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7-06 08:38:23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题型 1 乙烯】
【题型 2 烯烃】
【题型 3 加成反应】
【题型 4 加聚反应】
【题型 5 有机高分子材料】
【题型 6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探究】
【题型 1 乙烯】
【例 1】下列关于乙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均达到饱和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聚乙烯
( )
【答案】A
【详解】A.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所以碳原子均未达到饱和,故 A 错误;
B.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B 正确;
C.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 C 正确;
D.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聚乙烯,故 D 正确;
选 A。
【变式 1】下列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中,表示乙烯分子结构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 是甲烷的球棍模型,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是乙烯的球棍模型,故 B 符合题意;
C. 是正丁烷的球棍模型,故 C 不符合题意;
D. 是异丁烷的球棍模型,故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 B。
【变式 2】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
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图是有关乙烯的一些变化,根据乙烯的转化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 。
(2)①③的反应类型为 、 。
(3)丙的结构简式为 ,丁中的官能团为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用丁及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3) BrCH2CH2Br -OH
(4)CH2 = CH2 + 3O
点燃
2 2CO2 + 2H2O
(5) 2CH3CH2OH + O
催 化 剂2 △ 2CH3CHO + 2H2O
【分析】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甲是 CH3CH2Cl;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丙是 ;乙烯和水发生加成
反应生成乙醇,丁是乙醇;
【详解】(1)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电子式为 ;
(2)①是乙烯和 HCl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H3CH2Cl;③是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
二溴乙烷;
(3)丙是 1,2-二溴乙烷,结构简式为 ,丁是 CH3CH2OH,官能团为羟基
-OH;
(4)反应②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 = CH2 + 3O2
点 燃 2CO2 + 2H2O;
(5)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 + O

2
化 剂△ 2CH3CHO + 2H2O。
【变式 3】某烃 A 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
发展水平,A 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 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已知:D 是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2)物质 G 的结构简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反应①和反应⑤反应类型相同
B.物质 D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反应⑥可以用于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D.物质 C 可用作燃料,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
1 2 CH CH Cl 3 CH =CH +H O 催化剂【答案】( )加成反应( ) 3 2 ( ) 2 2 2 CH加热、加压 3CH2OH
(4)D
【分析】烃 A 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
水平,A 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则 A 为乙烯;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E:
CH2BrCH2Br,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 乙醇,和 HCl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G:CH3CH2Cl,
和氢气加成生成 F 乙烷,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 B 二氧化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
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聚乙烯(已知:D 是高分子化合物);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
应生成 G:CH3CH2Cl;
【详解】(1)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E,故反应①为加成反应;
(2)乙烯和 HCl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G,G 结构简式为 CH3CH2Cl;
(3)反应②为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 乙醇,化学方程式
CH2 =CH2 +H2O
催 化剂 CH CH
加热、加压 3 2OH ;
(4)A.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⑤为取代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A 错误;
B.物质 D 为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错误;
C.反应⑥为乙烯被氧化为气体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故不可以用于除去乙烷气体中混
有的少量乙烯,C 错误;
D.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D 正确;
故选 D。
【题型 2 烯烃】
【例 2】由乙烯推测丙烯(CH3CH=CH2)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 3 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D
【详解】A.乙烯是平面形结构,键角是 120°,丙烯分子中也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丙烯分子
中的 3 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 错误;
B.由于含有甲基,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错误;
C.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错误;
