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复习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拿来主义》复习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8 16: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拿来主义
鲁 迅
学习
目标
1、回顾梳理《师说》和《劝学》的论证方法及思路。
2、分析《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方法,并掌握驳论文的结构。
3、根据以上三篇的说理方法和论证思路,学写议论文。
1、梳理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 第1段 学习不能停止(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 第2段 学习的意义:提高、改变自己
第3段学习的作用:弥补自身不足
第4段 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逐步积累、
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提 出 问 题
(是什么)
分 析 问 题
(为什么)
解决问题
(怎么做)
总 分
1、梳理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 第1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分论点 第2段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
惑也难矣
第3段圣人无常师
第4段 激励后学
提出问题
(是什么)
分析问题
(为什么)
解决问题
(怎么做)
总 分
《师说》和《劝学》两篇文章都是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进行分析,
比较《拿来主义》与这两篇文章谋篇布局上的不同,并思考以下 问题:
1、本篇文章的标题是“拿来主义”,但是作者在哪才开始说
“拿来主义”,要如何“拿”
2、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出现了哪几个“主义” 它们
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和危害 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思考2.从“所 以”一词可以知道①-⑥段论述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拿来”
第7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主义
表现 结果 实质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拿来主义”之前,作者提到了哪几个“主义 ”
主义 表现 结果 实质
闭 关 主 义 自己不去 , 别 人也不许来 大门被枪炮打破,碰了 一串钉子(鸦片战争、 割地赔款) 误国
闭关锁国
(排外)
送去主义 送古董、新画、 梅兰芳 祸延子孙(子孙沦 为 乞 丐 )卖 国
卖国主义
(媚外)
送来主义 送来鸦片、废 枪炮、香粉、 电影、小东西。 中国大受其害,结 果对外国文化一概 排斥 害国
文化侵略下 的被动接受
(被侵略)
“拿来主义”之前,作者提到了哪几个"主义"
深入研读
1.说说“抛来”、“抛给”、“送来”“拿来”有什么区别
2.要论述的是“拿来主义”,却在文章前半部分用相当大的篇幅写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用意何供
倘是狮子,自夸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但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
倒不是好兆头。——鲁迅
含义
抛来
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 舍 , 是中性词, 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
抛给
帝国主义是恶意输出,犹如嗟来之食,意味着轻蔑,侮辱。
送来
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怀有不良
动机。
拿来
是主动获取。“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抛来”、“抛给”、“送来”拿来”有什么区别
抛来≠抛给抛给=送来送来≠拿来
驳论: 一种论证方式,先破后立即先打破错误的观点,然后建 立新的观点。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反对党八股》)
作用:三个主义为“拿来主义”的提出作铺垫。否定这三者是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拿来主义”更鲜明,立场更稳。
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义”“送去主义” 和“送来主义 ”
01 闭关主义 02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03 送来主义 后先
立破
立论文和驳论文的谋篇布局上区别
立论文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驳论文
五个写作步骤:
树——辨——驳——立——结。
“树”就是摆出敌论,树靶子;
“辨”就是辨析敌论中包含的合理成分,同时也指出其漏洞;
“驳”就是展开议论,驳斥敌论,
“立”就是驳中有立,立中有驳;
“结”就是做出结论。
2个比喻
比喻论证
3个比喻
3个比喻
比喻论证
2个比喻
4个比喻 一
4个比喻 对比论证
—— 2 个比喻 比喻论证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态度和 方法
1、梳理说理方式
总结《劝学》中的论证方法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弥补不足
达到目的
积累
坚持
专一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劝学
正面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纵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自比 对自己与对孩子
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
横比 师百工之人
总结《师说》中的论证方法
师者之责
孔子师众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交代写作缘由 奖励后学(赠李蟠)
师道不
反面论证
从师必要
从师标准
古之学者 必有师
举例
引证
圣人无 常师
提出 论点
师 说
正面论
分 析
论 证


从上面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的论证方法,我们再跟随
鲁迅的脚步看看还有哪些论证方法
合作探究
1、第八段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
2、“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种态度
三类人 表现 原因 实质
大宅子
孱 头 徘徊不敢进 怕给染污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逃避主义)
文化遗产
昏蛋 放火烧光 保存清白、 盲目排斥、全盘否定 (极端主义)
废物 欣欣然蹩进 羡慕旧主人 崇洋媚外、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大宅子,文章列举了几种态度
喻体事物 正确做法 本体事物
态度
鱼翅 有养料,吃掉 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片 送药房,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批判吸收(使用)
烟枪和烟灯 留一点,毁大部 文化中的旧形式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 (存放)
姨太太 各自走散 文化中的糟粕
剔除(毁灭)
使用比喻论证,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说理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比喻论证的作用
文中运用“大宅子”、 “鱼
翅”、 “鸦片”、 “烟枪和 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 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 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 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
“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
楚透彻。
尤其是对“孱头”、 “昏
蛋”、 “废物”、 “姨太太”
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
耐人寻味。
思考探究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
应提哪五个问题
原文 回答什么问题
1、总之,我们要拿来。 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2、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2、拿来之后我们应当怎样区别对待
3、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3、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成为新宅子。
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4、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辨别,不自私。
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 切 性
艺。
总结全文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第1-4段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回答了“为什么要拿来”的问题)
不敢进门 逃 避 害怕 不 敢 进 门 逃避害怕
(第5-9段)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回答了“怎么拿来”的问题,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 眼光,自己来拿!
(第10段)(回答了“怎么样拿来”的问题)
论证艺术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第1段)------列举事例说明
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③因果论证------因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我们要拿来
④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⑤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论证艺术 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定义: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 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结果)
中国:自诩地大物博;煤矿丰富;只送去,不拿来;沦
为乞丐(结果)
作者把中国的“送去主义”和狂妄自大的尼采进行类比, 借尼采自诩为太阳却发疯的结局,讽刺和批判了“送去 主义”的愚蠢可笑。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
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
线。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
,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
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知识回顾,我来抢答
呐喊
鲁迅 著
彷徨
体大的革命*、思想家、文学家
【 鲁 迅 短 篇 小 说 集) 》
TOARMS
CALL
关于杂文
杂 文 :现代散文的一种, 一般以议论为主,是直接而迅
速地反映社会事件的文艺性论文。
特点: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2、说理形象,议论精辟
3、语言生动幽默、尖锐深刻
活学活用,我来写一写
【原题呈现·2022北京高考题】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
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
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
的思考。
【改编·2022北京高考题】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
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个议论段。采用驳论的方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