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5 23:19:54

文档简介

宣城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B A C D A B D B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D A C A C A B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5分。
17?(1)古罗马:依靠武力;重视道路、法律与市场的作用;对地方采取间接统治方式。(6分)
汉朝: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重视表意汉字基础上的文化教育与文学经典;以儒
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豪强大族维持社会秩序。(任意三点6分)
(2)积极影响:古罗马共同体的建立使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
的和平与稳定;加强了不同地区经济联系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创造
了辉煌灿烂的古罗马文明,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任意三点得5分)汉承秦制,巩固
并发展了大一统国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经营西域,开
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利于创造恢弘灿烂的两
汉文化;促进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做出贡献。(任意三点得5
分)同一历史时期的欧亚大陆两端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建立,逐渐建立起直接联系,有利
于中西文明的交流。(3分)
18?(1)主张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主张言论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社
会;批判教会势力。(6分)
(2)伏尔泰在历史学、哲学与文学方面做出一定贡献;他引领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促使人们
的思想解放;其思想不但助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影响了欧洲其他封建统治者;其思
想有利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与自由平等的斗争。(任意三点得9分)
19?(12分)
参考答案一
观点:古巴导弹危机将世界拉到核战争的边缘。
二战后,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
锐对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级格局正式形成。
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反映美苏两国非热战形式的激烈对抗,两国领导人一边掰手腕,一边
将手指指向按钮,随时启动核武器。这幅漫画勾勒了美苏领导人在危机中激烈对抗与互
宣城市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QQABLYKAogggAoBAAAgCQQXqCECQkACACYgOAFAIsAAAAANABAA=}#}
相进行核讹诈的场景。这种对抗给世界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核战争风险。
综上,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使世界面临新的世界大战风险。因双方总体势均力
敌,从而又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
参考答案二
观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方关系既有激烈的冷战对抗,也有缓和。
二战后,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
锐对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级格局正式形成。
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反映美苏两国非热战形式的激烈对抗,两国领导人一边掰手腕,一边
将手指指向按钮,随时启动核武器。这幅漫画勾勒了美苏领导人在危机中互相进行核讹
诈的场景。由于两国领导人都认识到相对的势均力敌与核战争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结果,
正如赫鲁晓夫所说,他与肯尼迪找到了共同的立志和共同的语言。最后,双方领导人通过
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综上,二战后,由于称霸世界或强烈维护自身安全的考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既有全面对
抗,又互为忌惮而时有缓和。
宣城市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QQABLYKAogggAoBAAAgCQQXqCECQkACACYgOAFAIsAAAAANABAA=}#}宣城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产生,它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和顺从,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由此可知,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A.有利于印度统一思想 B.冲击了种姓制度
C.得到了婆罗门的支持 D.提高了吠舍地位
2.大流士任命波斯人担任行省总督,总督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人选由大流士亲自从王室成员或波斯贵族中挑选。总督在波斯语里的意思是“王国的保护者”,代表皇帝对行省进行统治。尽管有的行省总督由同一家族继承,但是必须要取得皇帝的批准。这说明,波斯的行省制度
A.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 B.由波斯人担任最为重要的职务
C.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D.形成了较完善的中央官僚体系
3.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在中央的各部中,财政和税务部门最为重要,行政和宗教次之。这可以用来说明阿拉伯帝国
A.地跨欧亚非三洲 B.政治宗教合一
C.工商业较为发达 D.重视文化交流
4.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于11世纪,中世纪大学课程除了神学,还包括文学、医学、法学大学科,还设有《几何学》《天文学》及其他探索人体和自然界的相关课程。中世纪大学课程的设置
A.表明教会势力走向衰落 B.体现了世俗王权的扩张
C.标志着近代科学已产生 D.适应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5.下图是16世纪的版画,描绘了5艘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准备卸货的情景。这些大帆船上装运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生丝 B.白银 C.玉米 D.黑奴
6.16世纪,英国都铎王室敕令被频繁运用。据统计,当时共有30项敕令针对食物、肉类、糖类、啤酒花、酒类(含法国酒)、弓箭盔甲6类商品的价格制定了官方最高限价;1531年4月和8月还先后发布两项关于限制粮食出口的救令。王室救令的频繁运用折射了
A.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B.价格革命引发社会影响
C.王权与教权的对抗 D.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
7.1700年,英国进口原棉139.6万磅,1720年上升到196.8万磅,1760年增加到235.9万磅1780年则突增到687.7万磅,1800年达到5601.1万磅。由此可知
A.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B.世界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C.英国殖民扩张加剧 D.英国棉纺织业持续发展
