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第三单元月考作文高频题组导写-【同步作文课】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中册)(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第三单元月考作文高频题组导写-【同步作文课】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中册)(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6 15:37:3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回归历史现场,观史学家情怀
高频月考作文题组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古训有言:“一埂田坎三分烂,三穷三富不到老。”其大意为“一条田埂总有几处会出现缺口,
不容易完整,人生贫富难料,并非一帆风顺的”。
材料二:
明代郑淑云说:“惟吾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
于行。”大意是,人生常陷于三种困境之中:一是才华卓越,想奋发有为,却无人赏识,没有平台;二
是以诚挚宽厚之心待人,却朋友寥寥,知己不多;三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时常反省,却处处受挫,无
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材料三:
《曾国藩家书》有言:“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以“困顿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关于报恩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窘。
他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果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
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仆人送酒给她吃,送她黄金
一千两,以答谢她的恩情。
  《韩非子》里说了关于管仲的这样一个故事:在齐国的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的过程
中,公子纠失败,当时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在鲁国被抓住,将押往齐国,经过绮乌这个地方时,又饥又
渴,守边境的人跪下来喂给他食物,趁机问管仲:“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没有死,反而被任用了,你
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管仲回答他说:“如果按你说的那样,我会用贤使能,论功行赏,我还能拿什么
来报答你呢 ”守边境的人心里怨恨他。
  如果你在人才招聘现场,面试考官给了你这两段材料,让你做一个即兴发言,请你拟写一个
发言稿。
  注意:综合理解材料,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800 字以上。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齐鲁会盟,齐国国君采纳晏婴的主张,令一群侏儒在鲁定公面前跳舞以侮辱鲁国。孔子
迅即上前呵斥,强烈要求当场斩杀这些侏儒。齐君深感惭愧,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四邑及汉阳
之田。(摘编自《孔子家语·相鲁》)
材料二:
鲁肃责备关羽:“我们吴国可怜你们无家可归,才把荆州暂借给你们。如今你们已得益
州,有了立足之地,就必须归还荆州。”话音未落,关羽的随从说:“土地,谁有本事占领就
是谁的,哪有固定不变的主权!”鲁肃厉声呵之。
(摘编自《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材料三:
杨洁篪: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甚至在 20
年、30 年前,你们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王毅: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
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2021 年 3 月 18 日中美阿拉斯加对话)
史家传承了至圣先贤的骨气,我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天团的豪气!班级计划举行“爱国气
节”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34 年,中央红军在贵州遭遇围追堵截,人数由 8.6 万锐减至 3 万余人,革命的种子几乎灭
绝,然而,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力挽狂澜,一个个决议让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道路;
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扭转局面,一场场经典战役打出了一片红色新天地。我们走
过的艰险是“雪山”“草地”“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读过的故事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凤凰涅
槃”“枯木逢春”;我们知道很多人把绝路走出生路,如朱元璋、王阳明、毛泽东,我们也看到许多
人把生路走成了绝路,如《鸿门宴》中的项羽、《伶官传序》中的庄宗李存勖、修建大运河的
