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5 23:2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郡中学2024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生物学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许多由内质网出芽形成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生长,这些小液泡彼此融合形成中央大液泡,液泡内含有无机盐离子、糖类、氨基酸、酸性水解酶和色素等多种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内质网膜和叶绿体膜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一致
B.小液泡融合成中央大液泡的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植物液泡含酸性水解酶,其功能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
D.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Na2CO3溶液提取液泡中的光合色素
2.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细菌或进行光能自养的原始蓝细菌后,不仅没有将其消化分解,反而与其共存,最终演变为线粒体或叶绿体。下列支持内共生学说的实例有
①两种细胞器的DNA与细菌的DNA具有明显的相似性②两种细胞器均具有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都含有核糖体③两种细胞器的内外膜成分和性质差异明显④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DNA控制合成(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HIP28是一种水通道蛋白,为验证其作用,科研人员使用CHIP28的mRNA、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和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CHIP28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B.正常情况下水较难大量进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C.实验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注入了CHIP28的mRNA
D.该实验可证明水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4.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高。采摘一天后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可转化为淀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采摘后放置几天后味道更甜
B.采摘后冷冻处理可抑制淀粉的生成
C.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
D.籽粒中的蔗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合成的
5.毛囊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毛发的形成和生长依赖于其增殖和分化。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会使毛囊干细胞长期保持“静止”状态,肥胖则导致其易分化成皮肤表面的其他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周期中,大多数毛囊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毛囊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种类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选择性改变
C.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及时排解压力有助于保持发量
D.长期高脂饮食可能会改变毛囊干细胞的分化方向而使头发减少
6.生态足迹是一种测定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学指标,可定量判断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单位人口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B.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C.国家经济发展越快,人口增长越慢,人均生态足迹就越小
D.低碳生活方式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可以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7.无菌技术是微生物研究和发酵工程的基础。借助不同的灭菌和消毒手段,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或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确保微生物研究和生产顺利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巴氏消毒法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
B.无菌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
C.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洗涤再收纳或丢弃
D.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趁热快速用其挑取菌落
8.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开始前,需要对发酵罐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处理
B.糖化过程中,温度会影响淀粉的水解速度
C.煮沸可以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也可以对糖浆进行灭菌
D.当发酵液中的糖分被完全消耗后,酵母菌的发酵才会终止
9.蛋白质工程为改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推动了蛋白质和酶学研究的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根本区别是操作对象的差异
B.蛋白质工程通过直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
C.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蛋白质的过程仍遵循中心法则
D.经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不需要进行功能鉴定即可投入生产
10.“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筛选时,实验组接种微生物,对照组不接种微生物
B.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细胞需要进行筛选
C.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一次筛选出的是杂交瘤细胞
D.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不一定含有重组质粒
11.土地盐渍化是一种全球化现象,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育种专家用普通小麦(2N=42)与耐盐偃麦草(2N=70)的体细胞杂交获得耐盐新品种山融3号,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序号代表过程或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使用胰蛋白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B.PEG诱导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
C.①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其细胞发生了再分化
D.由愈伤组织到②的过程中不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
12.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大鼠、小鼠两个远亲物种创造出世界首例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过程如下图所示。该细胞可分化成各种杂种体细胞,为研究不同物种性状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囊胚1最可能由小鼠的卵母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
B.体外培养AdESCs需向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C.该项技术突破生殖隔离获得了哺乳动物远亲物种的杂种细胞
D.AdESCs的染色体组数与大鼠和小鼠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相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3.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④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下列对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④中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B.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
C.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只有③
14.麻醉运输是最常见的大黄鱼保活运输方式,其中CO2麻醉是国际公认的安全环保麻醉技术。CO2麻醉可降低大黄鱼的有氧呼吸速率,但麻醉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导致死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O2参与麻醉大黄鱼的过程中存在体液调节
B.麻醉运输时,水环境温度应维持在其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C.麻醉时间过长引起呼吸衰竭体现了机体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
D.CO2麻醉时,大黄鱼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增加
15.某鱼塘的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如下,N1、N2、N3表示同化量,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1
B.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2+N3)/N1×100%
C.图中A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只在食物链中流动
D.图中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能量金字塔不一定是上窄下宽的
