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卷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词默写。(10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 根之茂者其实遂; 。(韩愈《答李翊书》)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蒹葭凄凄, 。(《诗经 蒹葭》)
(5)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晏殊在《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结合的诗句“ ,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青春是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精髓?青春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进,青春如一杯香chún的美酒,让人陶醉;青春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令人惬意。不必chī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贮藏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精髓 惬意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香chún chī笑
(3)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3分)
A.每到双休日,国家体育场鸟巢格外热闹,里里外外人声鼎沸、人流如潮。
B.“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
C.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D.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表述言简意赅——“你的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初三毕业典礼后,我们全体师生和任课老师一起在新落成的科技楼前合影留念。
B.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好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D.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5.下面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故乡》记录了鲁迅先生回乡搬家的心路历程,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与破产的景象。
B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茶馆》是他另一部杰出的小说。
C.《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出身卑微,司马迁却将他记入历史,并且纳入专门记录诸侯之事的“世家”,体现了作者一种进步的历史观。
D.《 学问和智慧》通过精辟的论说、形象的比喻、深刻的对比,告诉读者:我们固然需要智慧,但学问尤其重要。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5分)
励才实验学校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拟召开首届“诵读经典”活动的动员会。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为这次动员会会场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12个字)(2分)
(2)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字数不超过50个字)(3分)
7.名著阅读。(6分)
(1)“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割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选文中的“我”名叫 ,出海前的职业是 ,“敌舰”是指
(国名)的舰船。
(2)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为生。 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 的女儿。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7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句) 琅 琊 溪①
【唐】 岑参 【宋】欧阳修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②槎(chá):这里指简易的木桥。
8.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雪,但季节却不同,请说说分别是什么季节的雪?依据各是什么?(4分)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写雪的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
③不可具状 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被: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烟云竹树而已
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①处江湖之远 ②竹工破之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子声丁丁然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
13.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4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7题。(16分)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1)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 ( http: / / www.21cnjy.com )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2)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3)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4)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5)到“文化大革命”时候,中国人的喧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6)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7)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请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6.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 请概述。(4分)
17.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6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8-21题。(17分)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⑴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⑵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⑶快阁是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⑷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⑸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⑹园中的映山红和踯躅都很鲜艳,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⑺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⑻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 ( http: / / www.21cnjy.com )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⑼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便感觉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地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⑽这种想象绝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我一块儿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她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她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⑾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⑿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⒀我们在架下的石登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⒁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⒂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⒃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8.联系下文看,首段有什么作用?(4分)
19.写紫藤花之前,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快阁和阁旁的花园?(4分)
20.在作者笔下,白色紫藤呈现出 的景象,青莲色紫藤呈现出 的景象。(2分)
21.从上下文看,与⒀段划线句相呼应的句子应该是
。(2分)
22.这篇散文的语言很有特色,任选一角度进行赏析。(5分)
三、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妥求作文
有一位小伙子向一位老者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早登到梦想的山巅”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入身边的小河中,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吭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双双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目标默然前行。这就是为们么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要求:
认真体会材料含义,自选角度,自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然后作文。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
九年级语文答案
1.(1)老骥伏枥 (2)膏之沃者其光哗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 白露未晞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1)suǐ qiè (2)醇 嗤 (3)“弛”改为“驰”
3. B 4. D 5.A
6.(1)(1)读经典书,做智慧人。(内容正确、有宣传作用即可)(2分)
(2)妈妈,你一直担心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你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嘛。
7.(1)格列佛 外科医生 不来夫斯古国(2)拉车、虎妞、刘四爷
8.略前一首诗写的是秋冬季节的雪,“胡天八月即飞雪” ;后一首诗则是春天的雪,“空山雪消溪水涨”或“但见流出山中花”。
9.八月飞雪,风雪狂猛,大雪纷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塞外是一片雪白,就像千万棵树的梨花一夜之间怒放,壮美奇异。作者以南方的梨花盛开喻北方大雪压林,景象神似,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时流露出惊喜之情。
10.①求:探求。 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 ③具:全,都。 ④被:通“披”,披着。11.B
12.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意思对即可)
13.范仲淹优国优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意思对即可)
14.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15.首先由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提出“喧嚣文化”话题,说明其由来已久。接着论述“喧嚣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内涵)。最后照应开头,指出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的实质。【方法技巧】
梳理文章的思路结构,先分析每段各写了什么,哪几段组成一个表意单位,即一个层次,将各层大意归纳概括出来即可理出全文的结构。
16.老喧嚣文化:这种文化以喧嚣呐 ( http: / / www.21cnjy.com )喊方式鼓动民众达成集体、阶级等的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要点:“喧嚣呐喊”“鼓动民众”“达成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意思对即可)
新喧嚣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为寻求名利欲望而浮躁嘶喊,焦虑嚎叫。(要点:“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为名利欲望”“浮躁嘶喊,焦虑嚎叫”,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老喧嚣文化”的阐释主要集中在第(3)(4)段,对应的句子是“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等;“新喧嚣文化”的阐释主要集中在第(6)段,对应的句子是“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等。
17.(1)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民众为革命需要而喧嚣呐喊,它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其历史价值,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2)上世纪中后期的一定阶段,喧嚣文化成为政治斗争和生产科研的工具,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3)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文化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程度提高,喧嚣文化成为非主流;商业社会所生产的为了名利欲望的新喧嚣,则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18.①自然引出下文回忆;②使文章富有诗意,表达作者对紫藤花的珍视与怜爱之情;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19.交代紫藤花生长的环境,为下文正面写紫藤花作铺垫;用环境来衬托紫藤花,突出作者对紫藤花由衷的喜爱。
20.繁茂热闹 凄清萧条
21.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22.如:①词语运用:较多地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叠音词,具有音韵美,增强文章的抒彩;②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增强文章的节奏感;③修辞:大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增加文章的表现力;④语言风格:一些文言词语的恰当运用,使语言显得典雅,富有情趣。
23.略。建议切入分为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