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配套教学设计(13)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幕遮 配套教学设计(1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3 16:49:1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感受此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词意。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2学情分析
1、有50%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
2、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情感的把握较到位。
3重点难点
1、感受此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词意。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苏幕遮
一、预习。
1.作者介绍,勾出重点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2.初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苏 幕 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抄写不认识的字,记着带拼音:
3.翻译,勾画出加黑字词的意思,请用红笔。
苏幕遮
燎①沉香②,消溽暑③。鸟雀呼晴④,侵晓⑤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⑥,水面清圆⑦,一一风荷举⑧。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⑨,久作长安⑩旅⑾。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⑿轻舟,梦入芙蓉浦⒀。
①燎:烧。 ②沈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④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⑤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⑥宿雨:昨夜下的雨。 ⑦清圆:清润圆正。
⑧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
⑨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⑩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⑾旅:客居。 ⑿五月渔郎相忆否:正当夏日炎炎的五月,故乡从前的伙伴,还记得我们当年一起的情景吗? 楫:划船的短桨。
⒀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活动2【活动】苏幕遮
二、阶梯式朗读。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表节奏 ----表拖延 ___表重读)
第二步:读懂意思。
(甲)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全体)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乙)(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全体)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第三步:听范读,加深理解。
第四步:分角色读。(女生丙:读上片, 男生丁:读下片)
第五步:所有男生读一遍。
第六步:所有女生读一遍。
第七部:全体读一遍。
三、合作探究
1、上片意境清新、自然,所写的景中有哪些意象?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感官角度来描写这幅画的?
2、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3、作者上片写景,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4、找出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句子,细细品味它妙在何处。
5、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句好在哪里?
【小结】
1、 请在括号内填写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
燎沉香,消溽暑。( 沉闷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欣喜 ) 此词表达了作者对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 ( )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怅然 )
2、如果你对上题无能为力,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活动3【测试】苏幕遮
【拓展】
1、请将“鸟雀呼晴……一一风荷举”之景扩写为一段6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尽量使用修辞手法去写。
2、如果你对上题无能为力,请抄写或背诵《苏幕遮》。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