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5 18: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说明: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 120分。请将所有答案按题号对应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
一、科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材料一
2023年是人工智能领域爆炸式发展的一年,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便是其中的代表。一年多的时间里,ChatGPT的版本从3.5升级到4.0,进步明显:专门训练它的硬件设备升级,其中央处理器(CPU)内核和专用图形处理器(GPU)分别增加到28万个和1万个;它有1万亿个参数,知识的获取从检索固定的数据库发展到可以自行上网寻找资料;它不但可以解读用户发送的图片,还可以根据文字描述生成图像……
人工智能产品研发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ChatGPT展示出人工智能应用的巨大价值,OpenAI公司的估值因此一飞冲天,最大的外部投资者微软公司更因此获利巨大。其他几家科技巨头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尤其是谷歌公司,多年来一直被认为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如今被OpenAI抢了先机,谷歌只能寻机后发制人。
果然,谷歌在2023年底推出了“双子座”(Gemini)。这款多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产品在32项功能的评测中有30项的表现超过了ChatGPT。除了在文字方面的输出看上去与ChatGPT不相上下,它还对图片和视频有着超强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同时可以针对提问给出混合文字和图像的多模态输出——这是ChatGPT尚不具备的。2024年初,谷歌的聊天机器人Bard已融合了Gemini的能力,升级版Bard的表现完全不逊于ChatGPT。而与此同时,OpenAI又发布了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它能根据提示词生成60秒的连贯视频,这预示着一个新的视觉叙事时代的到来。
差不多同时,DeepMind公司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的Mobile ALOHA机器人问世。它是一对可以使用锅碗瓢盆、操作家用电器乃至洗衣叠被的机器臂,精细程度不输人类。其中,有些任务由操作者远程控制完成,有些由机器人通过模仿学习完成。模仿学习是让人工智能通过模仿人类或其他智能体的行为习得技能。此外,还有多家公司都酝酿着推出自己的产品,犹如当年的五花八门的手机市场。
竞争带来发展。我们正加速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AGI是一种能够完成多种工作的深度学习系统,在很多方面都不逊色于人类。研究者预测,AGI将在未来5到10年内诞生。
(取材于苗千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有时会存在道德和伦理缺陷。比如曾有聊天机器人鼓励一名男子自杀;又如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所说,负责阻止气候变化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得出消灭人口是最有效方法的结论。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功能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机器,其内嵌的意图和价值观与人类保持一致。这也正是如今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人工智能对齐。这一概念最早由计算机科学家诺伯特·维纳在1960年提出,其基本内涵是使人工智能系统的行为符合设计者的利益和预期目标。
从2023年7月起,“ChatGPT之父”伊尔亚·苏茨克维便开始在OpenAI领导一个为期四年的名为“超级对齐”的项目,要利用占到OpenAI 20%的算力来研究如何驾驭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系统。也正是因为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利润和安全性之间的抉择产生了分歧,伊尔亚·苏茨克维在2023年11月主导OpenAI的董事会开除了CEO萨姆·奥尔特曼。董事会在声明中提到公司旨在确保人工智能惠及所有人的使命,并表示“公司需要新的领导才能向前发展”。然而就在5天之后,奥尔特曼重新成为OpenAI的CEO,这个结果显然受到了其外部最大投资方微软公司的影响。
2023年12月底,欧盟就《人工智能法案》进行了第五次闭门讨论,将人工智能对齐技术纳入人工智能治理中。该法案规定,在模型发布前必须通过主动测试来发现和挑战现有模型潜在的漏洞,测试人工智能模型是否能抵御诱导,保持其逻辑和道德的完整性。
技术层面上,人工智能对齐已经有实现的可能,但挑战在于人类的价值观缺乏统一标准,比如不同国家对民主这一概念有不同解释。在为人工智能制定价值观时,除了要寻找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共识,还要考虑如何融合这些共识,来塑造一个更全面、更公正的人工智能。
2024年1月,OpenAI成立了一个新的对齐团队“集体对齐”,强调对齐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人文问题,需要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领域的专家共同研究。例如,要让语言模型理解民主,首先需要了解人类的民主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在对齐过程中加入一些类似辩论、协商的模块,让语言模型之间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辩论达成共识;再由人类参与设计相关机制,使人工智能对民主形成更高层次的认识,又或者从人类参与民主过程的语料中主动学习相应的价值观。
(取材于陈璐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ChatGPT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ChatGPT代表了2023年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高水平。
B. 训练ChatGPT3.5的硬件设备无需专用图形处理器。
