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2023—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2023—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6 11: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1.(7分)读一读,写一写,注意把字写美观。
又是一年毕业季,六年前那群yòu zhì    的小孩已经成长为有责任、敢担当的少年,面对学习毫不hán hū    ,面对困境不再pái huái    ,面对挑战也不再kǒng jù    。当离别的旋律响起,让我们相互yī wèi    ,迎着míng mèi    的阳光,在校园里歌唱。qīng cuì     的歌声中,寄托着我们对母校最美的祝愿。
2.(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掺和(cān) 缥缈(miǎo) 鸿鹄(hú)
B.唾沫(tuò) 坚劲(jìng) 蝎子(xiē)
C.脱缰(jiāng) 间断(jiān) 憎恶(wù)
D.榛子(zēn) 野蛮(mán) 鄙夷(bǐ)
3.(2分)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恰当的选项是(  )
A.“走马观花”中“走”的意思是散步。
B.“自愧弗如”中“弗”的意思是仿佛。
C.“赴汤蹈火”中“汤”的意思是热水。
D.“目之所及”中“及”的意思是及格。
4.(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使海外网友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B.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华为能否突破某些国家无底线的技术封锁。
C.“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超过700万左右的海外粉丝,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D.毕业在即,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5.(2分)下面四个句子,表现手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妈妈做的菜太辣了,爸爸吃了一口,就被辣得流出了眼泪。
B.小学六年的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马上就要迎来中学生活了。
C.不知是谁招惹了妹妹,她的眼泪如洪水般流了出来。
D.校园里的丁香花开了,香飘十里。
6.(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有理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是无法推进改革的。需要推进的改革,将来可以先修改法律规定再推进。”让我们不由地想到《淮南子》中的名句 。(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7.(2分)王老师在给学生李晓亮的毕业赠言中引用了一句话,来鼓励他做事要积极主动,不要拖沓。你认为最可能被引用的句子是(  )
A.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8.(2分)下列有一个不是出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角色是(  )
A.狐狸斯密尔 B.领头雁阿卡
C.法官撒切尔 D.放鹅姑娘奥萨
9.(2分)“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对这样写的好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辞藻华丽,吸引读者阅读。
B.压缩了语言,节省文字空间。
C.体现作者的语言深度,让读者被作者所折服。
D.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10.(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代表作之一。
B.汤姆 索亚、桑娜都是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笔下的人物。
C.“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既是词牌,也是词的题目。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采薇》就是其中的一首。
11.(8分)句子训练。
(1)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关注加点部分,发挥想象,运用相同的修辞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食物。)
   
(2)六一儿童节那天,观众们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孩子们的精彩表演。(缩句)
   
(3)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4)请以“拿到试卷”为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   
12.(12分)积累运用,我会填。(按课文原文填空)
(1)【感受诗词魅力】诗言景:春风唤起乡愁,“   ,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雨滋润万物,“随风潜入夜,   ”;春花显春色,“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草表春意,“天街小雨润如酥,   ”。诗言情:神秘的夜空引人遐想,观星空,诗人发出“   ,脉脉不得语”的感叹;对明月,诗人发出“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慨。诗言志:“   ,快走踏清秋”表达诗人渴望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千磨万击还坚劲,   ”表达的是诗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气节。
(2)【品读金玉良言】“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朱自清感叹时间易逝,提醒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老大徒伤悲”告诫我们为学趁年少;“读书须用意,   ”劝勉我们为学下苦功。
13.(3分)你们班组织了一个赠书活动,你作为毕业班代表,向学弟学妹赠书,并简要说明理由。
《童年》 《小英雄雨来》 《爱的教育》 《鲁滨逊漂流记》 《骑鹅旅行记》……
我选择的书:《   》
选择的理由:   
14.(11分)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在选段“□”处填写标点符号。
(2)选段中除了用“跨过”“飞去”等动词来描述时间,还有类似的动词:   、   (摘录两个),这些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时间    的特点。
(3)画线句子用日常生活中的三个细节——洗手、吃饭、默思表现了日子来去匆匆的特点。请你也用这样的排比句式写一写你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匆匆》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
B.选段中,作者融情于景,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因而具体可感。
C.读了选段,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选段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15.(11分)现代文阅读。
迟到