D.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都能发生加聚反应,D 正确;
故答案选 D。
【变式 1】甲烷和乙烯等有机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

A.稀 H2SO4 B.NaOH 溶液 C.酸性 KMnO4溶液 D.H2O
【答案】C
【详解】A.甲烷和乙烯与稀 H2SO4都不反应,不能用稀 H2SO4鉴别,故 A 错误;
B.甲烷和乙烯与 NaOH 溶液都不反应,不能用 NaOH 溶液鉴别,故 B 错误;
C.甲烷与酸性 KMnO4溶液,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 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
色,故可以用酸性 KMnO4溶液鉴别,故 C 正确;
D.甲烷和乙烯与 H2O 都不反应,都难溶于水,故不能用水鉴别,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变式 2】下列操作方法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少量乙
烯的是
A.将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B.将气体与氯气混合
C.将气体通过盛酸性 KMnO4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答案】D
【详解】A.二者都不和浓硫酸反应,既不能鉴别也不能除杂,A 不符合题意;
B.将气体与氯气混合,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油状液体卤代
烃,乙烯可以和氯气加成生成 1,2 二氯乙烷,也是油状液体,不能鉴别也不能除杂,B 不
符合题意;
C.虽然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可以鉴别二者,但是酸性
KMnO4溶液会将乙烯氧化物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所以不能除杂,C 不符合题意;
D.因为乙烷不和溴水反应,而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可以鉴
别,且生成的 CH2BrCH2Br 为液态,可以除杂,D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变式 3】下列有机化合物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酸性 KMnO4和溴水褪色的是
A.大多数植物油 B.分子式符合 CnH2n的烃
C.聚乙烯 D.己烷
【答案】A
【详解】A.大多数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能使酸性 KMnO4发生氧化反应和与
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A 正确;
B.分子式符合 CnH2n的烃可能是烯烃或环烷烃,环烷烃都是饱和键,不能使酸性 KMnO4
和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B 错误;
C.聚乙烯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 KMnO4和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C 错误;
D.己烷都是饱和键,不能使酸性 KMnO4和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D 错误;
故选:A。
【变式 4】A~D 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分子中的键角为 90°
B.B 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C.若将 C 进行燃烧,预测会比 B 燃烧的火焰更明亮,产生浓黑烟
D.B 和 D 结构相似,是同系物
【答案】C
【分析】由球棍模型可知 A 为甲烷,B 为乙烯,C 为乙炔,D 为苯;
【详解】A.A 为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 109o28',A 错误;
B.B 为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 错误;
C.C 为乙炔,B 为乙烯,乙炔含碳量较高,燃烧的火焰更明亮,产生浓黑烟,C 正确;
D.B 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官能团,D 为苯,不含有碳碳双键,两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
系物,D 错误;
故选 C。
【题型 3 加成反应】
【例 3】工业上可以利用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制取乙醇,其化学方程式是
CH2 = CH2 + H2O
催 化剂 CH CH OH
加热、加压 3 2 。下列反应与该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A.CH4 + Cl2 CH3Cl + HCl
B.C3H8 + 5O

2
燃 3CO2 + 4H2O
C.CH2 = CH2 + Br2 CH2BrCH2Br
D 浓硫酸.CH3CH2OH + CH3COOH △ CH3COOCH2CH3 + H2O
【答案】C
【分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详解】A.甲烷与氯气光照是取代反应,故 A 错误;
B.丙烷与氧气燃烧是氧化反应,故 B 错误;
C.乙烯与溴生成 1,2-二溴乙烷是加成反应,故 C 正确;
D.乙醇和乙酸发生的是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又是取代反应,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变式 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用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乙酸与碳酸钙反应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A
【详解】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A 正确;
B.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B 错误;
C.乙酸与碳酸钙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 错误;
D.甲烷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 错误;
故答案选 A。
【变式 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乙烯与溴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答案】C
【详解】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A 错误;
B.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涉及加成反应,B 错误;
C.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该反应为加成反应,C 正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等卤代烃和 HCl,不是加成反
应,D 错误;
故答案选 C。
【题型 4 加聚反应】
【例 4】已知乙烯可发生反应:nCH2=CH 催化剂2 (聚乙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纯净物 B.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C.CH2 = CH2 是聚乙烯的单体 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答案】C
【详解】A.聚乙烯 中 n 有多种取值,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
A 错误;
B. 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B 错误;
