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1.(9分)情境一:六年级要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资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小题。
资料一:20世纪60年代,我国陷入了粮食不足的kùn jìng ,饥饿如同mó guǐ 一样让人们kǒng jù 。袁隆平看到这种情况,将全部rè qíng 投入到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他每天都要到田里去,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从未jiàn duàn 。经过bú xiè
努力,他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2)文段中“惯”字的第三笔是 。
A.点
B.撇
C.竖
资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说:“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
下面选项与习总书记所说的话意思一致的是 。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6分)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1) A.严峻(jùn) B.倾覆(qīng) C.分外(fēn) D.轻于鸿毛(hóng)
(2) A.剥削(xuē) B.兴旺(xīng) C.僻静(bì) D.重见天日(chóng)
(3) A.处境(chǔ) B.惊惶(huáng) C.晃动(huàng) D.翻箱倒柜(dào)
3.(6分)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并在其后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1)A.责认 B.肿胀 C.截然 D.万不得已
(2)A.含糊 B.漫长 C.坚锐 D.焉知非福
(3)A.吻合 B.觉查 C.寂寞 D.不可思议
4.(2分)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万象更新 更:改变,改换。
B.死得其所 所:处所,地方。
C.心平气和 平:安定。
D.见微知著 著:著作。
5.(4分)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应着下面的几个传统节日,把相应诗句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春节 →寒食节 →七夕节 →中秋节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2分)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写在相应诗句的括号里。
(1)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
(2)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A.春色
B.春城
C.春草
D.春风
7.(5分)作为中国人,你对中国四大名著了解多少呢?请根据提示填空。
(1)有一位曹姓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部作品的名字是《 》。
(2)“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这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 》中的人物—— ;他的师父是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
8.(11分)六年里,我们记住了很多美文佳句。
(1)【景之美】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 缕 微云。(《月光曲》)
(2)【情之美】无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中有《灯光》中的 ,有为完成掩护任务壮烈跳崖的 。这种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想起东汉曹植的一句诗:“ , ”.
(3)【唐诗之美】唐诗之美站在柳梢头,“ ,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诗之美映在寒山中,“ ,霜叶红于二月花”;唐诗之美融于美酒之中,“葡萄美酒夜光杯, 。”
(4)【文字蕴哲理】听了哥哥《如何分配时间》的专题分享,我们茅塞顿开,忙乱的复习一下子井然有序起来,真可谓“ ,胜读十年书”。
9.(5分)请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段话(50﹣100字),注意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盼望 厚 安静 饿 喜欢
10.(8分)阅读课内小古文,完成以下小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②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 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
(3)下面是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的句子,请补充完整。
方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4)你还知道哪些写友情的成语?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两个。
11.(12分)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以下小题。