隋炀帝……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留给我们启迪或警醒。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中,世界风
云变幻,困难与风险依然不可避免,前路莫测,如何在绝路中寻生路,生路里不冒进,作为接棒未来
的我们,需要鉴古知今。
  请结合材料,以“绝路与生路”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一位名叫“阿木爷爷”的木匠师傅在海内外视频平台上走红。一顶草帽,一张亲切的
笑脸,一双布满皱纹的手,全程不讲一句话、不着一滴胶、不落一根钉,仅在木头上“左
1”“右 2”做好标记后,用普通刀锯切削组合,用传统的榫接卯和的技艺镶嵌成一件件手工作
品,甚至造出爱心锁、世博会中国馆模型。视频俘获了众多观众,他的粉丝数高达几百万,
视频的总播放量过亿。
你认为阿木爷爷的视频为什么走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想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第三单元 回归历史现场,观史学家情怀
高频月考作文题组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古训有言:“一埂田坎三分烂,三穷三富不到老。”其大意为“一条田埂总有几处会出现缺口,不容
易完整,人生贫富难料,并非一帆风顺的”。
材料二:
明代郑淑云说:“惟吾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
行。”大意是,人生常陷于三种困境之中:一是才华卓越,想奋发有为,却无人赏识,没有平台;二是以诚
挚宽厚之心待人,却朋友寥寥,知己不多;三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时常反省,却处处受挫,无法按照自己
的意愿生活。
材料三:
《曾国藩家书》有言:“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以“困顿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由
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写作材料,第二部分是情境任务。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又属于言论类
多则材料作文。材料一主要是:人生道路并不是平坦的,总会有挫折。材料二主要讲了人生的三种
困顿: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宽以待人却知己不多;严于律己却处处受挫。材料三主要是:经受磨练、
忍受痛苦方能成功。三则材料其实都是讲人生之路,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接受考验、经受磨练,方可
成功。围绕材料要点进行立意即可。
参考立意: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诚以待人,坚持本心。
(4)提高自我修养,适应环境。
【参考例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艰难的生命之初虽已注定人生的苦涩,而在绝望与希望的交替中,绝望是无意义的虚妄,后者才
能带来生机勃勃的现实。艰难困苦酝酿不平凡的人生。我一直坚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
渊”,遇到挫折,有的人选择沉沦,甚至自暴自弃,而另一些人选择坚持不懈,敢于同不公平的命运抗争,
最终扼住命运的咽喉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西伯利亚针叶阔叶混交林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驼鹿,它们的腹部布满不规则的花纹,最后,在动
物学家的研究发现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花腹驼鹿的花纹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一次次跳
跃着穿越大片荆棘丛,被划破腹皮留下的血痕,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形成。它们不能躺下休息,只
能站着吃草,从而储存更多的能量以至于不让它们在寒冷的冬天冻死。正是因为这种撕心裂肺的
痛苦使它成为“西伯利亚丛林勇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想花腹驼鹿的成长经历就是对它最好的
诠释。
人常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逆境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催人成就一番大业,万方多难成就了杜
甫光辉的一生,无数次的打击,颠沛流离使得杜甫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千古名句,他的一生艰辛坎坷,见多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受尽了生活的磨难,终于成就了他“诗圣”的美
名,他的作品也因此有了“诗史”的美誉。
人生不会一直风平浪静,生活的航船是动态的,它在行进的过程中不仅会遇见急流和暗礁,甚至
有时面临沉船的风险,此时此刻,我们不能退缩,我们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勇敢面对,因为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生如逆旅,只有经历各种困难与逆境的洗礼,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正如经名所说“没有丰富
的人生阅历,一个人很难轻易走向成功,而人的经历必然会有成功和失败,如果人生的境遇都是一帆