C.CH2 = CH2 是聚乙烯的单体,C 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聚合反应,D 错误;
故选 C。
【变式 1】高分子化合物 的单体是
A.CH2=CH-CH2-CH3 B.CH2=CH2
C.CH3-CH2-CH2-CH3 D.CH3-CH=CH-CH3
【答案】D
【详解】此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 ,根据乙烯的加聚反应可知,单
体为CH3 - CH = CH - CH3,故选 D。
【变式 2】下列各组原料适合合成聚氯乙烯 单体的是
A.乙烷、氯气 B.乙烯、氯气 C.乙烯、氯化氢 D.乙炔、氯化氢
【答案】D
【分析】聚氯乙烯的单体是氯乙烯(CH2=CHCl)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多种氯代烷和氯化氢的混合物,得不到
CH2=CHCl,故 A 不选;
B.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1,2-二氯乙烷,得不到 CH2=CHCl,故 B 不选;
C.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一氯乙烷,得不到 CH2=CHCl,故 C 不选;
D.乙炔和氯化氢按照物质的量 1:1 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CH2=CHCl,故 D 选;
故选 D。
【变式 3】CH3-CH=CH-CH3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高聚物分子的结构简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发生加聚反应时,只是碳碳双键打开,相互连接形成碳链,双键碳原子上所连接
的基团(—CH3)并不在主链上,而是作为支链。
故选 B。
【题型 5 有机高分子材料】
【例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塑料、纤维和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 CHCl=CHCl
C. 互为同系物
D.合成顺丁橡胶( )的单体是 CH2=CH—CH=CH2
【答案】D
【详解】A.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和天然橡胶都不属于
合成材料,故 A 错误;
B. 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 CH2=CHCl,故 B 错误;
C. 分别属于醇类和酚类,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
物,故 C 错误;
D. 合成顺丁橡胶( )的单体是 CH2=CH—CH=CH2,故 D 正确;
故选 D。
【变式 1】有机高分子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粘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可用于纺织工业
B.淀粉-聚丙烯酸钠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强大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同时还是可生物
降解的绿色材料
C.聚苯乙烯(PS)是苯和乙烯在一定温度下加聚反应合成的具有高软化温度的纤
维,耐化学腐蚀,无毒,质脆;常用于生产一次性泡沫饭盒,保温,隔音材料等
D.以 1,3-丁二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顺式结构为主的聚合
物,再与硫化剂混合加热,制得网状结构的顺丁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
【答案】C
【详解】A.粘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属于人造纤
维,都可用于纺织工业,A 正确;
B.钠盐溶于水,且淀粉可水解,则淀粉-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强大的吸水和保水
能力,同时还是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材料,B 正确;
C.聚苯乙烯(PS)是苯乙烯在一定温度下加聚反应合成,不是苯和乙烯加聚得到的,C
错误;
D.以 1,3-丁二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顺丁橡胶,硫化后主要用
于制造轮胎,D 正确;
故选 C。
【变式 2】下列材料中,主要成分属于合成纤维的是①纯棉②涤纶③腈纶④黏胶纤维⑤
醋酸纤维⑥羊毛
A.①②⑥ B.③⑥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详解】①纯棉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②涤纶一般指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
③腈纶一般指聚丙烯腈纤维,是合成纤维;④黏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化学纤
维;⑤醋酸纤维是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与醋酸酯化得到的产品;⑥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
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属于合成纤维的是涤纶、腈纶,故选 C。
【题型 6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探究】
【例 6】(一)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实验装置,反应原理为:
CH CH OH 浓硫酸3 2 170 CH2 =CH2 +H O℃ 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仪器②的名称: 。
(2)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图乙),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
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3)装置①中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4)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 。
(5)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 。
(6)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答案】(1)圆底烧瓶(2) 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3)装置①中的
品红溶液褪色(4)除去 SO2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5)检验 SO2是否已被除尽
(6)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分析】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乙烯、二氧化硫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确认
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先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除二氧化硫,再
用平衡溶液验证二氧化硫已经除尽,最后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
【详解】(1)图甲中仪器②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2)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乙烯和溴发生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装置①中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品红溶液
褪色。
(4)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 SO2气
