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提举为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周邦彦作词不重感发而重思力,在艺术形式和技巧极尽能事,是婉约派之大宗。其词富艳精工,但多是些泛咏之作。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的景物,有哪些意象?
五月份左右·雨后的早晨
沉香 鸟雀 荷叶 初阳 宿雨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
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言语”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以动衬静。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此句写荷有什么特点?
声色结合:宿雨初收,圆润的荷叶有的浮在水面,绿静如玉盘初拭,有的亭亭玉立,婉媚如美女出浴。微风吹拂,婀娜多姿,荷叶上的水珠便如晶莹的明珠在碧玉盘中滚动着,闪烁着。
细节描写:阳光照耀下,水珠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这是绘画难以描画的水珠蒸发的过程,但周邦彦却把这一过程写的如此传神。
点面结合:这三句话,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开始由叶上水珠在风中滚动,扩大到水面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摄影一般。
作者寥寥数语,就把荷花写的出神入化,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特别是一个“举”字,立刻让读者联想到荷茎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使荷叶有了生机,有了神韵。难怪王国维称之说“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五月盛夏的汴京的一个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
这句话的主语和上句的一致吗?
不一致。
前面的主语是“我”,后面的主语是渔郎。作者思念家乡之人,并不直说,而说渔郎是否记起自己,不仅把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这首《甘草子》是一篇绝妙的闺情词
前人评述说:此词“乱”字用得极好。你是否同意,并阐述理由。
句中“乱”字极好,它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色,间接地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风格苍凉悲壮,境界深远。上片描写秋景从大处落笔,由上而下,由近及远,层次分明,景观极其开阔;下片抒情,羇旅之愁,离别之思,无由排遣,辗转难眠,思好梦而难成;明知独倚高楼更添相思之苦,却只有独坐高楼,借酒消愁,知不可为而为之,无奈之情跃然词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遂成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