16.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D/PGS)对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后再进行胚胎移植。检测包括PGD和PGS(PGD是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PGS是指胚胎植入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卵子需培养至MⅡ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进行受精
B.PGD和PGS技术可分别用于筛选唐氏综合征和红绿色盲
C.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夫妻双方进行免疫检查
D.获得的胚胎需培养至原肠胚期才能植入子宫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土豆褐变会导致其风味和品质下降。在有氧条件下,土豆中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形成醌,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形成褐色色素(称为黑色素或类黑精),进而导致土豆褐变。在红茶制作过程中PPO也可高效催化儿茶素类物质合成茶黄素,从土豆中分离提纯PPO可为工业化制备高产量茶黄素提供一定的酶原料。研究人员对PPO的特性及活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将PPO分别滴入含不同底物的三支试管中,如下表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PO的______特性,推测______号试管不变色。
试管号 PPO酶液 邻苯二酚 间苯二酚 对苯二酚 37℃保温10min,观察颜色变化
1 15滴 15滴 — —
2 15滴 — 15滴 —
3 15滴 — — 15滴
(2)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种类土豆中PPO活力(也称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①酶活性是指______,可用______来表示。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③防止大白花土豆褐变与利用其PPO制备茶黄素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18.(14分)某学者为探讨干旱—高温交叉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开展相关研究。该团队以水稻品种“N22”为实验材料,设置水稻幼苗正常生长(CK)、单一高温处理(H)、干旱—高温交叉处理(DH)的水培实验,一周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相对值):
处理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蒸腾速率 叶绿素含量
CK 5.37 0.34 395.32 1.42 2.05
H 1.78 0.12 362.78 0.48 0.42
DH 4.75 0.39 425.65 1.66 1.93
(1)水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上,叶绿素含量提取实验中,一般会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表可知,高温处理会影响叶绿素含量,从而影响光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产物)。
(3)据上表可知,水稻幼苗在单一高温处理胁迫下,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孔因素引起的光合速率降低,是由于CO2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中______反应阶段的______过程。
(4)有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下脱落酸会导致气孔导度减小,现用该植物的脱落酸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水稻(2N=12)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株高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株高适当降低尤其是矮化可以大幅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产量。研究人员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水稻进行处理,选育后得到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矮化突变体甲。
(1)获得该突变体采用的育种方式为______。
(2)研究人员获得另一种矮化突变体乙,同样由隐性基因控制。现欲通过杂交实验进行判断(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
1.甲、乙的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对等位基因?
2.甲、乙的突变基因如果是非等位基因,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突变基因是同一对基因;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突变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突变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0.(12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酸性环境(pH2~4.5)刺激小肠上段黏膜处的S细胞释放促胰液素,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液(碱性)的分泌,胰液进入小肠中发挥消化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免疫。
(2)如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据图分析,该过程受__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__调节两条途径的共同调控。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
(3)将一定量的盐酸通过静脉直接注入狗体内,胰液分泌______(填“增多”“减少”或“无显著变化”)。食糜(从胃离开进入小肠的半固体物质)会刺激小肠上段黏膜处的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食糜促进促胰液素分泌的过程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体液调节。
21.(12分)FAST是一种通过种子特异性启动子驱动荧光融合蛋白表达,利用种子荧光快速筛选转基因植株的方法。科研人员将能够在番茄种子中高水平特异性表达的油体蛋白基因SIOLEl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TagRFP形成一个嵌合基因SIOLE1-TagRFP,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并筛选出了转基因番茄,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嵌合基因SIOLEl-TagRFP时,需要____________催化,一般经过变性、复性和______三步,其中复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构建A______时,首先切割Ti质粒和切割含有嵌合基因的DNA片段常使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割时不使用EcoR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长郡中学2024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B B A B D C A B D
1.C【解析】液泡膜、内质网为单层膜,叶绿体是双层膜,且它们在膜功能上不完全一致,A错误;小液泡融合成中央大液泡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B错误;液泡内水解酶和溶酶体内水解酶都是酸性水解酶,其水解作用与溶酶体中水解酶类似,C正确;光合色素不在液泡中,且应用无水乙醇或95%的酒精与无水Na2CO3提取,D错误。
2.A【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①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具有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都含有核糖体,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②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外膜成分和性质差异明显,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③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绝大多数蛋白质合成由细胞核DNA调控,体现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的联系,故不属于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依据,④错误。
3.D【解析】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推测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HIP28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A正确;图中对照组就是正常情况,由实验结果可知,水较难直接通过细胞膜直接进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B正确;实验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随着时间的增加,体积逐渐增加,可推得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由于注入了CHIP28的mRNA,转录出了CHIP28蛋白,协助水分子进入细胞,C正确;如果要证明主动运输,就得证明该过程消耗能量,从题中无法判断,D错误。
4.B【解析】采摘一天后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可转化为淀粉,蔗糖甜而淀粉不甜,采摘后放置几天后味道更淡,A错误;冷冻处理可抑制相关酶的活性,抑制淀粉的生成,B正确;玉米籽粒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相关酶催化实现的,C错误;籽粒中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合成的,D错误。
5.B【解析】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最长,所以大多数毛囊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A正确;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错误;分析题意可知,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会使毛囊干细胞保持静止状态,不会发生分裂分化,毛发再生减少,故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及时排解压力,可保持发量,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肥胖可通过激活某些信号改变毛囊干细胞的分化方向,使其分化成皮肤表面的其他细胞,而不是头发生长所必需的毛囊,由此判断,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可能会因毛囊干细胞分化方向改变而使头发减少,D正确。