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5)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检验 SO2是否已被除尽;
(6)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酸性 KMnO4溶液
褪色。
【变式 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
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A 装置可产生乙烯气体)。
(1)乙烯的电子式为 ,其分子空间结构为 。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B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
(3)C 装置中的现象是 ,其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4)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
法是___________
A.将气体通入水中 B.将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5)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制备乙醇,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答案】(1) 平面结构(2)CH2=CH2+Br2→CH2Br-
CH2Br(3) 溶液紫色褪色 氧化反应(4)B(5) CH2=CH2+H2O 催 化 剂
CH3CH2OH 加成反应
【分析】石油裂化生成 C2H4,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A 中产生的乙烯与 B 中的溴水发生加
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C 中溶液也褪色,生成的
二气氧化碳使 D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装置最后多余的乙烯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详解】(1)乙烯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 1 个碳碳双键,其电子式为
,乙烯含碳碳双键,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结构;
(2)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导致溴水
褪色,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3)乙烯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5CH2=CH2+12KMnO4+18H2SO4→10CO2+12MnSO4+28H2O+6K2SO4,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故答案为:溶液紫色褪色;氧化反应;
(4)A.甲烷、乙烯不溶于水,且常温下都不与水反应,不能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A
不合题意;
B.乙烯含有 C=C 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液体,甲烷不与溴水
反应,所以可用溴水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B 符合题意;
C.甲烷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但是乙烯被氧化生成和二氧化碳气体,已经了新的杂质,不
能用于除杂,C 不合题意;
D.甲烷、乙烯都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D 不合题意;
综上,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 B,
故答案为:B。
(5)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 CH =CH +H O 催 化剂2 2 2
CH3CH2OH,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变式 2】1,2-二氯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溶于水,常用作有机溶剂。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一定量的 1,2-二氯乙烷。
已知:①乙醇的密度为0.8g ×mL-1;1,2-二氯乙烷的沸点为 83.5℃。
② 浓硫酸 Cl制备原理为CH CH 23 2OH 170 CH2 = CH2 3 2 ClCH2CH2Cl℃ ℃ 。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丁中生成 1,2-二氯乙烷的仪器名称是 ;制取 1,2-二氯乙烷采用的合适加
热方式是 ;
(3)装置庚是制取乙烯气体的装置,若实验开始,忘记加入碎瓷片,则需要的操作
是 ;实验时制得乙烯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无机气体,为吸收该无机气体,在装置已中
应加入 (填标号)。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制得的 1,2-二氯乙烷中溶解有Cl2 和乙烯,将其逐出可采用的操作是 ;实验结
束后收集得到纯 1,2-二氯乙烷0.2mol,则乙醇的利用率为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Δ
【答案】(1)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 三颈烧瓶(三口烧瓶)
水浴加热(3) 立即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碎瓷片 C(4) 加热或蒸馏
57.5%
【分析】利用甲装置生成氯气,生成的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经过浓硫酸干燥后
通入装置丁,装置庚中加热乙醇得到乙烯,通过水除去挥发的乙醇,再经浓硫酸干燥后通
入装置丁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 1,2-二氯乙烷,据此解答。
【详解】(1)甲装置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Δ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
(2)装置丁中生成 1,2-二氯乙烷的仪器名称是三颈烧瓶;由于 1,2-二氯乙烷的沸点为
83.5℃,所以制取 1,2-二氯乙烷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3)实验时制得乙烯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无机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硫,属于碱性气体,由
于不能引入新杂质,为吸收该无机气体,在装置已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 C;
(4)制得的 1,2-二氯乙烷中溶解有Cl2 和乙烯,将其逐出可采用的操作是加热或蒸馏;
20 0.8 8
20mL 乙醇的物质的量是 mol= mol,理论上生成 1,2-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是
46 23
8 0.2
mol,实验结束后收集得到纯 1,2-二氯乙烷0.2mol,则乙醇的利用率为 8
23 23
×100%≈57.5%。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题型 1 乙烯】
【题型 2 烯烃】
【题型 3 加成反应】
【题型 4 加聚反应】
【题型 5 有机高分子材料】
【题型 6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探究】
【题型 1 乙烯】
【例 1】下列关于乙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均达到饱和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聚乙烯
( )
