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6 09:15:28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历 史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初期,封伯禽于鲁,统帅“殷民六族”,“皆启以商政”;封唐叔于晋,统帅“怀姓九族”,“启以夏政”;封吕尚于齐,“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由此可见,西周分封制
A.推动了中原文化广泛传播 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C.来源于夏商时期政治制度 D.注重地域文化与传统的作用
2.《汉书》记载:“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屯田机构)、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其后用度不足,独复盐铁官”。由此可见,当时
A.儒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影响 B.儒家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
C.儒家思想成为朝廷决策依据 D.儒家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3.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只如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已着帷帽。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帷帽兴于国朝。举此凡例,亦画之一病也”。以上材料说明
A.绘画艺术源于社会现实 B.绘画作为史料存在局限
C.绘画作品应以写实为上 D.绘画不适用于历史研究
4.18世纪白银大规模流入,却并未引起中国的“价格革命”。对此,有学者认为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货币需求,从而抵消了白银增加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另有学者认为,大量白银并未进入流通领域,而是被纳入贡赋体系,并有很大一部分为国库、皇帝和权贵所囤积。据此可知,历史解释
A.没有正误之分 B.具有多样性
C.均具有片面性 D.是形而上的
5.1900年,杜亚泉创办《亚泉杂志》,并在阐述其宗旨时指出:“航海之术兴,而内政外交之政一变;军械之学兴,而兵政一变;蒸汽电力之机兴,而工商之政一变;铅字石印之法兴,士风日辟,而学政亦不得不变。”据此可推之,《亚泉杂志》致力于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科学救国 D.实业救国
6.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之布告》提出:“夫国家处开创之时,当多难之际,与其以挽救之责,委之于人民,委之于议会,其收效缓而难,不如得一强有力之政府以挽回之,其收效速而易。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也。”这表明,当时
A.民众尚未接受共和思想 B.反帝爱国力量逐渐增强
C.民主共和遭遇严重威胁 D.革命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A.急需扩大和巩固党组织力量 B.党的组织机构加快建立健全
C.党员空间分布格局日趋合理 D.迫切需要组织发动工人运动
8.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提出了持久抗战争取胜利的方针。1937年8月11日,周恩来、朱德在国民政府军委会军政部谈话会上指出:“全国抗战在战略上要实行持久防御”。8月20日,国民政府在《国军作战指导计划》提出:“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础主旨”。这表明
A.国民党放弃“剿共”政策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停止内战已成为国人共识 D.国共在抗战方针上达成共识
9.读表1:
表1:1948年4月石家庄市拟聘各阶层临时参议员统计表
工商业资本家 店员 小商贩 工人 手工业者 职员 自由职业者 学生 开明士绅 中农 贫雇农 回民 妇女 合计
技师 工程师 教员 医生 记者
人数 15 6 9 31 10 5 2 6 10 14 1 10 3 10 3 2 10 159
据表1可判断,当时石家庄城市政权
A.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B.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C.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 D.贯彻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10.与1978年相比,198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虽有较大增长,但所占比重由77.6%下降到59.7%。导致上述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个体经济的增长 B.集体经济快速增长
C.外资企业的引入 D.国有企业经营不善
11.据记载,十八王朝时期(前16世纪至前13世纪)古埃及从腓尼基、叙利亚输入各种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从黎巴嫩输入木材,从塞浦路斯输入铜,从赫梯输入铁,并向爱琴海诸岛及希腊输出黄金、象牙、石制器皿、手工艺品以及陶制品。这反映了当时古埃及
A.科技和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 B.积极吸收东西方先进文化
C.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突出作用 D.农业经济领先于欧洲地区
12.有学者论及文化交流与传播时指出:“这条‘溪水’发源于古代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和朱迪亚。这条‘溪水’注入希腊,然后以希腊文化的形式,倒流入近东”,此后“通过……,重新流入欧洲,而给欧洲文艺复兴以很大的助力。”材料中省略之处应为
A.罗马人 B.阿拉伯人 C.葡萄牙人 D.中国人
13.15—19世纪,西方各国热衷于率先在地图上绘制一个新地方,并强加上一个欧洲名字。到19世纪末,世界各地许多本土的地名被欧式地名取代,例如北美的维多利亚岛、大洋洲的维多利亚沙漠、非洲的维多利亚湖等。西方各国这一做法
A.旨在宣示对殖民地的占有权 B.企图消灭殖民地本土的文化
C.打破了各洲相对孤立的状态 D.促进了地理知识向各地传播
14.托克维尔指出:“这次革命并非爆发在一个贫穷的国度里,反而是在一个正在极度繁荣的国度里。贫穷有时可以引起骚乱,但不能造成伟大的社会激变。社会激变往往是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这次革命”
A.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B.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
C.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要求 D.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15.1926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董事长维克多·卡特撰文指出,该公司控制了拉丁美洲50%的香蕉产业,占有1834000英亩土地,土地投资达15730840美元,拥有1514英里铁路和722英里矿车轨道。这表明当时
A.实现民族独立是拉美人民迫切需要 B.拉美未能实现经济上独立自主
C.欧洲各国对拉美的控制遭到了削弱 D.美国向拉美转移国内经济危机
16.1947年11月,美国第一份“好莱坞黑名单”出炉,名单内的导演、 编剧、音乐家因政治信仰而被剥夺工作权,仅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手中的上榜名字就已6万余个。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美国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 B.黑人民权运动在美国兴起