C. ChatGPT展示巨大的应用价值后,微软公司成为其投资方。
D. ChatGPT在文字方面的输出功能不逊于谷歌的“双子座”。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以升级版Bard的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
B. 如今,记者已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生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新闻稿。
C. Mobile ALOHA机器人完全自主劳动,主人不再为家务操心。
D. 多家公司纷纷推出人工智能产品,谷歌公司的优势一去不返。
3.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人工智能自主作出的决策,有时会不符合人类的预期。
B. OpenAI的CEO奥尔特曼与微软公司更看重商业利润。
C. 欧盟通过立法,确保人工智能对齐在技术上能实现。
D. “集体对齐”强调人工智能对齐更是一个人文问题。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很多方面都不逊于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也需要人工智能对齐。
B. “超级对齐”项目投入20%的算力成本,使ChatGPT获得爆发式发展。
C. 人工智能对齐能够让人类在价值观上形成统一标准,促进社会的进步。
D. 科学发展带来的人文问题,要靠人文学者来解决,科学自身没有用处。
5. 以上两则材料从技术发展、企业竞争和安全性三方面介绍人工智能,其中不只属于技术发展的一项是(3分)
A. 自主检索数据
B. 多模态模型
C. 模仿学习
D. 人工智能对齐
6.以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企业竞争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B.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C.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大量严重的安全问题。
D. “集体对齐”将使人类更好地防范人工智能安全风险。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①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
②六畜,其初皆兽也。彼虎豹能搏、能噬,而马亦能蹄,牛亦能触。先王知能搏能噬者不可以人力制,故杀之。蹄者可驭以羁绁,触者可拘以福衡,故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是故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汉之韩信、黥布、彭越,才将也。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
③或曰:“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冀赏耳,不如勿先赏以邀其成功。”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一隅之说,非通论也,不可用也。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
④夫养骐骥者,丰其刍红,洁其羁络,浴之清泉,而后责之千里。彼骐骥者,其志常千里也,夫岂以一饱而废其志哉!至于养鹰则不然,获一雉,饲以一雀;获一兔,饲以一鼠。彼知不尽力于击搏,则其势无所得食,故然后为我用。才大者,骐骥也,不先赏之,是养骐骥者饥之而责其千里,不可得也;才小者,鹰也,先赏之,是养鹰者饱之而求其击搏,亦不可得也。是故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大者:不先为赏之说,可施之才小者:兼而用之可也。
⑤昔者,汉高帝一见韩信而授以上将,解衣衣之,推食哺之:一见黥布,而以为准南王,供具饮食如王者;一见彭越,而以为相国。当是时,三人者未有功于汉也。厥后追项籍垓下,与信、越期而不至,捐数千里之地以畀之,如弃敝屐。项氏未灭,天下未定,而三人者已极富贵矣。何则?高帝知三人者志大,不极于富贵,则不为我用,虽极于富贵而不灭项氏,不定天下,则其志不已也。至于樊哙、滕公之徒则不然,拔一城、陷一阵,而后增数级之爵,否则终岁不迁也。知其才小而志小,而先赏之,则彼将泰然自满,而不复以立功为事故也。
⑥噫!韩信立于齐,当此之时而夺之王,汉其殆哉!而彼则曰:“汉王不夺我齐也。”故齐不捐,则韩信不怀;韩信不怀,则天下非汉之有。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
(取材于苏洵《御将》)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牛亦能触 触:用触角抵人
B. 又不可责以廉隅 廉隅:品行端正
C. 捐数千里之地以畀 畀:给予
D. 则韩信不怀 怀:怀恨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先王知能搏能噬者…… ②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
B. ①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 ②汉其殆哉
C. ①彼知不尽力于击搏 ②不极于富贵
D. ①故然后为我用 ②而以为淮南王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把将分为“贤将”和“才将”,本文则重点议论如何驾驭才将,因为作者更欣赏才将,认为其更难得。
B. 作者用虎豹、牛马的野性来比喻才将难以驾驭之处,同时他认为对待牛马的态度应与对待虎豹的态度不同。
C. 作者在对待如何封赏才能不同的将领的问题上,反对那些片面的一隅之见,表现出较为客观辩证的思想。
D. 全文论证层次清晰:首段提出论题;然后指出选将要唯才是用;再进一步论析御将的智慧,并辅以例证。
1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以史为证,在对比中证明文章观点,这一点和《五代史伶官传序》有共同之处。
B. 第③段两处“或曰”与苏询《六国论》首段的“或曰”都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
C. 第④段提到的“养骐骥”与《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骐骡一跃”感彩相同。
D. 本文先用自然物来作类比,然后举史实论证,这种写法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一致。
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
(1)古人在创作中常常以景结情,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归有光《项脊轩志》“_________________,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感慨万千,耐人寻味。