【变式 1】下列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中,表示乙烯分子结构的是
A. B.
C. D.
【变式 2】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
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图是有关乙烯的一些变化,根据乙烯的转化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 。
(2)①③的反应类型为 、 。
(3)丙的结构简式为 ,丁中的官能团为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用丁及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
【变式 3】某烃 A 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
发展水平,A 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 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已知:D 是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2)物质 G 的结构简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反应①和反应⑤反应类型相同
B.物质 D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反应⑥可以用于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D.物质 C 可用作燃料,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
【题型 2 烯烃】
【例 2】由乙烯推测丙烯(CH3CH=CH2)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 3 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聚反应
【变式 1】甲烷和乙烯等有机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

A.稀 H2SO4 B.NaOH 溶液 C.酸性 KMnO4溶液 D.H2O
【变式 2】下列操作方法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少量乙
烯的是
A.将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B.将气体与氯气混合
C.将气体通过盛酸性 KMnO4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变式 3】下列有机化合物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酸性 KMnO4和溴水褪色的是
A.大多数植物油 B.分子式符合 CnH2n的烃
C.聚乙烯 D.己烷
【变式 4】A~D 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分子中的键角为 90°
B.B 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C.若将 C 进行燃烧,预测会比 B 燃烧的火焰更明亮,产生浓黑烟
D.B 和 D 结构相似,是同系物
【题型 3 加成反应】
【例 3】工业上可以利用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制取乙醇,其化学方程式是
CH2 = CH2 + H2O
催 化剂 CH CH OH
加热、加压 3 2 。下列反应与该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A.CH4 + Cl2 CH3Cl + HCl
B.C H + 5O 点燃3 8 2 3CO2 + 4H2O
C.CH2 = CH2 + Br2 CH2BrCH2Br
D CH CH OH + CH COOH 浓 硫酸. 3 2 3 △ CH3COOCH2CH3 + H2O
【变式 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用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乙酸与碳酸钙反应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变式 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乙烯与溴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题型 4 加聚反应】
【例 4】已知乙烯可发生反应:nCH2=CH 催化剂2 (聚乙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纯净物 B.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C.CH2 = CH2 是聚乙烯的单体 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变式 1】高分子化合物 的单体是
A.CH2=CH-CH2-CH3 B.CH2=CH2
C.CH3-CH2-CH2-CH3 D.CH3-CH=CH-CH3
【变式 2】下列各组原料适合合成聚氯乙烯 单体的是
A.乙烷、氯气 B.乙烯、氯气 C.乙烯、氯化氢 D.乙炔、氯化氢
【变式 3】CH3-CH=CH-CH3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高聚物分子的结构简式正确的是
A. B.
C. D.
【题型 5 有机高分子材料】
【例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塑料、纤维和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 CHCl=CHCl
C. 互为同系物
D.合成顺丁橡胶( )的单体是 CH2=CH—CH=CH2
【变式 1】有机高分子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粘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可用于纺织工业
B.淀粉-聚丙烯酸钠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强大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同时还是可生物
降解的绿色材料
C.聚苯乙烯(PS)是苯和乙烯在一定温度下加聚反应合成的具有高软化温度的纤
维,耐化学腐蚀,无毒,质脆;常用于生产一次性泡沫饭盒,保温,隔音材料等
D.以 1,3-丁二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顺式结构为主的聚合
物,再与硫化剂混合加热,制得网状结构的顺丁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
【变式 2】下列材料中,主要成分属于合成纤维的是①纯棉②涤纶③腈纶④黏胶纤维⑤
醋酸纤维⑥羊毛
A.①②⑥ B.③⑥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⑥
【题型 6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探究】
【例 6】(一)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实验装置,反应原理为:
CH3CH OH
浓 硫 酸2 170 CH2 =CH2 +H O℃ 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仪器②的名称: 。
(2)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图乙),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
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3)装置①中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4)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 。
(5)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 。
(6)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变式 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
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A 装置可产生乙烯气体)。
(1)乙烯的电子式为 ,其分子空间结构为 。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B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
(3)C 装置中的现象是 ,其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4)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
法是___________
A.将气体通入水中 B.将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5)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制备乙醇,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变式 2】1,2-二氯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溶于水,常用作有机溶剂。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一定量的 1,2-二氯乙烷。
已知:①乙醇的密度为0.8g ×mL-1;1,2-二氯乙烷的沸点为 83.5℃。
② CH CH OH 浓 硫酸 Cl制备原理为 23 2 170 CH2 = CH2 ℃ 3 2 ClCH CH Cl℃ 2 2 。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丁中生成 1,2-二氯乙烷的仪器名称是 ;制取 1,2-二氯乙烷采用的合适加
热方式是 ;
(3)装置庚是制取乙烯气体的装置,若实验开始,忘记加入碎瓷片,则需要的操作
是 ;实验时制得乙烯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无机气体,为吸收该无机气体,在装置已中
应加入 (填标号)。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制得的 1,2-二氯乙烷中溶解有Cl2 和乙烯,将其逐出可采用的操作是 ;实验结
束后收集得到纯 1,2-二氯乙烷0.2mol,则乙醇的利用率为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