C.大萧条后美国政府权力扩张 D.美国对苏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题,都为必做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清南京作为科举考试的举办城市,在科举考试举行之际,考官、考生、随行仆从、工商业者纷至沓来,南京城内流动人口数量为之徒增。万历中期达6000人有余,崇祯十二年达7800余人……这些前往南京应试的考生,饮食起居皆在南京城内,是一个人数庞大的消费群体。考生之外,科举效应所带来的其他流动人口规模更大。无论考官,还是考生,多不乏仆从相随,权势显赫、饶有资财者甚至拥有多名仆从。数量众多的人群涌入南京,有头脑的工商业者自然不会放过生意机会,也群集南京城内伺机盈利。
——摘编自孟义昭《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对南京城市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图1:中国历代科举人物与科技人物数量
图2:中国历代科技人物中科举登科人数与比例
——梁若冰、谢骐宇《科举与科技: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南京在明清时期的重要地位。(6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假说并结合材料予以论述。(8分)
18.“帝国”的形成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因此不同时期的帝国具有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亚历山大从小亚细亚(位于今土耳其)到埃及一路赢得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面对日益扩大的帝国,亚历山大来不及对当地的统治机构进行认真的改造,基本上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马其顿—希腊的因素。……对帝国境内的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名义上恢复它们的自由,但实际上往往干预其内政……对鞭长莫及的地区,如小亚细亚的内陆高原和印度、中亚的一些地区,他仅要求当地的王公贵族承认他的统治权和征税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世界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残酷斗争中,把整个世界瓜分完毕,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1800年,欧洲占领或控制了世界陆地面积的35%,到187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7%,而到1914年则达到84%以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果某一个欧洲大国迫切地需要得到新的原料产地与产品市场的话,它将不能再指望从“无主的”非欧洲世界中去寻找满足,而只能从另一个欧洲殖民大国的手中去强占已被“占有”的土地。
——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亚历山大维持帝国统治的策略,并分析其帝国崩溃的原因。(8分)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亚历山大帝国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帝国的不同。(4分)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尝试对“帝国”一词给出恰当的定义。(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晚清民初的新名词涵带“现代性”的方式大约有以下四种:
(1)直接生动地反映现代性物质文明成果,如“蒸汽机”“轮船”“火车”“铁路”“军舰”“电线”“电报”“电灯”“电话”“手表”等等;
(2)直接具体地反映现代性制度设施和成果,如“议会”“总统”“邮政局”“交易所”“证券”“股票”“商务局”“银行”“公司”“博览会”“博物馆”“图书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公园”“警察署”“实验室”“报纸”“出版社”等等;
(3)集中凝聚现代性核心价值观念,如“科学”“民主”“自由”“人权”“进步”“进化”“民族”“社会”“文明”等等;
(4)广泛反映现代性学科知识和成就的学术术语,如“代数”“化学”“物理学”“天文学”“逻辑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
——摘编自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
请任选2个晚清民初涵带现代性的新名词,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说明:所选新名词应分属不同类型;须关联中外历史;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40年5月,英国由丘吉尔组织联合政府,成立战时内阁。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动员,政府立即把工业转入战时轨道。凯恩斯被任命为财政部经济顾问,经济计划、统计技术和财政控制的方法有了很大改进。英国政府对工业布局和工业生产领域进行了调整,不少工厂也转产生产军火。同时,国家积极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种植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通过由美国和英国殖民地进口粮食补充食品不足。战争和工业的需要推动了科学和技术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核裂变和喷气式发动机等重大技术发明成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最重要推进器。
——整理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41年6月后,苏联除了把工业转向军事生产外,面临的另一个最迫切任务就是把工业基地从受威胁的地区迁移到东方。通过强大的国家动员机制,苏联对工业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每年有2/3的投资用于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哈萨克斯坦、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建设。此外,苏联加强了这一地区的勘探、燃料动力基地和铁路建设。同时,在农业方面还扩大了当地的播种面积。这些措施使东部地区成为苏联战争取胜的坚强保障和稳定的后方。东部地区变成了供应苏军所需全部武器、弹药、装备的武器库。正是凭借战争的特殊机遇,东部地区发展起来了。
——整理自王瑶《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经济与战略东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英、苏两国经济政策的共同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40年代英、苏两国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4分)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D A B B C C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A B C B A C B 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题,共52分)
17.(14分)评分标准
(1)江南重要的行政中心(或科举考试中心);南方商业中心城市;江南文教兴盛之地;长江下游的水陆交通要冲;形胜险要的军事重镇。(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假说1:初创发展时期的科举制在培养科举人才的同时也对科技人才有正向影响。