端午节前的,周末,我回了趟老家,饭桌上,我见到母亲抖着筷子,好几次夹不住菜,经过追问,母亲说她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可我这做女儿的却不知情,真是愧对年迈的母亲。 离家前一天的晚上,我对母亲说:“妈,您以后干活悠着点,等我下个周末回来帮您做。”母亲说:“哪能等你来做?你工作忙,回家一趟不容易,”稍后,母亲迟疑地说:“不能在家多待一天吗?”我心一紧,说:“妈,不能啊!明天我得上班,”母亲听了,半晌无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厨房里,母亲正在忙碌着,看见我,轻轻一笑,说:“闺女,妈连夜包了几个粽子,你带一些回去,锅里的这几个,我煮好了,你等会儿吃了再走。”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我心里热热的,不禁心疼地埋怨:“妈,粽子又不是稀罕物,用得着连夜包吗?再说您手不好,抖得这么厉害……”母亲打断了我:“外面的粽子哪有妈亲手包的好吃……”见母亲的手颤抖着,我的嗓子发紧,赶紧拿一个粽子低头去剥。 我正吃着粽子,母亲拎来了一个袋子,她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代我:“这里面有三种粽子,妈分成了三个小口袋。咸肉粽子,孙子爱吃;大红枣的,你吃了补气血;女婿胃不好,给他包的是掺杂了粳米的粽子……”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我静静地听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看着母亲用抖动的手,把粽子一个个放进去,忽然觉得,母亲是如此精细、周到。那一天,我真想对母亲说,妈啊,您为儿女操持了一辈子,就不能歇歇脚?可是,即使我想对母亲说些感激的话,又怎能说尽母亲对女儿的舐犊之情?(有删改)
(1)请将文中画“______”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2)“母亲听了,半晌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母亲心里会想些什么?请揣摩母亲的心理活动。
(3)默读画“ ”的句子,对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醒来后闻到粽香,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美味的粽子。
B.看见母亲的手颤抖,“我”担心她剥得不好,只能自己剥。
C.看到母亲的做法,“我”用剥粽子的方式掩饰内心的情感。
(4)第4自然段中反复使用“絮絮叨叨”一词,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絮叨中饱含的母爱
B.表现出母亲身体不好
C.突出母亲的忙碌与勤劳
(5)为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6)结合短文和下面的阅读链接,使用“舐犊之情”准确的一句是 。
阅读链接:舐犊之情,典故出自《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舐即舔,像老牛舔小牛犊一样
A.虽然毕业后我们即将分开,但是舐犊之情会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B.这是他写给儿子的第一封家书,舐犊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C.当我面对素不相识却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时,舐犊之情油然而生。
12.(30分) 题目:珍藏____
提示:一张贺卡,一支钢笔,一席话语,一次感动……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 要求:请把题目“珍藏____”补充完整,叙述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情感真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1)困境 魔鬼 恐惧 热情 间断 不懈;
(2)C C。
【解答】(1)结合所给汉语拼音及句子语境,填写正确的汉字及词语。
(2)惯的笔顺是点、点、竖、竖折/竖弯、竖、横、竖、横折、撇、点。故选C。
结合语句中“少年儿童、强国建设、未来主力军”这些关键字、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国家要发展壮大需要靠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才俊,国家就能富强独立了,都是在说少年应有鸿鹄志。今天的好儿童必将成为强国建设。故此两句话意思一致。
故答案为:
(1)困境 魔鬼 热情 不懈;
(2)C C。
2.【答案】(1)C;
(2)C;
(3)D。
【解答】(1)A、B、D正确,分:读“fēn”时意思有使整体变成若干部分或使相联系的离开;分派;辨别;从主体上分出来的;名分;职责和权利的限度。故选C。
(2)A、B、D正确,“僻静”的“僻”应读“pì”。
(3)A、B、C正确,倒:读“dǎo”时意思有仆;垮台;使垮台;(人的某些器官)受到损伤或刺激致使功能变坏。读“dào”时意思有(位置、方向等)上下或前后颠倒,使所盛的东西出来;往回退。故“翻箱倒柜”的“倒”应读“dǎo”。
故答案为:
(1)C;
(2)C;
(3)D。
3.【答案】(1)A 责任;
(2)C 尖锐;
(3)B 察觉。
【解答】(1)A.有误,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故“责认”应为“责任”。B、C。
(2)C.有误,尖锐:指物体的末端细小而锋利。故“坚锐”应为“尖锐”。A、B。
(3)B.有误,觉察:发现,指的是对事物有所认识或了解。A、C、D正确。
故答案为:
(1)A 责任;
(2)C 尖锐;
(3)B 察觉。
4.【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 有误,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著:明显。
故选:D。
5.【答案】B D A C。
【解答】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中桂花。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是赏赐王侯近臣。诗句描写的是寒食节。
故依次选:B D A C。
6.【答案】(1)B;
(2)D。
【解答】(1)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日暮汉宫传蜡烛。
(2)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春风又绿江南岸?
