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学科导学案
学校 八 年级 下 册 (编号 021)
学生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课型
【学习目标】
1、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及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变化。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3、认识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先进理念;进而形成辩证思维能力。4、形成用数据、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形成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学习重点】
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学习难点】
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 世纪末,我国在 上进入 社会。
2.服装丰富多彩:购买衣服要布票,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展示 和 。
3.饮食日新月异;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不足。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 均衡搭配。
4.房子越住越宽;居住条件差。改革开放后,居住 扩大, 改善;
5.出行日渐便捷;过去交通条件差,现在出行日渐便捷;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1.就业制度变化:就业 转变,人们通过 自主择业。就业多样化: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 ,要求人们不断学习。
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成熟:县级以上城市建立 保障制度; 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改革开放前后的人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
探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发生了哪些变化?
※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消化)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衣
食
住
行
(二)就业制度变化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到20世纪末,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下列正确的理解是( )
A.我国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整体上进入小康就是平均计算达到小康社会
C.整体上进入小康就是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
D.“整体小康”、“全面小康”、“小康水平”、“小康社会”这几个概念意思
2、改革开放前,人们使用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购物,其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B.国家以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C.国家以票证控制城市户口,减少外来人口
D.国家提倡节约,避免浪费
3、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
4、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5、农民工歌手在《春天里》唱到:“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反映了农民工群体的真实心声。 “有一天我老无所依”道出了农民工对未来“养老”失落。反映出我国( )
A.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 B.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C.科技水平、民族素质不高 D.文化不够繁荣
6、下列变化中,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
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出现“黄金周”旅游热
C.凭票证购买食品 D.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7、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来
1982年全国通用粮票 长城信用卡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纠错,典例讲评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解答题方法,点拨纠错。
【反思质疑】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见教材
※合作探究
※课堂训练
1、B 2、A 3、A 4、D 5、B 6、C 7、B
8、(1)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2)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例:互联网的普及;说明:网购巨大的成交量,拉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