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23 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上单元检测
第四单(B 卷·知识提升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思路说明:
1.依据 2023 年全国高考新题型变化命制试题。
2.落实单元教学重点,素养能力考查提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今年端午期间,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收获了如潮好评。不少观众在被圈粉的
同时,还喊话本省卫视“抄作业”。如果说河南卫视春节晚会上的《唐宫夜宴》使河南卫
视成功“出圈”,此次的《端午奇妙游》更是引燃了观众的极大热情。
没有当红的流量明星站台,没有烧钱的豪华制作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从
“出图”到“炸圈”,河南卫视凭的是什么?
国画大师吴昌硕说:“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端午奇妙游》的创作团
队首创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整台节目以网剧的形式呈现,由 4 个唐小妹在端午
节这天的行踪,拉出 4 条平行中有交错的故事线,引出 7 个综艺节目,以网综、漫画、追
剧、水下舞等多种形式,共同讲述《唐宫夜宴》的前传故事。各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
立,故事性强,趣味盎然。各个节目内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也层出不穷。开场的水下
舞蹈《洛神水赋》惊艳观众,吸粉无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适应了当代年轻人跳跃
性强的思维特点和追求新奇的审美口味,受到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艺术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是其外在形式。唯有美的形式才能征服观众的感官,进而打
动其内心。舞蹈《洛神水赋》中,衣袂飘飞的洛神蹁跹起舞,或沉潜或飞升,或柔婉或刚
劲,碧波荡漾之中,曹植笔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神女宛若
重生,以至于网友惊呼:“看到神仙了!”然而,一段水下舞蹈从创意、构想、拍摄到后
期制作,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外人却很难看到。民乐演奏《兰陵王入阵曲》以粗犷雄浑
的鼓声与慷慨悲凉的琵琶声相互和鸣,抒发驰骋沙场的英雄豪情与思亲念远的人伦亲情,
刚柔并济,震撼着观众的耳膜,也触动了观众的情肠。舞蹈《丽人行》从屏风上的一幅幅
仕女图中,幻化出一群盛装的唐朝女子,她们奇丽的妆容、曼妙的舞姿,配上由虚拟现实
技术模拟的富丽宫室,重现了来自大唐的“中国式性感”和盛世风华。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过节不仅意味着团聚、旅游、休整,也意味着
重温久远的传统,追寻文化的根脉。《端午奇妙游》就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首先,这个
“网剧”的故事时间被设定为端午节,观众跟随唐小妹的脚步,领略了绵延千年的端午习
俗和风情。《龙舟祭》中气势磅礴的男性群舞,融合杂技、武术和击鼓,描绘了龙舟祭祀
的肃穆和龙舟竞渡的热烈,表达了对屈原的追思和传承华夏文明的期望。挂艾叶、佩香
囊、吃粽子等习俗,装点着唐小妹游览街市的画面。其次,借助 4 位唐小妹不同的身份设
定和游历行程,多种传统文化在历史长廊中一一呈现。《医圣传人》传播中医文化;《丽
人行》是对李白《清平调》的视觉再现;《唐印》中的舞者化身木偶,惟妙惟肖地演绎了
傀儡戏的机巧与精妙;《兰陵王入阵曲》以琵琶与大鼓奏出唐代歌舞戏的遗响,追溯中日
文化交流的历史,又以白居易的诗“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来烘托主人公的思念与忧
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中国风节目“出圈”的背后,是创作者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和继
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敬意。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立足本土,紧
跟时代,善待传统,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应当成为综艺节目创作的一种
风向。
(摘编自吕珍珍《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出圈”的是中国风》)
材料二:
国潮风起,文化大美。漫长的中华文明历程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遗产。新华社
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文艺项目、产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用创新的形式
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不断释放传统文化中的活力、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
地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
《洛神水赋》播出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文推介,称是
“难以置信的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也转发相关舞蹈视频,并引用《洛神赋》
中的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
流风之回雪”来点评。
《端午奇妙游》执行策划徐娜说,创作团队扎根于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端午的
传统习俗和当代人的需求、期待进行了再创作。“文化是一个生命体,我们正与时俱进地
