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能举例说明一些生活中发声现象的道理。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归纳。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引导学生分小组尝试用实验或者生活实例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介质中传播,从而进一步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阅读课本自学,了解声音的传播形式,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尝试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体会物理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播放:新闻《声音碎玻璃杯》,通过新闻视频激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引入课题:视频中小男孩仅仅依靠自己嗓子发出的声音就可以震碎玻璃杯,可见声音的力量是很强大的。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活动2【活动】声音的产生
分小组让学生小组合作体验、观察声音产生的过程:(利用小组器材进行实验,每小组实验器材可以略有不同)例如:
1、让学生触摸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手放在喉咙上的感觉。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4、敲鼓观察鼓面上的粉笔头,在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活动3【活动】(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微软用户1]
多媒体展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提出问题:在太空宇航员为什么不能直接交流呢?在太空和地球交流时周围环境有什么不同?[微软用户2]
教师预备:演示实验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学生:真空不能传声
教师提出问题:气体可以传播声音,那么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下面同学们利用自己身边的器材小组合作想办法证明声音能否在水中和固体中传播。
活动1: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活动2:让两个同学用土电话交流看其他同学能否听到。[微软用户3]
分组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介质
现象
结论
空气
听到闹铃声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无
听不到闹铃声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水
听到闹铃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土电话
能听到对面同学说话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活动4【活动】(三):声音的传播形式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动的物体可以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微软用户1]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活动5【活动】(四):声速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学生阅读声速部分内容,并思考:(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提问: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教师指导)
1.温度为150C时,V声=340米/秒[微软用户1]温度为250C时,V声=346米/秒,说明声音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2.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
讨论交流: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活动6【活动】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活动7【讲授】四、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150C时,V声=340米/秒
活动8【练习】五、当堂训练:
例: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