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期末)下图为晚清的一份电报原文。该电报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军咨府致萨镇冰函稿 八月二十三日(10月14日) 敬启者:湖北事机危迫,时期万不可缓。贵大臣所辖之军队,务令迅赴汉口,攻击匪徒,沿途万勿延误为要。此颂日祺。 军咨府启
A.太平天国战局激烈 B.清末新政成效显著
C.辛亥革命的突发性 D.晚清民族危机加深
2.武昌起义前后,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在筹办过程中,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这反映了( )
A.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
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C.地方精英迥异的政治态度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3.(2023·安徽黄山)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写道,“其后二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推动了共和观念的传播
B.在农村遭到百姓的抵制
C.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
D.未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
4.(2023·陕西渭南)武昌起义之后,在新疆伊犁的革命党人冯特民、杨缵绪等人担忧沙俄乘乱入侵,动员回民响应革命,发动伊犁起义。起义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杨缵绪被推为该会会长,宣布实施五族共和,出示安民。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归属
B.推动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
C.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5.晚清绅商向来主张由上而下的立宪,反对激烈革命。武昌起义后,长沙新军响应,“各商民人等,欢迎义师……绅学各界人等前往投效者,络绎不绝”。在起义各省,绅商都不同程度地协助了反清的“独立”运动。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三民主义得到社会各界认同
B.资产阶级充分动员社会各界民众
C.革命党人政治势力迅速壮大
D.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
6.(2023·江西赣州)1903年,年仅18岁的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章太炎为之作序。书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军》一书风行海内外,畅销一百余万册。材料可用于说明( )
A.中国民主革命思潮的涌动
B.辛亥革命赢得国际支持
C.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广泛
D.三民主义顺应历史潮流
7.(2023·河南安阳)清政府在1901年发布上谕称,“现在振兴庶务,亟应加意澄清,嗣后无论何项事例,均不准报捐买官,自降旨之日起,即行永远停止”;还规定以后官吏主要从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并且须参加招聘考试,合格者方可录用。这些举措( )
A.解决了清政府内忧外患困局
B.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
C.有利于现代官僚体制的形成
D.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8.武昌起义刚胜利,革命士兵们即把有“资望”的黎元洪推上了都督宝座;浙江革命党人尚在筹划起义时,就已确定让有“资望”的汤寿潜当都督;湖南光复后,在当地势力非常大的谭延闿取代年轻革命党人焦达峰担任都督。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极力维护传统社会秩序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未提出社会法制的计划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9.清帝退位后,《顺天时报》曾评价道:“太后力排二三王公之反对共和论,独使皇上让政,以泯南北官民两军之战祸。其识能洞见世界之趋势,其功足与唐虞媲美。”以下观点最符合《顺天时报》主张的是( )
A.清帝退位依赖太后的力量 B.清帝退位顺应国内外形势
C.慈禧的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 D.清帝退位受国人普遍认同
10.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失败的地方”是指( )
A.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驱逐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未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促使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1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但大多数老百姓仍持观望态度。有鉴于此,部分地方军政府在城市各个重要街口派人“持剪把守”,过往百姓,凡有长辫的,都直接“攫其尾而剪之”。材料说明( )
A.新思想未影响百姓的生活 B.民国政府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国民均主张恢复清朝统治 D.民国政府仍坚持封建独裁统治
二、非选择题
13.一百多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美]佩弗《远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2)材料一、材料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期末)下图为晚清的一份电报原文。该电报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军咨府致萨镇冰函稿 八月二十三日(10月14日) 敬启者:湖北事机危迫,时期万不可缓。贵大臣所辖之军队,务令迅赴汉口,攻击匪徒,沿途万勿延误为要。此颂日祺。 军咨府启
A.太平天国战局激烈 B.清末新政成效显著
C.辛亥革命的突发性 D.晚清民族危机加深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10月14日,清廷军咨府发电报要求军咨府长官萨镇冰快速派军赴湖北镇压,可见辛亥革命的突发性,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中国还未使用电报通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清末新政成效显著,排除B项;当时汉口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外来侵略战争,不能体现民族危机加深,排除D项。故选C项。
2.武昌起义前后,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在筹办过程中,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这反映了( )
A.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
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C.地方精英迥异的政治态度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解析] 根据材料“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信息可以看出,此时中国正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地方精英政治态度的迥异,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安徽黄山)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写道,“其后二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推动了共和观念的传播
B.在农村遭到百姓的抵制
C.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
D.未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
[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乡僻地带,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过”可以看出,当时偏远的乡村等地对于革命并没有产生多大的认同,因此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力有限,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共和观念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反映辛亥革命未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而不是“在农村遭到百姓的抵制”,排除B项;仅从材料不能说明没有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陕西渭南)武昌起义之后,在新疆伊犁的革命党人冯特民、杨缵绪等人担忧沙俄乘乱入侵,动员回民响应革命,发动伊犁起义。起义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杨缵绪被推为该会会长,宣布实施五族共和,出示安民。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归属