嫁接优秀文化,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从夏至宋占据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三千年,绘
就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文化高地,河南规
划了清晰的“蓝图”:到 2025 年,把河南打造成为全球探寻体验华夏文明的重要窗口、
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摘编自王丁等人《传统文化“破圈”创新探索观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洛神水赋》中的洛神,“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该节目不
仅征服了国人,还被推介到了海外。
B.《端午奇妙游》采取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7 个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
立,且各节目内部的创意层出不穷。
C.《龙舟祭》描绘了肃穆的龙舟祭祀和热烈的龙舟竞渡等场景,它主要使用了气势磅礴
的杂技、武术、击鼓与男性群舞等形式来展现。
D.《兰陵王入阵曲》以粗犷雄浑的鼓声和慷慨悲凉的琵琶声互鸣配合而增添了刚柔并济
的特点,白居易的诗则为其增添了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成功“出圈”,充分说明引燃观众的办法不止一种:可
以创新节目样态,可以依靠当红的流量明星站台等。
B.文化类节目想要引发时代的共鸣,获得观众的共情,就需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思维特
点和审美趣味。
C.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创作团队没有一味地追求场面宏大,而是从传统
与现代的契合点进行深度挖掘。
D.河南卫视圈粉无数,主要原因是河南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文
化高地特别规划了清晰的“蓝图”。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说法最能证明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热播剧《突围》反映了中原军区皮定均将军所部,突破蒋军重围,历尽千辛万苦,取
得最后的胜利。《突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B.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词采华美,描写细腻,为后世的书法、绘画乃至戏剧提供
了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
C.复兴大道 100 号 VR 电子体验馆采用景深漫游技术,利用通用素材的混合编辑能力,
带领体验者穿越时光,领略百年征途。
D.真人版《帝后礼佛图》取材于龙门石窟,通过装束复原和情景演绎的方式将千年前的
浮雕作品真实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4.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风节目“出圈”的主要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为家乡电视台创作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提出几条建设性意
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胡桃云片
丰子恺
凭窗闲眺,想觅一个随感的题目。
说出来真觉得有些惭愧:今天我对于展开在窗际的“一·二八”战争的炮火的痕迹,
不能兴起“抗日救国”的愤慨,而独仰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甜蜜地联想到松江的胡桃云
片。也想把胡桃云片隐藏在心里,而在嘴上说抗日救国。但虚伪还不如惭愧些吧。
三四年前在松江任课的时候,每星期课毕返上海,黄包车经过望江楼隔壁的茶食店,
必然停一停车,买一尺胡桃云片带回去吃。这种茶食是否为松江的名物,我没有调查过。
我是有一回同一个朋友在望江楼喝茶,想买些点心吃吃,偶然在隔壁的茶食店里发现的。
发现以后,我每次携了藤箧坐黄包车出城的时候必定要买。后来成为定规,那店员看见我
的车子将停下来,就先向橱窗里拿一尺糕来称分量。我走到柜前,不必说话,只需摸出一
块钱来等他找我。他找我的有时是两角小洋,有时只几个铜板,视糕的分量轻重而异。每
月的糕钱约占了我的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我为什么肯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来按星期致送这
糕店呢?因为这种糕实有使我欢喜之处,且听我说:
云片糕,这个名词高雅得很。“云片”二字是糕的色彩、形状的印象的描写。其白如
云,其薄如片,名之曰云片,真是高雅而又适当。假如有一片糕向空中飞,我们大可用古
人“白云一片去悠悠”之句来题赞这景象。但我还以为这名词过于象征了些。因为糕的厚
薄固然宜于称片,但就糕的形状上看,“云”字似觉不切。这糕的四边是直线,四根直线
围成一个长方形。用直线围成的长方形来比拟天际缭绕不定的云,似乎过于象征而有些牵
强了。若把“云片”二字专用于胡桃云片上,那么我就另有一种更有趣味的看法。
胡桃云片,本是加有胡桃的云片糕的意思。想象它的制法,大约是把一块一块的胡桃
肉装入米粉里,做成一段长方柱形,然后用刀切成薄薄的片。这样一来,每一片糕上都有
胡桃肉的各种各样的切断面的形状。胡桃肉的形体本是非常复杂,现在装入糕中而切成片
子,就因了它的位置、方向及各部形体的不同,而在糕片上显出变化多样的形象来。试切
下几片糕来,不要立刻塞进口里,先来当作小小的画片观赏一下。有许多极自然的曲线,
描出变化多样的形象,疏疏密密地排列在这些小小的画片上。倘就各个形象看:有的像果
物,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鸟兽。就全体看:有时像蠹鱼钻过的古书,有时像别的世界的地
图,有时像古代的象形文字,然而大都疏密无定,颇像现在窗外的散布着秋云的天空。古
人诗云:“人似秋云散处多。”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地分散而疏密无定的,这颇像
胡桃云片上的模样。故我每吃胡桃云片便想起秋天,每逢秋天便想吃胡桃云片。根据我这
看法而称这种糕曰“胡桃云片”,岂不更为雅致适切、更有趣味吗?