(2)圆明园内曾有一座高大的木质八方亭叫“顺木天”,它的名字源自柳宗元的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记叙自己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指出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须有质疑求实的精神,切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
(5)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醉中作行草数纸【1】
陆游
还家痛饮洗尘土,醉帖淋漓寄豪举。石池墨沉如海宽,玄云下垂黑蛟舞。
太阴鬼神挟风雨,夜半马陵【2】飞万弩。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3】。
丈夫本意陋千古,残虏何足膏砧斧。驿书驰报儿单于【4】,直用毛锥惊杀汝。
注释:【1】65岁的陆游多次上疏力主北伐,却因言论“不合时宜”被削职罢官,返乡后作此诗。【2】马陵:地名,齐将孙膑曾在此设伏,射杀魏军,魏将庞涓兵败而死。【3】折钗股:一种书法中的转折笔法,圆润且有力。【4】儿单于:此处指新即位的金章宗。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石池”二句多用比喻,其中“黑蛟舞”表现了草书之形与势,极具力量和动感。
B. “太阴”句气氛沉郁,“夜半”句作者自比庞涓,表达了英雄末路的遗憾和悲凉。
C. “堂堂”句写笔阵自天而下,语意与“玄云”“风雨”“万弩”相承,气势连贯。
D. “陋”意为轻视,“丈夫”句表达了作者自视无人能比的气概,为后面三句蓄势。
13.陆游钟情草书,也留下了大量关于草书的诗作。下列陆游诗中,其创作草书的意态与本诗不一致的是(3分)
A. 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 B.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C.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D. 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
14. 请结合全诗,分析“醉帖淋漓寄豪举”一句有何意蕴。(6分)
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 (1)《红楼梦》所描写的日常生活常富有诗意雅趣,人物的诗歌风格也与个性紧密相关。_________恪守礼教、温柔敦厚,所以诗风温润含蓄、端庄大气;__________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其诗也清逸脱俗、风流别致;__________性格大度、潇洒风流,其诗则格调清新、豪放不羁;__________精明能干,处事果决,诗风则疏阔爽朗、高远简淡。
依次对应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林黛玉 薛宝钗 史湘云 贾探春 B. 薛宝钗 林黛玉 贾探春 史湘云
C. 薛宝钗 林黛玉 史湘云 贾探春 D. 史湘云 贾探春 林黛玉 薛宝钗
(2) 第70回,众人起桃花社共赞《桃花行》,宝玉一读便知是出自黛玉之手,不禁泪流。请结合《桃花行》选句和原著相关内容简要说说宝玉判断的理由。(3分)
桃 花 行(节选)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六、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16.下列画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18.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6分)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700字。请将选择的题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并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人类乃至天地万物,总要面对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考试。一张试卷,是考试;一次捕猎,是考试;一场灾难,也是考试……我们常常说不准谁会出题,但我们都知道题来了则不得不应试。有人说,不考试则无以学;有人说,生活无趣皆因考试;也有人说,考而不死是为神……
请以“说考试”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可证明真理,也可反驳谬论;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门票,是营业场所进门的凭证;也可以指进入某个领域或获得某种体验的资格、权限或机会。
请以“门票”为题目,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高二下6月月考答案
一、1~6. D B C A D C
二、7~10. D C A A
三、11(1)庭有枇杷树, 今已亭亭如盖矣
(2)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5)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四、12. B 13.C
14.【答案示例】
诗人把淋漓纵逸的书法创作当作上阵杀敌的豪举,表达了想要出师北伐、痛杀金人的宏伟心志,也表达了作者不能真的带兵上阵,只能以笔为刀,在想象中完成心愿的悲愤与不甘。
【评分参考】句意2分,情感4分。
五、15.(1)C
(2)一点1分;任意2点得3分。
① 《桃花行》内容和风格上凄凉哀怨,符合黛玉多愁善感内心凄切的性格。
②《桃花行》写法上以花寄托人的身世飘零,缠绵凄切,符合黛玉诗作以花喻人的特点;可联系《葬花吟》谈;
③ 贾宝玉是黛玉的知己,知道林黛玉经历过离丧之痛,所以“作此哀音”。
六、16.C 17.C【注意:选A得1分】
18.要点一: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要点二: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要点三: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
要点四: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19. 作文(略)
【参考译文】
君王驾驭臣子,宰相容易(驾驭),武将难(驾驭)。武将有两种:一种是贤良的武将,一种是有才的武将。而驾驭有才的武将更难。
