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3 19:2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名人读书观鲁迅: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朱熹: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陈景润:三心:信心,决心,恒心。
契诃夫(俄):三个头脑:天生一个,从书中得来一个,从生活中得来一个。
刘向(西汉):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夜游。名人读书观苏霍姆斯基: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像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阅读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清·王国维“获得教养的途径”之———《获得教养的途径》
[瑞士]赫尔曼·黑塞搞清概念:什么叫做“教养”或“修养”。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方面。
——《现代汉语词典》 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荒原狼》《比得·卡们青》。本文是他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作家简介赫尔曼·黑塞简介 27岁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影响,被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作品《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检查预习给划线字注音:
跋涉 沉溺 慰藉 麻痹 时髦
戕害 给予 斑斓 狭隘 符箓
成语知识:
望洋兴叹:
望洋:
息息相通 :
象牙海岸:
举一反三 :检查预习给划线字注音:
跋涉bá 沉溺 nì 慰藉 jiè 麻痹 bì 时髦 máo
戕害qiāng 给予j? 斑斓 lán 狭隘ài 符箓lù
成语知识:
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做事感到力量不够,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息息相通: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契合无间。象牙海岸:欢乐的天地。? ? 教养和修养修养:①理论知识,技能,品德方面所达到的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教养:①教育培养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在文中:教养的内涵 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①什么是教养?
②怎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帮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1、由§1看 “真正的教养”有什么特点?“真正的教养”的目的是什么?
特点:
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即不侧重于目的性和永无止境,强调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目的:
强调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即真正的教养达到的是精神、心灵层面的意义。整体感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1、简要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2、获得教养途径之一:阅读经典作品
3、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养的前提
4-5、怎样阅读经典
6、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7、阐述经典作品有“常读常新”的魅力快速阅读二至五小段,回答问题:1、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
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使我们集中心智
为了完善自我,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 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和文学价值,如果能对杰作深入理解,一定会在思想、思维方面得到有价值的启示。文句研读什么是经典———— 它们是人类思想的最崇高的记录,它们是唯一预言性的、不朽的作品。
——梭罗(美)《瓦尔登湖》 我从未把书当作我消度时光的闲友,而把它们认定是充实和加深我的真正伙伴。你读书,尤其读那些名著,就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这些先贤智者著书或是为了寻求别人理解,或是为了探求人生的途径和处世真理。不论他们的箴言沟通于你的人生经验,他们智慧的感受触发你的悟性,还是他们天才的思想顿时把你蒙昧混沌的头脑透彻照亮,他们不是你最宝贵的朋友吗?
——冯骥才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余秋雨在台湾的演讲(部分)——《红楼梦》(曹雪芹)
《三国演义》(罗贯中)
《家》(巴金)
《雷雨》(曹禺)
《平凡的世界》(路遥)选择经典 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 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心灵的获得,这是有价值的阅读。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文句研析 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作者认为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文句研析
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因为杰作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仅仅肤浅地浏览,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需要认真读,反复读并深入思考;而时髦读物往往用一些低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迎合读者。作者认为阅读杰作能提升人的修养,为此是需要花力气、下功夫的。文句研析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必须是一个可教养的客体。
杰作的真正价值:经典对一个人教养的形成所引起的重要作用。文句研析默读6,7两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作者如何阐述的这两种阅读方式的? 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介绍了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
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学。
另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作者在阐述这两种阅读方式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作者把书的世界比喻成幼儿园,大公园,城市和国家,全世界,乐园,海岸等美好的事物。
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愉快的精神之旅,同时这种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作者把“缺少天赋的多数人”和“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作了对比,突出后者永远被新魅力吸引,永远放射着异彩,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是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为什么一个人的阅读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为什么这些经典作品“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 这是因为随着读者阅读经验的增加,他逐渐懂得了精细、深入的阅读,学会了举一反三,学会了比较和鉴别。文句研析(3) “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及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句中“斑斓锦缎”“真正的读者”“超现实的幻象”“人类的容颜”分别指什么?斑斓锦缎指的就是“世界文学”
真正的读者指获得了教养的读者
超现实的幻象指作品中的思想、经 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等
人类的容颜指人类共同的精神、理     想和追求小结
获得
教养的
途径教养的内涵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获得教养的途径
(研读世界文学)阅读大师们的重要作品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完善自我,充实人生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
趋向为例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