松江人似乎曾在胡桃云片上发现了这种画意。他们所制的糕,不像别处的产物似的仅
在云片中嵌入胡桃肉,他们在糕的四周用红色的线条作一黄金律的缘,而把胡桃的断面装
点在这缘线内。这宛如在一幅中国画上加了装裱,或是在一幅西洋画上加了镜框,画的意
趣更加焕发了。这些胡桃肉受了缘的隔离,已与实际的世间绝缘,不复是可食的胡桃肉,
而成为独立的美的形体了。
因这缘故,松江的胡桃云片使我特别欢喜。辞了松江的教职以后,我不能常得这种胡
桃糕,但时时要想念它——例如今天凭窗闲眺而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的时候。读者也许要
笑:“你在想吃松江胡桃糕,何必絮絮叨叨地说出这一大篇!”不,不,我要吃糕很容
易:到江湾街上去买两百文胡桃肉,七个铜板云片糕,拿回家来用糕包裹胡桃肉,闭了眼
睛塞进嘴里,嚼起来味道和松江胡桃云片完全一样。我想念松江胡桃云片,是为了想看。
至少,半是为了想看,半是为了想吃。若要说吃,我吃这种糕是并用了眼睛和嘴巴的。
我们中国的市上,仅用嘴巴吃的东西太多了。因此使我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来按星期
致送松江的糕店,又使我在江湾的窗际遥遥地想念松江的胡桃云片。我希望中国到处的市
上,并用眼睛和嘴巴来吃的东西渐渐多起来。不但嘴吃的东西,身体各部所用的东西,也
都要教眼睛参加进去才好。我又希望中国到处的市上,并用眼睛和身体来用的东西也渐渐
多起来。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介绍了写作背景,作者在紧张压抑的时代环境下甜蜜地联想到胡桃云片,
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第三段通过写作者经过茶食店必买云片糕、店员与作者的默契以及糕钱所占每月薪水
的份额等,体现了作者对云片糕的喜爱。
C.作者起初说“云片”二字是“糕的色彩、形状的印象的描写”,用来形容“白如
云”“薄如片”的糕很适合,但随后又否定了这个观点。
D.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想象,作者设想读者对自己的质疑,然后回答,点出了作者想
念松江的胡桃云片的原因。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十分简短,却有统摄全篇的作用,作者说想写一篇随感,马上就想到了胡
桃云片,表现了作者对胡桃云片的喜爱之情。
B.“说出来真觉得有些惭愧”“且听我说”等语言,极富生活气息,同时也拉近了作者
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C.文章中引用古人诗句“白云一片去悠悠”来表现云片之名的“高雅”,生动形象,也
增添了文章的诗意,使文章更有韵味。
D.文章结尾部分,作者直抒胸臆,用“我希望……我又希望……”表达了自己希望人们
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愿望。
8.丰子恺是中国著名画家,其散文也充满画面感。本文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加
以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胡桃云片》里藏着一个“恬静淡泊,从容雅致”的丰子恺,结合文章谈谈你
的理解。(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
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
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
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
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
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书。时零陵、
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
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
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
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
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
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
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②之苦,
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
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
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
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
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
杂草。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太后 A 信之 B 数出 C 诏命 D 有所封 E 拜 F 蕃常 G 疾 H 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B.字而不名,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C.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士。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请,而陈蕃能够招徕,
正是因为陈蕃本人是有名节之士。
B.陈蕃少有志向,颇为卓异。他认为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扫除天下,薛勤知道他有清扫
天下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世,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但他仍
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清扫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零陵、桂阳山贼为害时,陈蕃有什么看法?提出了怎样的具体措施?(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村居书喜
陆 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袭”字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
象。
C.“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的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
D.颔联从嗅觉、触觉和听觉三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6.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谓之“诗眼”。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从内
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比喻渴求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2)在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借“菊”的意象来抒发不同的感情,如《声声慢(寻寻觅
觅)》中的__________,暗示词人的落寞惆怅,《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却表
现了诗人的怡然自得。
(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
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
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我端着杯子细
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
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
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
摊。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正聊
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
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
个。“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
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
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
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 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D.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四
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从
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9 分)
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调查中发
现,在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为“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
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燕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
还发现了许多以“蔓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
宅区。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
错把故乡做他乡”。
21 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合
理化建议。(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参照示例,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
涵进行阐释。(5 分)
示例: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
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40分)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
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23 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上单元检测
第四单(B 卷·知识提升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思路说明:
1.依据 2023 年全国高考新题型变化命制试题。
2.落实单元教学重点,素养能力考查提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今年端午期间,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收获了如潮好评。不少观众在被圈粉的
同时,还喊话本省卫视“抄作业”。如果说河南卫视春节晚会上的《唐宫夜宴》使河南卫
视成功“出圈”,此次的《端午奇妙游》更是引燃了观众的极大热情。
没有当红的流量明星站台,没有烧钱的豪华制作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从
“出图”到“炸圈”,河南卫视凭的是什么?