六畜(马牛羊鸡犬猪),它们开始的时候都是野兽。那些老虎和豹子能搏杀人、噬咬人,而马也能用蹄子踢人,牛也能用触角抵人。先王知道那些能搏杀人、噬咬人的野兽是不能够用人力去制服的,于是就将它们杀死。能用蹄子踢人的(野兽)可以用络头和缰绳来驾驭它,能用触角抵人的(野兽)可以用横木(绑在触角上)来拘束它,这说明先王不忍心抛弃它们的才能、废掉它们而使它们不能供天下人使用。因此,先王在选任人才的时候,倘若不是如同虎豹(那样)不可改变搏杀吞噬本性的大奸大恶,没有一个不是想用权术管制他而保全他的才能来满足任用的。况且那些担任将领的人,又不能用过于端方不苟的品行、小心谨慎的言行来限制、苛责他,只是看他的才能如何罢了。汉代的韩信、黥布、彭越,(他们都属于)有才能的武将。既然贤将不多,那么得到才将而任用他就很好了。
有人说:“武将尽心竭力而不拒绝驱遣、踩着锋利的刀刃不退缩的原因,是希望得到封赏罢了。不如先不奖赏他来谋求他建立功业。”有人说:“奖赏是用来差遣人的,不先进行奖赏,人才就不会为我所用。”这些都是片面之说,而非普遍的道理,是不可行的。才能小,志向也小;才能大,志向也大。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然后制定出驾驭他们的策略来匹配他们的志向。
饲养千里马的,使它的草料丰美,让它的络头洁净,给它用清泉洗澡,然后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那千里马,它的志向就在于奔走千里,难道会因为一顿饱饭就放弃远大志向吗?至于养鹰,就不是这样了,它抓到一只野鸡,就要奖赏给它一只麻雀;它抓获一只兔子,就要奖赏给它一只老鼠。鹰知道如果不尽力搏击(抓获猎物),就会吃不到任何东西,所以就这样为我所用。才能大的才将,正是千里马,(如果)不先犒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千里马的让它饿着肚子却又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不可能实现。才能小的才将,正是猎鹰,(如果)先犒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它时让它吃得饱饱的再让它去搏击(抓捕猎物),也不可能实现。因此,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大者的身上;不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小者的身上:将这两种说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行。
从前,汉高祖一见到韩信就任命他为大将,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将自己吃的食物推到他面前让他吃;一见到黥布就封他做淮南王,赐给他的那些器具以及饮食都是按照王侯的标准;一见到彭越就任命他为相国。那个时候,他们三个人都还没有为汉朝立下功绩。之后在追击项羽到垓下的时候,高祖和韩信、彭越相约,他们却没能如期而至,高祖便将数千里的封地都给了韩信和彭越,就如同扔掉(一双)破鞋子(一点也不犹豫)。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的大势也还没有确定,这三个人已经享受到了极度的富贵。为什么呢?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都是志向远大的人才呀。(如果)不让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他们就不会为我所用(为我效力)。即便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但只要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还没有平定,他们的志向就不会满足。至于(对)樊哙、滕公这些人却不这样,他们每攻陷一座城池、每打胜一场战争以后(才会)升几级官位,如果没有战功就一年到头也得不到升迁。(这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的才能小因而志向也小,(如果)先奖赏他们,他们就会自满自得,从而不再把建立功业作为人生追求了。
唉!韩信在齐地自立为王,在那个时候如果高祖废黜韩信齐王的称号,汉朝真的很危险了!而韩信却说:“汉王没有夺取我在齐的封地(因此我也不会叛变自立为王)。”所以(如果)不将齐地赐予韩信,韩信就不会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如果)韩信不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那么天下也就不会归汉所有。嘿!高祖刘邦可以称得上懂得大计了。
笔答题补充
古文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人君成功驾取才将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并根据文意分别加以说明。(6分)
【评分参考:本题6分,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素质概括和文中表现各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合理认识,如“知大计……”等,亦可酌情赋分。】
(答案要点与示例)
①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
②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
③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
④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
现代文《秦腔》
1.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6分)
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与老腔演员很熟悉,并给予老腔高度的评价,写出了老腔的艺术价值。
濮存昕:节目主持人出人意外地走到台前击凳高吼,融入表演,突出了老腔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观 众: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享受。
2.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5分)
要点一:文章题目中的“白鹿原”,巧妙借用小说《白鹿原》的书名,暗指关中大地,点明了老腔生长的土壤。
要点二:作者为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写到老腔而感到遗憾,以“白鹿原”为题有弥补之意,也暗含了对老腔的敬意。
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分)
①联想。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拍击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