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选择题
1.据史书记载,楚国虞丘子曾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之法,即“乡长所进,官长所选,公所訾相”。这些做法表明当时( )
A.世卿世禄制度遭到冲击 B.贵族等级体系彻底瓦解
C.周天子专制统治被削弱 D.传统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2.夏商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至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春秋中期,一个地域的民众,非必只有一族,居于某地的民族就被称为某地之人;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 B.宗法分封制崩溃带来的后果
C.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 D.统一战争加快民族交融进程
3.至商周之际,还盛行庶人议政制,从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尚书·盘庚》),至春秋时的子产不毁乡校,都说明“谋及庶人”(《尚书·洪范》)仍然作为一种制度保留着,所以“无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礼记·月令》)。这说明先秦时期( )
A.臣民参政意识提高 B.君权相权矛盾激烈
C.封建制度开始产生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4.如表为战国后期《吕氏春秋》的言论观点。由此可知,《吕氏春秋》( )
篇章 观点
《有始览》 乱莫大于无天子
《孟秋纪》 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
《仲春纪》 兼容华夷,“殊俗异习皆服之”
A.主张和平解决诸侯国间纠纷 B.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
C.强调尊重华夷间的文化差异 D.提出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诉求
5.在中国古代,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商周时期,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等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陶器、漆器、织物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 B.不同行业间互相借鉴
C.社会上讲究美学雕饰 D.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
6.西周初期将都城之地(陕州河、洛地区)称“中国”,都城以北称“北国”,都城以南的广大封国称“南国”,江淮中下游称“淮夷”。东周以后,“中国”逐渐涵盖了以上区域,转而以江淮作为南北分界。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周王室加强诸侯管控 B.华夏认同进一步增强
C.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D.区域文化差异在消失
7.春秋战国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受到广泛推崇,从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转化为声名显赫的圣王,并汇聚成具有纵向血缘关系的儒家五帝系统。五帝文化形象的演变反映出当时( )
A.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 B.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
C.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 D.传统政治秩序的崩溃
8.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这一变化说明( )
A.宗法观念已经名存实亡 B.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
C.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 D.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
9.授田制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大规模的对国有土地的分配运动。先以县为单位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进而将可耕地从国有土地中划分出来,授田制只施于可耕地。授田的对象是个体农民和有功于国家的人,土地一经授予,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只有当无人继承时,才由国家收回。这项制度( )
①有利于宗法封建制的巩固 ②推动了地主封建制的形成
③有利于劳役地租的征收 ④有利于对农民的直接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礼记·月令》载:“是月(孟春之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末耜,措之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治理恪守敬天保民理念 B.官僚体系的等级特征凸出
C.农业生产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D.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1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经营和产品主要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解体,私营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应运而生。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东周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活跃 B.“工商食官”不符合时代要求
C.社会阶级结构呈平等化趋势 D.工商业的发展实现了独立化
12.“角力”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多通过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权威不断衰微 B.礼制观念已延伸至军事领域
C.统一战争改变军事训练 D.时代需要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13.周制下,“国人(住在城里的平民)当兵,野人(住在城外,地位低下)不当兵”;春秋开始,允许野人与国人一同服兵役;战国时期,各国建立起普遍兵役制,在战争时国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下令征兵。这一变化( )
A.推动了封建城市出现 B.动摇了周王室权威
C.促进土地私有制形成 D.体现国家集权增强
14.春秋战国时期,“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例如燕昭王“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秦孝公也曾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社会层级之间流动渐趋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出现
C.社会转型促使人才需求增加 D.平民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15.下图是商鞅铜方升。其左侧刻有:“十八年(公元前334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刻:“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说明( )
A.国家政策服务集权统治需要 B.铭刻的字体形态由多样到统一
C.社会生产经营法律体系完备 D.大一统的国家建构拥有了根基
16.春秋时期齐国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户自由经营土地,根据土地好坏征收赋税;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从事播耕的“庸客”。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土地租佃制已经出现 B.政府强化了赋税管理职能
C.小农经济的逐步发展 D.土地私有现象的客观存在
17.孔子主张以仁为核心,人君修身治世,人臣尊君尽忠;荀子则倡导以“礼法”为核心,臣民都只能以君为规范,将“尊君”“忠君”极端化。从孔子到荀子,儒家思想的这种变化( )
A.迎合了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 B.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
C.反映了儒家与法家思想分歧 D.脱离了孔子仁礼思想内核
18.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自然总有许多“有心人”对这种时势生出种种的反动。“有心人”的“反动”反映出( )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B.意识形态受社会变革的影响
C.儒学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有学者说:“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虽然,‘势位足以屈贤’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迫于竞争的政治压力,占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 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D.君主集权的强化