国画大师吴昌硕说:“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端午奇妙游》的创作团
队首创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整台节目以网剧的形式呈现,由 4 个唐小妹在端午
节这天的行踪,拉出 4 条平行中有交错的故事线,引出 7 个综艺节目,以网综、漫画、追
剧、水下舞等多种形式,共同讲述《唐宫夜宴》的前传故事。各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
立,故事性强,趣味盎然。各个节目内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也层出不穷。开场的水下
舞蹈《洛神水赋》惊艳观众,吸粉无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适应了当代年轻人跳跃
性强的思维特点和追求新奇的审美口味,受到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艺术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是其外在形式。唯有美的形式才能征服观众的感官,进而打
动其内心。舞蹈《洛神水赋》中,衣袂飘飞的洛神蹁跹起舞,或沉潜或飞升,或柔婉或刚
劲,碧波荡漾之中,曹植笔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神女宛若
重生,以至于网友惊呼:“看到神仙了!”然而,一段水下舞蹈从创意、构想、拍摄到后
期制作,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外人却很难看到。民乐演奏《兰陵王入阵曲》以粗犷雄浑
的鼓声与慷慨悲凉的琵琶声相互和鸣,抒发驰骋沙场的英雄豪情与思亲念远的人伦亲情,
刚柔并济,震撼着观众的耳膜,也触动了观众的情肠。舞蹈《丽人行》从屏风上的一幅幅
仕女图中,幻化出一群盛装的唐朝女子,她们奇丽的妆容、曼妙的舞姿,配上由虚拟现实
技术模拟的富丽宫室,重现了来自大唐的“中国式性感”和盛世风华。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过节不仅意味着团聚、旅游、休整,也意味着
重温久远的传统,追寻文化的根脉。《端午奇妙游》就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首先,这个
“网剧”的故事时间被设定为端午节,观众跟随唐小妹的脚步,领略了绵延千年的端午习
俗和风情。《龙舟祭》中气势磅礴的男性群舞,融合杂技、武术和击鼓,描绘了龙舟祭祀
的肃穆和龙舟竞渡的热烈,表达了对屈原的追思和传承华夏文明的期望。挂艾叶、佩香
囊、吃粽子等习俗,装点着唐小妹游览街市的画面。其次,借助 4 位唐小妹不同的身份设
定和游历行程,多种传统文化在历史长廊中一一呈现。《医圣传人》传播中医文化;《丽
人行》是对李白《清平调》的视觉再现;《唐印》中的舞者化身木偶,惟妙惟肖地演绎了
傀儡戏的机巧与精妙;《兰陵王入阵曲》以琵琶与大鼓奏出唐代歌舞戏的遗响,追溯中日
文化交流的历史,又以白居易的诗“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来烘托主人公的思念与忧
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中国风节目“出圈”的背后,是创作者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和继
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敬意。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立足本土,紧
跟时代,善待传统,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应当成为综艺节目创作的一种
风向。
(摘编自吕珍珍《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出圈”的是中国风》)
材料二:
国潮风起,文化大美。漫长的中华文明历程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遗产。新华社
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文艺项目、产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用创新的形式
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不断释放传统文化中的活力、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
地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
《洛神水赋》播出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文推介,称是
“难以置信的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也转发相关舞蹈视频,并引用《洛神赋》
中的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
流风之回雪”来点评。
《端午奇妙游》执行策划徐娜说,创作团队扎根于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端午的
传统习俗和当代人的需求、期待进行了再创作。“文化是一个生命体,我们正与时俱进地
嫁接优秀文化,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从夏至宋占据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三千年,绘
就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文化高地,河南规
划了清晰的“蓝图”:到 2025 年,把河南打造成为全球探寻体验华夏文明的重要窗口、
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摘编自王丁等人《传统文化“破圈”创新探索观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洛神水赋》中的洛神,“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该节目不
仅征服了国人,还被推介到了海外。
B.《端午奇妙游》采取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7 个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
立,且各节目内部的创意层出不穷。
C.《龙舟祭》描绘了肃穆的龙舟祭祀和热烈的龙舟竞渡等场景,它主要使用了气势磅礴
的杂技、武术、击鼓与男性群舞等形式来展现。
D.《兰陵王入阵曲》以粗犷雄浑的鼓声和慷慨悲凉的琵琶声互鸣配合而增添了刚柔并济
的特点,白居易的诗则为其增添了文化内涵。
答案 C
解析 “气势磅礴的杂技、武术、击鼓与男性群舞”错,原文为“气势磅礴的男性群舞,