风顺的,那么,如今的石铁柱也不会这样辉煌”。
如此多的艰难困苦为我们带来一个个的奇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困难,勇敢地面对,下一
个奇迹,就是你自己。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关于报恩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窘。他
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果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
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仆人送酒给她吃,送她黄金一千两,
以答谢她的恩情。
  《韩非子》里说了关于管仲的这样一个故事:在齐国的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的过程中,
公子纠失败,当时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在鲁国被抓住,将押往齐国,经过绮乌这个地方时,又饥又渴,守
边境的人跪下来喂给他食物,趁机问管仲:“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没有死,反而被任用了,你拿什么来
报答我呢 ”管仲回答他说:“如果按你说的那样,我会用贤使能,论功行赏,我还能拿什么来报答你
呢 ”守边境的人心里怨恨他。
  如果你在人才招聘现场,面试考官给了你这两段材料,让你做一个即兴发言,请你拟写一个发言
稿。
  注意:综合理解材料,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800 字以上。
 
【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和“报恩”有关。第一个故事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韩信千金酬漂母”。我们可以用“懂得
感恩”“不忘旧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君子报恩,十年不晚”来界定、评
价。我们也可以说,这种报恩更多是在儒家的“礼义”的层面。而第二个故事的情节,我们可以概括
为“管仲不谢私恩”,管仲的“报恩”态度明显有不同,管仲不是薄情寡义,而是以一种更宽视野、更大
格局、更高层次的方式来报恩。综上,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对等并列的,而是有更进一层,或
者说境界有别的关系,即人应该心怀感恩、知恩图报,但要注意报恩的方式,要明确国家、集体的利
益高于私恩,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公私不分。
【参考例文】
涵养格局,推恩四海
尊敬的主考官:
  您好,我是应聘的考生,感谢考官给我发言的机会。
  韩信以千金回报一饭之恩,成就知恩图报的历史佳话,自然也为人称道;同样是身处困乏而受人
之恩,管仲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其正道直行,令尘俗之人怨恨,但却令君子、令天下人感佩。确实,
一般意义的报恩,有恩必报,且当涌泉相报;但君子心中的报恩,则超越了私恩,推及四海,泽润苍生。
  两人格局的高下,或许也和日后的结局不无关联。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建不世之
功,但最终惨遭酷刑,令人唏嘘感慨。这固然因为汉高祖薄情寡义,但恐怕也与韩信格局不大有关
系;管仲则不然,饥渴难耐,受人之恩,按理说,他应感恩戴德,但他却翻脸不领情,在常人看来不近人
情,但他绝不为一己私恩,就罔顾国家法度,背弃公心,正是因为这样的格局,故能成就“九合诸侯,一匡
天下”的王佐之业。
  管仲不报私恩,足见其智。
  可能多数人,在遭遇管仲的情况时,会先开一个“日后必有厚报”的空头支票。但如果口惠而实
不至,往往祸及其身,与其日后授人以柄,不如当面回绝。管仲深知这点,因此绝不封官许愿,信誓旦
旦。管仲之智,还在于有识人之明,他看到了守边境者言行背后的私心。那不是施恩,而是交易和投
机。
  管仲不报私恩,足见其直。
  从古到今,并不乏收买人心、假公济私的人,他们善于以小恩小惠笼络人,积攒所谓的人脉,然
后互通有无,广开门路,“姊妹弟兄皆列土”的也不在少数,而管仲绝不迎合世俗,足见其直。管仲的回
答,听起来容易让人有怨意,也是有深意的:你若有才,我也量才录用;你若无能,我亦无可奈何。这话
虽然让恩人怨恨,但公心为上,哪怕背上“忘恩负义”的诟病,又何必在意
  历史是一堆灰烬,灰烬之中尚有余温。韩信、管仲的故事一直启迪着后人。当我们步入新时
期,礼尚往来,有恩报恩,仍然是不可丢弃的美德,但在法治社会,有志青年们又有必要涵养更宏大的
格局,铭记而又能超越私人之间的恩情,看清楚公私之间的分水岭。
  报私恩,看似是私事,其实可能彰显公德、公心。这对于今天的选贤任能也很有警示意义。如
果领导干部,以是否有功于我、有恩于我、有利于我,作为人才使用标准,而不是公心为上,唯才是
举,就会掉入任人唯亲,大搞裙带关系的泥淖之中。再说,那些急于报答小恩小惠之人,也多是睚眦
必报之人。记住那些真正雪中送炭的人,远离那些锦上添花、别有居心的人,为官者不可以不察。
  臧否人物,鉴古知今。管仲的知恩不报,“非不为也,乃不可为也”,绝不为一己之私,而违背天下
公义。这种不枉私情、不恤人言,而推恩四海,为天下之计的人格背后,是深远恢弘的格局。见贤思
齐,我们当从而师之!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各位考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齐鲁会盟,齐国国君采纳晏婴的主张,令一群侏儒在鲁定公面前跳舞以侮辱鲁国。孔子迅即
上前呵斥,强烈要求当场斩杀这些侏儒。齐君深感惭愧,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四邑及汉阳之田。
(摘编自《孔子家语·相鲁》)
材料二:
鲁肃责备关羽:“我们吴国可怜你们无家可归,才把荆州暂借给你们。如今你们已得益州,