①我的爸爸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②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早晨下起大雨,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听着不停的大雨,想到上学要迟到,我心里愁得不得了,就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③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紧皱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④“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⑤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 ⑥“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⑦“晚了,爸爸!”我硬着头皮说。 ⑧“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⑨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今天是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⑩爸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从桌上抄起鸡毛择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铜板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是怕同学看见了要耻笑我。 我迟到了。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反思。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儿,我猛一转头,看见爸爸那瘦高的影子!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我落泪了。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门的一个学生,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她教我跳舞。
——《城南旧事》(节选,有删改)
(1)阅读短文,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2)根据短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催“我”起床时的对话以短句呈现,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推动了情感的变化。
B.第 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形象地表现了“我”承受的身体之痛,也暗示了“我”内心的羞愧。
C.短文写了两件事,详写“挨打”这件事,是因为“我”遭受爸爸痛打后一直怨恨他。
D.短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叙述,语言朴实,娓娓道来
(3)第⑩和 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都是    描写,其中第⑩自然段写出了    ,第 自然段写出了    。从两个不同角度表现出    。
(4)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一处作批注。
   
(5)你是怎么看待文中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6.(30分)习作
亲爱的同学们,小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六年的校园生活,有许许多多的人、事、物,让你难以忘怀,或许是形影不离的亲密伙伴,或许是引领你健康成长的老师,或许是守护你安全的学校保安,或许是校园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或许是永远绿意葱葱的小花园,或许是挥汗如雨的运动场,或许是书声琅琅的教室,或许是那一年的六一演出,或许是春天里的一次研学……请你写一篇作文,分享一下你在六年学校生活里最难忘的记忆吧! 提示:(1)题目自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字和人名。(3)运用合适的描写方法,把内容写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文中要有满满的正能量。(4)语言通顺,书写工整,恰当使用标点符号。(5)写完之后,默读检查,尝试用修改符号自我修改。
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故答案为:
幼稚 含糊 徘徊 恐惧 依偎 明媚 清脆
2.【答案】B
【解答】A.有误,“掺和”的“掺”应读“chān”。
B.正确。
C.有误,“间断”的“间”应读“jiàn”,不连接,意思为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量词;一会儿。
D.有误,“榛子”的“榛”应读“zhēn”。
故选:B。
3.【答案】C
【解答】A.有误,原形容事情如意,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B.有误。“弗”的意思是“不”。
C.正确,奋勇向前。
D.有误。及:达到。
故选:C。
4.【答案】B
【解答】A.有误,去掉“使”。
B.正确。
C.有误,去掉“左右”。
D.有误,去掉“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故选:B。
5.【答案】A
【解答】A.与其它三个不同,并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
C.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
D.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
B、C、D相同。
故选:A。
6.【答案】D
【解答】A.句意:“穷则变,变则通,就应该发生变化,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B.句意:“苟日新,日日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C.句意:“青,取之于蓝,是从蓝草里提取的。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
D.句意:“苟利于民,不必法古,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故选:D。
7.【答案】B
【解答】A.“常将有日思无日,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
B.“莫道君行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C.“书到用时方恨少,才懊悔书读得太少。
D.“路遥知马力,时间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结合情境可知,用来鼓励一个人做事要积极主动,更有早行人。
故选:B。
8.【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法官撒切尔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
故选:C。
9.【答案】D
【解答】结合对名言警句的作用的理解可知,“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服力、B、C表述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解答】A.有误。
B.有误。
C.有误。
D.正确。
故选:D。
11.【答案】(1)豆角儿在风中扭动着腰。
(2)观众们看着表演。
(3)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4)拿到试卷,看着试卷上那红红的100分,感觉真是漂亮。同桌的大牙也变得可爱了。
【解答】(1)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红外套”是赋予了花生仁人的特点。仿写句子时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
(2)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六一儿童节那天、孩子们的精彩”。
(3)考查了改为陈述句。把“会”改为“不会”,问号改为句号。