融合杂技、武术和击鼓”,前后内容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且“气势磅礴”是就
“男性群舞”来说的。选项曲解文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成功“出圈”,充分说明引燃观众的办法不止一种:可
以创新节目样态,可以依靠当红的流量明星站台等。
B.文化类节目想要引发时代的共鸣,获得观众的共情,就需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思维特
点和审美趣味。
C.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创作团队没有一味地追求场面宏大,而是从传统
与现代的契合点进行深度挖掘。
D.河南卫视圈粉无数,主要原因是河南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文
化高地特别规划了清晰的“蓝图”。
答案 D
解析 D 项强加因果,河南卫视圈粉无数的原因是节目样态、艺术形式及节目承载的深厚
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观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说法最能证明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热播剧《突围》反映了中原军区皮定均将军所部,突破蒋军重围,历尽千辛万苦,取
得最后的胜利。《突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B.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词采华美,描写细腻,为后世的书法、绘画乃至戏剧提供
了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
C.复兴大道 100 号 VR 电子体验馆采用景深漫游技术,利用通用素材的混合编辑能力,
带领体验者穿越时光,领略百年征途。
D.真人版《帝后礼佛图》取材于龙门石窟,通过装束复原和情景演绎的方式将千年前的
浮雕作品真实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一的观点主要为立足传统,勇于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D 项“取
材于龙门石窟”体现立足传统,“通过装束复原和情景演绎的方式将千年前的浮雕作品真
实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体现创新,“真人版《帝后礼佛图》”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能证
明材料一的观点。A 项强调的是热播剧《突围》的内容及主题。B 项主要介绍了优秀古代
文学作品《兰亭集序》。C 项虽然有创新(景深漫游技术),也有传统(百年征途),但“复兴
大道 100 号 VR 电子体验馆”不是文艺作品。
4.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风节目“出圈”的主要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节目样态新颖,呈现形式别致,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令人耳目一新。②节目艺
术的外在形式美直接作用于观众,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打动其内心。③节目根植传
统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
5.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为家乡电视台创作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提出几条建设性意
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深植传统文化,挖掘本地特色;②利用当代技术,创新作品形式;③依托匠心团
队,打造精品节目;④研究受众心理,满足观众需求。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胡桃云片
丰子恺
凭窗闲眺,想觅一个随感的题目。
说出来真觉得有些惭愧:今天我对于展开在窗际的“一·二八”战争的炮火的痕迹,
不能兴起“抗日救国”的愤慨,而独仰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甜蜜地联想到松江的胡桃云
片。也想把胡桃云片隐藏在心里,而在嘴上说抗日救国。但虚伪还不如惭愧些吧。
三四年前在松江任课的时候,每星期课毕返上海,黄包车经过望江楼隔壁的茶食店,
必然停一停车,买一尺胡桃云片带回去吃。这种茶食是否为松江的名物,我没有调查过。
我是有一回同一个朋友在望江楼喝茶,想买些点心吃吃,偶然在隔壁的茶食店里发现的。
发现以后,我每次携了藤箧坐黄包车出城的时候必定要买。后来成为定规,那店员看见我
的车子将停下来,就先向橱窗里拿一尺糕来称分量。我走到柜前,不必说话,只需摸出一
块钱来等他找我。他找我的有时是两角小洋,有时只几个铜板,视糕的分量轻重而异。每
月的糕钱约占了我的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我为什么肯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来按星期致送这
糕店呢?因为这种糕实有使我欢喜之处,且听我说:
云片糕,这个名词高雅得很。“云片”二字是糕的色彩、形状的印象的描写。其白如
云,其薄如片,名之曰云片,真是高雅而又适当。假如有一片糕向空中飞,我们大可用古
人“白云一片去悠悠”之句来题赞这景象。但我还以为这名词过于象征了些。因为糕的厚
薄固然宜于称片,但就糕的形状上看,“云”字似觉不切。这糕的四边是直线,四根直线
围成一个长方形。用直线围成的长方形来比拟天际缭绕不定的云,似乎过于象征而有些牵
强了。若把“云片”二字专用于胡桃云片上,那么我就另有一种更有趣味的看法。
胡桃云片,本是加有胡桃的云片糕的意思。想象它的制法,大约是把一块一块的胡桃
肉装入米粉里,做成一段长方柱形,然后用刀切成薄薄的片。这样一来,每一片糕上都有
胡桃肉的各种各样的切断面的形状。胡桃肉的形体本是非常复杂,现在装入糕中而切成片
子,就因了它的位置、方向及各部形体的不同,而在糕片上显出变化多样的形象来。试切
下几片糕来,不要立刻塞进口里,先来当作小小的画片观赏一下。有许多极自然的曲线,
描出变化多样的形象,疏疏密密地排列在这些小小的画片上。倘就各个形象看:有的像果
物,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鸟兽。就全体看:有时像蠹鱼钻过的古书,有时像别的世界的地
图,有时像古代的象形文字,然而大都疏密无定,颇像现在窗外的散布着秋云的天空。古
人诗云:“人似秋云散处多。”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地分散而疏密无定的,这颇像
胡桃云片上的模样。故我每吃胡桃云片便想起秋天,每逢秋天便想吃胡桃云片。根据我这
看法而称这种糕曰“胡桃云片”,岂不更为雅致适切、更有趣味吗?