有了立足之地,就必须归还荆州。”话音未落,关羽的随从说:“土地,谁有本事占领就是谁的,
哪有固定不变的主权!”鲁肃厉声呵之。
(摘编自《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材料三:
杨洁篪: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甚至在 20
年、30 年前,你们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王毅: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
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2021 年 3 月 18 日中美阿拉斯加对话)
史家传承了至圣先贤的骨气,我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天团的豪气!班级计划举行“爱国气节”主
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以大国底气张扬爱国气节
——在“爱国气节”主题班会上的发言
同学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大国底气张扬爱国气节”。
爱国气节,是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脊梁。春秋时期,面对齐国的挑衅,孔子义愤填膺,指斥
齐国,使齐国理屈词穷;郑国兵临城下,烛之武一人智退秦师;关羽借荆州,一借不还,鲁肃绝
不苟且,厉声呵斥。一部外交史,就是那些智勇之士坚守民族气节、出使不辱使命的历史。
忆往昔,史家传承了至圣先贤的骨气;看今朝,我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天团的豪气。
今日中国外交天团,在世界舞台折冲樽俎、义正词严,为中国发声,捍卫国家尊严,2021
年 3 月 18 日中美阿拉斯加对话,王毅说:“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
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同学们,这就是新时代中国人的爱国气节,这铮铮骨气背后,有站立的中国。
外交天团睥睨世界的身影背后,是大国崛起的豪气。这豪气,这底气,源于“上穷碧落下黄
泉”的国之重器——“嫦娥”和“蛟龙”;源于世界第二大经济总量的 GDP;源于“经国序民”的制度自
信,源于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更源于十四亿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因为这气
节、豪气、底气,“西方列强在海岸线上架设几尊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那些高鼻
子、蓝眼睛的西方政客叼着烟斗划分世界格局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同学们,这就是新时代中国人凛凛气节的背后,是大国崛起的底气。
今日中国,敢于平视世界,以日渐雄浑有力的声音,敢于对强权说不,居仁由义,秉持道
义。无论是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福岛核废料排放,还是新疆棉事件,新冠病毒污名化,中国人拍
案而起,横眉冷对。杨洁篪说:“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
谈话。甚至在 20 年、30 年前,你们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慷
慨激昂的话语,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同学们,爱国气节不仅需要史家传承,更需我辈切身践行,弘扬光大。
坚守爱国气节,不只是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壮举,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每一个人都应
砥砺爱国之心,涵养气节。爱国不只是体现在核心价值观的背诵中、升旗仪式中。涵养爱国情
怀,砥砺爱国气节,需要我们关注国家发展,关注时代,培养家国情怀。
尤其是处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格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更应该有爱国气节和
担当精神,更应该学习强国,永葆大国底气。
同学们,爱国气节让我们传承,让历史见证。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34 年,中央红军在贵州遭遇围追堵截,人数由 8.6 万锐减至 3 万余人,革命的种子几乎灭绝,
然而,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力挽狂澜,一个个决议让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道路;强渡乌
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扭转局面,一场场经典战役打出了一片红色新天地。我们走过的艰险
是“雪山”“草地”“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读过的故事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凤凰涅槃”“枯木逢春”;我
们知道很多人把绝路走出生路,如朱元璋、王阳明、毛泽东,我们也看到许多人把生路走成了绝路,
如《鸿门宴》中的项羽、《伶官传序》中的庄宗李存勖、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他们的成功与
失败,都留给我们启迪或警醒。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中,世界风云变幻,困难与风险依然不可
