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22:2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骨制凿刀 B.燧石石器
C.碳化稻粒 D.彩陶残片
2.《墨子.尚同上》:“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这可以推知,墨家(  )
A.与法家思想主张相同 B.主张巩固周天子的地位
C.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 D.倡导社会阶层间的平等
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
4. 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 )
A. 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 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C. 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 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5.下表是学者依据《清代朱卷集成》, 结合方志、家谱、日记、回忆录等资料 , 而整理的清中后期江南贡生及 以上科名获得者的社会成分 。据此可知 , 清中后期
A. 统治基础扩大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官员素质提升 D. 科举制度日益僵化
6.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这一建议旨在
改革税收制度 B.改进教育方法

C.增强国家认同 D.引导社会风尚
7.1921年5月1日,在江西革命团体改造社的组织下,南昌召开第一次庆祝劳动界大会。改造社首倡者袁玉冰担任大会主席,向劳动群众作了《劳工神圣纪念日》的报告,宣传五一劳动节的到来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历史作用。据此可知,当时(  )
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扩大
C.社会革命得到普遍的支持 D.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形成
8.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A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9. 下表为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寻乌人口成分的调查情况统计。该调查( )
职业 人口数 百分比
农民 1 620 60
手工业者 297 11
游民 270 10
商人 135 5
政府机关 100 4
地主 78 3
其他 184 7
共计 2 684 100
A. 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B. 有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 明确了革命的领导力量
D. 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
11.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英国抱怨美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和精神“不可饶恕的背叛"。最终,英国停止了对埃及的军事干涉行动。这反映出
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 B.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泛支持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西方大国间盟友关系破裂
12.在春秋战国时期,讲求以“耕战”实现富国强兵,以法为工具实现中央集权的学说来自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3.1075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在卡诺萨会议上颁布敕令,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1076年,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也宣布:剥夺亨利四世的国王权力,并将他开除出教。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西欧国家结构极为松散 B.早期民族国家的观念形成
C.罗马帝国内部秩序混乱 D.西欧王权与教权矛盾凸显
14.1853年,日本幕府解除了始自1635年的“大船建造禁止令”,称“观当今之形势,知大船之必要。故自今日始,诸大名可造大船。然制造工法、使用目的及制造数量等尚需奏请”。这说明当时日本( )
A.明确对外扩张的战略意图 B.尝试改变传统的锁国体制
C.回应变法自强的时代诉求 D.欲融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15.1930年代,苏联提高科学院的地位,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管理力度。1931年6月,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首次提出“计划科学”的概念,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科学的社会关系”“科学与政府”等主题文章,还发起“科学、计划与自由”的讨论话题。科学界的这场争论,聚焦于( )
A.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B.科学研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
16.近年来,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电动汽车行业。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不到4万辆,2022年突破1000万辆;202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不足5%,2022年达到14%。这反映了
①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 ②世界大国能源竞争愈演愈烈
③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 ④交通出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是一个文明互动的时期。5-10世纪,东西方一些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古国在和周边各族交往过程中,往往被以游牧生产为主的少数民族部落用武力征服。通过武力征服产生新的文明,或者使原来的古老文明获得新生。11-15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复兴、商品经济发展和一些大帝国的建立使东西方商人、学者和传教士往来越来越广泛,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东西方文明交往。但在这个阶段,征服与被征服仍是东西方各国进行交流与交往的主要手段。
——摘编自蒋道霞《中世纪东西方的交往及其影响探析》
材料二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八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文明交往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文明交往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5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列举推动历史成为“世界史”的一些重大事件,并任选其中一个事件,简析其对“世界史”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自元朝以来就已经是一个县城。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变成一个关键地点。各国领事在1854年7月就与吴道台制定了一项《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规定领事每年应召集土地出租人开会,讨论的事项有修筑道路、码头和桥梁;对这些建筑进行维修和打扫;提供适当的照明设备和排水系统;建立一支警察队伍;等等。由此,在上海的外国人建立了一套新制度。如图为近代上海租界图。
——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至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就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口岸。19世纪后期曾任上海副领事的阿连壁这样说:“人们对上海也许可持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可能把上海看作一个巨大繁忙的港口,它的贸易对整个文明世界,特别对英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种看法则是把它看作必须向中国普遍引进外国式的文明和进步的先驱。上海不仅输入西方商品,而且输入西方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工业中心之前,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有决定性的影响。
——摘编自仲伟民《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贸易对上海发展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
——摘编自施诚《方兴未艾的大西洋史》
选择15世纪后大西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这一变化对大西洋沿岸及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变化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B B D B D B A A A A C C B D
二、非选择题
(1)特点:文明互动频繁;文明交往规模大;以征服和被征服作为交往主要手段;具有区域性;武力征服与和平交往相结合影响:促进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新文明产生;激活古老文明,使其获得新生。
(2)重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一战及战后国际体系的构建;二战及战后国际体系的构建。
18.(1)有利条件:深厚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工业文明传入较早;对外贸易繁荣;各国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近代中国工业企业的创办。
(2)意义:使上海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推动上海成为中国引进西方文明的先驱;促进了上海的思想解放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上海城市化进程。
19.示例一:
新变化:17、18世纪英法等国出现了启蒙运动。
阐述: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这一变化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鼓舞了拉美及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将自由平等思想扩展到女性群体及美洲黑人,促进民权运动的发展。
综上所述,17、18世纪英法产生启蒙思想,不仅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推动作用,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成为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示例二:
新变化:16世纪以来大西洋沿岸出现物种交换和人口迁移。
阐述:全球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16世纪以来大西洋沿岸的物种交换,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欧亚等地区,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种类,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加全球粮食产量,促使世界人口激增。随着欧洲人的入侵,病菌在美洲传播,造成原住民的大量死亡,由此而引发的“三角贸易”,为欧洲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其社会转型,客观上也利于美洲经济开发,促使其传统社会解体。人口迁移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新的族群出现,并形成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同时加速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但也给非洲带来深重灾难,导致长期贫困落后。(8分)
综上所述,16世纪以来大西洋沿岸的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大西洋大范围的传播与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