松江人似乎曾在胡桃云片上发现了这种画意。他们所制的糕,不像别处的产物似的仅
在云片中嵌入胡桃肉,他们在糕的四周用红色的线条作一黄金律的缘,而把胡桃的断面装
点在这缘线内。这宛如在一幅中国画上加了装裱,或是在一幅西洋画上加了镜框,画的意
趣更加焕发了。这些胡桃肉受了缘的隔离,已与实际的世间绝缘,不复是可食的胡桃肉,
而成为独立的美的形体了。
因这缘故,松江的胡桃云片使我特别欢喜。辞了松江的教职以后,我不能常得这种胡
桃糕,但时时要想念它——例如今天凭窗闲眺而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的时候。读者也许要
笑:“你在想吃松江胡桃糕,何必絮絮叨叨地说出这一大篇!”不,不,我要吃糕很容
易:到江湾街上去买两百文胡桃肉,七个铜板云片糕,拿回家来用糕包裹胡桃肉,闭了眼
睛塞进嘴里,嚼起来味道和松江胡桃云片完全一样。我想念松江胡桃云片,是为了想看。
至少,半是为了想看,半是为了想吃。若要说吃,我吃这种糕是并用了眼睛和嘴巴的。
我们中国的市上,仅用嘴巴吃的东西太多了。因此使我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来按星期
致送松江的糕店,又使我在江湾的窗际遥遥地想念松江的胡桃云片。我希望中国到处的市
上,并用眼睛和嘴巴来吃的东西渐渐多起来。不但嘴吃的东西,身体各部所用的东西,也
都要教眼睛参加进去才好。我又希望中国到处的市上,并用眼睛和身体来用的东西也渐渐
多起来。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介绍了写作背景,作者在紧张压抑的时代环境下甜蜜地联想到胡桃云片,
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第三段通过写作者经过茶食店必买云片糕、店员与作者的默契以及糕钱所占每月薪水
的份额等,体现了作者对云片糕的喜爱。
C.作者起初说“云片”二字是“糕的色彩、形状的印象的描写”,用来形容“白如
云”“薄如片”的糕很适合,但随后又否定了这个观点。
D.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想象,作者设想读者对自己的质疑,然后回答,点出了作者想
念松江的胡桃云片的原因。
答案 C
解析 “否定”错,作者并不是否定这个观点,只是说云片糕的形状与“云”字不太贴合。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十分简短,却有统摄全篇的作用,作者说想写一篇随感,马上就想到了胡
桃云片,表现了作者对胡桃云片的喜爱之情。
B.“说出来真觉得有些惭愧”“且听我说”等语言,极富生活气息,同时也拉近了作者
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C.文章中引用古人诗句“白云一片去悠悠”来表现云片之名的“高雅”,生动形象,也
增添了文章的诗意,使文章更有韵味。
D.文章结尾部分,作者直抒胸臆,用“我希望……我又希望……”表达了自己希望人们
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愿望。
答案 D
解析 “用‘我希望……我又希望……’表达了自己希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愿望”错。最
后一段中,第一个“我希望”的内容是“并用眼睛和嘴巴来吃的东西渐渐多起来……也都要
教眼睛参加进去才好”,表现的是作者对审美的呼唤。
8.丰子恺是中国著名画家,其散文也充满画面感。本文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加
以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想象胡桃云片的制作过程,让胡桃云片的形状、纹理、线
条真实可感。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胡桃云片上画面的形象。③
引用诗句,将诗与画结合起来,使胡桃云片的形象具有诗意美。
9.有人说《胡桃云片》里藏着一个“恬静淡泊,从容雅致”的丰子恺,结合文章谈谈你
的理解。(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乐趣,愿意拿出每月十二分之一的薪水买糕点,不只是
为了吃,还为了欣赏。②探究云片糕取名的原因,雅致适切而有韵味,充满情趣。③从
小小的糕点引发对市面上的东西要有美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
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
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
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
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
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书。时零陵、
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
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
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
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
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
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
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②之苦,
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
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
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
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
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
杂草。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太后 A 信之 B 数出 C 诏命 D 有所封 E 拜 F 蕃常 G 疾 H 之
【答案】BDF
正确断句: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
句意: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B.字而不名,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C.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答案】A
【解析】A项,“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说法有误。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
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士。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请,而陈蕃能够招徕,
正是因为陈蕃本人是有名节之士。
B.陈蕃少有志向,颇为卓异。他认为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扫除天下,薛勤知道他有清扫
天下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世,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但他仍
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清扫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答案】C
【解析】C项,“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及事泄,曹节
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
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所以,当陈蕃与窦武谋划的事情泄露,先是曹节等人伪造
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而陈蕃是在被王甫下令逮捕之后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送信的人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人鞭打至死,获罪降
为修武令。
(2)导致孩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
