 DNA 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进而调控基因表
达,途径2通过组蛋白修饰影响基因转录进而影响基因表达,途径3通过形成复合体与 mRNA结合抑制翻译,
进而调控基因表达,D错误.
11.D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B、甲图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
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B错误;C、乙图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的结果,属于染色体易位,C错
误;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D正确.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2页(共5页)】
{#{QQABLYCAogAgAJAAAAgCQQkaCEAQkBCACYgOAFAIoAAAQBFABAA=}#}
12.C A、Ⅱ3 和Ⅱ4 正常,生下Ⅲ7 患甲病,因此甲病为隐性病,且Ⅲ7 只含一个甲病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伴 X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型用XbY表示,卵子死亡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卵子死亡症,A 正确;B、
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乙病只在女性中发病,B正确;C、Ⅲ7 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Ⅱ4,Ⅱ4 来自Ⅰ1,Ⅲ10的
致病基因均来自Ⅱ6(Ⅱ6 是男性,不会发病),与Ⅰ1 无关,C错误;D、乙病为卵子死亡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相关基因用 A、a表示,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型用 XbY表示,携带乙病杂合基因的正常
男性基因型为 AaXBY,Ⅲ8 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aaXBXB,概率均为1/2,二者婚配后代不会两病均患,患卵
子死亡症的概率为1/2×1/2,患甲病(XbY)的概率为1/2×1/2×1/2,患病概率为1/4+1/8=3/8.
13.D A、由题干可知,当光照射时,细菌视紫红质吸收光子的同时,能发挥质子泵作用,不断将细胞内的 H+ 排出
细胞膜外,形成膜内外 H+ 浓度差,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而膜外的 H+ 通过细胞膜上的②返回膜内,并且是
顺浓度梯度,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B、嗜盐菌的视紫红质能被光驱动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H+ ,说明视
紫红质具有吸收和转化光能的作用,B正确;C、②可以协助 H+ 跨膜运输,并催化 ATP的生成,C正确;D、在黑
暗条件下,嗜盐菌细胞可通过细胞呼吸合成 ATP,D错误.
14.AC A、将两种罗非鱼混合养殖,子代性染色体组成最多有8种,ZZ、ZX、ZW、XY、XX、ZY、WX、WY,A 正确;
B、由题意和杂交一结果可推测杂交一中亲本奥利亚罗非鱼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亲本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
组成为XX,杂交子代F1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X,表现为雄性,B错误;C、由题意和杂交二结果可知,杂交二中亲
本奥利亚罗非鱼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亲本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X(雄
性)、ZY(雄性)、WX(雌性)、WY(雄性),杂交二F1雄性个体中含 Y 染色体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C正确;
D、杂交二中F1 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WX,其产生的配子类型为1/2W、1/2X,杂交二中F1 雄性个体的性
染色体组成为1/3ZX、1/3ZY、1/3WY,其产生的配子类型为1/6X、2/6Y、2/6Z、1/6W,杂交二中F1自由交配得
F2,理论上F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1/12WX(雌性)、2/12WY(雄性)、2/12ZW(雌性)、1/12WW(死亡)、2/12XY
(雄性)、2/12ZX(雄性)、1/12XX(雌性)、1/12XW(雌性),由于性染色体组成为 WW 的个体死亡,则实际上F2
中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2+2/12+1/12+1/12)÷(1-1/12)=5/11,D错误.
15.ABC A、同位素标记法中,若换用3H 标记上述两种核苷酸,仍能通过检测甲、乙两组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判断出
病毒B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能实现实验目的,A 错误;B、酶解法中,向丙、丁两组分别加入 DNA 酶
和RNA酶应用了减法原理,而不是加法原理,B错误;C、若甲组产生的子代病毒无放射性而乙组有,说明子代
病毒中含有32P标记的尿嘧啶,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C错误;D、若丙组能产生子代病毒B而丁组不
能产生,说明RNA被RNA酶水解后病毒无法增殖产生子代,所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16.CD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即使无机环境没有发生改变,生物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引起基
因频率的改变,生物也会进化,A错误;B、某物种如果想要在生存竞争中存活,则必须比与之存在竞争的物种进
化得更快,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相同时,繁殖快的种群在竞争中占优势,B错误;C、该假说强调了进化中的生物
因素,但忽略了无机环境的影响,C正确;D、一种生物的进化可能会促使周围其它各种生物发生进化,也可能不
会,D正确.
17.(12分)(1)NADP+ (2分) 协助扩散(2分) 增加(2分)
(2)能够增加 ATP/NADPH 比例(2分),弥补暗反应中 ATP的不足,从而提高卡尔文循环的效率(1分)
(3)PSⅠ的电子被电极吸收,不会造成类囊体电子积累(2分),也就不会导致活性氧大量增加,从而不易出现类
囊体损伤(1分)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3页(共5页)】
{#{QQABLYCAogAgAJAAAAgCQQkaCEAQkBCACYgOAFAIoAAAQBFABAA=}#}
【详解】(1)传递的电子与 H+ 、NADP+ 在类囊体薄膜上结合形成 NADPH.H+ 在类囊体腔的积累,使得类囊体
腔内 H+ 浓度高于基质,H+ 再借助 ATP合成酶顺浓度梯度进入基质,故属于协助扩散的方式.电子传递发生
障碍,其他条件不变,不利于 NADPH 和 ATP的形成,进而使C3的还原不能发生,故短时间内C3的含量增加.
