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初三科学新课预习四(常见的碱)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可以确定某物质属于碱的是( )
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D.能跟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2.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叫做碱石灰,常用作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CO B.CO2 C.H2 D.O2
3.不用另加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够把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CuCl2、NaOH、HCl、H2SO4 B.HCl、NaNO3、Na2CO3、Na2SO4
C.BaCl2、K2SO4、K2CO3、HCl D.AgNO3、HCl、NaCl、HNO3
4.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A.CuCl2 B.BaCl2 C.MgCl2 D.FeCl3
5.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保存和酸碱度测定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NaOH固体B.溶解NaOH固体
C.保存NaOH溶液 D.测NaOH溶液的pH
6.小明同学分别取20gNaOH固体A、B、C,采用不同方法保存。几天后,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全部变质,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正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为:A=B=C
B.为控制正好反应,A不能用酚酞试液指示,B,C可滴加稀硫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正好反应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都相等,均为35.5g
7.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于该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下列实验设计合理且结论正确的是( )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若溶液呈红色,则可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已完全变质
8.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盐酸洗 D.先用盐酸,再用水洗
9.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铁粉和石墨粉时,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为铁粉
B.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瓶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
C.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D.稀盐酸与稀硫酸的鉴别可用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 。
11.将36.5克的稀盐酸和4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 ( )
A.一定等于7 B.可能等于7
C.一定大于7 D.一定小于7
12.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图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图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图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图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图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3.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纯碱 ⑤生石灰 ⑥食盐
A.①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
14.下列各组内物质名称表示同一种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烧碱 苛性钠 B.氢氧化钙 消石灰 生石灰
C.盐酸 氯化氢 食盐 D.冰 干冰 水
15. 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 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空(选填字母):
A.熟石灰B.食盐C.浓硫酸D.干冰E.稀盐酸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3)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的是 。
17.在制作叶脉书签活动中,将洗干净的叶片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6-10分钟,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叶片,用水将叶片上的碱液冲洗干净。然后轻轻刷去叶肉,漂洗干净,再晾干压平即可。
(1)氢氧化钠具有 ,利用此性质来制作叶脉书签。
(2)用一瓶久置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未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 d)填空。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
19.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学习酸、碱、盐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图中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 (填物质类别)
(2)验证反应①,可以选择下列_________(两种物质序号)进行反应
A.Na2SO4 B.KNO3 C.Ba(OH)2 D.NaOH
(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微粒符号)
20.扑克是生活中用来休闲的娱乐项目之一,聪明的小华发明了一种扑克新玩法-“化学扑克”。“化学扑克”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 ;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他们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 。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氯化钾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钾3种溶液均呈中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3)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2.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容易变质。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样品,检测员按以下方案抽取氢氧化钠样品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实验方案】
【推断和结论】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可能是 (填化学式),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A为过量的CaCl2溶液(CaCl2溶液呈中性),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该样品 (填“部分”或“完全”)变质。写出②的反应方程式 。
(3)【评介和反思】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 ,则实际操作中对加入A溶液的量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 。
(4)若A为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现象a、b均与(2)相同,则能证明该样品是部分变质吗?为什么?
23.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四、解答题
24.向含CuCl2和HCl的100 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200克,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Cu(OH)2质量关系如图, 据图回答:
(1)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2)m1为多少克?(列式计算)
(3)混合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5.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 ,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 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2)反应至B点时,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 克。
(3)求C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1)A
(2)E
(3)C
17.【答案】(1)腐蚀性
(2)2NaOH+CO2═Na2CO3+H2O
18.【答案】(1)a
(2)b
(3)d
(4)c
19.【答案】(1)氧化物
(2)A;C
(3)OH-
20.【答案】(1)CDBA
(2)BDC
21.【答案】(1)CuSO4
(2)Na2CO3、KOH
(3)取少量无色液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钾,反之不含氯化钾。
22.【答案】(1)HCl
(2)部分;Na2CO3+CaCl2=CaCO3↓+2NaCl
(3)足量或过量;在部分变质情况下,加入的稀盐酸量太少是不会产生气泡的
(4)不能,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色,无法确定原来含氢氧化钠.
23.【答案】(1)稀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复分解反应
(2)CaCO3;不能
(3)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色;2NaOH+CO2═Na2CO3+H2O
24.【答案】(1)NaCl和CuCl2
(2)设生成9.8g氢氧化铜沉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CuCl2+2NaOH═Cu(OH)2↓+2NaCl
80 98 117
x×10% 9.8g z
x=80g
z=11.7g
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所以m1=40g+80g=120g
(3)设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58.5
40×10% y
M点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5.85g=17.55g
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8.3%
答: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3%
25.【答案】(1)NaCl、 CuCl2 、HCl
(2)40
(3)C点时氯化铜也刚好完全反应,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200克,由钠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反应的氢氧化钠中钠元素质量即为生成氯化钠中钠元素质量,则生成氯化钠质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