14.零陵、桂阳山贼为害时,陈蕃有什么看法?提出了怎样的具体措施?(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法:他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措施:应该选贤任能,更换地方官吏。
【解析】首先,阅读原文可知,题目答案涉及的内容为“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蕃上
疏曰:‘……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
矣’”。然后,勾画关键语句并进行分析。可结合语句“致令赤子为害……使其然乎”分
析陈蕃对零陵、桂阳山贼为害的看法。句子主要是写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
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可结合语句“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
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分析陈蕃提出的具体措
施。句子是写应该责成三府,考核地方官吏,揭发为政残害百姓之人,另选清正贤明,爱
护百姓的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即可。
附【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住在一处,庭院
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孩子家为什么不整理
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扫除天下,哪能只做清扫一间
房子的事!”薛勤明白他有清扫天下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
举为孝廉,授郎中。后遭母亲去世,辞官守丧。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征召任命为议郎,
又升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
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他安放一张床,周璆离开时,就把床悬挂起来。大将
军梁冀威势震动天下,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送信
的人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人鞭打至死,获罪降为修武令。后来被任命
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各地都
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孩子
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也是皇上的孩子。导致孩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
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如果有
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这
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却可以使所有的盗贼平息啊!”(陈蕃)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
身边的人,所以被下放到豫章郡担任太守。后升任大鸿胪。恰逢白马县令李云上疏直言劝
谏,桓帝大为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回家。永康元年,桓帝
去世。窦太后执掌朝政,当时刚遭国丧,还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各尚书害怕触怒朝中权
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古人讲究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
同他还活着一样。现在皇嗣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抛弃国家的苦难不
管,在家躺着休息呢?在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谈得上仁呢!”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
朝廷办公。灵帝即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蕃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桓
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谄媚巴结太后。太
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
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到后来事情败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
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
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题。
村居书喜
陆 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袭”字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
象。
C.“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的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
D.颔联从嗅觉、触觉和听觉三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答案 B
解析 “袭”字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16.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谓之“诗眼”。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从内
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的诗眼是“喜”。全诗依次写可“喜”之事,“喜”成为情感脉络和行文线索:山村
美景可喜;乡村生活可喜;官赋已交,整年不会有小吏催租,最可喜。作者直抒胸臆,着
一“喜”字抒发对春天、自然的喜爱,表达了一种闲情逸致。“喜”字统摄全篇,集中表达主
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比喻渴求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2)在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借“菊”的意象来抒发不同的感情,如《声声慢(寻寻觅
觅)》中的__________,暗示词人的落寞惆怅,《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却表
现了诗人的怡然自得。
(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
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
答案:(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满地黄花堆积 采菊东篱下
(3)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
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我端着杯子细
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
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
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
摊。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正聊
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
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
个。“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
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
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