(2)环式电子传递过程没有 NADPH 的生成,通过PQ转运 H+ 促进 ATP合成,从而增加 ATP/NADPH 比例,
弥补暗反应中 ATP的不足,从而提高卡尔文循环的效率,对光合生物的适应调节有重要的作用.(3)PSⅠ的电
子被电极吸收,不会造成类囊体电子积累,也就不会导致活性氧大量增加,从而不易出现类囊体损伤.
18.(12分,每空2分)(1) c DNA复制 Ⅲ和Ⅳ (2)卵细胞(极体)(写出一个即可) (3)甲、戊(答对但不全得
1分) (4)①④
【详解】(1)据图可知,图1中b在有些时刻是0,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则可推知a表示染色体,c表示核DNA;图1
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表示间期的DNA复制,此时发生 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其中
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分子复制.图1中Ⅲ对应的时期染色体减半,但仍含有染色单体,说
明该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所以图1中Ⅲ和Ⅳ
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2)由图2知细胞来自二倍体雌性动物,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表
明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所以Ⅳ表示的细胞是卵细胞或极体.(3)图2中表示体细胞分裂的是进行有丝分
裂的细胞,对应图中的甲(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戊(着丝粒/
着丝点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4)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完全相
同或“大部分相同”,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可以相同或“互补”.分析图 A 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
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图 A 与④可能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
两个精细胞,与①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19.(12分,每空2分)
(1)RNA聚合酶 相同 从左到右 (2)—AGACTTGTG—
(3)A—U(U—A) (4)HRCR与 miR-223碱基互补配对,抑制 miR-223与 ARC的 mRNA 结合,使基因
ARC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详解】(1)①是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由于控制合成的三条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 mRNA,
所以最终合成的 T1、T2、T3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根据肽链长短推测(先翻译的肽链更长),翻译的方
向应该为从左到右.(2)由于tRNA 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 AGA、CUU、GU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
mRNA 上 的 互 补 序 列 为—UCUGAACAG—,故 基 因 中 决 定 该 氨 基 酸 序 列 的 模 板 链 碱 基 序 列 为
—AGACTTGTG—.(3)当心肌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 miR-223,miR-233与 mRNA
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导致过程②因模板的缺失而受阻,最终导致心力衰
竭;与基因 ARC(碱基配对方式为 A-T、C-G)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碱基配对方式为 A-U、C-G)中特有的
碱基对是 A-U.(4)结合图示可知,HRCR通过与 miR-223碱基互补配对,进而清除 miR-223,避免了 miR
-223对 ARC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而能使 ARC基因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据此,科研人员认
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
20.(12分,每空2分)
(1)非同源 28 (2) 21~28 单
(3)低温处理(用秋水仙素诱导) 低温(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4页(共5页)】
{#{QQABLYCAogAgAJAAAAgCQQkaCEAQkBCACYgOAFAIoAAAQBFABAA=}#}
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1)A组中的7条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杂交后代甲是由长
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杂交,且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故在减数分裂时会形成28个四分体;(2)杂交后代乙产
生配子时,A染色体组中的7条染色体随机分配,使得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条数介于21~28.由花药(雄配子)
离体培养技术将该花粉培养成的完整植株为单倍体.(3)图中“①”代表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处理方法,如低温
处理或用秋水仙素诱导,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一样,即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
极,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1.(12分)
(1)1或2(2分)
(2)①让该黄色突变体雄鹌鹑与多只纯合野生色雌鹌鹑交配得到F1,选取F1中的黄色雌鹌鹑与多只纯合野生
色雄鹌鹑交配得到F2(2分),观察F2的表型及比例(1分)
a.若雌雄鹌鹑中都是黄色∶野生色=1∶1(2分) b.若雄鹌鹑全为黄色,雌鹌鹑全为野生色(2分) ②Y 基因
纯合致死(3分)
【详解】(1)据题意可知,纯种野生色雄鹌鹑的基因型为 AAII,白色雌鹌鹑的基因型为 AAi 或 Aai 或aai,故将
纯种野生色雄鹌鹑与一只白色雌鹌鹑交配获得F1,则F1 的基因型为 AAIi和 AaIi或 AaIi或 AAIi,即1种或2
种.(2)①让该黄色突变体雄鹌鹑与多只纯合野生色雌鹌鹑交配得到的子一代中,无论 Y、y基因是位于常染色
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雌雄鹌鹑中都是黄色∶野生色=1∶1,故还需要选取子一代中的黄色雌鹌鹑与野生色雄
鹌鹑交配得到子二代.若 Y、y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一代中的黄色雌鹌鹑基因型为 YyAAII,与纯合野
生色雄鹌鹑(yyAAII)交配,子二代雌雄鹌鹑中都是黄色∶野生色=1∶1;若 Y、y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则子
一代中的黄色雌鹌鹑基因型为ZYWAAII,与纯合野生色雄鹌鹑(ZyZyAAII)交配,子二代雄鹌鹑全为黄色,雌鹌
鹑全为野生色.②让基因型为 YyAAII的个体随机交配,F1 中个体的羽色为黄色∶野生色=2∶1,可得出 Y
基因纯合致死.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5页(共5页)】
{#{QQABLYCAogAgAJAAAAgCQQkaCEAQkBCACYgOAFAIoAAAQ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