避免,前路莫测,如何在绝路中寻生路,生路里不冒进,作为接棒未来的我们,需要鉴古知今。
  请结合材料,以“绝路与生路”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从长征在贵州出现转折点为切口,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绝处逢生的成语、故事、人物,联
系未来的风险和挑战,积极思考“死中求活”的原因,以及生死存亡之间的辩证关系,话题带有思辨色
彩。天无绝人之路,其实就是绝处逢生的意思。人的力量是伟大的,人类也从来不惧怕失败。怕的
是没有绝处逢生的信念和舍我其谁的信心。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却也是漫长的。一颗绝地险胜之
心是必要的。说其短暂是因为,如果一个人时刻保持一颗决胜之心,那么他就会为了自己心中既定
的目标而埋头苦干,从而忽略时光的流逝。说其漫长,则是绵绵无期,因为一个人若没有一颗必胜之
心,抑或连面对困难的勇气都没有,无疑是在等待死亡的来临,既期待又痛苦。故此我们不但要有一
颗必胜的信心,更要有绝处逢生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锐气。个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在第二个百
年奋斗的新征程中,世界风云变幻,困难与风险依然不可避免,前路莫测,需要我们在绝路中寻生路,
鉴古知今。
参考立意:(1)绝处逢生,庆余年;(2)涅槃之路;(3)绝处突围,柳暗花明。
【参考例文】
绝路,方能逢生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时代给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商品琳琅满目,学校各式各样,机遇一个
接着一个。你是否因此而感到迷茫彷徨 选项多固然是件好事,但过多的选择就像重重浓雾一般恍
惚了你的眼帘甚至心灵。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绝路,方能逢生。
  当复杂繁多的选项出现在你的眼前时,我们难免会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优项。可这种选择浪
费了大量的时间,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较小甚至唯一的选择,虽然选择余地较小,但大大节
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假设你必须看完一本书,现在有上千本书可供你选择,若要一本本看完简介
再选择最感兴趣的那本,岂不是那些只有一本书的人早就看完了 时间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屡屡被
提及,“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不如就只有唯一选项,
尽全力朝着目标冲吧!
  选择性多还容易令人后悔。选择了一项后总想着是否另一项会更好一点,残酷的现实是,大多
数人总乐干“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的事,于是他们总是在不断地后悔着,永远觉得现在的生活不
是最优项,抱怨成了家常便饭,不仅自己心情不好,还给周围的人带去了负面情绪,可事实上没有后
悔药,于是有一群人因为选项多而困惑纠结。他们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因为太过恐惧承担选择错
误的后果而纠结不停。这种纠结有时就会令你错过最佳的时机而与成功失之交臂。若只有唯一选
项,又何苦于困难纠结症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总是要逼一逼的。唯一选项斩断了你的一切后路,逼
得你只能使出全力来应战,这样的你又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呢 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最终取
得这场大战的胜利;陈胜吴广被迫起义,最终名垂千古。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你的选择是被切
断了,可一同被切断的还有你的犹豫,你的退路。它给予了你无限的动力和必胜的信念。当你面前
只有荆棘时,你才会选择拿起利剑披荆斩棘,如果另有一条宽敞大道,也许你就失去了登上王位的机
会。
  溪水没有选择,只能日夜冲刷,但它的力量足以击穿石头;梅花没有选择,只能腊月开放,但它依
然傲立寒风;雏鹰没有选择,只能练习飞翔,但它终有一天会傲视群雄!当生活不给予我们选项的时
候,不要气馁,不要恐惧,只要不顾一切地向前冲,你就会找寻到一片独属于你的天地。因为,绝路,方
能逢生!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一位名叫“阿木爷爷”的木匠师傅在海内外视频平台上走红。一顶草帽,一张亲切的笑
脸,一双布满皱纹的手,全程不讲一句话、不着一滴胶、不落一根钉,仅在木头上“左 1”“右 2”做
好标记后,用普通刀锯切削组合,用传统的榫接卯和的技艺镶嵌成一件件手工作品,甚至造出爱
心锁、世博会中国馆模型。视频俘获了众多观众,他的粉丝数高达几百万,视频的总播放量过
亿。
你认为阿木爷爷的视频为什么走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想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题干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材料,先讲了阿木爷爷在视频平台走红的事实,然后概括性地介绍了视频的内容
——一位老者用精妙的传统手艺制作出了一件件高水平的木工制品。最后讲的是视频走红的具体
表现。
第二部分是作文的具体要求,一是确定了写作的角度是“视频为什么走红”,二是就文章体裁