故答案为:
(1)B;
(2)D。
7.【答案】(1)红楼梦;
(2)西游记 孙悟空 唐僧 吴承恩。
【解答】(1)“有一位曹姓作家”指的是曹雪芹。曹雪芹能诗会画,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2)由“金箍棒”一词可知这个人物是孙悟空,他的师父是唐僧。《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猪八戒,沿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化险为夷、取得真经的故事。
故答案为:
(1)红楼梦;
(2)西游记 孙悟空 吴承恩。
8.【答案】(1)水天相接 洒满了银光 轻纱似的;
(2)郝副营长 狼牙山五壮士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3)碧玉妆成一树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 欲饮琵琶马上催;
(4)听君一席话。
【解答】(1)本题考查现代诗文默写。考查要点:对《月光曲》原文的记忆和理解,尤其是对月光和海面的描写,特别是关于月亮升起和海面变化的部分,确保填空内容与原文一致,要突出其宁静而美丽的意境。考查要点:对革命先烈事迹的了解。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记忆。答题思路:回忆《灯光》一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事迹。结合历史知识。搜索记忆中的古代诗句,如曹植的名句。考查要点:对唐代诗歌的熟悉程度。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再现能力,注意每句诗的上下文和整体意境,并能准确表达诗歌的美感,如比喻。(4)本题考查谚语。考查要点:对成语和俗语的理解和运用。答题思路:回忆与专题分享相关的经验或知识。结合实际经验。寻找合适的成语或俗语来总结这种启发,胜读十年书”,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相结合。
故答案为:
(1)水天相接 洒满了银光 ;
(2)郝副营长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忽如归;
(3)碧玉妆成一树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 ;
(4)听君一席话。
9.【答案】教室里安静得很,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到。我饿得肚子咕咕叫,前胸贴后背。我盼望着妈妈给我送来我喜欢吃的面包。
【解答】选择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故答案为:
教室里安静得很,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到,前胸贴后背。
10.【答案】(1)①正在;②一会儿;(2)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3)皎洁如月光之辉;(4)情深意重、肝胆相照。
【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首先。然后,理解加点词的具体含义,结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心里想着泰山,可以理解为“正”或“正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过了一会儿。这里的“少选”表示一会儿。(2)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寓意,确定成语的来源,解释成语的比喻意义,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结构和特点。根据题目要求。补充完整的句子。故答案为:方鼓琴而志在明月,皎洁兮若明月。回忆学过的古文和历史故事。解释成语的来源和具体含义。刈颈之交:出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共患难的朋友,形容彼此信任。故答案为:
(1)①正在;②一会儿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4)情深意重。
11.【答案】(1)即使我想对母亲说些感激的话,也不能说尽母亲对女儿的舐犊之情。
(2)女儿真是太忙了,真想让她在家多待一天。
(3)C。
(4)A。
(5)母爱如粽。
(6)B。
【解答】(1)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肯定词变否定词;再次;最后。把“怎能……吗”去掉。
(2)考查了句子理解。“母亲听了,如果你是母亲。首先母亲希望女儿多待一天,所以母亲内心是矛盾的。即:女儿真是太忙了。
(3)考查了句子理解。句子“见母亲的手颤抖着,赶紧拿一个粽子低头去剥”中的“低头去剥”是看到母亲的做法。故选C。
(4)考查了字词理解。句子“她一边解开袋子,我静静地听着。”反复使用“絮絮叨叨”一词。故选A。
(5)本题考查了给文章加标题。阅读文章内容可知,表达了深深的母爱。
(6)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舐犊之情”指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不能用“舐犊之情”。C项说的是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感情。
故选:B。
故答案为:
(1)即使我想对母亲说些感激的话,也不能说尽母亲对女儿的舐犊之情。
(2)女儿真是太忙了,真想让她在家多待一天。
(3)C。
(4)A。
(5)母爱如粽。
(6)B。
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范文:
珍藏在心底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的往事有如沙滩上的脚印,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天晚上,我和小伙伴们在楼底下玩捉迷藏,玩起了水枪,我们把小区的保安给引来了。楼顶上没有灯。我隐约看见了另一个单元的门。谁料想。我的脖子一下就挂在了绳子上,身体向后倒去,我整个人都懵了,迷迷糊糊地,摇摇晃晃地朝家走去。
回到家,父亲立刻紧张起来了,然后立即抱起我一口气从六楼跑到路边。在父亲的怀抱里,只有无比的温暖。
第二天早上,我一睁眼就看到他满脸疲惫,布满了血丝,用冰敷几天就会好了。后来我听妈妈说,不停地换着冰毛巾给我敷。
那一幕幕瞬间,令我现在仍记忆犹新,勾起我无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