20.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管仲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主张,反映当时( )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 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 D.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
21.“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言论属于上述学派的是( )
A.“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D.“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2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下列主张与之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C.“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
D.“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无挂碍。”
23.与儒、墨、道诸家不同,法家诸子不将人性追逐利益、权衡利害视作恶行而予以禁绝。法家思想家们要求因循人性,以奖赏诱导人们守法,以刑罚威慑民众不违法,刑无贵贱,一视同仁,功不抵罪。这说明,法家诸子主张( )
A.构建社会运行的强制规范 B.加强君主集权
C.社会治理兼用德治和法治 D.重视以人为本
24.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干二代,郁郁平文哉!吾从周”;墨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性之时。”这表明三人都( )
A.肯定现实社会的进步 B.强调礼制的重要地位
C.代表没落阶级的利益 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25.墨子批评儒者“立命缓贫”,认为“命”的观念是“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述)之”,他提出了“有命则富而可贫,无命则贫而可富”的反命题,宣扬人的“强而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富,不强必贫”。据此可知,墨子( )
A.批判了儒家的封建等级观念 B.揭示天命观对生产力的制约
C.否定了贵族执政的经济基础 D.强调个体主观能动的重要性
26.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27.老子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孟子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子则倡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司马谈评价诸子虽“言之异路”,但他们“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表明,先秦诸子百家都( )
A.具有一定关注现实社会的志向 B.重视道德品质的作用
C.具有强烈批判黑暗现实的精神 D.强调政治改革的意义
28.下表是诸子百家的观点。据此可知,诸子百家( )
孟子 “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梯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关。”
墨子 “ 仁之事者 ,利人乎即为 ,不利人乎即止。”
孙子 “ 故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 , 国家安危之主也。”
管子 “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A.思想出现融合现象 B.迎合了地主阶级需求
C.主张重建社会秩序 D.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
29.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30.黄河含沙量高达40%以上,黄河泛滥之患与河沙肥沃之福相伴,由国家组织修建或维护大规模的防洪系统和小规模、家庭拥有的灌溉系统的结合,塑造了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据此可知,古代中国( )
A.政治经济结构有其合理性 B.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C.自然环境决定了制度选择 D.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商鞅还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他还提倡“分田而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
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清·钟文桑)
材料三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战国·墨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劳作形成的历史条件。
(2)概括材料二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3)指出材料三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心。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地。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
材料二 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众人推举学界名流来担任学宫的祭酒,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荀子在学宫三为祭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他扬弃以往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吸收春秋以来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构建其天人关系学说。
——张秉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齐国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荀子改造而成的“天人关系说”?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然亦有庠、序、学、校以教之。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即都城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其时士皆有勇,国有戎事则奋身而起,不避危难,文、武人才初未尝界而为二也。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故大部分人皆趋重于知识、能力之获得,盖战国时有才之平民皆得自呈其能于列国君、相,于是武士乃蜕化而为文士。然战国时,士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以两集团之对立而有新名词出焉: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儒侠对立,若分泾、渭,自战国以迄西汉殆历五百年。……及汉代统一既久,而游侠犹不驯难制,则惟有执而戮之耳,故景帝诛周庸,武帝族郭解,而侠遂衰;举贤良,立博士,而儒益盛。……范晔作史,不传游侠,知东汉而后遂无闻矣。
——摘编自(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失序”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启蒙时代,在重构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孔孟以修身为本;老庄崇尚自然;……各学派在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的议题上交锋碰撞,既彼此辩驳,又众说融汇,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深刻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摘编自杨明柱《诸子百家:辉煌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春秋到东汉“士”的主要变化,并概括“士”变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道墨法四大学派在“重构社会秩序”上的思想主张。