(4)考查了情景写话。以“拿到试卷”为情境,注意描写。
故答案为:
(1)豆角儿在风中扭动着腰。
(2)观众们看着表演。
(3)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4)拿到试卷,看着试卷上那红红的100分。同桌的大牙也变得可爱了。
12.【答案】(1)春风又绿江南岸 润物细无声 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盈盈一水间 今夜月明人尽望 何当金络脑 任尔东西南北风;
(2)微风吹散了 初阳蒸融了 少壮不努力 一字值千金。
【解答】(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脉脉不得语”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选自课文《匆匆》,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一字值千金”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一字千金。
故答案为:
(1)春风又绿江南岸 润物细无声 草色遥看近却无 今夜月明人尽望 任尔东西南北风;
(2)微风吹散了 初阳蒸融了 一字值千金。
五、综合性学习。(3分)
13.【答案】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面对严酷的环境,鲁滨逊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知识,克服重重困难,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获救回到英国。主人公鲁滨逊顽强生存、积极乐观、冷静理性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解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即可。如,推荐书名:《鲁滨逊漂流记》推荐理由:《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鲁滨逊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积极乐观。
故答案为: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面对严酷的环境,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知识,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主人公鲁滨逊顽强生存、冷静理性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14.【答案】(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溜走 闪过 时间易逝;
(3)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作业本上过去;打篮球的时候,日子从球场上过去;玩电脑的时候,便从键盘鼠标里过去。
(4)D。
【解答】(1)考查了加标点的能力。一句话未结束,一般用逗号。即: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
(2)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结合“天黑时,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我掩面叹息,选段中除了用“跨过”“飞去”等动词来描述时间、闪过、迅速。
(3)考查了仿写能力。结合语段中“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运用“……时,写一写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4)考查了结合内容判断正事的能力。A、B、C正确,这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两个字,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要珍惜分分秒秒,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故答案为: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溜走 闪过 ;
(3)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作业本上过去,日子从球场上过去,便从键盘鼠标里过去。
(4)D。
15.【答案】(1)赖床不上学 教训 教室静默 落泪;
(2)C;
(3)动作 父亲对作者的管教十分严格 父亲的愧疚 父亲对孩子的爱。
(4)“我”从父亲对“我”的严厉与疼爱中,感受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与父爱的伟大,从此不再迟到,每天很早到校,变得热爱学习。
(5)父亲采用的是挫折教育的方式。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因为,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解答】(1)考查故事情节。结合第②自然段“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听着不停的大雨,我心里愁得不得了。结合第⑤到⑩自然段“爸气极了,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第二个空为:教训。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静静地反思,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鼻子不禁抽搭了一下,泪水不至于流出来”第三个空为:教室静默,打开了手中的包袱。他递给我,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第四个空为:落泪。
(2)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判断。ABD正确。.短文写了两件事,表现了父亲对作者的管教十分严格。
(3)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短文内容概括。第⑩和 自然段中运用动作描写,第 自然段写出了 父亲的愧疚。
(4)考查作批注。“作批注”是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通过阅读可知,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门的一个学生”,感受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与父爱的伟大,每天很早到校。
(5)考查看法建议。针对文中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故答案为:
(1)赖床不上学 教训 落泪;
(2)C;
(3)动作 父亲对作者的管教十分严格 父亲对孩子的爱。
(4)“我”从父亲对“我”的严厉与疼爱中,感受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与父爱的伟大,每天很早到校。
(5)父亲采用的是挫折教育的方式。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范文:
难忘的学校生活
岁月像湍湍激流,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有一件事。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陶冶情操,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一个是猛虎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互不相让、昂首挺胸。随着老师的哨声。双方队员握紧绳子,身体向后倾。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互不相让,也齐声呐喊。我的手都拽红了,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龇着牙,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我们队使出了全力,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