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史
2024年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5.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军机处之所
1.C【解析】材料强调在秦汉大一统之前的五千年间,
以在当时官修政书中记载极少,主要因为它是皇权强
中国三次文化统一浪潮,推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形
化的产物,不是法定的正式机构,故选B项。据所学,
成,这说明了中华文化共同体源远流长,故选C项。
军机处的设立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A
材料中强调不同区域文化发展的相似性,即是强调中
项:据所学,军机处的设立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中央机
华文化起源的统一性,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南
构的职掌,但并不是清朝官修政书中记载极少的主要
北区域文化交流,而非中外,排除B项:材料仅是强调
原因,排除C项:据所学,军机处自雍正帝设立后一直
这三次浪潮均发轫于中原,而非突出中原文化的地
存在到清末,并非仅存在于特定某一时期,D项不符
位,排除D项。
合史实,排除。
2.B【解析】据材料“大致在西汉中晚期”并联系所学6.A【解析】材料强调,中国涉外概念由“夷”再到“平
知识,可知这一情景的出现与西汉中期张骞开通丝绸
等性的‘西’与·外”,结合所学,这与近代西学东渐
之路有关,反映出丝绸之路的繁盛,故选B项。城市
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有关,故选A项。据所学,1861
经济繁荣是中西交通的结果,与设问要求考主要原因
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
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中央集权建立于秦朝,与材
构的萌生,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排除B项:
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据所学,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性质
排除。
都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据所学,近代中国
3.C【解析】材料强调宋代在政治上、与周边交往上贯
国家主权一直没有完全丧失,仅是部分丧失,D项不
彻落实儒家思想观念,使得周边民族政权也认同中原
符合史实,排除。
文化,这体现出思想认同推动民族交融,故选C项。7.B【解析】材料反映出从1932年至1937年,“伪满
据所学,宋朝民族对恃是呈现波动性发展的,而非渐
洲”木材输出到日本控制的区域总体趋于增多,这说
趋缓和,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与周边交往规范有序
明日本加紧对东北的经济掠夺,故选B项。据所学,
仅是材料中部分现象信息,而非材料的本质,排除B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排除A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
4.B【解析】题干所示为两宋都城的商业繁华的情境,
的开始,排除C项:1910年,日本迫使朝鲜政府签订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
《日韩合并条约》,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开
白昼通夜”“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都说明
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故排除D项。
当时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局面,故选B项。唐代商品交8.B【解析】材料强调毛泽东能够根据近代中国社会
易时间的限制有所突破,北宋彻底放开交易时间,排
变化不断调整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这说明中国发展
除A项;“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政府控制”不符合题干
现代化的迫切性,故选B项。据所学,1945年民族战
主旨,排除C项:“市镇经济呈专业化趋势”不符合题
争已经获得了胜利,A项无法全面概括材料的时间信
干主旨,材料所述为都城的商品贸易情境,排除
息,排除;C项仅是表达了1945年的观点,概括不全,
D项。
排除:据所学,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2024年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东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照。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早在秦汉大一统之前的五千年间,中国曾出现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青铜文
化三次前后相继的文化统一浪潮。这三次浪潮均发轫于中原,之后席卷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据此可知
A.中华文化起源呈多元特点
D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渐趋融合
C.中华文化共同体源远流长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2.大致在西汉中晚期,长安胡人逐渐增多。东汉时期的长安,“西域贾胡”曾经相当活跃,
洛阳的“西域贾胡”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历史文化影响。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A.城市经济的繁荣
B.丝绸之路的繁盛
C.中央集权的建立
D.思想文化的嬗变
3.宋朝虽不如盛唐能够通过武力传播儒家文化于四方,但在政治上践行儒家文化的力度
则远胜唐朝,与周边交往交流中,儒家文化对周边民族政权产生了深刻影响。10一13世
纪的宋代,周边各民族政权“竞称中国”。这体现出当时
A.民族对峙逐渐趋于缓和
B.对外交往规范有序
C.思想认同推动民族交融
D.国家统一得以实现
历史试题第】页(共8页)
1北宋东京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大抵诸酒
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闻如此。”南宋临安的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
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由此可见,当时
A.商品交易时间限制开始取消
B.商品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政府控制
D.市镇经济呈专业化趋势
S.军机处是清朝重要的中央机构,但其历史沿革、规章制度等在清朝官修政书中记载极
少。如最重要的《大清会典》,乾隆朝所修的根本没有军机处一门,光绪朝所修的倒是添
加了“办理军机处”,但只谈职掌。其他部分典籍虽有,然记述很略。这主要是因为军
机处
A.无法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B.不是法定的正式机构
C.削弱了中枢机构的职掌
D.仅存于某一特定时期
6.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涉外概念的语义从讥讽性的“夷”,一变而为羡慕性的
“洋”,再变而为平等性的“西”与“外”,相关的组合词和话语也随之大量产生。上述信
息主要反映出中国
A西学东渐的历程
B.近代外交的开启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国家主权全丧失
7.表1为“伪满洲”木材输出年表,单位为元。据此推知,当时
表1
输出地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日本本土
34144
62332
56562
79949
93394
283066
日本
朝鲜半岛
1096355
657886
1525910
1861804
1956914
2052381
总计
1130499
720218
1582472
1941753
2050308
2335447
中国(含东北)
4180805
2125726
2271066
1897212
927497
771534
A.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B.日本加紧对东北的经济掠夺
C.日本为局部侵华做经济准备
D朝鲜开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