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配套教学设计(18)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幕遮 配套教学设计(1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3 16:51:3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了解作者及其生平,理解每句诗的含义。
2. 过程方法:品味分析课文中精炼形象的语言;学习作者描摹事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感受古人写作语言的简约及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的艺术。
2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每句诗的含义;学习作者描摹事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古人写作语言的简约及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的艺术。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苏幕遮
主备人:陈艳霞 备课组长签字: 学科主任审核签字:
课 题
苏幕遮
学 习
目 标
1. 知识能力:了解作者及其生平,理解每句诗的含义。
2. 过程方法:品味分析课文中精炼形象的语言;学习作者描摹事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感受古人写作语言的简约及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的艺术。
重 点
难 点
重点:理解每句诗的含义;学习作者描摹事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古人写作语言的简约及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的艺术。
教法
选择
导学式教学法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教 学
时 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33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揭示学习目标(略)
二、指导学生先学
这首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既细致传神的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的表现思念故乡、思念朋友的情怀。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借助课下注释及《配套练习》摘录作者有关资料。
2.自行解决生字读音,自由朗读词
3.默读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词意。
4.讨论疑难问题。
四、检查学习效果
1.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提举为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周邦彦作词不重感发而重思力 ,在艺术形式和技巧极尽能事,是婉约派之大宗。其词富艳精工,但多是些泛咏之作。
2.指名朗读词。
3.默读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词意。
4.提问、思考、明确:
(1)词的上片写景: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三、四句写室外之景,“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
看屏幕朗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看投影,听老师要求,掌握先学方法。朗读课文,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写批注。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具体学法指导。指名学生回答,补充并板书要点。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
(2)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反衬的写法。“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4.用现代汉语讲解诗意
(参考)五月盛夏的汴京的一个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讨论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风荷)
讨论2: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六、当堂练习
1.背诵
2.填空
① “叶上初阳干宿雨,……荷举”描写了
(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
②、“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
七、布置预习作业
常规预习《荔枝图序》。
[文本框: 苏幕遮] 上片 写景 盛夏晨景
下片 抒情 梦回故乡
汇报交流探究结果。自由讨论、更正,各抒己见。
按老师的方法结合板书背诵。
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互相检查、纠正。
指名回答,引导补充明确答案要点。
引导学生讨论、更正,并点拨补充归纳。
指导背诵方法,引导、检查背诵。
抽查中差生的默写情况、点评。作业
设置
完成《配套练习》第69页4-6题




等级评价
(A/B/C/D)
检 查
签 阅
第 周, 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