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高山流水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鞍山市达道湾学校 佟丹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 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声音与舞蹈
音叉实验
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蝈蝈是怎样发声的
青蛙是怎样发声的
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发声,
又该怎么做?
总结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沟槽
声音怎样传播到远处的呢?
声音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声波
水波
固体能传声吗?
想想做做
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轻敲击(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液体能传声吗?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总结
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
2.传声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1.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意义: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 )
空气(15℃)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25℃)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 (常温) 1500 铁(棒) 5200
将耳朵贴在一个很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
铁管中充满水,又怎样?
回声 :
(1)形成:声波反射。
(2)类型:
1)原声加强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内(与原声混合在一起,起到加强原声的作用)
2)听到回声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
思考:人耳要区分原声和回声
至少要离障碍物多远?
一个同学像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2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
总结
1.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意义: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3.影响声速大小因素: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15℃时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4.回声:听到回声;原声加强
小 结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
巩固练习: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
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
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D.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
3、《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夜宿,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被_________,这个现象表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已知声速为340m/s,求两峭壁垒森严间的距离为多少?
6.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回声
D.为了装饰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