与字数等提出常规性要求。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材料的目的是引导考生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
魅力以及匠人精神。但是,考生要注意写作时一定要正面回答“视频为什么走红”,而不要仅对老
人品质进行简单评价。
【立意参考】
①“传统”最动人;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③工匠精神,匠心为本。
【素材链接】
①李子柒看上去温柔、瘦弱,总是穿着朴素的布衣,盘着优雅的发髻。但这个看似孱弱的
女子却会养蚕、砍柴、酿醋、造土窑,精通各种传统美食制作和手工技艺……她没用一个字夸中
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引来了全世界的围观。
②曾任职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沈伟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就拿起了刻刀开始摹印生
涯,一坐就是几十年。摹印是古书画临摹的最后一环,要求仿刻的印章要与真迹一模一样,就连
盖上去的效果也得形神兼备。几十年来,沈伟雕刻仿制了一千多枚古印,在临摹的书画上盖了上
万个印章,没出过一点差池。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与世隔绝般的寂寞,故宫里的生活有惬意的
一面,却也有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沈伟一直把“素心若雪,淡如清风”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他
说:“在制作和收藏印章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对性情的塑造。”
【佳作展示】
传统,让世界认识中国之美
百万粉丝,上亿点击量。阿木爷爷不是流量明星,也没有刻意博人眼球,他视频的走红,全
凭一双巧手。不用一滴胶水,一根钉子,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的工艺品。阿木爷爷在视频
中展现了自己纯熟的木工手艺,用中国的传统榫卯技术征服了海内外的观众。
众所周知,在短视频内容层出不穷的当下,博取众人眼球的难度越来越大,更别说粉丝百万
且横跨海内外了。此中定有真义在,确需我辈细细品。(引述材料,过渡自然,亮明写作角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
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榫卯工艺的年龄,其实比汉字还要古老,早在约 7 000 年前就已
经被老祖宗摸索出来,随后在 2 000 多年前被鲁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人使用几千年的木质家具
的灵魂。榫卯连接结构里,凸出的部分称作榫,凹进去的叫作卯。它们相互咬合,紧密无间,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被称作木头之间的天荒地老。
在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现代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榫接卯和的传统制作工艺没有速度,
没有力量,没有绚烂华丽的色彩,但依然获得了众人的目光,就是因为它流传千年的传统魅力,
它沉淀丰厚的历史底蕴。古老的技术,传统的工艺,阿木爷爷的每一个符号,都是一个内涵丰富
的故事,一段悠扬的民族音乐,怎能不让人为之停步、注目?
而这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次引世界瞩目了。早在 2007 年,几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带
着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向往成立了“中国装束复原小组”,致力于复原中华传统服饰。高冠环佩,顾
盼间有无双风华;罗衣飘飘,似云上仙人轻轻摇曳。王公百姓、兵卒将士、歌舞仕女、山野村
夫,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韵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们把中华传统服饰带到了世人面前,让人
们惊叹于中华之美。英国的电视制作公司慕名而来,要把这种极美的中国服饰,推荐给全世界。
(事例典型,论证充分)
在互联网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有了更多载体和渠道,有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也为世界提供了
更多读懂中国、爱上中国的机会。我们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就需要更多像“阿
木爷爷”这样的民间手艺人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让那些被我们抛在时光的角落,蒙上一层层尘
埃的传统文化、古老工艺,重新大放异彩,让世人认识并记住中国之美。(总结全文,照应标
题,重申观点)
【名师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内容,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分析阿木爷爷视频走红的原因,立
意准确。文章开篇引用材料,紧接着针对视频为何走红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论述过程中,
运用引用论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和举例论证(“中国装束复原小组”的例子)的论证方法,论证自己
的观点,最后总结全文,回照材料,思路清晰,内容扎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