6.A【解析】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单位人口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A正确;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B错误;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与生态足迹没有必然关系,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C错误;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碳的排放,从而降低生态足迹,D错误。
7.B【解析】巴氏消毒法通常不可以彻底杀死杀灭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但对于部分不耐热的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A错误;无菌技术除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B正确;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经彻底灭菌后再洗涤,以免造成环境污染,C错误;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在火焰旁冷却后再挑取菌落,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D错误。
8.D【解析】发酵开始前,对于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都需要进行彻底灭菌,以防杂菌污染,A正确;糖化过程是利用大麦发芽时产生的淀粉酶对淀粉进行水解,温度会影响淀粉酶活性,因此会影响淀粉的水解速度,B正确;煮沸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丧失,因此煮沸过程可以终止淀粉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灭菌,C正确;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但随着无氧呼吸过程中酒精含量的增多,酵母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因此酵母菌发酵过程未必会待糖分消耗完全后才会终止,D错误。
9.C【解析】科学家改造蛋白质的过程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操作对象没有差异,A错误;蛋白质工程通过改造基因的结构,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B错误;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思路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蛋白质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C正确;经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需要进行功能鉴定方可投入生产,D错误。
10.A【解析】用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筛选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种相同数量的微生物,实验组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上,对照组接种在普通培养基上,若实验组菌落数少于对照组,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A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细胞需要进行筛选,选出杂种细胞,B正确;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一次筛选出的是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的细胞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不一定含重组质粒,也可能只含有普通质粒,D正确。
11.B【解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使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错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是诱导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即PEG诱导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B正确;①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其细胞发生了脱分化,C错误;由愈伤组织到②的过程为再分化过程,该过程中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D错误。
12.D【解析】由单倍体囊胚1可获得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因此单倍体囊胚1最可能由小鼠的卵母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A正确;血清等天然成分与细胞在体内需要的成分接近,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各种生长因子等,因此体外培养AdESCs需向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B正确;由于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自然情况下,哺乳动物远亲物种间的配子往往无法完成受精作用,或者即便能完成也不能继续发育成个体,该项技术突破了生殖隔离,获得了哺乳动物远亲物种的杂种细胞,C正确;该AdESCs是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故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小鼠一大鼠杂种细胞由体细胞融合产生,通常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此两者染色体组数不同,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题号 13 14 15 16
题号 AD BD ABC A
13.AD【解析】④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④属于原核生物,既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A错误;由分析可知,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B正确;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生物是病毒,因此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C正确;②③④三类生物都有可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14.BD【解析】CO2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大黄鱼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麻醉运输时,为尽可能减少大黄鱼体内有机物的消耗,水环境温度应低于大黄鱼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B错误;麻醉时间过长引起呼吸衰竭体现了机体调节能力是具有一定限度的,C正确;大黄鱼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
15.ABC【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1+N3,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比,若消费者全部为第二营养级,则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2/N1×100%,B错误;图中A表示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C错误;由于图中的消费者存在人为输入的能量,故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能量金字塔不一定是上窄下宽的,D正确。
16.A【解析】体外受精时,需要将所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MⅡ期,才可以与精子完成受精作用,A正确;PGD是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PGD可用于筛选红绿色盲;PGS是指胚胎植入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检测,PGS可用于筛选唐氏综合征,B错误;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几乎不发生免疫反应,因此进行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夫妻双方进行免疫检查,C错误;“理想胚胎”需培养至桑葚胚或囊胚才能植入子宫,D错误。
三、非选择题(60分)
17.(每空2分,共12分)
(1)专一性 2和3
(2)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土豆的种类和温度 不相同,因为防止褐变需要抑制酶的活性,而制备茶黄素需要促进酶的活性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类囊体薄膜(1分)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1分)
(2)ATP、NADPH、氧气
(3)单一高温处理胁迫下,植物蒸腾作用增强,水分散失量增加,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4分)暗(1分) CO2的固定(1分)
(4)将生理状况相近的脱落酸缺失突变体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施加脱落酸处理,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置于干旱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植株的气孔导度并进行比较(4分)
19.(每空2分,共10分)
(1)诱变育种
(2)将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杂交得到F1,(观察F1的表型);将F1自交,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F1和F2均全为矮化水稻F2中矮化水稻∶非矮化水稻=1∶1 F2中非矮化水稻(野生型)∶矮化水稻=9∶7
20.(每空2分,共12分)
(1)非特异性
(2)神经 神经—体液(两空顺序可换) 负反馈调节
(3)无显著变化 不属于
21.(每空2分,共12分)
(1)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 延伸 在温度为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2)基因表达载体(答“重组质粒”或“重组DNA”也可给分) 防止目的基因和Ti质粒拼接时出现目的基因的反向拼接和自身环化现象 避免破坏Ti质粒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