B.推动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
C.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新疆伊犁起义之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实行五族共和,这说明当时新疆地区民族认同感较强,意味着辛亥革命推动了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众对于新政权的归属,而且无法判断当时是否成立了中华民国,排除A项;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
5.晚清绅商向来主张由上而下的立宪,反对激烈革命。武昌起义后,长沙新军响应,“各商民人等,欢迎义师……绅学各界人等前往投效者,络绎不绝”。在起义各省,绅商都不同程度地协助了反清的“独立”运动。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三民主义得到社会各界认同
B.资产阶级充分动员社会各界民众
C.革命党人政治势力迅速壮大
D.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
[解析] 由材料可知,晚清绅商由反对激烈革命到协助反清的“独立”运动,表明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的倒行逆施促成了各种政治力量的联合,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D项正确;“得到社会各界认同”“充分动员社会各界民众”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革命党人政治势力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江西赣州)1903年,年仅18岁的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章太炎为之作序。书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军》一书风行海内外,畅销一百余万册。材料可用于说明( )
A.中国民主革命思潮的涌动
B.辛亥革命赢得国际支持
C.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广泛
D.三民主义顺应历史潮流
[解析] 庚子国难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对腐朽清政府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深刻,也更加明白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的必要性。根据材料“‘革命军中马前率邹容’……《革命军》一书风行海内外,畅销一百余万册”可知,中国民主革命思潮涌动,A项正确;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爆发,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广泛”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项;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河南安阳)清政府在1901年发布上谕称,“现在振兴庶务,亟应加意澄清,嗣后无论何项事例,均不准报捐买官,自降旨之日起,即行永远停止”;还规定以后官吏主要从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并且须参加招聘考试,合格者方可录用。这些举措( )
A.解决了清政府内忧外患困局
B.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
C.有利于现代官僚体制的形成
D.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解析] 根据材料“清政府在1901年发布上谕……官吏主要从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并且须参加招聘考试,合格者方可录用”可知,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在选择官员上从学堂进行选官,有利于现代官僚体制的形成,C项正确;“解决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改变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8.武昌起义刚胜利,革命士兵们即把有“资望”的黎元洪推上了都督宝座;浙江革命党人尚在筹划起义时,就已确定让有“资望”的汤寿潜当都督;湖南光复后,在当地势力非常大的谭延闿取代年轻革命党人焦达峰担任都督。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极力维护传统社会秩序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未提出社会法制的计划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武昌起义后,有些起义胜利的省份推举封建旧官僚和立宪派担任都督,这表明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妥协性,B项正确;A项的“极力维护传统社会秩序”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表述太绝对,亦与材料不符,故排除;辛亥革命先由革命党人暴力发动,属于自下而上的革命,而不是自上而下,故排除D项。故选B项。
9.清帝退位后,《顺天时报》曾评价道:“太后力排二三王公之反对共和论,独使皇上让政,以泯南北官民两军之战祸。其识能洞见世界之趋势,其功足与唐虞媲美。”以下观点最符合《顺天时报》主张的是( )
A.清帝退位依赖太后的力量 B.清帝退位顺应国内外形势
C.慈禧的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 D.清帝退位受国人普遍认同
【解析】根据材料“以泯南北官民两军之战祸”“其识能洞见世界之趋势”可知,《顺天时报》称赞清帝退位缓和了社会矛盾,顺应了国内外形势,故B项正确;清帝是在辛亥革命的压力下被迫退位的,排除A项;1912年清帝退位,当时慈禧已经去世,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国人对清帝退位的态度,排除D项。
10.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失败的地方”是指( )
A.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驱逐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未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故选D项。
11.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促使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解析】从题目中理解“首义”就是首创性义举,从武昌起义的影响来看,其首创性义举应该是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吹响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诞生的号角,即推翻清王朝统治并促使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故选B项。
1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但大多数老百姓仍持观望态度。有鉴于此,部分地方军政府在城市各个重要街口派人“持剪把守”,过往百姓,凡有长辫的,都直接“攫其尾而剪之”。材料说明( )
A.新思想未影响百姓的生活 B.民国政府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国民均主张恢复清朝统治 D.民国政府仍坚持封建独裁统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大多数百姓对“剪辫令”持观望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因此材料表明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一百多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美]佩弗《远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2)材料一、材料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答案】(1)变化: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约法;经济上,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2)不同: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
原因:分析评价的着眼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