由图1可知,从隋唐到宋初,随着科举人物的增加,科技人物也随之增加。由图2可知,从隋唐到宋元,科技人才中科举登科者的数量和比例都在上升。科举制度培养了重视知识与教育的社会风气,促进了教育机构与文化产业的繁荣,提高了人口的平均文化水平,这些影响也是培育科技人才的有利条件。
假说2: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僵化,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图1中,明清科举人物的柱状条相对平稳,但科技人物的折线在清朝中后期迅速下降。由图2可知,明清时期,科技人才中科举登科者的比例在下降。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高度僵化的考试内容与形式造成人们思维方式的僵化。学子们的大量精力被锁定在重复解读已有的知识上,减少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科技的创新。这些都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提出一个假说2分,分析材料2分,结合所学知识论述4分,共8分)
18.(14分)评分标准
(1)策略:以强大武力作为威慑;利用新征服地区原有的统治机构(或保留新征服地区的社会结构);笼络新征服地区的上层分子;融合新征服地区和马其顿—希腊的治理经验;维持马其顿—希腊的统治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或实行差异化、多元化治理);刚柔并济;注重文化交流。(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帝国过于庞大,难以实施有效统治;建立时间太短,尚未完成民族融合(或帝国内部民族、文化差异过大);帝国各部分的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依靠武力维持统治,加剧社会矛盾;原有的国家制度和统治机构不适应新的帝国统治;城邦统治者缺乏治理大国的经验。(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亚历山大帝国的性质是奴隶制政权,近代欧美帝国的性质是资本主义乃至帝国主义;②亚历山大帝国的本土相对新征服地区并无社会发展程度上的明显优势,而近代欧美帝国本土的政治、军事、经济水平一般明显高于殖民地;③亚历山大帝国在经济上直接掠夺新征服地区(如抢占土地与奴隶、征税等),而近代欧美帝国更倾向于将殖民地变成本土的经济附庸(如将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④亚历山大帝国更重视政治统治和征税的权力,近代欧美帝国则进行大规模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⑤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动力来源于农业的扩张性,近代欧美帝国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或者工业革命的产物);⑥亚历山大帝国只在旧大陆建立霸权,版图在陆地上有连续性,近代欧美帝国的领地往往跨越新旧大陆,以海上交通建立联系,具有全球性;⑦亚历山大帝国实行君主制,近代欧美帝国主要实行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每个对比2分,答出2个对比得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定义:一国依靠武力征服和军事威慑形成的庞大的统治区域;一个由宗主国与被征服地区共同组成的征服体系,这种体系往往包含多个民族,且实行差异化统治;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统治更多的民族、覆盖不同的文化。(任答一点得2分,共2分;或言之成理,能体现帝国的共性和本质即可。)(说明:以上有关帝国的定义仅作为考试参考答案,因照顾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并非学术意义上准确定义。)
19.(12分)评分标准
列举名词 所选新名词来自材料,且分属不同类型。(2分)
提出论题 观点明确,表述规范;符合中外近代的时空范围。(2分)
史实准确 能列举至少2个史实,或通过至少2个角度展开论述;运用史实准确;关联中外历史。(4分)
论证阐述 能围绕论题进行论述;逻辑清晰。(4分)
示例一:
新名词:科学、物理学
论题:近代科学的传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论述: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牛顿等经典物理学诞生,被称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开启了启蒙运动,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技术及科学思想加快传入中国。洋务运动创立新式学堂,学习物理学、化学等近代科学,兴办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物理学”与“科学”等新名词的诞生,实质上反映了近代科学的传入。
示例二:
新名词:总统、民主
论题: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论述:晚清民国时期,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以理性、民主为核心价值的启蒙思想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以孙中山等人积极吸收启蒙思想,提出三民主义,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以民选的总统取代世袭的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15年,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借鉴启蒙思想,传播民主、科学等理念,推动了中国思想领域的现代化。“总统”“民主”等新名词是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的产物,也反映了晚清民初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变迁。
20.(12分)评分标准
(1)共同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提高经济的计划性;推动经济转入战时体制;调整工业布局(或将工业基地与重要投资转移至安全地区);调整工业结构(或增加军事工业的生产);扩大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苏两国遭到纳粹德国的攻击,需要集中力量反对侵略;英、苏两国对经济的管理有一定思想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或英国有凯恩斯主义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苏联有计划经济的实践经验);两国都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两国原先的工业布局都不均衡;两国在战争中都有一定地理优势。(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英国:帮助英国打赢二战,度过战时难关;为战后推行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经济乃至建立福利制度提供借鉴;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均衡;战争和工业的需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促进战后经济的繁荣。(每点2分,任答1点得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苏联:帮助苏联打赢二战,度过战时难关;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均衡;客观上推动了西伯利亚、中亚等地的开发;使苏联对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更加自信和依赖,不利于战后经济改革。(每点2分,任答1点得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