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出现了举荐的选官方式,而这一方式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度,A项正确;“贵族等级体系彻底瓦解”说法绝对,排除B项;“周天子专制统治被削弱”与史实均不符,排除C项;“传统宗法制度开始解体”与材料无关,并且不知道材料是不是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夏商……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春秋时期氏族、宗族普遍存在,但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长足发展,氏族与宗族力量渐退,血缘关系的影响在削弱,地域特征上升(某地之人、某国之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等)推动了社会转型(奴隶制向封建制),C项正确;早期国家血缘色彩、部族色彩浓厚、尚未形成集权等,国家治理体系并不成熟,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走向瓦解,但并没有崩溃,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氏族”“宗族”,不是不同“民族”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题干中提到商周之际盛行庶人议政制,如商王盘庚迁殷让众人到庭院,春秋时子产不毁乡校等,这表明“谋及庶人”作为制度保留着,“无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也体现了君主权力并非绝对独裁,而是受到一定的制约,D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是制度层面君主权力受制约,而非臣民参政权力提高,排除 A 项;题干中未体现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是商周时期,此时封建制度尚未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吕氏春秋》提及“乱莫大于无天子”“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兼容华夷”等,这些观点契合了战国后期国家走向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和民族交融的要求,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B项正确;《吕氏春秋》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材料并未涉及对诸侯国间的争端解决,排除A项;材料强调“殊俗异习皆服之”,而非尊重华夷间的文化差异,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加强天子权力和兼容华夷,D项概括不全,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凤纹由原来的统治阶层专用逐渐用于普通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增强,导致分封宗法制逐渐瓦解,说明传统的社会权力秩序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是以“凤”纹来说明权力结构的变化趋势,反映的是政治形势变化,不能反映生产力获得发展,排除A项;凤纹由原来的统治阶层专用逐渐用于普通器物不能说明不同行业间互相借鉴,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讲究美学雕饰,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初期(中国)。据题意可知,从西周到东周,“中国”的范围逐渐扩大,说明周边地区对“中国”的认同,由此体现了华夏认同的进一步增强,B项正确;“中国”范围的扩大体现的是华夏认同的加强,并不能说明周王室加强对诸侯的管控,也无法说明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排除AC项;“在消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五帝文化形象由各部落首领演变为具有纵向血缘关系的形象,说明有分裂逐步向统一发展,反映出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C项正确。民族交融强调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孔子创立儒学,儒学思想体系形成,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传统政治秩序崩溃表现在宗法分封体系瓦解,礼崩乐坏,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本为礼器,到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礼崩乐坏,青铜器走向轻便适用,由图腾意味的纹饰走向现实性的动物性纹饰,说明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功能在弱化,C项正确;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崩溃,但宗法观念依然存在,排除A项;青铜铸造鼎盛时期在商周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青铜器作为农具使用,且根据所学可知,青铜农具大多作为礼器用于祭祀,很少作为农具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是指铁农具使用,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对个体农民进行授田,逐步形成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地主封建制的形成,②正确;随着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逐渐形成,对个体农民进行授田也有利于对农民的直接控制,④正确,C项正确;宗法封建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冲击,逐步走向瓦解,①错误;劳役地租主要存在于井田制之下,春秋战国时期该制度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向实物地租转变,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每年春天,天子会率领贵族们在固定的时间亲自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反映出农业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敬天思想,并不涉及保民,排除A项;先秦时期是贵族政治,秦朝正式确立了官僚体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天子向上苍祈求五谷丰登,而非借用神权强化王权,这与王权的神秘色彩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经营。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局面被打破,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官营和民间手工业竞相发展,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活跃,A项正确;“工商食官”在当时依然存在,并非不合时宜,排除B项;东周时期的阶级结构并非平等化,等级性依然明显,排除C项;中国古代工商业始终是在官府主宰和控制下,D项的“独立化”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主要讲述从西周到战国“角力”内涵的变化,这反映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发,统治者对武力的推崇,D项正确;材料主体不是周王室,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战国时期“角力”体现尚武精神,选项与之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讲到统一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各国建立起普遍兵役制,在战争时国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下令征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在战争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下令征兵,反映出国家集权增强,D项正确;兵制变化与城市出现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周王室权威动摇无关,排除B项;生产力发展促进土地私有制形成,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 根据材料“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实现统一大业,都非常重视吸引人才,增强国力,C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影响,并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出现,材料并未反映,排除B项;平民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是在宋代,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商鞅处于战国时期,当时还没有实现大一统,但商鞅变法以建立中央集权为核心,与秦始皇通过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本质上是一致的,A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的介绍两种铭文篆刻字体,故字体形态信息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体系,排除C项;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是大一统国家的政治根基,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 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春秋时期齐国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户自由经营土地,根据土地好坏征收赋税,实际上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从事播耕的“庸客”,“庸客”是没有土地或丧失了土地的人,表明当时土地 买卖和兼并现象出现,印证了土地私有现象的客观存在,D项正确;土地租佃制在战国时期出现,材料还提及春秋时期。