8.南北战争结束后的1865~1894年,每年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纽约的人中,大约有12万英国人、11万德国人。1895~1914年,每年有16万意大利人移民纽约。这可以说明
A.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美国经济正在崛起
C.启蒙思想开始传人美国 D.欧洲人口急剧减少
9.下表是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这表明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①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注①:1872 年数据。
A.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B.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殖民地已瓜分完毕 D.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10.20世纪90年代左右,在非洲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14个:冈比亚、利比里亚等: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也有14个:几内亚、马里等;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5个佛得角等;以西班牙为官方语言的国家1个:赤道几内亚。这反映出
A.几乎整个非洲国家曾经成为欧洲殖民地 B.英语和法语是世界的优秀语种
C.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海外殖民地较少 D.非洲国家开放与包容意识强烈
11.对于华工参加一战,英国政府向中国官员表示嘉许,向 200多名工人颁发奖章:法国将军福煦推崇华工为“第一工人,也可称为卓越之兵士。”由此可知,华工参加一战
A.改变了中国弱国的国际形象 B.强化了战争性质的正义性
C.有利于协约国取得战争胜利 D.成为扭转一战战局的关键
12.甘地认为“机器代表一种大罪恶,在孟买那些工厂中的工人们,都变成了奴隶……当没有工厂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受饥饿。”由此可知甘地倡导
A.手工纺织 B.实行关税保护
C.印度独立 D.人人自由平等
13.1919年3月,苏俄布尔什维克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纲确认“要坚持不懈的把已经开始并已基本完成的对资产阶级的剥夺进行到底。把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变为苏埃共和国的财产即变为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财产。”这表明苏俄
A.积极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B.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有益探索
C.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14.下表反映的是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不同时期占世界比例。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 1913年 1937年
美国 38.2% 41.9%
德国 15.3% 11.6%
英国 12.1% 9.3%
法国 6.6% 5.7%
俄国(苏联) 2. 6% 13.7%
其他国家 25.2% 17.8%
A.苏联模式有利于工业化 B.“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
C.一超多强的格局已形成 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15.英国政府将中央公务员从1979年的75.2万减至1994年的53.3万;克林顿时期的美国裁减了 35.1万政府雇员,削减财政开支达1370亿美元;德国从统一到 2003 年也裁减了约100万公务员。西方国家的做法
A.解决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B.表明政府职能向市场和社会回归
C.强化了国家干预的政策 D.保障了国家文官队伍的高效廉洁
16.2024年4月 2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价值950 亿美元的援乌法案,该法案向乌克兰提供608.4亿美元。乌克兰资助法案的投票结果为311票对 112票,112 名共和党人反对这项立法,共和党议员有101人投了赞成票。这说明
A.援乌法案违反民意 B.战争规模即将扩大
C.霸权政治依然存在 D.美国旨在削弱俄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超大规模共同体,不能光靠武力。罗马军队凭借路网的迅速移动,用最硬的方式把各城市连在一起。随着罗马向外征服,大道的军事用途逐渐下降,经济用途逐渐上升罗马商人凭借路网的贸易往来,用最有弹性的方式把罗马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内部依存度极高的经济体。法律和市场经济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市场把无数的陌生人奇妙地合为一体,庞大的罗马法体系是繁荣市场经济的保护者,也是繁荣市场经济的结果。在政治层面,罗马建构自身权力的主要方法是间接统治,它是罗马政治统治的精华所在。疯狂的领土扩张,和基础设施、间接统治的打造,把超级多元的战败者稳稳当当地同化成一个共同体。
——摘编自李筠《罗马史纲》
材料二 汉帝国如同西方古罗马,但又明显不同:(1)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2)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3)农村地区富裕的豪强大族的兴旺——他们维持社会秩序,并在村落和权力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
——摘编自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古代罗马与汉朝构建超大规模共同体的主要方式。(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罗马与汉朝超大规模共同体出现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13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694年,伏尔泰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不仅是一个历史学家、哲学家,还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伏尔泰认为,在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这彻底否定了当时的封建制度。他还主张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呼吁建立一个开明的君主制社会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他的作品风格幽默,言辞犀利,在嬉笑怒骂中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在他的笔下,教会里的神父和教皇成了两足的动物,而教会是导致国家分裂和战争的罪恶之源。他认为,教会的权力来源于卑鄙的谎言,这些谎言是一群下流的伪君子编造出来的。他的这些言论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伏尔泰的影响力并未局限于法国,整个欧洲都为他的思想所倾倒,所以他也被称为启蒙运动的导师。连一些欧洲封建国家的君主都对他十分崇拜,普鲁士王国的国王甚至还邀请他成为自己的贵宾。
——摘编自乔治·威尔斯/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伏尔泰的思想观点。(6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的历史贡献。(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古巴导弹危机”反映的世界形势,自拟论点,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