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 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D.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四
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答案】D
【解析】文中“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的破折号是表示对前面的
具体解说,属于解释说明。A项,破折号引出总括性的说明;B项,破折号表示突然转变
话题或突出语意转折;C项,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D项,破折号后是对前面的具体解
说,属于解释说明。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用对称句,句式工整;②文白结合,“沿溪行”有文言色彩,“又没多远”
口语色彩突出;③语气上轻松幽默;④使用短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⑤流水句,轻
快流利。
【解析】鉴赏品味语言一般可以从修辞角度、语体角度、句式角度、用词角度等几个方面
分析。“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从句式的角度来
看,这段话主要使用短句,没有过多的修饰,非常干净利落,同时“出家门,没多远,就
是茶林”和“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结构一致,句式工整,且“出……”
“沿……”“就到……”采用流水句,流畅轻快;从用词角度来看,“沿溪行”有文言特
色,而“又没多远”又是口语,文白夹杂,富有特色;从这段话的内容来看,这段话是紧
承“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而来,后面是介绍老刘家的具体位置,语气上显得轻松幽
默。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从
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原文用排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②原文句子文学色彩更鲜明,更符合整
个文段语境;③原文从多个角度铺排,气势更盛;④原文句意更清晰。
【解析】原文句子和题干中改句都是说老刘放茶叶的具体方式。分析原文的句子,“有
的……,有的……,有的……”采用排比句式,句式非常整齐,读起来很有韵律感;“有
的……,有的……,有的……”使用了排比修辞,使整篇文字文学意味更浓厚,所以原文
中的排比句和文章的整体色彩更吻合;文中说“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
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从三种不同储存方式入手铺排,更有气势。改动后的句子虽然也
能表达文中的意思,但失去了文学意味,与整个语段的特点不合。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9 分)
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调查中发
现,在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为“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
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燕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
还发现了许多以“蔓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
宅区。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
错把故乡做他乡”。
21 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合
理化建议。(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引导开发商依据楼盘所处区域的地理、人文特点,取富有文化内涵的名
字。②倡导开发商弘扬民族文化,少用“洋名”。
22.请参照示例,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
涵进行阐释。(5 分)
示例: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
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倚一湾清溪,享一方净土;浪漫一生,相守一世。
四、写作(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40分)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
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
【写作提示】材料的第一句话“土,地之吐生物者也”,是关于“土”的基本解释,也是作
文立意的逻辑起点。这一基本内涵,应该贯穿写作始终。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
延伸,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土生万物、土创文明、土蕴情感……
从文体角度分别立意,可做如下考虑:
(1)记叙文:躲不开的乡愁;在亲情的土壤中成长发展(亲情);记叙家乡的风俗文化,表现对
家乡的赞美,人情美,人性美;记叙一次与土地有关的故事;记叙人们对土地态度的变化,反
映人们观念的变化。
(2)议论文:注重基础(根基);土地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美德;土地是中国文化的
根;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土地为我们提供了衣食,养育了万物,我们应该对这一片土地永怀敬
畏感恩之心;反思人们对待土地的态度。
(3)散文:赞美土地;抒写乡愁;探寻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土地意识。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明;
鲜明的地域特点哺育了灿烂的特色文化。
【参考例文】
文字,是故土里长出的精神庄稼
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骏马秋风,东瀛樱花清酒,西洋荷马海伦。青海花儿调、黄河船夫
曲、蓝水多瑙乐、红土孔雀歌、苍原赶车谣、清乡水磨腔,一方方水土,一曲曲歌诗。毕
竟,土地无声,脚印留痕:林语堂用 ABCD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重绘《京华烟云》,陈寅恪用仓
颉方块在中国故土阐述“独立自由”,赵无极在巴黎用马蒂斯色彩《向杜甫致敬》、用庐
山瀑布《向马蒂斯致敬》……
大地河山,吞吐着冬夏,长存在那些有情有义、有笑有泪、有方有智者的心里、梦里、
手里,集于舌尖、嗓间、指尖、纸笺……
如果说茫茫黄土养育了《诗经》,那深浅水域自然冲荡着《楚辞》。王国维对屈原精
神的阐述深得后学之心:“大诗歌之出,必须俟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
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
某作家的父亲年少离乡,乡音难改,改葬方归。当司仪用湘语唱起“上——香”“拜—
—”时,她深深跪下,眼泪决堤。千古以来,故乡人就一定是以这样悲怆楚音招魂的:“魂兮
归来,反故居些!”在这里,楚音与天地山川一样幽深,与苍天鬼神一样宏大;司仪的每一个
音,都像父亲念《陈情表》的音,每一个音都重创儿女。此时此刻,她方才理解父亲灵魂的
漂泊,方才明白他何以听《四郎探母》泪下,方才欣悦他真的是回到了梦里的家。
如果生活之地与精神之地交织重叠,人生之树就可能更加茂盛,所以,我们记住了基于
大地的写作:艾芜的绿森林仍然在云南明媚,李白的江油城仍然在四川在后世招月,萧红的
呼兰河仍然在黑土地静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仍然在中俄边界呜咽,齐邦媛的巨流河仍然
与渤海冲击,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仍然在广袤的北美无拘无束浩荡……
我承认水土养人,但人不是植物,土地决定植物但不决定人性、人心、人格,也许我们
不必把地与人画上等号或强加因果。你能想到吗 明末清初,北方降旗林立之时,水润江南
却为了汉唐衣冠而发愤一击,保百里河山,留千年魂魄,写万卷气节。
也许,我们更应在意是否记住了养育过我们的某方水土 是否记得住、留得住、对得住
所经历的每方水土 你可以写不出《我的阿勒泰》、画不出“我的高尔泰”,你至少可以为
养育过你的土地留下一株金麦穗、一缕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