且材料中的“庸客”出卖自己劳动力,带有受雇佣的性质,可以更换雇主,与受地主人身束缚的佃农不完全相同,排除A项;材料提及“根据土地好坏征收赋税”,与赋税有关系,但侧重征税标准变化,而非管理加强,且材料还提及“庸客”出现,与赋税管理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土地私有,与小农经济存在一定关系,但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铁犁牛耕和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的推广,排除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荀子的思想实际上是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权力再分配的理论,也是一种封建主义的国家起源论,由此可知,从孔子到荀子思想的变化迎合了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A项正确;儒学主流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的,排除B项;孔子和荀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排除C项;孔子强调仁、礼,荀子强调隆礼重法,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D项中“脱离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是对百家争鸣的描述,这一时期,社会发生剧变,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因此思想领域发生剧变,即意识形态受社会变革的影响,B项正确;百家争鸣强调的是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诉求,非单指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排除A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C项;当时社会政治制度处于逐渐转型状态,并非产生根本性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重视选拔有才能的人,这冲击了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士阶层的崛起与受到重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的信息,排除C项;君主集权是指国家重要权力集中在君主一人之手,而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地位,重视选拔有贤能的人才,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管仲、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主张,都强调了君主应顺应民意、体察民情、反对苛政,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结合所学的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这些主张体现了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C项正确;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 ,排除A项;孔孟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大一统”的相关信息,且“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其观点是“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这是典型的法家思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是法家思想,与材料派别相符,A项正确;“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是道家学派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的思想,排除C项:“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是阴阳家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无为而民自化”得出是道家老子的主张,D项主张“逍遥物外”是道家庄子主张,同属于道家思想,D项正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法家商鞅主张,排除A项;B项主张隆礼重法,是儒家荀子主张,排除B项;C项主张尚贤,是墨家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2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法家诸子以法令作为衡量人们行动的标准,通过赏赐刺激人们逐利的欲望,以鼓励的方式诱使其行动纳入律法的轨道,通过刑罚遏制人们的不当得利,以儆戒的方式迫使其行动符合律法的规定,意在造就令行禁止、整齐一致的社会秩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加强君主集权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法治的理念,未涉及德治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以人为本是指重视民生和民意,法家思想是服务于统治阶层富国强兵的需要而实行严刑峻法,因循人性并不等于以人为本,排除D项。故选A项。
2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老子、孔子和墨子的言论都具有极强的理想色彩,他们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希望匡正当时的社会秩序,D项正确;“肯定现实社会的进步”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老子、墨子没有强调礼制的重要,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和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
2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墨子对儒家倡导的天命观进行了批判,认为“命”是上层阶级的统治工具,而贫富与否与天命无关,“无命”者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达到“强而有为”,D项正确。墨子批判的是儒家“天命观”,与封建等级制度无关,排除A项;墨子割裂了天命与财富的关系,而非强调天命对财富及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作用,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执政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材料未涉及井田制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可知,同一时段内,各主要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C项正确;地理气候影响文明发展,但“决定性因素”说法绝对,排除A项;早期人类各文明体并没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农业文明与文化引导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治大国”、“达则兼善天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信息可知,诸子的主张中都体现了对于家国天下的关注,而且他们的主张“同归而殊途”,说明他们都具有一定关注现实社会的志向,A项正确;诸子百家是关注社会现实,并不是在重视道德品质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诸子都关注现实的主张,没有体现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排除C项;道家、儒家、墨家都关注现实,但不一定都强调政治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2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仁之事者 ,利人乎即为”、“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可知,诸子百家都强调要重视民,这是民本思想的体现,由此说明诸子百家的思想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D项正确;表格中的信息说明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这一共同点,并不能体现“融合现象”的出现,排除A项;墨子代表的是中下层民众的利益,他并不迎合地主阶级的需求,排除B项;孙子强调的是军事方面的思想,没有主张重建社会秩序,排除C项。故选D项。
