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配套教学设计(17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配套教学设计(17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3 14:58:3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重点难点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3、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二、进行新课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
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
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请同学们注意声音有什么变化?
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