2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和春秋战国(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诸侯国在遵循周礼的同时尊重当地风俗。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需要重构统治秩序以增强自身实力,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就是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秩序,A项正确;限制贵族特权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构建有利于自身的统治秩序,排除B项;以德行教化民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是主要出发点,排除C项;宗法血缘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并不能打破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黄河含沙量大,容易发生泛滥,因此需要中央集权的国家承担防洪治水的任务。同时小农家庭通过挖掘水井等方式满足自家农田的灌溉需求,为小农经济的稳定提供了条件。可见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其合理性,A项正确;“国家组织修建或维护大规模防洪系统”说明国家组织能力强大,但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材料还提及“小规模、家庭拥有的灌溉系统”,排除B项;自然环境影响而非决定了制度选择,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在讲“治理黄河”,落脚点在“塑造了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也即黄河治理与中国政治经济模式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1.(1)历史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思想家的私有制主张;各国变法运动的影响。
(2)见解:用人不疑;不论出身。
目的:实现天下统一大业。
(3)变化:社会下层人士的政治地位向上流动(或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联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秦国商鞅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或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社会转型。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条件:据材料“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得出各国变法运动的影响;据材料“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得出思想家的私有制主张;结合所学,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个体劳作提供了可能。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为个体农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见解:据材料“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得出用人不疑;据材料“秦无世臣”得出不论出身。 目的:据材料“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结合所学,秦朝积极延揽和选拔人才,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实现天下统一大业。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变化:据材料“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得出秦朝选拔人才不论出身,不少文官武将都是从底层选拔而来,体现社会下层人士的政治地位向上流动,这些凭借才干而非出身跻身上层的新兴力量属于地主阶级,体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联系:结合所学,从社会关系变化影响商鞅变法和商鞅变法影响社会关系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因此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商鞅变法。另一方面,商鞅变法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举措,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因此商鞅变法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32.(1)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
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特点:兼官学与私学于一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国君不直接干预。学说: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一“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说明孟子认为王道政治立足于人的善心、植根于人的本性;而王道政治立足于人的善心,所以要实施仁政、顺应民意;据材料一“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地”,反映孟子认为要实施王道政治就必须选贤任能,才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据材料一“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反映孟子认为王道政治必须关注民生并且对百姓实施教化。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可知,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植根于人性,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根据材料一“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可知,要求实施仁政、顺应民意、强调民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一“ 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可知,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影响了后世国家治理。
(2)本题是特点类与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可以得出兼官学与私学于一体;根据材料二“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可以得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根据材料二“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可以得出国君不直接干预。第二小问“学说”,根据材料二“他扬弃以往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吸收春秋以来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构建其天人关系学说。”结合荀子思想主张可以得出荀子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33.(1)主要变化:士的出身由低级贵族逐渐变为普通平民;士的修为由文武兼备逐渐变为偃武修文;士的身份由儒侠合一变为儒侠对立。历史背景:分封制的瓦解,贵族政治的衰微及官僚政治的逐步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中小地主的逐步崛起;选官制度的变化;儒学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2)思想主张:儒家:“仁政”“为政以德”;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法家:“以法治国”“中央集权”;墨家:“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即都城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与“故大部分人皆趋重于知识、能力之获得,盖战国时有才之平民皆得自呈其能于列国君、相,于是武士乃蜕化而为文士。”可知,士的出身由低级贵族逐渐变为普通平民;根据材料“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可知,士的修为由文武兼备逐渐变为偃武修文;根据材料“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儒侠对立,若分泾、渭,自战国以迄西汉殆历五百年”和所学可知,士的身份由儒侠合一变为儒侠对立。第二小问历史背景,根据题干“春秋以来‘士’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与思想等方面分析,在政治上,分封制的瓦解,贵族政治的衰微及官僚政治的逐步发展以及选官制度的变化;在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在社会上,中小地主的逐步崛起;在思想上,儒学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2)本题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据材料二“孔孟以修身为本”和所学可知,儒家:“仁政”“为政以德”;据材料二“老庄崇尚自然”和所学可知,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据材料二“各学派在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的议题上交锋碰撞”和所学可知,法家:“以法治国”“中央集权”;墨家:“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